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困难户的成因及脱贫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15:11: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村困难户的成因及脱贫对策

按照市委、市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安排和部署, 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对卢市镇刘阿、肖山、水陆三个村进行了入户调查,结合部门职能,我们对所在村的困难户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以下情况做一次详细报告。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广大社会成员共同走向富裕。中国农村是一块广阔天地,在这块广阔的天地上有八亿农民。大部分农民的富裕, 意味着中国社会迈向了富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化,广大农村走向小康、走向富裕。大多数农民甩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幸福生活。但不容否认,农村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困难群众,他们还生活在贫困中,他们还处在低收入阶段,了解他们的情况,解决好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了了解农村困难户的情况,掌握他们的相关信息,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在市委、市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我市总工会两个队伍在入户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在保证“两个全覆盖”的前提下,对各村中的重点困难户展开调查,就他们的生活状况及面临的一些问题做了调查研究,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农民困难的成因:

农村困难户的成因,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从走访的三个村的总体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因病致困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我们调查的农户中,每户都与此相关。病困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家中主要劳力患病后,使全家失去主要的经济经柱,造成全家经济不景气。像XXX、XX等都属这种情况。第二种是家庭成员患病后给全家经济带来特别负担,拖累全家经济。像XXX、XX属这种情况。第三种是主要劳力和其他家庭成员都患病,使家庭经济陷于困境。像XXX、XX属这种情况。不论何种情况出现,只要没有足够支付能力和一定的收入支持,都会使农民致困致贫。病与困在农民的现实生活中是高度相连的。现在 70% 以上的农村困难户与患病相关。

2.地域致困

在我们工作组所驻刘阿村下六组苗气咀,在之前并不以种地为主要生活方式,其主要生存手段在于捕鱼及编制芦苇,在之前的汉北河开挖和对血吸虫的治理过程中,占用了大量耕地,人均耕地不到2亩,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当地大部分青壮年劳动进城务工,留下来的以老人,留守儿童为主。导致当地居民生活比较困难。

除因病致困、地域影响外,农民致困的原因,还有意外、学费、年老体衰等原因。这些原因是农民致困的重要原因。此外还

有不少原因都客观存在。我们调查时,有些村民反映,某村某人、干某种经营,亏损的一塌糊涂、穷困潦倒,难以生存;某村某人赌债高筑、举家外逃,连人影也找不到;某村某人超计划生育,生了七胎八胎,养活不了,困难重重。这些原因致困者为数不算多,不应算为正当原因。不应当占据农村困难户的主导地位。

二、农民贫困的主要问题

农民的贫困不但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生活上的困难,还造成农民生产能力的严重下降。据我们调查,很多贫困农民家庭,都有举债行为,有的农民家庭住房已经年久失修变成危房,仅靠几根木棍支撑墙体,如遇到大雨、大风等自然灾害情况,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有的农民农庭成员已经出现辍医、辍学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危及农民的身心健康,严重危及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对现实和未来农民的生产生活都造直接的影响。农民的贫困还造成再生产能力下降,大部分贫困农民家庭,生产投入不足,无力发展生产,生产能力的不足,造成收入的下降,收入的下降,又造成生产能力的不足。如此恶性循环,使这部分农民造血功能严重不足。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走出贫困,走向富裕。他们不脱贫,和谐社会就不算完善。农民的贫困,不但是农民本身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一件大事。

三、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方法的探讨

贫困农民对政府和社会存在很大期望和依赖性,他们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和社会的支助。他们深知用自身的力量,一时难以

脱贫,难以走出困境。农民在现实社会中是较弱势的群体,贫困农民是弱势中的弱势。扶危解困是政府的一项责任。解决好贫困农民的问题,应当从现实出发,逐步加大对贫困农民的扶持力度。在此我们对农村脱贫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扩大农民的低保面。现在农民受低保的面还很窄,不少应保农民还进不了低保圈。为了使农民应保尽保,应当适度降低低保线,让更多的农民享受低保。

2.提高低保标准。现在农民的低保标准还很低,这样的低保标准,不足以真正让农民在贫困中缓口气,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农民现在的低保标准,应提高至二倍或更高。

3.是要加大对贫困户的扶持,对有经营专长、经营能力但资金困难的这部分困难户给予信贷政策的支持。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

4.结合实际合理整合资源,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苗气咀由于老宅的搬迁,村内老宅占地面积接近100亩的土地中,住户仅不到5户,在政府支持的情况下,退地还耕,必然会对当地的经济收入有所改善。

5.因地制宜开发第三产业,本地地处汉北河边,多数家庭都有做地笼捕鱼虾的习惯,但多数还是“看天吃饭”,不下雨就没有收成,如果相互整合,形成依托汉北河捕鱼为辅,开发鱼塘喂鱼为主的产业链,形成规模后,势必会对当地的收入有较大的提升。

在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村开支,各地财政将加大对农村低保的投入。在这利好形势下,今后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将有新的提高和改善。农民面临的生活困难,将会得到有效缓解,通过政府的努力,社会的扶持,以及农民的奋斗,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困难问题,将会为期不远。和谐社会的构建,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2011-4-24 刘 阿 工 作 组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对策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农村集体访的成因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现状、成因及对策

某乡农村社会治安现状、成因及对策

农村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成因及防治对策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农村初中生网瘾成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困难户的成因及脱贫对策
《农村困难户的成因及脱贫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