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年马渚镇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0: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学年马渚镇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为抓手,以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为重点,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全面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指示,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真正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保障架构在信息化平台,完善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加紧工作,使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1、以“数字化管理,无纸化办公”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高管理工作效能。

2、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不断提高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师生的信息素养。

3、创设数字化校园新环境、新空间,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宣传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办学品牌。

三、主要工作:

1、加强组织与管理,规范数字化建设工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规划建设项目和数字化校园发展方向。数字化建设工作日常事务由校长室统一指挥和协调,网管员及各有关职能部门具体落实。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学科组长以及由各组室选派信息技术精通的教师组成的基层信息管理员的职能。

2、制度落实。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数字化平台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李关弟中学网站用户管理规章制度、数字化平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心机房病毒防范制度、李关弟中学校园网安全管理条例、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等数字化校园管理使用各项制度,并注重定期检查和落实。

3、树立“数字化管理,无纸化办公”理念。

加强校园系统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主要包括校务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管理平台的应用。重点要加强过程管理功能的开发与使用,要求各职能部门熟练运用管理平台为教师提供校园信息服务,实现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无纸化办公,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4、提升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教师的信息素养。

我们要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力度,积极开展骨干教师展示、中青年教师展能、新教师汇报、教学大比武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还组织教学设计大赛、教师录像课比赛、教师课件制作比赛和信息技术应用基本功比赛等活动。着力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使更多的教师强化了数字化校园意识。

5、常规管理方面: (1)、继续加强校园网信息员队伍建设。定期对信息员进行业务指导、督促他们做好网站内容的及时发布、更新工作。

(2)、定期检查各专用教室的设备运行情况,使专用教室真正服务于为广大教师和学生。 (3)、定期检查各专用教室的清洁卫生、电源安全、散热措施、防盗设施等,并做好记录。

(4)、加强校园网安全管理。及时做好教师办公室杀毒软件升级工作;要求教师不随意下载或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电脑出现异常一定第一时间向信息中心报告。

(5)、及时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资料的备份工作。

6、教育教学方面:

1、针对教师,以各种形式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掌握常用的计算机作方法、多媒体设备的作方法及课件制作技能,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和应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2、针对学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3、做好信息技术学科社团的开展工作,重点抓好学生的打字练习、电子小报制作、电脑绘画和简单的网页制作课外辅导工作。

4、加强辅助教学力度,做好资源的搜集、整理、利用等工作,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优化与整合,完善教学资源库,使其高效、安全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7、资源库建设

1、开展教学资源的收集和积累。

教师注意搜集自己日常教学中所用的资源。这些资源都是教师教学的精华,是学校资源库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是日后对教学最有帮助的。教研组要做好集中保存工作,及时上传。促进学校资源库的发展,也促进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2、利用现有硬软件环境,组织教师开发网络教学环境系统,推进我校网络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有利于家长,学生的使用,便于教师的制作。

3、开展资源库应用研究

通过集中培训,培训并引导教师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学校资源库素材;通过适当机会,交流使用资源库建设的心得体会。

学年马渚镇校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

学年马渚镇校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

学年马渚镇校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

马渚镇校校车管理制度

马渚镇中心小学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总结

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书

《数字化校园建设之我见》

学年马渚镇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
《学年马渚镇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