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PBOC2.0银行卡市场的商业计划书摘要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8: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PBOC2.0银行卡市场的商业计划书 项目背景

由于金融欺诈等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并且发卡国之间、发卡行之间、卡与卡之间、卡与终端之间不兼容的现象严重,Europay、MasterCard 和 Visa 共同发起制定了 EMV 标准,以建立支付系统中卡片和终端接口的统一标准,使体系内所有的卡片和终端能够互通互用,同时提高银行卡支付的安全性。

EMV标准是基于 CPU芯片的 IC卡金融支付标准,和磁条卡相比,金融 IC卡的安全性及易用性更高,并能通过与社保、医疗、积分等应用结合,实现一卡多用、电子钱包小额支付等附加功能,并由此 EMV标准成为全球通行的框架性标准,各国不断推动银行卡由磁条卡向集成电路(IC)卡的 EMV迁移,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 EMV标准,如意大利的 ABI标准、西班牙的 SERMEPA规范、法国的 GIE CARTES BANCAIRES、德国的 SECCOS平台等。

我国在 2005 年颁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版》 (即 PBOC2.0 标准) ,全面推行国内金融 IC卡 EMV/PBOC2.0迁移。由于迁移成本过高及商业银行迁移动力不足等因素阻碍,此前国内 MV/PBOC2.0迁移进度较慢,但是我们认为,MV/PBOC2.0迁移符合国际银行卡整体技术发展趋势,随着金融安全日益提上日程及央行推行力度的不断加大,金融 IC卡将是大势所趋。 2010 年 5月央行在原有的 PBOC2.0标准上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2010年版) ,要求银行按照 PBOC2.0标准统一发行银联标准芯片卡,并在 5年内国内全面推行金融 IC卡。我们认为,我国已经具备MV/PBOC2.0迁移的条件,MV/PBOC2.0迁移将带来重大商业机会。 PBOC2.0迁移成本因素的变化

此前PBOC2.0 迁移成本较大及银行主动性不高,是PBOC2.0普及速度不快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网络改造逐步完成、金融安全形势越来越紧迫、以及国际上银行卡想EMV迁移大潮的开始,国内银行卡升级换代的高潮即将来临。

PBOC2.0迁移成本主要由卡片升级成本、金融 IC卡受理终端改造成本及发卡行、收单行、清算中心主机系统的改造成本构成。目前除了卡片之外,其它两项改造工作基本完成。银联对系统、业务规则、技术标准及配套体系准备较早,并于 2009 年初开始大规模实施直联终端 IC卡升级改造,截止 2009年底,累计完成直联终端接触式改造近40万台,非接终端近3万台。其中,北京、

上海两地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广州、深圳、宁波、杭州、南京等重点城市改造工作进展也很快。预计ATM终端和非现金终端在2012 年年底前将完成改造。自今年 7月 1 日起新投放的 POS 机和 ATM终端都已具备金融 IC卡受理功能。金融 IC 卡受理终端改造完成程度已较高,后续成本压力不大。目前银联的信息转接系统及国内大多数发卡行、收单行、清算中心主机系统已经完成改造。国内PBOC2.0迁移历程

 1994年我国提出磁条卡与智能卡并用,逐步向智能卡过度的指导思想

 1996年央行推出《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v1.0》支持电子存折和电子钱包,可实现电

子支付,但不兼容其他国家的规范

 2001 年 3月央行推出《银行卡联网联合业务规范》要求发卡行结合各项银行卡技术标准的实

施,完成银行卡处理系统改造

 2005 年3月央行颁布了基于 EMV2000 标准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v2.0》(PBOC2.0)

——中国 EMV标准补充完善了电子钱包及电子存折应用;增加了与 EMV 标准兼容的借/贷记应用、非接触式 IC 卡物理特性标准、电子钱包扩展应用指南、借/贷记应用个人化指南等内容

 2005年中国银联新一代信息交换系统测试安装成功(银联 2.0) 完成了 Visa芯片卡认证  2005年中国银联委托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承担了根 CA 系统建设工作

