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基层工商执法的风险及防范

发布时间:2020-03-02 00:56: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局“三定”方案,更加明确了工商部门的职能,突出了工商机关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地位。在国家的行政法律体糸中,工商部门是涉及法律法规最多的机关,这是其他行政部门无一能比的。然而,监管市场地位的提高,职能领域的扩展,行政权利的增大,无疑加重了行政的责任,其执法风险就越来越大。按职能划分,可分为市场主体准入监管、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监管、市场退出行为监管等三大类执法风险。工商部门是综合监管和行政执法机关,反映出的具体执法风险很多,尤其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更显得突出。本文在此只就基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执法风险及其防范作肤浅的探讨。

一、存在的主要执法风险

基层工商的行政执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执法风险:

(一)“作为”执法风险。所谓“作为”执法风险,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代表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人虽实施了行政行为,但因行政行为人实施的行政行为不完全彻底,而显现出来的执法风险。比如:

1、收取证照费而不予颁发证照,使当事人履行了法定义务,而不能依法获得市场主体资格;

2、收取年检费而不予办理年检手续,使当事人履行了法定义务,而不能得到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

3、延误当事人的登记受理期限,使当事人的请求事项不能依法得到登记核准等。此类表现形式有两个方面:一是因行政行为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利用职权将所收款中饱私囊,但其却是在利用行政执法过程中实施的,有损的是工商部门的形象;二是确实存在有部门的问题。无论是何种情形都具有潜在的执法风险,应当严厉禁止。

(二)“不作为”执法风险。所谓“不作为”执法风险,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代表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人,应当依法作出行政行为,却不作出行政行为而带来的执法风险。诸如:

1、应当对申诉举报案件进行处理而不处理;

2、应当对已发现的违法行为查处而不查处;

3、本属职责监管范围而不去监管等。上述情形应当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切不可疏忽大意,从安徽阜阳的奶粉事件中汲取血的教训。

(三)“乱作为”执法风险。所谓“乱作为”执法风险,即代表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依据法定程序、职权等作出行政行为引起的执法风险。譬如:

1、对无照经营户征收工商管理费。缴纳工商管理费是依法取得主体资格的个体工商户对国家应尽的法定义务,缴纳工商管理费的前提是依法取得主体资格。如无照经营网吧,本应是依法取缔的对象却征收其工商管理费,势必造成对其主体资体的一种默认;

2、超国家规定标准收取证照费、年检费;

3、对先开业后登记者,采取不缴纳工商管理费,不予办理营业执照的行为;

4、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而随意颁发证照;

5、越权执法;

6、以罚代刑等。该类情形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故意性,即行政行为人懂得法律法规而故意为之,应当在我们的行政工作中加以禁止;二是无意性,即行政行为人根本不懂法律法规或者一知半解而无形中为之,应当加强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二、执法风险的防范

(一)建立学法激励机制,学好用好相关法律,防止执法风险。

1、认真坚持每周一法一学一考制度,采取“填压式”的办法督促学;

2、利用奖励办法,鼓励自学;

3、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同志到学院深造;

4、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沿海开放城市工商部门带职学;

5、长期坚持执法人员轮岗,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理论联系实际等。

(二)建立制约机制,减少执法风险。

1、要建立健全收费不办证照和不办理年检手续等的相关管理制度;

2、收回基层登记初审权,实行高度集权制,同时建立基层与注册分局登记手续的快速传递制度等。

(三)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切实搞好市场巡查。要对市场巡查制度进行细化和量化,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出现问题坚决追究责任,不能心慈手软。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五)严肃纪律落实制度,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工商行政执法风险及防范

浅谈基层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风险及防范3

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经验谈

廉政风险防范的工商探索

浅议工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基层电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

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

基层工商执法的风险及防范
《基层工商执法的风险及防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