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京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1:50: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齐鲁师范学院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名:

刘 懿 瑾

号 :

2012101071

专业、班级:

12级地理科学本科班

实习时间:

20

14、

10、21—

10、26

实习地点:

指导教师:

杨乐英、王敏、李伟

教学单位(盖章): 地理与旅游学院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一)实习目的

地理的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综合教学的重要环节,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次重要实习。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可以把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的相结合,提高我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地理学的综合素质,使我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具有更好的地理观念,为我们以后从事地理科学研究和地理教学打好基础。

(1)提高地理综合素质。学习地理科学需要我们具有一种地理观,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用我们在课堂中学到的地理知识更深入的了解自然、社会。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体会课本中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地理综合素质。

(2)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人文地理野外实习主要是通过实践更加深入学习人文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等相关课程,在实习中深入观察学习课本中学过的知识,把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3)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阅历。就我们来说,旅游是一种增加我们阅历的一种方式,野外实习更有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阅历。

( 4 ) 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是一项集吃苦劳、团结合作等为基础的野外活动,一周的野外实习可以让我们接触更多的人,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为我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意义

实习期间通过对人文地理、旅游地理、经济地理、区域地理等的学习,我们从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实习中得到印证。在实习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北京城的发展历程,还看到了北京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留给后人的那些惊人的创作,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对祖国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实习方法

1.实地观察法,通过对实习对象的观察、记录和资料分析,总结调查区域或对象的地理规律,为提高地理研究水平奠定基础。

2.访谈法,通过对在实习中遇到的游客或当地居民进行访谈,了解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深我们对实习地区的了解,更加全面的分析实习地的各项情况。

3.综合分析法,利用我们观察和访谈得到的内容对实习地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

三.实习相关课程

本次实习涉及到了在上课期间学到的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区域地理等相关课程。

四.主要的实习地点

第一天

10.21

上午:**广场、毛主席纪念堂、故宫

下午:首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 第二天

10.22

上午:颐和园

下午:北京大学、中华世纪坛 第三天

10.23

上午:居庸关长城

下午:奥体中心(鸟巢、水立方) 第四天

10.24

上午:恭王府

下午:南锣鼓巷、王府井 第五天

10.25

上午: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图1 主要实习地点

五.实习地的综合概况

北京简称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是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永定河经过老城西,与天津市和河北省相邻。北京下辖14区2县,常住人口2000万左右。

北京市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成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这也是我们人文地理选择在此实习的原因。

(一)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总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北靠辽东半岛,南邻山东半岛。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北京依山傍海,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地形地貌

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垂直高差大。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太行山与燕山在南口附近的关沟交会,合成了一个向东南方向展开的大山坳。山坳中环抱的就是北京小平原。北京平原极像一个半封闭状态的海湾,故又称“北京湾”。

气候特征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

6、

7、8三月,

7、8月有大雨。

(二)行政区划

北京市有16个行政区县,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海淀区、朝阳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14区和密云县、延庆县2县。

北京所覆盖的地域可以分为三大功能区:一是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是首都功能和“四个服务”的最主要载体,承担国家政治文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同时具有服务全国的会展、体育、医疗、商业和旅游等功能;二是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个区是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图2 北京市行政区划图

国内外致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著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也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节点;三是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五个区和亦庄开发区,是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也是未来北京城发展的中心所在;四是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密云、怀柔、延庆五个区县,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也是北京市民休闲游憩的离线空间。

(三)经济概况

按2010年世界银行划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富程度标准来看北京 现的人均GDP已经处于中等富裕国家地区的上游,接近富裕国家地区水平。 2012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1亿元,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亿元,比2012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4352.3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4986.5亿元,增长7.6%。按常住人口计算,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21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5052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0.8:22.7:7.5变为0.8:22.3:76.9。

(四)历史文化概况

北京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

北京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保存着中国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建国后更是把首都设在此处。北京市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北京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存闻名中外,在被推出的中国七大古都中名列前茅。

