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振奋广电精神 再树广电形象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0: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振奋广电精神 再树广电形象

——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纪实

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自诞生以来,就以动听的声音、鲜活的影像和丰富的节目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并伴随着一代代临夏县广电人,一路经历风雨,共同感受喜忧,携手共建和谐,并肩促进发展。回首来时的路,临夏县人民也许没有留意,不知不觉间,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已经陪伴人们走过了30多个春秋,并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和辉煌的业绩。

广电发展的艰难历程

1983年临夏县市分立,临夏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在原韩集广播站成立,同时设立县广播站和临时县转播台。当时职工只有15名。那时的临夏县人主要通过高音喇叭和广播线拉到家家户户的有线广播(一个不起眼的红匣子)收听广播节目,了解国家大事和身边的新闻。在过去那艰苦的岁月里,广播已悄悄印刻进相当一部分人的成长记忆里。“广播走开我响开”是永久的诙谐和记忆。不久后的电视也仅仅是黑白电视,也不是家家都有,只在条件好一些的单位和个别家庭才能看上。

临近90年代,伴随着全省彩色电视信号的覆盖,县调频转播台在临夏县马集寨子山顶正式建成,临夏县调频转播台正式成立。以模拟信号模式主要转播中央一套、甘肃一套电视节目转播中央、省第一套广播和州、县广播自办节目。

1995年12月,临夏县先锋乡小调频广播开播,覆盖半径3公里,属全州乡级广播站之首。从此,人们不仅能在家里用“红梅”、“春雷”收听到广播,并且还在劳作的打碾场上,除草的田间地头收听广播,及时了解省情、州情、县情。有些地方还能坐在家里悠闲地收看图文并茂的电视节目,而且还是彩色的。

时间来到1996年,全国有线电视开始盛行,临夏县有线电视台应势建成,开始向县城及周边传送40余套彩色稳定,质量优良的电视节目。临夏县的广播电视由此翻身,到了一个划时代的阶段,相应的也有了点微薄的收视收入,广播电视发展有了起色,广电人的奋斗有了收获。

2006年县电视台成立,开始为临夏县人民提供声像俱佳的本县电视新闻等自办节目。临夏县人民终于从电视上看到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县上领导是谁,知道了他们在干什么。2008年全县3座微波电视发射基站建成,包括县自办节目在内的40套数字电视节目开始向我县偏远山区覆盖。临夏县数字电视节目开始普及,临夏县的广播电视网初步建成,作为党的宣传主阵地的广播电视宣传阵地得到巩固。

到了2010年,随着国家西新工程的实施,临夏县广电局在中央、省、县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年到2011年分两期实施了全县25个乡镇共2.95万户“村村通”直播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安装工程。在2012年,又为全县25个乡镇

共4.1万户群众安装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卫星接收设施,三年共为全县6.51万户的群众安装了直播卫星接收设施,解决了全县78.4%的群众收听收看卫星广播电视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临夏县偏远农村群众收听收看不到广播电视的问题,有线广播电视在该县的覆盖率提升15.5%,中央台信号通过户户通、村村通提升到94%,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宣传阵地进一步巩固。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广播电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全国贫困县之一的临夏县的广播电视事业并未由此获得新生,对辛辛苦苦工作了大半辈子还留守的广电人来说是有点灾难性的。2012年5月19日,按照省局文件精神,县上举行了“甘肃广播电视网络有线责任公司临夏县分公司”的挂牌仪式,原广电局发展的有线电视和微波电视用户13000户,资产590万,直接划转到网络公司,并正式开始独立运营;同年年底,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州改革要求和全县广电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决定分设成立事业单位“临夏县电视台”。“最露脸的单位”又分了出去。局内主要领导换岗。临夏县广电局表现出四分五裂的现象,增收有望的业务全部分出,尽责贴钱的工作留了下来。人心浮动,部分人想调走,一派大厦欲倾的感觉。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面临新的考验,新的抉择。

广电事业发展的现状

还好,否极泰来。正当在这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县上又为广电部门派来一位新领导吴泽民。从此,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在人们的凝视观望中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希望。

