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当代大学生自愿者精神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4: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当代大学生自愿者精神

[中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志愿者中的中坚力量,自愿者在奥运会中展示了中国的风采,使世界对中国的精神风貌有了新的认识,其中当代大学生功不可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精神面貌的提升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那么奥运志愿者工作的优秀组织以及志愿者的出色表现,也必将带来高校教育工作的思想解放,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风貌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称赞志愿者说:“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先生在残奥会开幕式致辞中提到志愿者时,送上了美丽的赞词——“中国无与伦比的志愿者们”。整个奥运会期间,国际社会都对北京奥运志愿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纽约时报》感叹:“北京给了世界一份青春”。《朝鲜日报》把接受了高等教育,擅长用英语与外宾对话,富有爱国心的中国年轻志愿者称为“鸟巢一代”,指出在奥运会之后,这批具有才华和爱国心的年轻人,将快速成长为中国建设与发展的栋梁之才。在刚刚召开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也高度赞扬奥运志愿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志愿者的时代风采,为祖国和当代中国青年赢得了巨大荣誉”

志愿者工作让大学生们体会到了奉献的真谛、参与的快乐、互助的幸福、友爱的可贵和学习的重要。从首都机场志愿者24小时不间断忙碌的身影,到举重赛场紧张而一丝不苟的运行;从表演志愿者从一个凌晨三点到第二个凌晨三点高强度的排练,到忍耐T3航站楼轻轨大厅里55度的高温;从举重赛场的拾金不昧,到首都机场几十次拿出自己手机借给刚下飞机的国际友人无偿使用;从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的风雨无阻,到平安奥运行动志愿者的坚守岗位;从志愿者的坚持专业学习到志愿服务工作上的创新„„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事情当中,大学生的感受奉献,学习感恩,回报社会,感动了自己,同时也感动了别人。他们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于北京乃至全中国人民都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对于启发社会良知、鼓励人们多为他人考虑、为社会着想以及加强社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大学生志愿者是北京奥运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为国际友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他们无处不在,而又不厌其烦;他们不畏艰难,刻苦服务从不放松;他们虽然是“准主人”,但待

客之道却使所有客人感受到宾至如归;他们不仅奉献体力、劳力,而且还凭借知

识奉献智力;他们平等谦让,对所有来客不分政治立场、不论宗教信仰、不计种

族肤色一视同仁;他们对服务对象需解难的事不分大小,一律予以满意解决,也

正因为有了大批活跃的志愿者,北京奥运提供了最好的软件服务,北京奥运“零

投诉”的成绩单,有他们的一份大功劳。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活动自2005年6月正式启动以后,形成了由赛会志愿者、

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迎奥运”志愿服务、北京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奥运

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6个工作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组成的总体格

局。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10万名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40

万名城市志愿者在550个志愿服务站点,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

服务;还有100万名社会志愿者服务于北京的各个社区、乡镇,将奥运知识和奥

运精神传遍大街小巷,营造出热烈祥和的奥运气氛。在这个夏天,从一定意义上

讲,志愿者们甚至比竞技金牌更为出色地塑造了中国形象,他们真诚、友爱、奉

献、快乐的精神和形象跨越国界,有力地诠释了奥林匹克和平、和谐、友爱的真

谛。

而其中年轻的大学生是志愿者队伍的中坚力量,在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

74615人中,35岁以下的占到90.7%,其中在校大学生占到七成以上。在奥运会、

残奥会期间,大学生们亮出了中国最美的名片,在奥林匹克的光彩中凸显出充满

活力的“志愿蓝”,展示了东方文明古国的活力、大气和包容,为国家赢得了尊

严和友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精神面貌的提升是北京

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那么奥运志愿者工作的优秀组织以及志愿者的出色

表现,也必将带来高校教育工作的思想解放,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来把握学生的特点,用新的理念来衡量学生的行为,用新的

价值尺度来引导学生的思想,用新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的成长。高校广大志愿者完

美的表现足以证明当代大学生是可信赖的,他们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某些特点:

一是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强烈的爱国热情、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二是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性、光荣感和自豪感;三是对尊重、民主、平等

有鲜明的要求;四是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有明确的价值预期。这些特点启示着我们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更加充分的信任;

应把握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需要,做到平等地交流与沟通,不再一厢情愿地

教育学生;应加快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让学生对我们的育

人模式有强烈的认同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再单纯提供“教室模式”,多创造

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大学生“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的精神传统中,“爱国”永居首位。多

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们始终与国家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总是在紧要

关头挺身而出,挺立潮头。自1919年点燃“五四运动”的革命火炬,唤起中华

民族的觉醒,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振奋了民族精神,掀

起又一轮爱国主义热潮,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怀着庄严而崇高的使命感,用自

己的智慧、激情和“先忧后乐”的情怀在祖国的山河岁月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2008年,从汶川大地震到奥运盛典,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百

