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银行资金池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3: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内容提要: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银行资金池的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与银行资金池相关的案件也频频发生。本文从银行资金池扩展性、虚拟性和波动性三大特点分析入手,透析了银行资金池的潜在风险及产生原因,论述了银行员工授权卡管理及员工授权卡三个体系建设.从管控技术环节提出了对银行资金池风险实施有效管理和防范的建议。

关键词:银行资金池 风险 授权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在银行的广泛运用,是传统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变的重要助推器。计算机的逻辑思维和网络功能,神奇地把一间商业银行在地理上遍布于全国各地的银行分支机构的客户信息、帐务信息集中在一个数据库,效益和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使银行的资金池的容量越来越大,同时与银行资金池相关的贪污诈骗案件也常有耳闻。

一、什么是银行资金池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一方面要把吸收进来的存款资金贷放出去,赚取利差;另一方面,银行又必须保持一定流量的现金,以保证客户的提款和支付,这是经营银行必须作的支付准备。

商业银行的支付准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现金库存。主要是指机构库房备付现金和柜员出纳备付的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和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各级管辖机构都必须在人民银行开户并缴存法定存款和存有足够的准备金;三是商业银行内部往来系统,包括银行分支机构在上级行的存款和机构之间往来待清算资金。现金和人民银行存款只能由持有机构调度使用,不具备银行资金池功能,而商业银行内部往来系统,其容量大,且为银行辖属机构共用,这就是本文所指的银行资金池。

二、银行资金池有如下特点

一是其容量巨大。一间商业银行的资金池容量,从理论上说,应该是银行客户存款总量与银行库存现金及人民银行存款之差。现金库存一般是按万元计,而银行资金池的容量往往是数

十、上百甚至上千亿元计算。

二是一定的虚拟性。银行资金池与现金库存和人民银行存款不同。现金和人民银行存款是现金资产,收入增加,支付减少,实时同步反映;而内部往来系统资金则为内部机构共同、使用,可以先使用后清算,有一定的滞后性。

对于一间商业银行总行而言,并不需要同等数量的人民银行存款作资金池的保障,这是资金池具有虚拟性的一面。如果商业银行把所有客户存款实实在在放于现金资产上,银行一定亏损无疑。深入商业银行内部研究,就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对于客户的支付命令,银行和客户的分类不一样。对客户而言,支付命令就是两类,一是现金提取,二是转帐或汇款。而商业银行会把客户的转帐支付再分为两类,一是对他行客户的支付,二是对本行客户的支付。对他行客户的支付,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划出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即时与其他银行清算。

对本行客户的支付(包括同城支付和异地支付),客户付出或者收入的是真金白银,但对商业银行总行而言,客户的存款只是银行内部机构之间流动,此消彼长。银行只需要在客户所开户银行机构之间进行清算,银行不需要对外划出资金。此时的货币符号仅是清算的工具。商业银行经营的奥妙,就是对此类存款的科学运用并直接产生效益。其实质就是商业银行把分散于分支机构暂不提付的存款统一支配,包括放贷、购买债券,使其创造价值。讲虚拟性,只是指其容量与人民银行存款资金并不要求相等;讲一定的虚拟性,是指商业银行资金池使用都有规则,计量十分清楚。对其支持的某一笔具体业务而言,是货真价实的支付,没有半点虚拟。

三是容量的波动性。银行客户存款的提付在银行营业的任何时点都会发生变化,银行资金池的容量也会随之变化。银行能够贷放使用的资金是根据一定时段内资金池的常量为依据

计算而来。客户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可能随时会支付,并可能对他行客户支付。商业银行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准备客户的提用。虽然,银行客户的支付行为有相当部分表现为对本行客户的支付,不涉及商业银行的人民银行存款量的变化,但是向谁支付是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就商业银行总行而言,资金池必须有足够的人民银行存款作保障,否则,就可能发生支付危机。

从商业银行实务视角看,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和分支机构的增多,银行体系内客户之间的相互支付量随之增加,于是商业银行一般都把这类支付业务及其清算,单独建立了一个系统进行管理,这就是银行内部的支付清算系统。这个系统初始阶段称为联行系统.包括商业银行的全国联行、省辖联行、地区联行、县级联行。一般以管辖机构为清算中心,所有来账、往账,通过发报行与收报行之间报单联捉对销账方式进行管理。随着银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和支付手段的现代化。手工联行演变为电子联行,联行制改变为开户制,逐渐形成现代支付清算系统。