常言道,新的班子会有新的希望,新的希望要有新的目标。吴泽民像其他开拓型干部一样,一上任就组织领导班子果断确立了攻坚克难的三个目标。首要目标就是确立广电顶门立户的新抓手。作为新上任的他深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破解难题,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于是,他先是在广电局内部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职工的意见,共同寻找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开展工作的突破口,然后走出机关,深入乡镇,走村串户,倾听民声,查看线路,征询意见,在短短的时间里,他和领导成员踏冰雪、冒严寒,分别深入到25个乡镇搞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梳理分析,他们发现临夏县广播电视发展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临夏县这样的贫困县,所谓的村村通,户户通,有线电视重叠覆盖,重复建设并不存在。存在的仍是投资不足,发展滞后的问题。据调查有线电视因投入成本高,维护成本高,收费高,有“费钱费人,不解渴”的呼声,对大多数低收入群众不适用,也用不起。其实当时只有7个重点乡镇有有线信号覆盖,全县还有2万多户因没有线路和信号,

常年看不到电视。

二是虽有“微信,网络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已饱和覆盖”的说法,但这些新技术只在城市范围发展,成为富人经济的一部分,只限于“富人圈”,仅在城镇及周边打转转。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广大农村人口,特别是偏远乡村普通百姓急需想通过新的信息接收方式来获取国家、省、州县的最新政策,致富信息,很想了解自己身边的事,却一直没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是沿用多年的综合覆盖率统计广播电视工作,并不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就拿临夏县的中

一、中七覆盖来说,临夏县全县总户数有83615户,至2012年底,其中通过卫星收看的用户7.2万户,通过有线及数字微波收看的用户0.45万户,再加上其他渠道收看省、州、县台的用户,信号理论覆盖率已达99%,但实际收看却为94.3%。也就是说临夏县现在只有94.3%的用户才能收看到中

一、中七电视节目,地方台收视率只达到当时的29.5%。所以,我们广电行业原用的以媒体信号辐射面为统计对象计算综合覆盖率的方法过于简单和粗放,不适合现情,应该用直接明了的信号覆盖率和用户收视率分开计算的方法比较好,也反映实际。

四是全县90%的农户只能看到中央一台和省一台的卫视节目,而看不到州县台的地方节目。地方台的节目信号仅覆盖了市、县周边乡镇。地方节目覆盖率的提高是国家信息战

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地方信息网建设的主要任务。地方台收视率搞不上去,就会使地方信息闭塞,也就谈不到国家的政令畅通和方针、政策全国一盘棋的目标。在国土面积1212.4平方公里,东西宽53.1公里,南北长59.85公里,山大沟深,县域地形复杂,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的农业贫困大县,抓好广播电视工作是何等的迫切,更是何等的艰难啊。

五是由于户户通设备使用操作程序性强,操作步骤要求严,群众使用中故障率高,而当时维护不规范,服务不到位。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村村通、户户通维护运行的长效机制。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是一项事关国家稳定的伟大工程。我国只有通过自己的广播电视节目,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 才能有效地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是振兴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的伟大工程;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伟大工程;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伟大工程;是广电部门贯彻实践“三个代表 ”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地方党委、政府在农村实现“三农工作”目标的一项基本内容。

为此,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体职工攻克的第二个目标就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工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重整旗鼓,攻克瓶颈难关。根据全县广电现状,他们兵分两路,重点抓好以下两项攻关工作。首先,抓好线路技术

维护服务工作,提高收视质量,让更多的电视用户不仅能看上电视,而且能看好电视。2012年下半年,全县已有41000户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但是由于后期维护服务工作做的不到位,加上经常受到外界的干扰,收视信号不好,时断时续,影响电视收视效果。有线电视用户也严重滑坡,到2013年底,全县有线电视用户从原来的15.5%下滑到4.5%。为了巩固“户户通”这项惠民工程成果,确保山区广大农民能够长期看上电视,看好电视,局领导首先强调抓好现有户户通设备的维护服务工作,建立村村通、户户通工作维护运行长效机制,特地成立户户通办公室,整合人员17人。在县城和土桥镇组建两个片区维护工作大站,对前来维护设备的用户热情接待,耐心讲解,精心维护,发放E04故障操作指南等资料和维护咨询电话,手把手教给用户拨打卫星管理中心热线电话和维管信号发送方法,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同时,配备了2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维护人员,并分头承担起了各乡镇户户通维修任务和指导用户做好服务工作,使这些老用户机顶盒始终保持正常收视状态。

