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言诗词欣赏举例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6: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言诗词欣赏举例

(一)

从诗词的语言看诗词的语法特点

由于诗是最精炼的语言,受字数和韵律 的限制较严,所以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于 是诗的语言也就有了许多自己的特色。

下面我们就结合几个例诗来谈谈。

例一:岑参《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

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上林下棋。

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这首诗单从字面上理解,每句话我们都 能读得懂,可是,要我们从整体上去理解的 话,可就不知所云了。

是的开头说:昨天山里有信来,说现在 是耕种的时候。那么,接下来该说要我回去 才对。忽然来了个“遥传杜陵叟”,把语气隔 断了。接下来说“怪我还山迟”,和上面的“只

1 今耕种时”还能联系上,可下面来了个 “独向潭上酌”又完全脱节了。粗看起来确 实是前言不搭后语。

这首诗是“留别舍弟”的,因此,“东 溪忆汝处”的“汝”字又好像指诗人的弟弟。 如果是那样的话,这首诗就更不好理解了。 所以,用散文的方法来读这首诗,就不知所 云了。

那么,这首诗究竟该怎么理解呢?(从 略)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在叙事的时候 可以省略许多话和情节,可以省略的话就不 必说出来,因而在叙述上可以有.跳跃..,甚至 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自然顺序,这中间省 略的部分就只有靠读者自己去想象了,读者 只有靠想象才能把诗的意象连接起来。这就 是诗家语--诗歌的语言。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们知道诗歌是韵文,要押韵,要讲平仄、格律,又有字数的限制,所以不能像散 文那样随心所欲的表述。要想在严格的限制

2 里面去表达无限的思想意识不采取像 这样的一些措施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正是诗 歌的妙处所在。

例二:杜甫《冬深》(前半阙)

花叶惟天意,江溪共石根。

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这里用的是倒插,语序有变化。如果按 照正常的顺序说,应该是:早霞随类影,花 叶惟天意。寒水各依痕,江溪共石根。意思 是:早霞的变化如天意幻化成的花叶,由于 天寒水落,江水和溪水都落到了石根上。

如果不了解诗家语的这些特点,对诗的 理解就只能是似是而非。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把色彩放在句子头上,目的是为了突出 色彩,给人以色彩鲜明的感觉,如果换成一 般的陈述句,气势也显得软柔。

3 例三:司空曙《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这是诗的前半阙,写自己荒居之苦。诗 人自叹家道衰落,旧业无多,因而穷居无邻: 在雨打黄叶的夜里,只有孤独的、头发已白 的诗人自己。在这首诗里,“雨中黄叶树,灯....... 下白头人”.....一联,历来为人们所激赏。为什 么呢?

这又是诗词语言的一大特色——成分 省略,或叫不完全句。

我们知道,五言诗每句诗五个字,非常 凝炼。而按照汉语的特点,每句话都必须至 少有一个动词才算完整。因而,在五言诗里, 这个动词基本上就是这句诗的“腰”。

每首诗要有一个“眼”,每句是要有一 个“腰”。这是诗的基本常识。这个“要”非 常关键,我们说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指的就 是这个动词。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一联里,

却没有一个动词,诗人写到的景物有:夜雨、落叶、孤灯、白发人。诗人将这些景物联系

4 到一起时,没有用一个动词,而是靠事物之 间的逻辑联系巧妙的组合在一起,相互衬托,从而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孤苦的氛围,仅仅用了“中”和“下”两个方位词清清淡淡的搭线,来增强这种效果。

这样的例子很多。

如: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韩翃《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这些诗句全用名词牵合,起到了动词所起不到的作用。

诗词欣赏

诗词分类及举例

中华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九

古典诗词欣赏

唐宋诗词欣赏

五言

举例式英语演讲开场欣赏

毛泽东诗词书法欣赏

·欣赏诗词九要

五言诗词欣赏举例
《五言诗词欣赏举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