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3、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4: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3、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标

1、了解这次登珠穆朗玛峰的概况和意义

2、体会登峰的艰难和队员们的大无畏精神

3、重点研读刘连满这个人物,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4、提高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5、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6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这是篇自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地复述课文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注意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叙事手法,通过典型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法。故设置第一和第二个教学目标。语言是要靠积累的。本文有许多优美的写景句子,可以让学生积累下来并学习、模仿、运用。故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本文四个登山队员身上体现

出来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细细体会、学习。故设置第四个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体会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团结协作,敢于献身等精神

2、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

难点:

1、刘连满没有登上顶峰但文章却是重点写

2、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备。2003年5月中国纪念登上珠峰50周年活动的新闻报纸。没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好录音机,磁带《青藏高原》,以及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

设计思路

新课标非常注重对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同时,能够抓住关键内容,进行有详略地复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而本文无疑是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好材料。

语言学习讲究积累。本文的景物描写很成功,故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积累和模仿很有益处。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备。2003年5月中国纪念登上珠峰50周年活动的新闻报纸。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的歌曲

你听过这首歌吗?

珠穆朗玛峰,你对她了解有多少呢?(学生介绍)

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请学生谈谈对珠峰的感受。)

【教师总结补充】: 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是“圣母”,因为峰顶长年积雪,一派圣洁的景象.它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13M,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坐落在西藏定日县中尼边境处.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称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

“充满死亡的路线”

师:珠峰是雄伟的,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登上珠峰是巨大的荣誉,也是许多人的梦想。那么,是谁在这条充满死亡的路上创下了 奇迹 呢?(学生回答: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

二、登峰活动概括介绍

是的,1960年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的冰雪,翻过万丈的 岩,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从北坡登上历史最高峰的创举.

(出示2003年5月报纸新闻:纪念人类登上珠峰50周年,中国业余登山队员首次登上珠峰。 )

师:50年来,有许多人登上了雄伟的珠峰,也有许多人失败了,甚至永远长眠在了那里。但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自我的挑战。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那条艰苦卓绝的登山之路。

(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创设了一种美好的学习情境;而新闻报纸的出示,使学生感受到了新鲜,拉近了学习的距离,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应该关注生活。)

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投影:

1) 注音

găojìbiānwēi

冰镐体力不济砭骨崔巍

zhìbèngzhìpú fú

滞留迸散窒息匍匐

2) 释义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四、整体感知

(一)本文是如何安排结构的?

本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四位勇士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8自然段),四名勇士登上第二台阶。

第二部分(第9至第15自然段),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停止攀登,他冒着死亡的危险,将氧气留给队友。

第三部分(第16至第23自然段),三名勇士在氧气用完的情况下登上了峰巅

(二)请几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1960年5月24日:9:30------- 出发

两个小时后-------- 上升了约70米,

到达 “第二台阶” 五个小时后--------

登上“第二台阶”

天黑-------- 刘连满留步留氧,写信

三人继续攀登

凌晨-------- 登上顶峰

(三)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几个阶段?(出发——途中——登顶)

(四)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山路险峻、天气严寒、缺乏氧气、身体虚弱、黑夜登山、高山反应

(五)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靠的是坚强的意力、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六)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旨在让学生感受登山队员的英雄气概。

五、合作探究

(一)、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因为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

(2)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二)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六、总结体验

不管是没登上的刘连满,还是登上的另外三个人,都是可爱的人,都 值得 我们尊敬和学习.请你用下面的句式并结合你的感受说一句话

“可爱的人呀,我爱你们,因为。。。。。。 “

七、拓展与延伸

人类探索自然的脚步是永不停止的,课后查找有关最近重新攀登珠峰的资料,或最近考察南极的资料,然后在班内交流.

八、布置作业

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呢?写一篇登山后的心得体会。

附:板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

一、5月24日9时30分,四名登山队员向珠峰最后380米冲刺(略)

二、登山队员征服“第二台阶”(详)

三、刘满连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详)

四、登上顶峰,完成创举 (略)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

登上地球之巅

23 登上地球之巅 导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教学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登上地球之巅》习题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23、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23、登上地球之巅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