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经济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40:51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经济学教案

前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识记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能从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公民参加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三个方面,说明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明确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认识到人要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增强法制和道德观念,自学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第一学习经济常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任务和方向

第二从个人方面看,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个人懂得经济常识有助于自己更好的参与经济活动,增强自己经济活动的有效性。

第三学习经济常识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从而树立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难点: 怎样区分经济现象 【教法和学法】

阅读与讲解相结合,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借助图表、多媒体,直观教学。

【教学课时】0.5课时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第一章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知道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决定因素;认识货币的产生及其基本职能、认识纸币;通过学习商品、货币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认识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货币的本质,抵制拜金主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商品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决定因素;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教学难点: 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决定因素;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教法和学法】

讲述法、例证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3.5课时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市场经济的含义和特征;进一步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教法和学法】

探究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第三章 企业和经营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票等基本概念;理解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了解企业经营者的基本素质;了解不正当竞争和正当竞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用所学知识去认识、评价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和企业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气质卓越的企业家为榜样,以便为今后从事企业经营和管理创造条件。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热爱民族品牌,做大、做强民族品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企业的形式、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经营者的素质、企业必须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教学难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教法和学法】

阅读法、讲解法、举例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产业和劳动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三大产业的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用我国经济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明确加快发展我国农业的措施,第

二、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明确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的能力,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与国家稳定富强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立志为三大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理想。引导学生敬业爱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大产业的发展及其作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是农业科学技术;劳动者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道德 【教法和学法】

讲解法 讨论法 谈话法 图示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推荐第2篇: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经济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市场等。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应按以下学习方法: 1.理解掌握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基本的理论分析方法; 2.注意有关理论前后发展的系统性与联系性,要融会贯通,保持知识体系的连贯性;

3.要注意应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要养成综合分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一章 引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初步了解西方经济学

教学重点: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第五节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课时安排:2个课时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率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对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以及据此所安排的微观经济学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大致了解。理解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有关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西方经济学和理论体系框架;考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微观分析的出发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个体经济单位

2.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3.分三个层次逐步深入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1.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者偏好;(5)价格预期)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d 公式表示:Q =f(P) 其中,P为商品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曲线: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1.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生产成本;(3)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

2.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

s供给量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Q=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2.供给曲线的移动(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一、经济模型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在经济变量中,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1.供给的价格弹性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3.其他弹性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二、价格放开

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四、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 第八节 蛛网模型

课时安排:6个课时

第三章 效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熟悉理解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预算论,掌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效应理论,在掌握效用论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需求曲线。

教学重点:分析消费者行为;推导需求曲线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3.消费者均衡 4.需求曲线的推导 5.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第三节

预算线

一、预算线的含义

二、预算线的变动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三、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

四、恩格尔曲线

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三、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

四、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五、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到市场需求曲线 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一、不确定性

二、不确定性和彩票

三、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1.期望效用 2.期望值的效用

四、消费者的风险态度

1.风险回避者的效用函数 2.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 3.风险中立者的效用函数

五、风险与保险

课时安排:6个课时

第四章 生产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学习生产函数,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等成本线以及生产要素组合,理解规模报酬相关知识。在掌握生产论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生产者行为,并从对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供给曲线;结合上一章的学习,分析商品市场的均衡问题。 教学重点:厂商的组织形式、目标和企业的本质;短期的生产规律和不同生产阶段的特点;在长期生产中实现最有生产规模组合的均衡条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厂商

一、厂商的组织形式

二、企业的本质

三、厂商的目标——追求最大化利润 第二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

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1.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

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五、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二、等产量曲线

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1.边际技术替代率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第五节 等成本线

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一、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二、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三、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四、扩展线 1.等斜线 2.扩展线

第七节 规模报酬

课时安排:6个课时

第五章 成本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学习成本理论,熟悉各种成本曲线并能够正确区分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 教学重点:成本曲线及其推导;考察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三、利润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一、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二、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二、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

三、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四、有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1.由TFC曲线到AFC曲线 2.由TVC曲线到AVC曲线 3.由TC曲线到AC曲线

4.由TC曲线和TVC曲线到MC曲线

五、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二、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

三、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 课时安排:4个课时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及特点,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 教学重点: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1.厂商的收益的概念

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三、生产者剩余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八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二、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

课时安排:6个课时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掌握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相关知识以及博弈论的相关知识。 教学要点:分别说明其他三类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果的比较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六、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 2.二级价格歧视 3.三级价格歧视