 2005 年12 月中国银联发布《银联卡业务运作规章》

 2005 年12 月中国工商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符合 EMV标准的国际信用卡

 2007年央行对 PBOC2.0 标准进行增订增加了非接触式应用、借记贷记应用为基础的 IC卡小

额支付处理流程

 2007 年 7月中国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对国际外币信用卡进行全面 EMV 升级的银行 2007年底完成了全国所有银行的银联 2.0接入改造

 2008 年 8月中国银联发布《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 V2.0》

 2009 年 3月中国银联要求2年内完成所有自有产权POS终端的IC卡受理改造

 2010 年 5月央行颁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2010 年版)要求银行按照

PBOC2.0 标准统一发行银联标准芯片卡,并在 5年内国内全面推行金融 IC 卡。

 2010年央行组织部分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起草《关于推进金融 IC 卡应用工作的意见》 (征

求意见稿)和《关于开展金融 IC 卡应用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国内PBOC2.0银行卡的市场前景

2010年 5月央行在原有的 PBOC2.0标准上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10

年版) ,要求 5年内国内全面推行金融 IC卡,据此我们判断国内 PBOC2.0迁移将加快。

我们预测 2011 年全国 IC 卡发卡渗透率为 10%,2012 年为 20%,2013 年为 30%,2011-2015年金融 IC卡发卡总量分别是 0.9、1.9

3、3.8

5、6.9、9.2亿张。

截至 2010 年二季度末,我国累计发行银行卡 22.66 亿张,同比增长 14.5%,比上年同期增加 2.9亿张左右,全国人均持卡 1.75张;其中:

借记卡累计发卡量为 20.59亿张,同比增长13.3%;

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 2.07 亿张,同比增长 27.4%,增加 0.45 亿张,全国人均持卡量0.16张,其中较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已经超过 1张,预计随着社会公众使用银行卡意识不断增强,其它地区的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应向较发达地区看齐,信用卡发行量也将持续大幅增长。

每张金融 IC卡市场售价约为 20元,按照银行卡存量 22.66亿张、年增量 2.9亿张推算,国内银行 IC卡存量市场空间为 453亿元,年增量市场空间是 58亿元。

金融IC卡产业链主要包含芯片商和制卡商,目前的银行卡芯片主要由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供应,国内大唐电信是目前唯一的芯片供应商,已经自主研发出采用 PBOC2.0 标准的 32 位 CPU 双界面智能卡芯片。芯片出厂价一般为8元左右,制卡成本在2元左右,以目前国内金融IC卡售价20元测算,单张金融IC卡的毛利约为50%。未来随着银行采购量的大幅增加和竞争的加剧,利润空间将被压缩,但在未来3-5年内保有15%-20%的毛利空间是完全有可能的

按照央行最新的金融 IC 卡推行计划,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 6 家银行从 2011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发行金融 IC 卡;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从2013 年 1 月 1 日起发行金融 IC 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境内新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为金融 IC卡。

同时,为了逐步推进金融 IC卡发行及受理机器改造,央行确定了上海、重庆、深圳等 13个城市先行试点,要求在 2011年底前试点城市金融 IC卡受理机具改造完成率高于 90%,金融 IC卡占新发行的银行卡比重在 40%以上;第二步,天津、广州、哈尔滨、厦门等 30个城市为扩大试点,2012 年前扩大试点城市的金融 IC 卡受理机具改造完成率高于 70%,金融 IC 卡占新发行的银行卡比重在 30%以上。

由于2010年是标准修订及加大推行起始之年,国内发行金融IC卡约在800-1000万张左右,实际完成约600万张。

PBOC2.0银行卡的准入门槛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银行卡卡片的采购通常由各省行组织招标,一般要求:  投标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 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0万元;

 具有三年以内金融行业类似货物的销售案例;

 并且具有银联标识卡生产资格证书的原厂商;

 银联标识卡个人化企业资格证书;

