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学五比活动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3 16:12: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开展五学五比活动的

心得体会

永胜县地税局一分局

杨善洲(1927—2010),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

52年11月加入中国;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省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60年期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1986年3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多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带领大家修建26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15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他一生廉洁奉公,安贫乐道,唯一愧对的是自己的家人。通过开展对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让我看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斗志和情操。同时,对照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看至了自己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以下是我对这次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学习杨善洲精神,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学习和对比:

一是学忠诚、比信念。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得到广泛反响,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实在干不动了,就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这种生命不竭、干事不止的 “一辈子”精神是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闪光点,是我们现在许多党员干部所缺少的一种精神、一种对党的事业执着努

力、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应当着重加强的党性修养和优秀品质。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要进一步找差距、认识不足,加强党性修养,尤其在面对困难、经历挫折时,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始终如一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辈子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学奉献,比贡献。杨善洲同志曾经在工作笔记中写道:“领导上前线,亲自带着干。这是最有效的指挥。”“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己流汗水”、“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职期间,他带头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退休后,老骥伏枥,植树造林,开始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新征程。林场建设初期没有地方住,他们搭建简易毡棚,一住就是10年;缺少树苗,杨善洲同志不怕丢脸面、不“光彩”,带头捡果核,硬是用捡回的果核育出苗木、植出一大片繁茂的果林;山上不通路,就带领大家修路,不通电,就带领大家架电。这种自力更生、勇往直前、不畏艰险,扑下身子干事业的实干精神是我们党员和党员干部应该学习的。

三是学廉洁,比自律。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群众心态往来其间,没有特权思想,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廉洁、自律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杨善洲为榜样,严格要求

自己。 他参加工作40年,退休时是两袖清风,从未利用职权谋过私利,从未安排家人和身边之人的工作与职位。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四是学淡泊,比心态。学习杨善洲一心扑在工作上,大公无私,淡泊名利。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退休后22年植树造林,终老前还把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地交给国家,实现了终身为人们服务、做人民公仆的理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钻研业务知识,踏踏实实干好本本职工作。

五是学俭朴,比节约。杨善洲同志他在深山中埋头种树,最好的衣服就是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顾不上留在农村的家人,家里人边一所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他严格要求自己,生活节俭,作风纯朴,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与基层打成一片。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应改进和提高的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忠诚意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踏踏实实干好本本职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团结奋发的精神,为地税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1年8月9日

五学五比五服务”活动计划

五学五比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五学课堂心得

“五比五看五破五立”活动心得

五比五看

五比五查

五比五促

五比五赛

五讲五比

五比五看

五学五比活动心得
《五学五比活动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