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相信未来

发布时间:2020-03-02 23:27: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东阿实验高中高一语文教学案

《相信未来》 食指

编写人:刘项飞 审核人:王树龙 时间:2011年9月13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食指及其诗歌创作。

2、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朦胧诗的意境美,并能背诵前三段。

二、教学重点:

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对诗歌中意象含义的把握,对诗人的思想情感,诗歌韵味的体悟。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储备

1、作者作品: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小学开始热爱诗歌,20岁时写的名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3年食指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入北医三院就医。1978年:再次焕发诗人创造力,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发表作品。 可以说,食指一直以他的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2、文章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正是“*”时期,年轻人上山下乡,失去了读书学习的机会,社会混乱,人们看不到前途,许多人迷惘失望,理想破灭,人生困顿。诗人食指当时也在

第 1 页

参考答案:

(二)互动交流

1、明确: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2、明确: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相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三)精讲点拨

1、明确:“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这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将“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曙光”比作“笔杆”,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是漂亮的笔杆。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2、明确: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3、明确: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四)迁移应用

当荒草野蛮地封锁了我的花坛,当蜜蜂的歌声吟唱着伤感的徘徊,我依然坚定地挥动笨拙的手臂,用闪烁的泪珠写下:相信未来。

资料链接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芒克、方台、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第 3 页 -

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读后感

《相信未来》读后感

相信未来读后感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信未来原文 未来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