2014年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后,在局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广电人员把通过学习思想觉悟的提高,转化为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极大地激发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经过3个月的努力,又完成了25个乡镇的“户户通”用户实名制核实工作,建立健全了41000

户的网上用户信息档案和规范化的纸质版档案。截至2014年底,共计为群众免费更换机顶盒7883台,完成各类测试、检修、维护132383机次,两年来共计免除各类维护费530万元,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提升了服务质量,不仅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了省州业务部门的一致好评。各级党委政府的惠民措施通过广电人具体操作又一次落地了实处。

其次是抓好攻关任务,也是最关键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如何解决州县台的新闻“上天落地”,“出城入户”的问题,也是广大农民日夜期盼的问题。所谓上天,就是每天将州县台的地方新闻信号能及时送到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塔上发射出去;所谓落地,就是用户通过接收天线把发射到空中的数字电视信号及时接到家里的电视上。针对4.1万户“户户通”用户没有应用好“双模”功能,只能收看卫星信号,而无地方台数字节目信号的实际,为了让广大用户既能看卫星节目,又能看到地方节目,充分利用好户户通设备的“双模”功能,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临夏县广电局领导班子和技术专业人员,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广泛搜集技术信息,在技术上很快有了关键性突破,即在全县范围内架设两个1000瓦主发射机的地面无线数字信号发射机,让“户户通”用户安装简易天线即可接收到州、县地方电视台的信号,以实现县域内地方电视台节目的信号全覆

盖。方案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省州广电局的支持。2014年年初,他们正式实施了“省、州、县电视节目信号覆盖户户通延伸工程”。工程建设中,一是扎实开展了宣传动员工作,在电视台制播了工程的宣传片,印制了户户通天线安装指南和户户通延伸工程简介8万份,为工程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3月份实施了马集寨子县调频转播台和重台塬发射基站建设和设备的安装工作。当时正值春节刚过,春寒料峭,局领导带领全体广电人员,在省州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和局业务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战严寒,顶酷暑,攻坚克难成功安装前段各类发射装置。又不辞辛苦,以发射基站为中心,对两座发射基站方圆30公里内的州县电视台信号发射质量,在位置不同的几十个点进行了测试,各测试点信号质量都较高,接收信号稳定,设备运行状态正常;三是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由县上统一安排,给各乡镇下达了天线安装任务,县局具体的负责协调工程的技术培训、开展及各乡镇工程进展的督导检查,落实了工作责任;四是针对因受高山阻挡的红台、漫路、路盘等9个乡和马集镇、尹集镇的部分村社仍然接收不到信号的问题,实施了三期的补点建设。当时又逢2014年寒冬季节,局领导带领大职工顶风冒雪奔跑在高山之巅。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不下山,饿了啃几口干饼子,渴了喝几口冰冷的矿泉水,天不亮就上山,天黑了才下山。以“白加

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苦战在全县的崇山峻岭之间。但是作为广电人,为了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文化惠民”的重要作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特别是从根本上满足农村居民长期、稳定收看高质量电视节目的需求,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送到千家万户,同志们没有一句怨言,从设计施工、购置、安装到联机调试、信号正常发射、接收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工作中既有精益求精的标准化配置,更有机智灵活地“诸葛亮”计谋。因为大家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口被凌冽的寒风吹裂了,手套磨破了再换一双,体现出了新时代广电人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优良传统。经过30多天奋战,完成了红台张家山,尹集古城山,漫路瓦集山,路盘联丰山4个300瓦补点发射基站21米三角铁塔和发射机的安装任务,全县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2.8%,用心血和汗水为这些大山深处的群众早日收看到省州县电视节目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艰辛。这充分展现了临夏县广电人不畏艰苦,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和责任。截至2014年年底,该工程已完成投资250万元,其中县上投资180万元,群众自筹70万元。完成了3.2千瓦发射覆盖任务和1.8万户的天线安装任务。至此,中央一台、七台信号覆盖率为96%,用户各7.85万户,用户收视率为94.3%;甘肃卫视信号覆盖率为92.1%,用户7.65万户,用