七、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1.边际成本定价法及其他定价法 2.资本回报率管制 第二节 垄断竞争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六、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七、非价格竞争 第三节 寡头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二、古诺模型

三、斯威齐模型

四、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一、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二、博弈均衡的基本概念

1.占有策略均衡 2.纳什均衡

三、寡头厂商的共谋及其特征

1.囚犯困境

2.囚犯困境模型的扩展应用:寡头厂商合作的不稳定性 3.重复博弈:走出囚犯困境

四、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 第五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

课时安排:4个课时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掌握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特点、相关概念以及要素使用决策;掌握各种要素的需求和价格决定

教学重点: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分配论概述 第二节 引致需求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一、完全竞争厂商

1.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 2.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1.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 要素价格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五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六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一、边际收益产品

二、要素使用原则:

三、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第七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八节 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一、买方垄断的概念

二、边际要素成本

三、要素供给曲线

四、以MFC=VMP为原则

第八节 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一、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和要素供给曲线

二、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

课时安排:6个课时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掌握生产要素的供给的特点、相关概念以及各种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将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分析要素市场的均衡。 教学重点:研究各要素的供给

研究要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二、要素供给原则

1.效用最大化条件 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4.要素供给原则

三、无差异曲线分析

四、要素供给问题

第二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一、劳动和闲暇

二、劳动供给曲线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一、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二、土地的供给曲线

三、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1.租金 2.准租金 3.经济租金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一、资本和利息

1.资本 2.利息

二、资本的供给

三、资本市场的均衡 第五节 欧拉定理

第六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课时安排:5个课时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掌握一般均衡分析、帕累托最优状态以及社会福利函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研究是否存在一般均衡状态;如果存在,是否具有经济效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第二节 经济效率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考虑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在两个单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问题。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先研究两种既定数量的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情况。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问题和假定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1.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3.生产不可能性区域和生产无效率区域 4.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

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交换的最有条件

二、生产的最有条件

三、生产和交换的最有条件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一、效用可能性曲线

二、社会福利函数及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

三、不可能定理

四、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

1.惯性

2.均衡的多样性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1.缺乏公平的效率的提高 2.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

(1)平等化的直接效率损失 (2)平等化的间接效率损失

二、“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

1.效率优先 2.兼顾公平

(1)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2)促进机会均等

(3)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性收入 (4)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

三、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

1.税收政策 2.政府支出 3.其他措施

课时安排:6个课时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市场失灵的几种状况,理解掌握垄断知识及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完全信息后果及针对性微观政策与公共选择问题。 教学要点:垄断的管制、科斯定理、公共物品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垄断

1.垄断与底效率 2.寻租理论

3.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二、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以及分类 2.外影响和资源配失当 3.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4.科斯定律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1.公共物品及其特点 2.公共资源 3.公共选择理论

四、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1.信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2.信息问题的典型表现 3.信息与劳动力市场 4.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 5.信誉和信息调推

课时安排:3个课时

推荐第3篇: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相关的经济学概念;②熟练的掌握有关经济学理论,教材

中涉及到的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一定的分

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提高经济参与能力。

3.态度目标: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明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理解国

家的经济政策,全面辩证的看待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教学重点】总体上把握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国情

【教学难点】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与应用;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方法】案例法,数据分析发;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做一个概要的分析,进而说明,我们掌握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际。座位一个合格个公民,必须了解国情,参与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与评价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形势?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如何?现在,我们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基础上,可以做全面的分析。

对经济形势作出评价,首先要有一定的评价指标,那么,经济评价指标有哪些呢?

一.经济评价指标(板书)

全面、详实的评价经济体系,要用到好多指标,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年鉴{展现图片},用到了好多指标,课可以登陆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查阅到相关的数据。但对于一般的衡量经济运行指标,最经常的有四个指标,分别从经济总量及其增长情况、物价变动情况、社会就业情况以及在开放经济社会中国际收支,来衡量经济运行状况。这也是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最为关注的几个方面,即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逐一简单介绍这些经济指标的含义及作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知识储备,可以请学生来完成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回顾。

1.关于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国际上常用GDP(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资料及网站】 【课后作业】

推荐第4篇:西方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 导论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特点之一是流派林立、观点各异。了解各个流派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与政策主张对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是十分有益的。首先看一下如何划分西方经济学流派。

