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认真履行财政职责 积极支持文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2: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认真履行财政职责 积极支持文化发展

王文童

2010年第1期 ——文化建设

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出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财政部门一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支持我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坚持改革创新,探索财政支持文化发展的新思路。一是建立多元化文化投入渠道。对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文化产业发展则以市场投入为主。加强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管,认真落实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赠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逐渐由以政府投入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筹资为主、公共财政支持为辅,拓展多元化文化投入渠道。二是逐步解决财政“越位”与“缺位”问题。目前,由于对文化单位的公益性、经营性性质区分不明晰,政府与市场文化投入的边界认识模糊,对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与非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界定不清,公共财政投入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公共财政包揽了一些本不该包揽的事务,造成资源的分散和浪费;另一方面一些应该由公共财政投入的事务,又因资金供给不足影响了正常发展,由此造成了财政供给的“越位”和“缺位”。财政部门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合理划清公益性文化单位、准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的界限,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单位采取不同的支持投入方式。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财政给予无偿拨款支持。对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采取财政投入为主、市场筹资为辅。对经营性文化单位,以走向市场要效益为主,财政采取引导补助、贴息等方式。三是坚持“实事求是,重点发展、分步发展”的原则,有重点分阶段投入财政资金。目前,文化资金的项目多,且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财政部门要根据省委、省政府意见,研究资金整合,当好参谋。整合后的文化资金应突出重点。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分类制订文化设施建设基本标准和基本经费保障标准,逐步建立起财政投入分级负担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四是建立文化投入的绩效评价体系。单一的财政投入机制、不够健全的绩效评价机制等,导致各级财政对文化领域的投入缺乏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和绩效意识,在财政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缺乏创新意识。同时,一些文化单位长期与市场脱离,对政府依赖较强,自我造血功能弱,有限的财政投入被部分文化单位的养人费用和非文化事业成本支出所耗。建立文化投入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今后财政部门的努力方向。五是盘活存量,坚持共建共用,充分发挥文化设施服务文化的功能。文化部门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这是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基层文化设施丧失文化功能、重复建设的现象还较普遍。应进一步盘活现有国有文化资产,恢复其文化功能,提高现有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至关重要。

二、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继续重点支持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省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每年建设8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筹措专项资金用于已建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剧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维修改造、设备购置等,提高其文化服务能力,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二是继续实施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无线覆盖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逐步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村的文化工程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全面的文化信息服务。三是继续支持实施送书、送电影、送戏下乡工程,解决农村地区看书难、看电影难和看戏难的问题。筹措送书下乡专项资金,为县级公共图书馆购置图书;筹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提前完成全省“十一五”期间11687个农家书屋的建设规划;按照每场150元的标准,为全省26069个村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筹措补贴资金;配发流动舞台车,安排送戏下乡专项补助经费,支持专业艺术院团送戏到农村。

三、坚持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提高文化服务质量。2007年,省博物馆在中西部率先实行免费开放,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按照中央要求,2008年我省65家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我省又向中央新增申报了19家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2009年,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将省博物馆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的8个省份重点博物馆之一,今后每年将获得中央财政一部分补助经费。2009年,省财政已联合有关部门对全省65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省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经费投入和工作督办的力度,研究免费开放工作的绩效考评机制和地方负担的运转经费增量部分的分担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对博物馆、纪念馆进行捐赠,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确保博物馆、纪念馆对社会免费开放后的正常运转,提高文化服务质量。

四、支持重点文化工程和文艺精品创作,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一是支持省图书馆新馆建设。省图书馆新馆建设6.4亿元的财政投资资金已全部安排到位,省财政将根据工程进度和有关政策规定拨付工程款项,确保工程早日完工投入使用。二是继续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催生更多文艺精品,力争在“九艺节”、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全国性文艺赛事上取得更好成绩,获得更多“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继续实行对省直艺术院团国家一级演员完成创作演出任务、对在国家级文艺活动中获奖的作品和人员进行奖励的政策。对我省有创作实力、有创作成果、有社会影响的文学艺术人才实行签约制,鼓励文艺工作者多创精品,提升我省整体文化实力和在全国文艺界的影响。三是加大对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以武当山古建筑群和明显陵等世界文化遗产、湘鄂西和鄂豫皖红色旅游线路、荆州古城、武汉盘龙城遗址等为代表的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投入力度,依托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支持提升我省的文化旅游魅力。

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发挥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扶持优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项目评审,通过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支持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知音集团等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争取中央加大对我省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项目,增强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二是积极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2010—2012年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省广电、出版、报业等省级文化企业从省财政每年安排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30%,用于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三是支持一部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增强其面向市场求发展的活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四是积极推行经济目标考核制度,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省财政从2007年起对长江出版集团试行经济目标考核制度。2009年初,省财政厅与长江出版集团签订年度经济目标考核责任书,年终组织考核,根据年度经济指标考核情况发放效益年薪,集团员工的年度工资总额实行工效挂钩的办法。从实施情况看,效果良好。省财政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经济目标考核制度,在省级文化企业全面推行。

六、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一是继续坚持实行财政四项改革。目前,文化部门是资金量较大较多的部门。财政部门将按照财政四项改革的要求,将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收入等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扩大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面,对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和属于政府采购目录的,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外资金和单位其他收入纳入国库或财政专户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财政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制管理,事前制订好规则,明确经费负担原则,组织好申报;事中组织专家做好项目遴选和评审;事后做好检查验收。三是坚持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凡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专项资金,其管理办法、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均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公布,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

(作者系湖北省财政厅厅长)

认真履行财政职能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为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认真履行工会基本职责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尽心尽力服务人民群众

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加快辖区经济发展

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加快辖区经济发展

求真务实,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

认真履行财政职责 积极支持文化发展
《认真履行财政职责 积极支持文化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