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京幼升小网上信息采集截止 非京籍儿童遭遇入学难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1: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央广网北京6月1日消息(记者丁飞 实习记者陈思)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晚12点,北京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信息采集通道关闭了,这宣告着为期一个月的小学入学信息集中采集工作结束。按照《北京市教委关于我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小学入学必须参加信息采集才能完成入学、录取和建档。为什么今年北京市要统一建档?对于家长们来说,这个政策对于孩子未来入学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北京上小学,变难了,还是变容易了?政策又是否会在其他城市也实行来开呢?

6岁,义务教育的起点。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但这句话,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实践中,却是一道比奥数还复杂的思考题。昨天下午5点,北京市今年首次在16区县联网、对小学入学适龄儿童进行的网上信息采集截止。这一步,被家长们称为是“孩子升学前最为关键的一步”。“关键”,首先在于它的唯一性。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登记以后,系统会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唯一的预登记号。同时在登记的系统当中,也会采集学生的身份证号。这两个号都是唯一的,所以说一个学生只能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来进行入学的登记。

这也就是说,要想今年在北京上小学,必须完成信息采集。完成之后,网络会生成一张信息表格,右上角的就是预登记号,一人一号,号码唯一。

樊女士:像往年吧,你的孩子可以填两次。你既可以报了丰台区的,也可以报一下西城的。到时候选择的时候,你看你怎么填报了。但是像今年呢,他要求你一个身份证号你只能对应西城,或者你只能对应丰台。比如我现在填了西城,然后我又想到丰台读书了。你就要到网上去把你在西城的那个给撤下来,然后再填一个丰台的申请。

这是北京的樊女士,儿子有北京户口,今年升小学。她的烦恼,是跨区择校变难了。一边是“就近入学”万一“就”个差学校的担心,一边是跨区找个好学校要递条子找门路的无助。但如今,后一条路几乎被堵死。樊女士:等于就是只有区教委能决定,你想跨区想调剂什么的。原来是跟小学校长商量一下就能定了的事,现在是大家要找人,都说那你直接去找区领导,你只要能找到区领导,能找到领导班子的成员,你就能那个怎么怎么样。

以往学校可以直接给学生建档,校长对录取有较大的权利,这也导致不少校长甚至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赴饭局、收条子。如今市教委收回学校建档权,从这个意义上,大大降低了跨区择校的暗箱操作和学校自主录取的机会。找校长,没用了。但是新的问题来了,区领导的权力,谁来约束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最关键的就是整个信息系统是公开的,要引入专业的第三方监督。教委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为某些有权的人、有钱的人的孩子提供方便。

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家长,尚且担心的是学校够不够好,而非北京籍孩子的家长,则连能不能留京入学都不敢肯定。因为新的政策要求实行“五证审核”才可以填报信息。那么,这五证分别是哪五证?它又是如何让非京籍孩子的上学变得尴尬?

一个月前,北京市出台“五证审核细则”,作为孩子信息采集的前提。这五证是: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本、在京暂住证和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证明。

非京籍孩子家长段先生:它不五个证嘛,最难办的其实是俩。一个是暂住证,他要求夫妻双方都要有暂住证。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在北京打工他不办暂住证。第二条难办的是务工证。必须夫妻双方都在某个区务工,而且这两个单位必须都得在你那个暂住证的那个区。条件又苛刻了,第三个是你还必须得交社保,他很多单位,尤其是打工人员,他不是正规单位,那些小微企业他本身就没有这个社保登记证,他没法给你上社保。就是,基本上有80%的人,没戏。

这是来北京打工的段先生,儿子没有北京户口,今年升小学。他的烦恼是,根本连证都凑不齐。因为五证审核的要求刚刚出来,而信息采集又已经截止,很多家长都还来不及办理。

记者:这个是不是信息出台的太近了?

段先生:五月份才出了,五月三号问的时候都没有人搭理你,这都没有人知道这个政策。等你五月十来号的时候,已经知道这个政策的时候,你再去办以前的这几个证,就一条暂住证就能卡死你了嘛。记者:没有通过的话,接下来的选择?

段先生:没了,你只能回原籍注册。因为昨天我看报纸上登的是北京市教委的还出来明确了,如果五证不全的话,是绝对不能在北京入学的。

信息采集结束前一天,北京市教委在微博发布十大热点问题的回应。其中提到,在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将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户籍所在地政府有责任接收回乡就读的学生并解决学籍的问题。这意味着,证不齐的在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有一条路,回户籍所在地读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建议:

储朝晖:我觉得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各个区县做好统计,有多少非京籍的孩子,他们属于一些什么情况,他们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一个基本的准则就是,要让孩子总是有学上。

不管是樊女士还是段先生,不管是北京籍还是非京籍,网上信息采集都将对孩子的入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根据预测,北京今年小学入学人数将达到17.6万,比去年再增加1万人。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到2015年,也就是明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100%的小学划片实现就近入学。储朝晖认为,教育均衡化仍是就近入学的治本之策。

储朝晖:像北京这样把入学完全用计划的方式控制起来,这个在其他的省市还没有。因为北京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入学的比较多,择校的情况比较突出。我倒是认为还应该用更大的精力去解决教育资源均衡问题。一定要把它有效的结合起来。

北京最新版 非京籍幼升小入学政策信息汇总150527

非京籍适龄儿童幼升小

整理:非京籍幼升小必备证件

北京幼升小入学政策

朝阳区非京籍幼升小五证(参考资料)

朝阳区幼升小非京籍八类人等入学情况办理说明

北京幼升小

幼升小入学自我介绍

幼升小入学测试题

非京籍幼升小家长讲述办理借读证明的经历

北京幼升小网上信息采集截止 非京籍儿童遭遇入学难
《北京幼升小网上信息采集截止 非京籍儿童遭遇入学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