一、划分西方经济学流派的标准

西方经济学流派划分标准可以这样表述:理论观点、分析方法与政策主张是否一致。只要理论观点、分析方法、政策主张一致就属于一派,这三项中只要有一项不一致就不属于一个流派。

按上述标准应该将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成哪些流派呢?这就是第二个问题。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西方经济学是在十六世纪以后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它的产生一直到现在,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四个阶段。庸俗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末,当时古典经济学派仍然居于主要地位。1830年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派阶段走上了庸俗的道路。庸俗经济学大致结束与19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变动就是边际效用论的兴起,他们认为国家队经济进行干预只能使经济变得更坏而不能变好。

20世纪30年代之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修改和补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凯恩斯对西方经济学的修改。1929年后,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大萧条的状况,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处于灭亡的危险中,所以西方国家政府为摆脱萧条状况开始干预经济生活,但此时对于国家干预经济还没有理论依据,,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这本书里,凯恩斯不但维护了传统西方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宣扬,而且也为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当代的西方经济学应该说是从凯恩斯主义开始的,其它流派都与凯恩斯主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有的流派是从凯恩斯主义发展、分化出来的,有的流派则是作为凯恩斯的对立面出现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将当代西方经济学划分成两个大的流派:一是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分化派,二是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其中每个大派别里还有小派别。

(一)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分化派

1.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主张把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结合起来,以形成一个适合于当代资本主义需要的,既有微观经济理论又有宏观经济理论的新体系。

2.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女)。主张进一步割断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以分配理论为中心来完成凯恩斯革命,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

这两个学派都从凯恩斯主义出发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都已正统的凯恩斯主义继承

1 者自居,但他们之间在许多理论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二)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

1.新自由主义各流派: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主义是当代自由主义各流派中影响最大的。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变动的最根本的原因。主张以自由放任为根本政策,而辅之以政府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2.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弊病在于制度结构的不协调,并提出了进行制度改革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综合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这种状况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有所改变,改变指出在于这样几点:

一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部分不能解释。

二是对新古典综合派所包含的原有的微观经济学部分,一部分西方经济学家对它的基本假设前提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新见解。像市场参与者都具有完备的市场信息,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再就是一些西方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来研究经济现象。主要有:人文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它们分别从人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角度或领域来解释经济现象,给原有的新古典综合派添加了新内容。

最后,西方学者使用了更多的研究方法。除了使用比以往更为复杂和高深的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外,他们还设计了一套目标程序研究实际人的经济行为。此外还运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行为。

总的说来,这些改变并没有给新古典综合派造成重大的影响,现在的西方经济学跟过去的新古典综合派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际内容上都是基本相同的,我们学习的《西方经济学》就是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的产生

每一门科学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必然性,例如,天文学产生于游牧民族确定季节的需要,几何学产生于农业中丈量土地的需要。经济学产生于什么需要呢?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产生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Scarcity)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choice)的需要。

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取用物品”(free goods)与“经济物品”(economic)。自由取用物品是无限的,例如空气、阳光等。经济物品是有限的。如水资源、电器、家具、食物等。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经济物品”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人类在用“经济物品”满足欲望时

2 就必须做出选择。所谓选择就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好的满足人类的欲望。所以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

1、资源的有限性

在任何一个国度里,无论资源多么丰富,其资源都是相对有限的。由于资源有限,那么生产出来的商品也是有限的,这是任何一个经济社会不可否认的现实。

2、欲望的无限性

然而,人们消费商品的欲望(或需要)却是多种多样、多层次和永无止境的。

3、稀缺法则

资源的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构成一对矛盾,它导致稀缺。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这便是稀缺法则。

经济学(Economics)是一门研究如何节约的学问。没有稀缺性,便没有经济学。稀缺性是经济这中的一个基基础性的范畴。

4、稀缺导致选择

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就必须对现有的资源的使用去向做出选择,稀缺本身就隐含着选择。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它是稀缺性的必然结果。换言之,如果不存在着稀缺性,便没有必要去选择,也没有必要去节约。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佳选择的学问。

总之,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一旦某一选择已定,便会招致机会成本。因此,机会成本是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来度量的成本或收益。

经济学研究就是使决策者在现有信息的情况下,如何使机会成本更小一些。

二、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定义

各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和经济著作中对经济学下了表述不同的多个定义,现在广泛接受使用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下的定义:“经济学研究任何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再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火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简单的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怎样有效率的分配和使用其稀缺性的生产资源于各种用途,以达到既定目标的社会科学。 2.研究对象

美国经济学家李普赛和斯泰纳在他们所编的经济学中认为,以选择为中心的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六个方面:

1) 生产什么物品与劳务和生产多少?生产生么生产多少? 2) 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怎样生产? 3) 为谁生产这些产品和劳务?为谁生产?