六.实习内容

(一)城镇聚落考察

实习期间通过在赴实习地点的路途中对北京城的考察、参观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以及浏览南锣鼓巷,对北京市的建筑物群体形态、布局以及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了解。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北京东城区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改建后的展馆公分4层,分别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该馆展示内容包括北京城的悠久历史、奥运场馆规划,以及未来北京在绿化美化、改善交通状况、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等方面的规划蓝图。

北京市在2004—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地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北京的整体城市建筑布局是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1)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线和传统的中轴线的南北轴。 (2)两带:指包括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

(3) 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后山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

(1)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是市区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1085平方公里。

(2)新城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新城有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3)镇是推动北京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重点镇和一般镇。

图3 北京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完整的保存着,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延续自古以来的“棋盘式”格局,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这种整体肌理的胡同、四合院形态,正是元大都棋盘式城市建筑格局的具象体现。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与13世纪的元朝,到现在已经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北京的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他们串起来,就像一块豆腐,方方正正,不歪不斜。胡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象征和谐团圆。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他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

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搏,更是北京普通百姓生活的场所。北京人对胡同有着特殊感情,它不仅是百姓们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

图 4 北京胡同(左)、老北京四合院示意图(右)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汉族传统合院士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方、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挺远合围在中间,故称四合院。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栋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进行

(二)文化与旅游地理考察 实习期间通过考察故宫、颐和园、恭王府、首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居庸关长城、中华世纪坛、奥林匹克公园等了解了北京的文化与旅游发展现状。 1.故宫、颐和园、恭王府 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1961年故宫博物院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博物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5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的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物价的历史见证。”

图5 故宫平面图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背靠“镇山”(景山),面南朝阳,其左前方为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右前方为社稷坛(今中山公园)雄伟壮丽,尽显天朝大国的泱泱气度。 颐和园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于北京西郊,占地面积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景点。

乾隆十五年改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烧。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之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期间,又遭破坏。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部分。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北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成为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图6颐和园俯视图

恭王府

恭王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恭王府前半部分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分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其府邸建筑庄严肃穆,尚朴去华,眀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府后的萃锦园则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北京据说有两

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及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的好。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加符合风水学敛财的说法。我国十大元帅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这个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图7 恭王府示意图

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秘云洞内,珍藏着一块号称“天下第一福源”的福字石碑。“天下第一福”为康熙皇帝御笔,作为孝庄太后的六十大寿贺礼送给孝庄太后,此福在写法上暗含了“子、田、才、寿、福、”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孝庄太后得此福字以后百病全消。1962年在重修恭王府之时在密云洞内发现了康熙御笔的福字,“天下第一福”和恭王府内的9999只蝙蝠雕刻组成了万福园,因此恭王府也有“万福园”之称。 总结

故宫和颐和园同属于皇家建筑,他们之中的建筑的特点首先,体现在他们的对称性,故宫整体上为中轴线对称,颐和园的建筑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对称性:其次,他们的建筑大都采用大屋顶,这种大屋顶不但华美壮丽,而且对建筑物祈祷很好的而保护作用,大屋顶上装饰的鸟兽,不但给庄严的宫殿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对古建筑起到了固定和防止雨水腐蚀的作用;再次,他们都用木材建造房屋,而且梁柱、门窗等都被漆成了象征喜、富的朱红色,有的地方还描绘着龙凤、云海、花草等彩画。鲜艳的颜色,不但体现帝王殿宇的华贵,也对木制的建筑起到了防潮、防蛀的保护作用。

恭王府虽属于私家园林,但和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他府邸的许多建筑也是仿照了皇宫的建设,例如他的后花园比皇宫的御花园都要大,皇上有长城在他的家里也要建长城就有了我们看到的榆关。

这三处都属于古代古代建筑,但交通比较便利,内部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在故宫和颐和园中可以看到更多的国外游客,或许他们是被中国的历史和古代的皇宫建筑更加感兴趣,但在恭王府却很少看到,参观恭王府的人更多的是为了参观这块风水宝地,沾沾福气。 2.首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1953年筹备的旧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孔庙内,主体建筑有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旧馆面积2000余平方米,环境幽雅宁静。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馆。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与文物展厅之间的时空交错,表现出特有的东方艺术魅力。