三、银行资金池风险

传统商业银行对现金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视的,对出纳、金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对出纳人员的特别素质要求,金库双锁钥匙管理和密码分段管理,行长责任制等。对存放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一般都设有专门部门严格进行管理和把守。因为行长们能直观其风险性而加强其风险管控。而银行资金池具有一定虚拟性,对其风险的识别不像现金和银行存款那样直观,其风险管理显得相对比较薄弱。

实际上,银行资金池的风险远比现金和银行存款大得多。其原因一是数码时代使银行的经营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十几年前传统商业银行柜台细分和员工在操作流程的角色细分.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出的商业银行高效率的综合柜员制,柜员已经成为全能柜员,这已经是银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柜员通过操作平台提供综合服务的条件是银行客户信息的集中。柜员使用的每一台计算机需要与资金池相连。

这就意味着,成千上万的泵管直接与银行资金池相连。其风险窗口之多,是管控的难点。二是银行信息电子化使银行资金的转移能在瞬间完成。包括国内支付与国际支付,包括人民币,也包括外汇。这种快速的支付,使资金快速转移。银行资金池对银行内部而言主要是清算渠道功能,但其所承载的每一笔交易.都是实实在在的资金支付和转移。如稍有疏忽。巨额资金就可能从银行流出。其风险显而易见。

四、员工授权卡的管理

银行资金池潜在巨大风险,而现代商业银行全能柜员离开资金池又无法运作,就必须对进入资金池的泵管安装安全阀门。这个阀门就是员工授权卡管理体系。

之所以把员工授权系统作为体系提出.一是因为给员工授权就是给员工配备进入资金池这个硕大金库的钥匙,银行员工可凭这把钥匙进入客户账户办理相关业务。其覆盖面几乎涉及所有业务员工。银行风险管理要求对不同职级和不同业务岗位的员工配置不同规格的钥匙,给予不同级别的授权,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二是因为银行管理本身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个业务部门、岗位都涉及风险控制与授权管理:三是对员工的授权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已经开始尝试,但有的缺乏系统性和执行力。比如员工授权卡在某些机构内彼此不保密,有的主管授权卡随意丢给员工使用,甚至有的主管自己上机操作,酿成了不少案件;四是有些银行对资金池的风险度认识不足,没有把资金池管理作为大事来抓。因此,涉及银行资金池风险的员工授权卡必须作为一个体系进行建设。

员工授权卡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员工卡授权系统、制度控制系统、执行监督系统。员工卡授权系统既要覆盖所有业务,包括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各个渠道、所有产品、所有岗位,又要授权准确。需要分级授权和按照不同业务部门的业务操作需要给予不同授权。授权过紧影响业务运作。授权过松会带来操作性风险。需要作为商业银行的授权管理艺术进行研究。

制度控制系统是对员工授权卡使用进行规范、指引和约束,包括卡的申请审批程序、卡使用的规定、员工授权卡密码管理及其责任等,通过制度约束,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执行监督系统是对员工授权卡规范使用全过程的监督,这是员工授权卡体系健康运转的关键。执行监督包括即时监督和事后监督。在实际操作中,员工授权卡操作经常与制度规定发生偏离,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给行为不轨者创造了机会。究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授权卡体系设计欠科学,或者受人员配置制约难以照章执行,或者与客户服务原则相冲突:二是员工免责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够,认为员工之间相互信任,不需要太认真,结果执行走样,形成风险隐患。体系的建立之后重在执行,通过强有力的刚性执行,形成覆盖全体员工队伍的良好执行文化。

员工授权卡体系是商业银行安全运营的卫士,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功,只有作为银行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系来认识和落实,才能有效防范和及时发现案件。

当然。员工授权卡管理只是从管控技术环节对银行资金池风险管理的加强和防范,银行要彻底杜绝案件,更需要管理层理清商业银行健康发展思路,加强全体从业员工的道德教育,形成依法合规的企业文化。只有建设好一支健康的员工队伍才能保证银行的健康发展。

银行理财资金池

银行资金池的秘密

银行资金池的秘密

资金池

银行理财资金池业务管理办法

人民币资金池

什么是信托资金池

银行资金管理制度

银行资金管理制度

银行资金证明

银行资金池
《银行资金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