3 4) 一国的资源是充分利用了还是一些被闲置,从而造成了浪费? 5) 货币和储蓄的购买力是不变呢,还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下降了呢? 6) 一个社会生产物品的能力是一直在增长呢,还是仍然没有改变呢?

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按研究的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

1.定义: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及其相适应的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在市场经济中个体决策单位,如消费者、资源拥有者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它的着眼点是“个体”的,而不是“总体”的。因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2.基本内容

微观学的理论体系十分庞大,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所有单个经济单位,但就其主要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消费者行为理论 2) 生产理论或成本理论 3) 市场理论或市场组织理论 4) 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5)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1.定义: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社会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和分析国民经济中个个有关变量的决定及其变化,因而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科。宏观经济总量或称宏观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及其增长、价格总水平、就业与失业、利率水平和国际收支等。微观经济学研究某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及其产量的决定,而宏观经济却研究的产出水平和总的特价水平。 2.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经济周期理论 3) 经济增长理论 4) 经济发展理论

4 5) 货币和通货膨胀理论 6) 国际经济理论

7)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一)实证经济学

1.定义:是对经济过程的判断,不涉及经济运行的好坏评价,也不涉及经济运行过程应该如何运行,而是指考察经济运行的实际过程,分析实际运行过程中各种经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规律。2.特点:

1) 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就是客观描述经济事件“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它要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医生的工资为什么比看门人高?增加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等等。

2) 它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的结论是否正确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进行检验。

(二)规范经济学

1.定义: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某种经济伦理标准,以此作为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依据,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2.特点:

1) 经济学中的规范分析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研究“应该如何解决经济问题”。例如:政府应该对大学教授予以补贴以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吗?穷人应该工作才能得到政府的帮助吗?。等等。

2) 它所研究的内容没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属于实证经济学。

二、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用实证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用事实检验理论,并根据理论作出预测。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理论是由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所组成的。

定义(definition)是对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变量所规定出的明确的含义。 变量是一些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变量可以分为: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是指在某一理论(或模型)中需要被解释的变量,即由经济力量所决定的变量;而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是由这一理论之外的其他因素所决定的、且会影响到内生变量的变量,即由非经济因素(如政治、自然等)决定的变量。流量(stock)是在一定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而存量(flow)是在某一时点上某一变量的

5 数量。借助统计学的术语,流量为一个时期数,如一年总收入;而存量为一个时点数,如某人在某一时点上在银行存款的数量。

假设(aumption),是理论所适用的条件。

假说(hypotheses),对两个或更多的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即未经证明的理论。 预测(prediction),是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期,科学的预测是一种有条件性的说明,其形式是“如果„就会„。”

在形成一种理论时,首先要对所研究的变量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规定,然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提出假说,并根据这一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测,最后用经验事实来验证预测。如果预测是对的,那么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反之如果预测是错的,那么这种假说就要被否定,或要进行修改,以形成正确的理论。

三、均衡分析

从经济学诞生以来,均衡的概念一直是经济学家思维的基础。然而,遗憾的是经济学家使用均衡时内含有所不同,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方法论意上的均衡

它被称作一种静止的状态(state of rest)。一个给定参数的经济系统被说成处于均衡状态,如果内生变量不会随时间而改变的话。通俗地说,当一个经济系统内所有不同方向的力量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它便为一种均衡。当系统内的力量发生变动,原均衡便被打破、便向新的均衡方向移动。

2、理论意义的均衡

这一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大量出现。比如,某一产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且仅当(if and only if)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时候。这一均衡概念较狭窄。现在,西方学者偏好于使用一个新的概念——市场洗清(market clearing)①——代替这一狭义的均衡。因此,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亦被称为“市场洗清价格”和“市场洗清产量”。本书这两套概念等价使用。

3、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

微观经济不中的“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便是“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的例子。

4、规范意义上的均衡

一种状态为均衡,如果从某种意义上被视为理想的话。例如,充分就业为政府的目标之一,因此,就有“充分就业均衡”一说。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的特征就是所有的变量都是同一时期的,即不考虑时间因素。