首都博物馆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和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巨大的屋盖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深远挑檐;通长的石质幕墙象征着中国古代城墙;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在大厅北门外地面上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特点;椭圆形的青铜展馆斜出墙面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青铜、木材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一种历史的久远。北广场和大堂地面所用石材,产于自古以来为营造北京城供应石材的房山地区;方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北京最常见的榆木;椭圆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青铜材料,并饰以北京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纹样。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等表现出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高大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

图8 首都博物馆(左)、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右)

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1月12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是中国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全馆有22个陈列厅、2个陈列广场。 总结

首都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都属于博物馆系列,记录着北京的历史、发展以及中国的军事历史。虽然他们记录的是历史,但是也成为北京注明的旅游景点,也有很多人前来参观,从这里可以让游客深刻、全面的了解北京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更是爱国主义的实习基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特别是北京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 3.居庸关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历史上修筑长城有三次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北京境内现存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从平谷将军关附近进入北京,自东到西,横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门头沟6个区县,沿燕山内侧山脊而行,大约600千米。其中最著名的有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

居庸关长城居于两山夹峙、陡峭难攀的峡谷中,又有下关与八达岭两个外围关口为防卫,自古有“绝险”之称。居庸关既是明长城北京附近重要的“内三关”

(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之一,也是明长城全线注明的“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之一。 总结

居庸关长城虽然距市区较远,但交通相对较为便利,使这里也聚集了许多游客。长城在失去了军事用途之后被开发成旅游景区,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它更适合与人们的参观游览。这里虽然改造后

交通设施便利,但餐饮服务较 少,来这里的游客只能自己

图 9 居庸关长城 配带食物,否则只能在此停留较短的时间,从这一项上就减少了这个地方的旅游收入,这点需要逐渐完善。

长城现在虽然失去了它的军事用途,但它更多的体现在了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激励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保卫我中华民族。同时见证着中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抒写奇迹抒写辉煌。 4.中华世纪坛、奥林匹克公园 中华世纪坛 中华世纪坛是一座日晷型的纪念性建筑物,坐落于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上,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西侧,北侧是玉渊潭公园,南侧与北京西站相望。中华世纪坛坐北朝南,占地4.5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由主体结构、青铜甬道、圣火广场、过街桥、世纪大厅、艺术大厅等组成。中华世纪坛是为了迎接21世纪新千年而兴建的。现在主要作为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使用,是中国第一家以世界艺术为收藏、展示、研究对象的公益性国家文化事业机构。

世界艺术馆位于位于主体结构内部,“日晷”下方,分占一层、二层、以及地下一层。艺术馆以传播世界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普及艺术教育、服务大众需求为宗旨,是中国第一座世界艺术博物馆。艺术馆由基本陈列厅、专题陈列厅和数字艺术馆等三部分组成,展览展示面积约2万平方米。世纪大厅内有一周环形浮雕式笔画,以编年体为序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称为“中华千秋颂”。

10 中华世纪坛

奥林匹克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奥运公园。公园包括先前已经建成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1990年亚运会主场)和一座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也是北京中轴线向北延长的工程在公园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轴线由城市引出,最终消失在森林公园的山水之间。

在此次实习中我们主要观看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它们俩是奥运会后留下来的比较成功的场馆。 国家体育场——钢网编织的“鸟巢” 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它如同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的几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这座位于奥运会核心地带的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奥运会的焦点所在,开幕式和闭幕式都是在此举行。建筑都是有灵魂的,这座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建筑本身亦是一座壮丽宏伟的艺术佳作。

奥运会结束,鸟巢并没有就此进入历史的封存,奥运会期间未曾走进鸟巢的游客,现在只要买上门票,就能时刻与鸟巢亲密接触。这座曾记载了历史辉煌的体育场正在逐步走入大众生活的视线

图11 国家体育场(鸟巢)

图12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妩媚迷人的“水立方”

水立方与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如果说鸟巢的建筑是阳刚而雄健的,水立方则是阴柔而妩媚的互补。水立方的膜结构是世界之最。它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这份凸显水元素主题的灵动构思,使本来显得呆板的端端正正的四方体,一配上这些蜂窝行蓝色气泡的无穷变化组合,立刻焕发出让人叹为观止的视觉震撼。 总结