10

户收视率均为92.1%;临夏州电视台综合频道信号覆盖率92%,用户2.45万户,用户收视率29.5%;临夏县电视台信号覆盖率为92%,用户2.45万户,用户收视率29.5%。其中州、县电视台用户收视率分别提升24.1个百分点,免收收视费180万元。胜利的喜讯传到县委县政府领导那里,县上的领导非常高兴,并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多次表扬吴泽民局长有干劲、有开拓精神,表扬县广电局新领导班子干得好。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主动拨款180万元,以示支持。消息传到省广电局,省局领导也很高兴,支持相应款项计65万元,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扩大新的成果。

通过省广电局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宣传阵地建设,载体建设得到了新的发展。县广电局内炼素质,外树形象,强化服务,为各类用户转发、制播的信号质量和数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提升。

临夏县广电局在抓好技术攻关的同时,也没忘抓好宣传工作,按县里安排迅速落实电视台分设,独立开展宣传节目制作等业务的要求。分配高技术能力的采编播专业人才,使电视台独立财务,独立运作。制播、编导能力得到空前发挥。采取措施,抓好新闻宣传工作,这也是吴泽民局长上任后的第三个主抓目标。这项奋斗目标虽然没有像技术设备那么难克服,但要做好做精也绝非易事。为此,他们提出了“新闻立台,人才兴台”的要求,新闻宣传要紧紧围绕着县委县政

11

府的中心工作,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主要宗旨,有效增大新闻报道的密度。专题报道的深度,重点报道的强度,形成了广播电视宣传的合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具体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搞好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的宣传。每年县委县政府在安排全县总体工作的同时,对广电局的宣传工作单独提出了要求和任务。近几年,围绕县上的中心工作,先后开展了“摆好三个主战场,打好三个硬仗”的系列宣传;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转变作风,联系群众的系列宣传;在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宣传中,重点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和精准扶贫的宣传,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是办好特色栏目,提高宣传质量。两年来,临夏县电视台按照“深”、“准”、“实”、“精”、“好”的要求,通过办好栏目来提高宣传质量。先后推出了《临夏县新闻》、《小康路上》、《一把手上电视》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了大量的来自一线鲜活的新闻稿件,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小康路上》等专题节目播出后,在听众和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对推进全县构建和谐社会、治理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劳务输出、移民搬迁等工作起到了推波助力作用。

当然,在搞好事业建设和宣传这两个广电主要职责的同

12

时,临夏县广电局也从未放松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以保证设备运行安全,人员舒心工作。一是由于韩集至调频转播台之间的道路通行条件差,严重制约着台上的各项工作。也为了帮助解决该路段广大群众的行路难问题,积极衔接相关部门,多方面筹资资金18万元对该路段全长3.3公里的道路以拓宽、整修、铺砂方式进行通达建设,并与交通部门配合成功通过验收。二是2013年7月22日,定西岷县发生6.6级地震,临夏县震感明显,马集寨子差转台各项设施损毁严重,为了保障台上无线发射工作正常运转。积极向省州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上报灾情,多方面筹措资金50万元,先后修建围墙120米、维修房屋12间、硬化院外道路400平方米,铺设院内渗水砖150平方米。

时至今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临夏县的广播电视科技与事业发展又重新起步,迈出了新的步伐,临夏县广电人也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新抓手,临夏县的广播电视事业必将呈现出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可喜局面。

广电事业面临的使命

广播电影电视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普及、最便捷、最直接、最生动的大众传媒和信息工具,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13

学文化素养,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在基层,广播电视是党的重要宣传阵地,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广电部门力争做到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不仅要覆盖城镇,还要覆盖广大乡村,直至偏僻的穷乡僻壤。要抓好村村通、户户通维护运行工作长效机制,继续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通、村村响工作,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巩固好我国文化发展的主阵地。