2、比较静态分析就是研究“曲线移动”的效应,更确切地说,它始于原均衡点,同时引入某些随时间而变的变量,形成新的均衡点。比较静态分析就是“比较”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方法,即“比较”起点和终点,但不研究过程本身。

3、动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的相似之处于变量为不同时期的,差异在于,后者不考虑实现新均衡的途径、过程,而前者要研究调整的过程。

五、经济模型

六、经济理性主义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方法:

七、局部均衡和总体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它考查经济系统的一个(或数个)消费者、一个(或数个)生产者、一个(或数个)企业或行业、一个(或数个)商品或要素市场均衡状态。例如,在分析某一商品市场均衡时,必须排除该市场以外的其他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对该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必须假定“其他因素不就业”(ceteris paribus, other things equal),才能对该分市场进行均衡分析。

总体均衡是由瓦尔拉斯(L.Walras)所提出的概念。它是观察一个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一种分析方法。瓦尔拉斯认为,各个市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某一市场的变动会影响到其他市场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总体均衡分析。

八、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是现代经济学的又一常用的分析方法。

实质上,“边际”就是一阶导数,边际分析实质上就是将微分学引进了经济学。它导致了西方经济学一次时代的革命,史称“边际革命”。

九、归纳法和演绎法

西方学者在进行经济研究时,间或使用归纳法(induction)和演泽法(deduction)。 归纳法,亦称经验分析,它是从事实过滤到理论的一种方法。归纳法要求掌握大量的资料,对之进行观察、筛选,推导出一般化结论。因此,归纳就是从事实到理论、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演绎法,又称假说法,它是从理论到事实、从一般到特殊的一种研究法。这从现代的理论(或假说)开始,然后用事实去证实了这一理论。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方法。

第四节 评价与分析

这一节的内容在课本第12页到17页,主要讲述了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和可借鉴性,以及研究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推荐第5篇:《劳动经济学》教案

教案 工资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相关工资理论、工资水平、工资差别、薪酬制度设计等内容。 重点和难点:

重点工资差别,难点薪酬制度设计。 学时分配:

3课时。

教学内容与板书设计:

第一节 工资概述

一、工资的分类与本质

1.工资的分类:实物工资与货币工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广义工资与狭义工资

2.工资的本质:雇佣劳动的报酬 3.工资的职能:补偿、激励、调节、效益 第二节 工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工资决定理论 1.维持生存工资理论 2.工资基金理论 3.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4.均衡工资理论 5.集体谈判工资理论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

二、工资差别理论 1.职业工资差别 2.人力资本差别理论

三、效率工资理论

第三节 工资水平

一、与工资有关的几个概念:工资率、工资、劳动报酬、收入。

二、确定工资水平的实际因素

三、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

第四节 工资差别

一、工资差别的概念

二、工资差别按成因划分的类型

1、补偿性工资差异

2、竞争性工资差异

3、垄断性工资差异

第五节 薪酬制度设计

一、厂商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二、薪酬制度设计

(一)工资形式的概念: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

(二)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选择

二者的特点及雇主和雇员的偏好;适用情况:计时工资适用与以下几种情况:计件工资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优点:计时工资的优点;计件工资的优点;缺点:计时工资的缺点:计件工资的缺点。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现状及其发展。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参考书目:

《现代劳动经济学》王守志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98版; 《西方劳动经济学》张德远编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98版; 《当代西方劳动经济学》卢昌崇等编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97版。 《劳动力经济研究》谷书堂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Ehrenberg, R.G.and R.S.Smith, Modern Labor Economics,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1997.(中译本《现代劳动经济学》由中国人民大学于1999年出版。) 思考题:

1、工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为什么存在这些不同的工资形式?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2、什么是补偿性工资差别?其中补偿的意义是什么?

3、非补偿性的工资差别指什么?它有哪些类型?请具体说明。

4、试述本章所论的西方经济学家的工资理论。作业题:

1、工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为什么存在这些不同的工资形式?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2、什么是补偿性工资差别?其中补偿的意义是什么?

3、试述本章所论的西方经济学家的工资理论。

4、什么是工资水平?