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四环和五环之间,交通便利,且位于市区中心和绿化隔离带的交界地带,环境优美,是以举办奥运会。公园附近城区建设基本上已经完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地上和地下交通比较便利。但是公园在后续使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应加以改善。例如,长达2㎞公园中轴景观道内部交通方式单一,长距离步行易使人产生疲劳,建议在园区内设立自行车租赁处,方便游客在园区内浏览;鸟巢和水立方附近绿地面积较少,应适当增加绿地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卫生间,方便游客使用。

(三)商业地理考察

工业地理的实习我们主要是对王府井进行了考察,通过王府井的地理位置、店铺分布等进行考察。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1600米,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街。 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 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图13 王府井 1.王府井发展的优势 (1)悠久的历史

王府井大街最初形成于元代,1267年,迄今已有730多年的历史,清末和民国年间成为商业中心。新中国成立后,王府井作为最大的商业街成为全北京的商业中心,规模好而经营范围也逐步扩大。1992年,北京市政府通过引进外资对王府井商业街进行大规模改造,全新的王府井步行街于1999年9月11日全新开街,场面火爆,王府井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2)政府的大力支持

自王府井的最初形成到现在的王府井大街,各个朝代的政府都会注重都王府井的改造升级,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政府更是引进外资对王府井进行全面改造,并不断引进外国优秀品牌,给王府井注入新鲜的品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自身的地理位置

王府井位于故宫东侧,在古代靠近皇家居住的地方,抓住了皇宫贵族这个消费群体。现在王府井大致位于北京市中心,北京市经济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消费水平高,特别是市中心地区的居民。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每天来往这里旅游的人很多,扩大了王府井的消费人群。 2.王府井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城市多商业中心化和消费者的购物理性化,像王府井这样大规模的商业街功能 不该是单一的,而是融购物、旅游、商务、文化、休闲、娱乐、展示等于一身。如果单纯站在购物功能角度认识现在的王府井大街,必定会出现同质化竞争。因此,王府井商圈需要成为融合各个街区的集合体,发挥各条街的商业优势,形成区域内的错位竞争。

七.专题研究

皇家园林(颐和园)的特色及表现手法

1.特色

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1)规模宏大,面积广阔

颐和园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2)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

为了显示皇家的威严和权势,北方宫苑在不同程度上都采取对称的分布,宫苑内建筑群的安排有一定的主轴线,具有严整对称的秩序美,颐和园的某些部分是轴线分布。

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

(3)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美

颐和园现存的著名建筑宝云阁,又称铜亭。该建筑为重檐歇山顶,其全部构件均以生铁铸成,重207吨;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稳重坚固,令人不但赞叹其外观的轮廓及材料效果之美,而且惊异于其内在结构形式的崇高。园内的十七孔桥也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代表。广阔的昆明湖,桥面呈长长的曲线横跨其上,桥如虹水如空,既宜远观又宜近赏。另外,它对于周围环境的构景功能也十分显著。七孔桥一端通向南湖岛,另一端通向东堤长桥卧波,连贯东西,有机的结合着岛和堤的景色。

(4)真山似假,水因桥而幻的山水之美

颐和园的万寿山是真山似假的典范之作。依山而建的建筑群形成了丰富的景观效果:万寿山麓绚丽如虹的长廊,山腰雄伟高耸的佛香阁,金光璀璨的排云殿,山巅异彩纷呈的智慧海。

颐和园水体景观的最大特色在于那些大大小小的桥,这些桥极大地丰富了水体景观。十七孔桥犹如长虹卧波,细如腰带,弯环如许的玉带桥倒映入水,桥和倒影一虚一实,让人产生烂漫瞎想。 2.表现手法 (1)一池三山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自从汉武帝在长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颐和园昆明湖中有五座岛屿,其中藻鉴堂(一说南湖岛)喻蓬莱,治镜阁喻方丈,凤凰墩喻瀛洲。清代魏源在其《海淀杂诗》中用“昆明湖水与天连,汇尽西山万道泉。解释蓬莱仙岛近,何需海上遣楼船。”来赞美这一意境。 (2)全国美景仿建其中