2、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真正要把“群众要求看电视”和“我们要让群众看电视”结合起来,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对视听节目的期盼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扩大中央、省、州、县级电视节目覆盖率和入户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构

14

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新体系,推进全县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延伸工程,通过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促进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

但随着我县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已关停部分有线电视模拟电视信号;一部分用户因无力交纳有线数字电视收视费自行停止收看有线电视,导致州、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收视率明显降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趋于弱化。目前,接收数字电视信号有三种方式,一是卫星数字电视,二是有线数字电视,三是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相对于前两种方式,无线地面数字电视有国家投资小,用户接收成本底,主要面向广大农村用户提供免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特性。因此,加快推进无线地面数字广播电视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县级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广播电视服务均等化,既切实可行,又意义重大。

广电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临夏县的广电事业发展经过一波三折,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近8年来,只有人员的分出和流出,没有补充,特别是广电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没进来,老人员的新业务专门培训欠缺,致使人才队伍匮乏,已出现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出现青老不接的局面;二是广电局的部分技术设备和基础设置已老化陈旧,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更新;三是地面数

15

字电视覆盖率还比较低,目前只占全县农户的29.50%,还有5.7%的山区农户看不到卫星节目,71.5%山区农户看不到州县地方台的节目,需要继续努力加快覆盖率和收视率的提高;四是设备运营维护经费缺乏,事业建设经费严重不足,捉襟见肘的县财政支持乏力,还要靠中央和省财政的大力支持。

当然,在存在发展困难的同时也有新机遇,新的挑战。主要有:

一是国家实施自主创新AVS++标准的推广应用。2014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广播电视先进视频编解码(AVS+)技术应用实施指南》。《指南》按照“快速推进、平稳过渡、增量优先、兼顾存量”的原则,明确了分类、分步骤推进AVS+(最新AVS++)在卫星、有线、地面数字电视及互联网电视和IPTV等领域应用的时间表。通过充分应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AVS++发展适合中国特点的制播收视途径符合我们的实际。通过运用现有的6座发射基站,临夏县的地面数字电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热潮。广大广播电视用户也将从中受益。

二是数字电影院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目前临夏县共有流动数字电影放映队12个,放映范围覆盖全县219个行政村,过去每

16

年放映电影2628场次,观看群众达10万人次以上,给广大群众送去了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今后,临夏县广电局在抓好流动放映的同时,将继续争取资金,逐步完成黄泥湾等乡镇固定放映点的建设和县城新区及土桥片区数字影院建设工作。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临夏县的主流媒体,广播电视对临夏县的社会发展,经济振兴以及人文进步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宣传重任。

在过去30载岁月里,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伴随着我们国家铿锵前进的脚步,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栉风沐雨,励精图治。30年来,为临夏县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成绩是“广电精神”在临夏县广电人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在习总书记文艺复兴座谈会上讲话精神鼓舞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是“让党的声音与国家和人民的声音同频共振,迸发时代最强音;不等、不靠、敢于担当,办法总比困难多;转好,播好,服务好,进取、创新不止步”的最好解读。正是在这种广电精神和理念的激励下,临夏县广电人团结一心、敢于奉献、不断拼搏,事业建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要把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做大做强,就必须不断弘扬和培育“广电精神”,使“广电精神”在职工中形成群体心理定势,进而内化为每个

17

人的潜意识,外化为全局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转化为推动临夏县广播电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广播电视的发展离不开广电精神,这也是广电事业又一次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他们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践行广电精神,充满激情地努力开创着广播电视工作的新局面。今后的广电事业,虽任重道远,但临夏县广电人将豪情满怀,共同为临夏县广电更精彩、更辉煌而奋斗;共同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而奋斗。祝愿临夏县广电事业逢勃发展,蒸蒸日上!

(通讯员:吴泽民 赵增玉)

18

广电工作总结

广电 策划

广电发展

广电工作总结

广电演讲稿

广电横幅标语

广电实习

广电考试卷

广电年终总结

广电工作总结

振奋广电精神 再树广电形象
《振奋广电精神 再树广电形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