第七章 就业与失业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充分就业的含义,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原因,失业的治理,效率工资, 工资刚性与失业。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失业的治理,难点是工资刚性与失业。 学时分配:

3课时。

教学内容与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失业与失业率

一、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

1、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有工作意向的人与空职的工作岗位在数量上基本处于均衡状态。但即使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也会有失业:一则有的人处于调换工作状态,二则求职者与空职之间的匹配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三则求职者和空职之间还可能存在着结构性不均衡。这就出现了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正常失业。正常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体的比重,称为正常失业率或自然失业率。

2、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

首先,劳动力的总体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女性在劳动力总体构成中的比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女性尤其是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其就业多半不稳定。其次,是社会福利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方面不利于鼓励人们积极地寻找工作,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对工作的搜寻过程有所延长。再次,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许多国家都实行最低工资保护制度。

二、失业率的计算

1、符合劳动年龄的人口总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劳动力群体,一部分是非劳力群体。劳动力群体又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是正在就业者,二是正在失业者。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总人数

2、失业率经常被低估的原因

一是将非全日制就业者视为完全就业。有些人由于家境条件良好或是由于偏好于闲暇,乐于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另一些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人而言,则可能是由于全日制工作可望而不可及。

二是沮丧求业者的问题。

3、失业率经常被高估的原因

一是失业救济金制度使失业的期限也大大延长

二是获取了享受某些社会福利的资格,会刺激人们申请失业。三劳动力总体构成发生了变化。 另外,妇女就业比重提高。

三、研究失业率的意义

1、失业率是国民经济变动周期的显示器

2、失业率是国K 经济运行效率的衡量指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降低2%,失业率就会升高1%,这就是著名的奥肯法则。

3、失业率与国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紧密相联。

四、失业的影响因素

1、人口因素

2、经济因素

3、制度因素;经济体制、劳动体制

4、心理因素

第二节 失业的类型划分

一、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是不完备所引起的失业现象,就是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它影响的行业比较广,涉及的人也比较多。20 岁一30岁的青年人摩擦性失业率最高。其主要原因是:青年人在择业时“眼高手低”,有业难就.此其一。其二,现在的年青人所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二是摩擦性失业期限较短,且难以彻底消除。三是与其他类型的失业率有所不同,摩擦性失业率既有益处也有害处。

二、结构性失业

1、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需求模式的变化,致使供求要素内部对比失衡。供求要素内部失衡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技能结构失衡、文化水平结构失衡、地理位置结构失衡、年龄结构失衡。特点:结构性失业往往与产业的兴衰、经济发达地区的转移有很大的关联;而产业助兴衰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转移又往往与技术进步相关;因此,结构性失业往往带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如以地域为标志构成的群体、以年龄为标志构成的群体、以受教育程度为标志构成的群体、以工作技能高低为标志构成的群体,等等。

2、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措施:

一是再就业工程。主要是进行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以使失业者获得必要的劳动技能。

二是对地域性的结构性失业,应由政府出面,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

三是由政府行使雇主的职能,通过扩大公共开支,直接雇用长期失业者。

三、周期性失业

1、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指在国民经济衰退期由于总需求乏力、难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所引起的间歇性的失业。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为应付经济不景气,企业实际上有两种选择,一个是降低实际工资,另一个是临时解雇一批工人,但企业为什么经常偏好于后者,而舍弃前者呢?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工资的刚性较大其他原因:以下几个因素也是促使雇主偏好于解雇工人的理由。一是信息不对称,如果企业向员工陈述当前产品市场上的严峻形势以说服员工接受较低工资水平的话,会遭到工人们的拒绝。二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均衡。在不景气时期,采取降低实际工资的办法打击面较宽,容易挫伤土气,容易把凝结着高额人力资本投资的劳动力赶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边。三是工薪收入养家糊口者,多呈风险厌恶特征,偏好于工资收入稳定。

2、周期性失业的基本特点:

一是受经济周期作用力度大小的影响,各个周期的失业率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二是周期性失业一经发生,将会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漫延开来。治理周期性失业的主要措施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

三、各类失业间的区别

如果经济持续不景气,曲线就会外移,表明各种失业数都增加了。区分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方法之一是观测空职工作岗位与失业者之间的离散程度,如果空职工作岗位与失业者广泛地分布于各个地区和产业,表明摩擦性失业居于主导地位;如果空职工作岗位集中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产业,而失业者却集中在另一地区或产业,则意味着结构性失业居于主导地位。方法之二是观测失业期限的长短:如果失业期限长的人占失业总体的比重呈逐步升高的趋势,表明结构性失业居于支配地位,如果失业期限短的人占失业总体的比重呈升高的趋势,则意味着摩擦性失业居于支配地位。