西堤仿杭州西湖苏堤;十七孔桥仿北京永定河卢沟桥;谐趣园仿江苏无锡寄畅园;邵窝殿仿河南苏门山邵雍安乐窝;苏州街仿苏州水乡市肆。诸如此类多达十几处,使颐和园成为集我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御园。 (3)抑景

从仁寿殿外南侧西行,视线会被两座人工小土岗遮挡住,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但是一走出曲径,湖光山色突然呈现在眼前,让人不经意间感受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两座小土岗对湖山美景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这种造园方法叫抑景。 (4)借景

站在昆明湖东堤向西眺望,玉泉山上的玉峰塔清晰地矗立在眼前,犹如修建在园内,十几里乃至数十里外的西山群峰也尽收眼底,似乎颐和园的范围可直抵西山脚下。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园内景观,组成了以昆明湖为近景、西堤为中景、玉峰塔及西山群峰为远景的山水画卷。这是我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造园的典型范例。

图14 颐和园(借景) (5)通过象征寓意造景

修整成展翅蝙蝠造型的万寿山与桃形状的昆明湖寓意“福山寿海”;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阁与供奉关羽的宿云檐东西对应寓意大清江山“文武辅弼”;南湖岛上的龙王庙与凤凰墩上的凤凰楼南北相望寓意“龙凤呈祥”;众多佛教建筑寓意“佛法无边”;“一池三山”的布局寓意“人间仙境”;耕织图一派田园风光寓意帝王重视农桑;石舫寓意大清江山坚如磐石;买卖街寓意四海升平。

八.实习总结

(一) 收获和感想

为期六天的北京人文地理实习结束了,在这六天中感触颇多,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流中心,以他的包容性包容着赖斯五湖四海的朋友。北京作为六朝古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展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建筑又展示了北京的高速发展,不断走向世界的进程。

通过这次实习对于城市面貌,经济发展,旅游等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初步掌握了人文地理野外考察、调查的基本方法(虽然在这次实习中没有做详细具体的调查,但在观看经典中也注意观察了很多问题),比较灵活的运用了已学的理论知识与野外知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课程的兴趣。

另外对北京的发展也有几方面的认识: 1.北京的高速发展使传统建筑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

在北京的经济发展中许多传统建筑遭到破坏,传统建筑不断减少,而且传统建筑夹杂在现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之中缺少了传统的韵味。 2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差距大

虽然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经济发展比较快,但在这座城市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平衡,就拿我们住的地方来说,我们所住的燕松宾馆位于南三环以南一点,相对位置比较优越,但和它的位置想比较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确实超乎我们的想象,到处都在拆迁的烂尾楼,道路狭窄,给人的印象和农村没什么差别;还有就是故宫后面的一些地区,虽然它在市中心地区,但是那些地方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脏乱,缺乏大城市的感觉。 3.人口众多,空气质量差

北京市人口众多,以及经济发达使私家车数量不断增长,造成交通拥堵,虽然北京的道路建设上采取了一些措施缓解交通压力,如在环路上设桥减少红绿灯,单双号限行等,但交通拥堵问题仍然很严重。 北京现在是全国有名的雾霾多发地区,空气环境质量差,应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增加绿化面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二)建议和意见

这次实习虽然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东西,加深了我们队北京的了解以及我们的专业知识,但在这次实习中有很多方面做得不足。

首先,我们实习前的准备不足,在这次实习中有很多专题研究,在去北京之前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应该先自己上网了解一些情况,还有一些需要调查的东西我们要事先做好调查表或调查问卷来辅助我们的调查研究;其次就是实习路线问题,实习中有北京城市展览馆这个地方,从这里可以总体的了解北京,实习之初我们就应该先来到这里,这样在对北京的整体了解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后的景观对北京进行一个更加全面、仔细的认识;再次,就是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缺乏小组的讨论研究,有些比较重要的地方停留时间较短,来不及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上是我对这次实习的建议和意见,希望以后如果还有实习可以有一个更好的规划,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到更加深入、仔细的研究,真正的做到在实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加深我们对课堂知识的认识。

北京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北京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北京人文地理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