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国家秘密载体复制许可证;

 国密办安全产品生产、销售许可证;

 产品必须通过国家银行卡检测中心的测试和认证。

营销计划

产品规划 根据国内银行卡市场的特点,我们将以PBOC2.0双界面借记/贷记卡为主,以PBOC2.0双界面信用卡为辅来开拓市场。

双界面卡是指同时支持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读卡器的银行卡,虽然这样会增加芯片采购的成本,但是这将有利于在竞标中产品的竞争力,而且非接触式IC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能适应未来移动支付的需要,因此选择双界面卡能提前布局,兼顾未来需要,对于采购行而言意味着性价比的提高。

此外,借鉴国际上的经验,计划在卡片上逐步增加PIN码保护、指纹PIN码保护、可重写磁条技术等非国标的安全功能,以便迎合未来银行对卡片安全性越来越高的需求。这些技术的逐步加入将丰富我们的产品线,增强我们的竞标能力。

营销模式

向银行直销

向银行直销的重要前提是证照齐全,这也是我们像银行开展公关,推动招标,并在招标过程中提前布局的重要基础。

2011年到2015年期间,13个城市的6大银行是PBOC2.0卡的主要采购方,因此我们的直销重点也将放在这13个城市。

直销的竞争对手相对较少,但实力强大,因此在竞标过程中,除了公关作用以外,最佳的竞争策略还是控制竞标价格,首先确保得标,争取市场份额,未来通过新产品来提高利润空间。 直销的风险在于前期公关成本投入较大,竞标成本较大,成单周期较长,前期利润不容易保证。 为集成商代工

与向银行直销相比,为集成商代工可以避免竞标失败的风险,也能确保利润,但是利润空间将非常有限。而且由于不能保证集成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导致在原材料准备上无法实现最优化,生产成本难以有效控制。

最大的风险在于,国内能做IC卡代工的中小厂商很多,竞争门槛低而且竞争激烈,如果无强有力的成本控制手段或资本实力,很难保证长期利润。

据此我们预计 2011 年全国 IC卡发卡渗透率为 10%,2012 年为 20%,2013年为 30%。预计 2011年发行金融 IC卡 0.9亿张,其中借记卡存量市场更换量为 0.25亿张,增量市场发行 0.25亿张(年发行 2.5亿张,按照2011年 IC卡发卡渗透率 10%计算) ;信用卡存量市场更换 0.35亿张(全年信用卡总量为 2.2亿张,我们按照 6大行信用卡发行约占二分之一,信用卡使用期限是 3年,每三年更换一次) ,增量市场发行 0.05亿张(年发行 0.5亿张,按照 2011年 IC卡发卡渗透率 10%计算) 。

预计 2012年发行金融 IC卡 1.93亿张,其中借记卡存量市场更换量为 0.9亿张,增量市场发行 0.38亿张(年发行 2.9亿张,按照2012年 IC卡发卡渗透率 20%计算) ;信用卡存量市场更换 0.5亿张, 增量市场发行 0.15亿张 (年发行 0.75亿张, 按照 2012年 IC卡发卡渗透率 20%计算) 。预计 2013年发行金融 IC卡 3.85亿张,其中借记卡存量市场更换量为 1.3亿张(央行要求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从 2013年起也发行金融 IC卡) ,增量市场发行 0.99亿张(年发行 3.3亿张,按照 IC 卡发卡渗透率 30%计算) ;信用卡存量市场更换 1.2 亿张,增量市场发行 0.36 亿张(年发行 1.2亿张,按照IC卡发卡渗透率 30%计算) 。

商业计划书摘要

商业计划书摘要

商业计划书摘要

商业计划书摘要[版]

商业计划书_执行摘要

商业计划书计划摘要

原创商业计划书摘要旅馆

商业计划书摘要撰写纲领

商业计划书摘要怎么写

传媒行业商业计划书摘要

关于PBOC2.0银行卡市场的商业计划书摘要
《关于PBOC2.0银行卡市场的商业计划书摘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