第三节 失业成因及失业上升的因素

一、求业过程 (一)史蒂格勒模型

史蒂格勒模型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方法是边际决策理论:如果继续寻找工作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则寻找过程就应该继续下去;如果继续寻找工作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时,就达到了最优寻找状态。

(二)麦克尔模型

麦克尔模型问世于20世纪70 年代。麦克尔模型说明,人们往往是“见好就收”,即一当某一工作机会的收益超过自己的最低期望水平,就会接受那一工作。某人求职过程的长短便取决于最低期望工资与实际工资的概率分布状况。最低期望工资水平也要取决于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

二、工资刚性

假设由于消贺考购买力下降,企业销量减少,随之便缩小用工规模。,即劳动力需求曲线由向左下方移动。当工资水平保持不变仍时,就业水平将下降,从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出超

三、效率工资

这一理论中最主要的一个假设条件是,员工的有效劳动供给量,与工资水平的高低成正比。计时工资不能反映员工有效劳动投入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必须增加管理人员,但增加管理人员又会提高组织的监督成本。解决这些问题的另一种选择,是把员工的工资水平直接与产出量或销售额挂钩。鉴于此提高员工的工资,使之高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高工资提高了员工们对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判短标准,有助于提高土气;二是提高了员工们因偷懒或怠工而被解雇的成本。

四、失业率上升的原因 (一)磨擦性失业上升的原因

1、劳动力总体结构与人口构成的变化

2、政府转移支付不断升高: 一是减轻了人们就业压力。

二是为企业解雇劳动力提供一个缓冲区 三是使劳动力总体扩大了。 (二)结构性失业上升的原因

产业结构变化是推动结构性失业上升的主要原因。

此外青少年在劳力总体中的提高、给付高额工资产业的雇工人数的减少、群体间失业率的差别有所拉大等因素也是原因。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我国就业现状及其发展。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参考书目:

《现代劳动经济学》王守志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98版; 《西方劳动经济学》张德远编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98版; 《当代西方劳动经济学》卢昌崇等编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97版。 《劳动力经济研究》谷书堂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失业经济学》,袁志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Ehrenberg, R.G.and R.S.Smith, Modern Labor Economics,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1997.(中译本《现代劳动经济学》由中国人民大学于1999年出版。) 思考题:

1、失业对社会和个体有什么样的影响?

2、试述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

3、简述史蒂格勒模型?

4、什么是就业总量?

5、试述我国的失业问题。作业题:

1、什么是充分就业?

2、失业的原因有哪些?

3、失业的有哪些种类?

4、如何治理失业?

推荐第6篇:西方经济学 教案

西方经济学 教案

第一章:

一、主要概念

经济学

是指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研究节约的科学。(参见教材P3)

微观经济学

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参见教材P4)

宏观经济学

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参见教材P4)

《国富论》

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参见教材P8)

《通论》

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参见教材P11)

规范分析

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参见教材P16)

实证分析

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参见教材P16)

均衡分析

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一般均衡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 1 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参见教材P17)

非均衡分析

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不能形成瓦尔拉斯均衡,而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的均衡,这是一种短期的不稳定的均衡。(参见教材P17)

静态分析

是指研究经济变量在同一时期内的相互关系,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短期分析。(参见教材P18)

动态分析

是指研究经济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规律,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长期分析,说明长期经济情况并能解释经济运行过程及变化动因。(参见教材P18)

流量分析

是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8)

存量分析

是指对存量的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参见教材P19)

总量分析

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9) 结构分析

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参见教材P19)

二、重难点辅导

1.两部门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

所谓两部门是指只有家庭和厂商的封闭经济状态(不包括政府和涉外部门)。 商品市场均衡:即厂商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与同一时期家庭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大体相等;

要素市场均衡:即厂商在一定时期内购买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同一时期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大体相等;

同时还需要厂商和家庭收支大体平衡。在上述均衡的过程中,价格是影响商品或要素供求数量的重要因素。

2.经济学的涵义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是研究节约的科学。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资源是稀缺的(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 2 性。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厂商、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

