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诗歌知识术语

发布时间:2020-03-04 02:03: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诗词知识积累

一.诗词鉴赏路径

境界领悟 主旨提炼 情感感知 风格呈现 背景观照 形象刻画 思路梳理 字词锤炼 联想建立 物语特指 典故赋义 结构把握 哲理认识 修辞着色 二.诗歌形象(举例)

1.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沾泪的形象 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却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自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4.爱惜人才的形象 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 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凤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三.诗歌情感

惜别之情、黍离之情(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思乡之情、怀古之情、讽喻之情、报国之情、咏景之情、恋友之情。

抒情方式,一般说来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也可以细分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许多类。

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我情感。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寓情于景(或物):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四.诗歌语言(举例)

言简意赅 通俗自然平中见奇 清新质朴 琅琅上口 音韵和谐 明白晓畅 清新自然 豪放俊逸 沉郁顿挫 峻伟奔腾 雄浑豪迈 含蓄蕴藉 委婉凄迷 耐人寻味 含蓄隽永 内涵丰富 用笔简练 语言洗炼平实直白

1 1.平实质朴 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含蓄隽永 “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夫妻的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可见。

3.清新雅致 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五.诗歌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既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也包括白描、渲染、想象、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情理相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各种表现手法,还指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之处。常用的:

渲染 衬托 反衬 烘托 象征 联想 想像 白描 互文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欲扬先抑 卒章显志 详略得当 调换角度 移步换形 借古讽今 以古喻今 吟古书怀 借史自比 托物言志 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 明暗对比 由远而近由上而下 以小见大

(一)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二)修辞诸法

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报的人品节操。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

2 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中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双关、比拟等辞格。

(三)联想和想象

联想与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六.诗歌风格

朴素自然 豪放飘逸 浓郁顿挫 雄健高昂 悲壮苍凉 超脱世俗 缠绵悱侧 激昂澎湃 1.整体风格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 2.作家风格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韦庄 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 自然:谢朓、谢灵运 清新飘逸:李白 沉郁顿挫:杜甫 雄浑悲壮:屈原 雄健高峻:王安石 淡远闲静:陶渊明 恬淡优美:王维 3.类诗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东去”的豪放著称,却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般凄惋之作。 七.评价主旨(用语)

主旨深化、意境深长、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 八.常见意象

1、树木类: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竹:气节、积极向上。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梧桐:凄苦、悲伤的象征,还可表达高贵。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衰败)。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

3 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梅花:冰清玉洁、斗寒、不同流合污。莲:“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梅子:比喻少女的怀春。丁香:指愁思或春情。

3、动物类:

子规:即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猿猴:哀伤、凄厉。鸿鹄: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雁: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鸡狗: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寒蝉:秋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力量、深邃、人生的起伏。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伤感、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云:游子、飘泊、归隐。

5、其它类: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安逸宁静。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仙境:飘逸、忘尘厌俗。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酒:送别、欢悦、得意、失意、愁苦。云帆:抱负、离别、思乡。 九.诗中常用字(举例) 无赖

1、无所依靠。 如: 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螯其手,呻吟无赖。(范晔《华佗传》)

2、可爱。

如: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3、无心无意。 如: 若道春无赖,飞花合逐风。(杨巨源《泛酒花诗》)

4、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如: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黄宗羲《柳敬亭传》)

5、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如:广州王去疾,好聚无赖少年。(葛洪《西京杂记》)

可怜

1、值得同情或怜悯。 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2、可惜或令人惋惜。 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可叹。 如:可怜故园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4、可爱。 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宫。(白居易《暮江吟》)

5、可羡, 如: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趋向的补语之间,无义。如: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乔吉《双调•天仙子》)

2.读作qiāng ,用在动词前,意思是“请”。如: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将进酒》)

不得

4 用在动词后,意思是“不能够”。如: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无端 没来由或无缘无故。如: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苏轼《江梅》)

不那 即无奈。如: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离别》)

怎么。如:辕门不竣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胡曾《细柳营》)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孙元宴《卫玠》)

浑、全 全然。如:旌旗首尾三千里,浑不消它一局棋。(孙元宴《谢玄》)

应当、应该。如: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白居易《池鹤》)

用在疑问句尾表否定。如: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白居易《岭上云》)

不要。如: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罗隐《始皇陵》)

不忍心。如: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宋祁《落花》)

另外。如:别有深恩酬不得,对君歌舞背君啼。(毛先舒《吴宫词》)

句尾语气助词,无义。如: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辛弃疾《鹧鸪天》)

句首语气助词,无义。如: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王维《青溪》)

句中语气助词,无义。如: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张九龄《感遇》)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别后相思煞。(柳永《迎春乐》)

表时间,意思是“„„的时候”。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十.古曲名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梅花落:曲调名,渲染凄寒之景。

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诗歌意境术语

【A】【第一讲 】【鉴赏知识】【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

海关术语知识

银行知识术语

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英语诗歌术语以及定义

诗歌知识

诗歌知识

诗歌知识术语
《诗歌知识术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诗歌名词术语 术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