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在“两个奥运”中,志愿者们用具体而微的行动深刻、淋漓

尽致地诠释和丰富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

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

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

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面前,这种精神必将能转化

为巨大的动力,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推动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来自于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来自于改

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巨大成果,也来自于志愿者们默默的奉献。

在奥运志愿服务中,平凡而动人的故事不胜枚举:为了完成奥运服务任务,大学

生志愿者们放弃了暑期的休息时间;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交通业务口

的志愿者每天都坚持站立值班几个小时;为了让大家感受到奥运吉祥物的可爱,

扮演福娃和福牛的志愿者要钻在密不透风的塑胶模型里摆出各种造型,做出各种

动作,经常累得大汗淋漓,而甘之如饴„„“为奥运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做什

么我都愿意。”这是志愿者们对奥运、对祖国许下的庄严承诺。

奉献精神同样是当代大学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五四运动”拯救民族

危亡、抗战时期投笔从戎到当代大学生扎根西部,服务奥运,在奉献者的绚烂史

册中一直都闪烁着当代大学生们的名字。投身革命是奉献,支援西部是奉献,服

务奥运是奉献,热心公益事业也是奉献,虽然形式不一,但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的精神在大学生中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奉献”

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省的精神,为了道德理想可以献出一切。大学生志愿者所表

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奉献精神的内涵,包含了尊重他人、同

情弱者、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勇于奉献的现代意识,带有时代进步的鲜明烙印。

奉献精神是超越了个人主义的奋斗精神。当代大学生清楚,只有树立正确的奋斗

观,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富国强民、振兴中华的理想而奋斗的时代洪流之中,

个人的奋斗才更有价值,才会获得不竭的动力,才能有勇气和能力克服各种艰难

险阻。

奥运志愿服务是一个团体项目,需要每一个成员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尽管

志愿服务时间长、强度大、要求严、专业化分工程度高,但是志愿者们相互配合,

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分工协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他们来自不同的院系甚至不

同的校区,也许此前无缘得识,而志愿服务则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十多天里,他

们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能让在岗同学早点吃上饭,轮

班的时候,接班的志愿者总是主动提前来换班。有两位不慎在上岗期间扭伤了脚

的志愿者,即使带着每隔一天就要换药的伤痛,即使每天要保持站立八个小时,

他们也依旧不愿意回去休息,因为他们知道,离岗意味着同伴就要全天顶班服务

而不能够轮岗休息。

团队精神是新时期集体主义精神的延伸和深化。集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道

德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团队精神的

核心是协同合作,它更注重组织的合理性和高效率,始终将个人的“需要”和

“被需要”紧密结合,将集体主义的组织纪律性内化为互助互动的协同性;团队

精神的最高境界在于向心力和凝聚力,它们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

自于共同的价值观,因此更注重团队理念、战略目标和科学方案。以“80后”

为中坚力量组成的奥运志愿者团队是一个具有浓郁的集体主义精神的统一体,是

一个团结民主、格调高尚、积极向上的组织。拥有协作、互助、奉献、实干的团

队精神和“一切为了祖国”的共同誓言,“鸟巢一代”得以在奥林匹克的大聚会

中谱写出中国青年的青春之歌,也必将在未来的伟大事业中书写更加壮丽的篇

章!

不过当一名志愿者并不容易,需要达到很多条件才能被选为这一光荣的职

务。一定要招募高素质的志愿者,要有文化知识、乐于奉献、充满爱心、肯做琐

碎小事的人去担当此任。志愿者若个人素质不高,闹个笑话还在其次,有时会坏

了中国的形象,这不可不察。志愿者招募后,须进行严格培训后才可上岗,切不

可“拣到篮里就是菜”。匆忙上阵,不行;业务不熟,也不行。 所以想成为一

名优秀的志愿者还是很困难的。

回顾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历程,“志愿者”成为曝光率最高的词汇。据统计,

为地震灾区服务的志愿者人数接近500万。这些被外媒称为“中国温柔的心”的

志愿者,不仅以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感染了无数人,而且还以他们的行动,

在世人面前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们不会忘记,地震发生后,千余名

成都出租车司机在第一时间自发前往都江堰抢运伤员。一路上,所有出租车都打

开了应急灯疾速行驶,在茫茫夜色里汇成一条灯的长河,传递着爱的温暖。

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一面旗帜。在“后奥运时代”,汲

取奥运经验,传承奥运遗产,弘扬奥运志愿者精神,更是新时期大学生弘志报国、

知行相偕、奋发有为的动力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杨大光,终身教育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王秀涛,试谈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3]黄浩明.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与思考.

[4]茹秀英.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问题的思考.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青岛农业大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精神

学生专业班级食品08级本科二班

学生姓名(学号)王茜茜20083892

指 导 教 师曲文忠

完 成 时 间2009.4.25

2009年5月4日

当代大学生与井冈山精神

当代大学生与长征精神

当代大学生与长征精神

当代大学生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保持艰苦奋斗精神

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调查问卷

当代大学生要学习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 论文

当代大学生自愿者精神
《当代大学生自愿者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