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西方经济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1:05: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西方经济学》教案 白银电大 张永芳

第一讲 需求与供给及弹性理论

课前导学内容:

自主学习重点内容提示:(已挂接在嘉峪关电大在线) 第一章:

1、稀缺性

2、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价格经济的特点

课中辅导内容:

重点讲解:

第二章:1.需求与影响需求的因素

2、供给与影响供给的因素

3、需求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变动

第三章: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

2、价格弹性的运用 学习方法:

充分利用图形进行学习,同时将理论知识融于现实的案例中 教学过程: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1.需求与影响需求的因素

(1)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价格(包括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和预期等。 2.需求定理

(1)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

1 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2)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的价格没变,那么,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要用其他商品来代替这种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了。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3)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没有变,那么,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就减少了,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就减少了。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4)需求定理所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含义。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2)二者的区别:

第一,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同。

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

第二,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向下方移动是需求量增加,向上方移动是需求量减少。如图1所示,

2 商品的价格从P1下降到P2,需求量从Q1增加到Q2,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D上从a点移动到b点。

需求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是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是需求增加。如图2所示,在商品的价格不变(为P1)时,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从Q1增加到Q2,表现在图形上就是需求曲线从D1向右移动到D2。 4.供给与影响供给的因素

(1)供给是指生产者(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某种商品量。 (2)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是:价格、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价格、技术、预期。 5.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 6.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7.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重点知识)

(1)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含义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2)二者的区别:

第一,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同。

影响供给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

第二,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向上方移动是供给量增加,向下方移动是供给量减少。如图3中,商品的价格从P2上升到P1,需求量从Q2增加到Q3,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在同一条供给曲线S1上从a点移动到b点。

供给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是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是供给增加。如图3所示,在商品的价格不变(为P1)时,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供给从Q3减少到Q1,表现在图形上就是供给曲线从S1向左移动到S2。 8.均衡价格的形成

(1)均衡价格含义。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2)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上升;只有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9.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1)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4

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即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见图)

(2)供给变动是指价格不变情况下,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变动。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见图) 10.供求定理

(1)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3)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4)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第三章 弹性理论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在理解需求弹性的含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在需求量与价格这两个经济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所以,需求弹性就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第二,需求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比率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的比率,而不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

第三,弹性系数的数值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但在实际运用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都取其绝对值。

5 第四,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相同。 (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要注意两个公式:

Ed a.一般公式:

QQQPPPPQ。

QEd b.用中点法计算弧弹性的公式:

(Q1Q2)2P(P1P2)2。

2.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

(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强度;(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3)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5)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3.收入弹性

(1)收入弹性,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计算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是:

EmQQYQYYYQ

4.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企业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Q为销售量,P为价格,则有:TR=P·Q。

(1)如果某种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应用:解释薄利多销)

(2)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应用:解释谷贱伤农)

课后督导内容:

1、重点知识的运用:

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需求不同于欲望 问题

2、完成教材

58、80页思考题

2、预习:第三章 效用理论 重点问题提示: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等效用曲线

3、消费者均衡

4、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 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优秀)

1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汇总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