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

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

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3.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商品市场;如何生产取决于要素市场;厂商面临的是用有限的生产要素生产什么商品能够获得利润最大化;家庭面临的是用有限的收入购买什么商品能够获得效用最大;分配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对象: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特点:考察厂商或家庭的经济行为;用西方经济理论和观点分析研究客体;重点考察西方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微观经济;突出微观经济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较多的运用数学分析工具。

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对象: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特点:考察对象是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用资产阶级理论和观点分析考察客体;从整体国民经济角度考察问题;重点考察西方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侧重实证分析。

6.如何借鉴西方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为此应注意:

经济条件与国情不同。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的产生与应用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假设的条件不同。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为:一般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即经济人假设;产权明晰;具有完全信息的假设这些假设在西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而在我国这些假设更是存在的很大的不同。

7.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

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经济理论水平,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

第三,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8.重商主义

产生、发展于15—17世纪的西欧大陆。

代表人物为英国的托马斯•孟。

代表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主要观点:认为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源泉,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源泉是开展对外贸易,主张用货币平衡与贸易平衡来增加积累或扩大财富。由于其研究只限于流通领域,不能称其为西方经济学,仅构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史的前史。

9.古典经济学和重农学派

产生、发展于16-18世纪的英国与法国。

代表人物:威廉•配弟、亚当•斯密和布阿吉尔贝尔。

代表著作:《赋税论》和《国富论》。

《赋税论》1662年出版,作者:威廉•配弟。主要观点:在价值论方面,提出价值由劳动决定的思想;在分配理论方面,提出了工资理论为前提,以地租理论为中心,论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在货币理论方面,批判了重商主义禁止货币输出的做法,提出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国富论》1776年出版,作者:亚当•斯密。主要观点: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纠正了其偏见,提出了生产部门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认为个人追求私利的结果,有效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提出国家具有保卫本国安全、免受外国侵犯,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居民不受欺辱与压迫,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富论》继承和发展了以前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驳斥了重商主义错误的经济思想和政策,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斯密的理论是及其丰富的,尤其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它是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10.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

发展于18-19世纪。

代表人物:李嘉图、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萨伊则。

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人口原理》、《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出版,作者:李嘉图。主要观点:关于价值理论,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区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论断,纠正了亚当•斯密的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也会有交换价值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指出不是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这一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的来源之一。李嘉图的分配理论以价值理论为基石,以地租理论为核心,论证了地租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对斯密的国际分工论的发展与修正,对发展外贸有重大影响。

《政治经济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1819年出版,作者:西斯蒙第。主要观点:认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中只研究“财富”,而忘记了“人”,提出了政治经济学应当是研究人如何依赖政府获得最大程度的物质福利。其贡献在于最早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提出了无产阶级贫困化、财富分配不公等观点,批判了马尔萨斯得人口论,指出了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积累所固有的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过剩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人口原理》,1798年出版,作者:马尔萨斯。主要观点:提出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是造成人口绝对过剩、引起失业、贫困和饥饿的根本原因,用所谓的人口理论来掩盖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群众贫困和失业的真正原因,这是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篡改。

《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出版,作者:萨伊。主要观点:用效用论或生产费用论取代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商品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协调”创造出来的,并提出“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理论,以否定古典经济学揭示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存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理论。

11.折衷主义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剑桥学派)

发展于19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约翰•穆勒和阿非里德•马歇尔。

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1848年出版,作者:约翰•穆勒。其主要观点:一方面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阶级矛盾和工人阶级的悲惨遭遇,另一方面美化、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保护资产阶级利益,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可以在资本主义制度小解决。在价值论上,抛弃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利润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接受了萨伊三要素论点和经济危机原因的观点。但穆勒仍认为资本主义存在剥削。是英国流传最广、最有权威的经济学教材,长时间被奉为经济学理论的“圣经”。

《经济学原理》,1890年出版,作者:阿非里德•马歇尔。除继承约翰?穆勒的折衷主义经济理论外,还吸收了边际效用论,把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价格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和生产费用理论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庸俗经济学体系。其中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有支配地位。其价值理论就是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需求和供给状况决定的,主张用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价值,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分配理论实际上是把萨伊的“三位一体”的公式扩大为“四位一体”的公式,即认为劳动得到工资、土地得到地租、资本得到利息和组织得到利润,把国民收入看成是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产物,反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其在方法论上有四个特点:第一运用连续性原理分析社会现象;第二是运用均衡概念分析经济状态;第三是运用边际增量范畴分析价值理论;第四是运用主观心理动机来说明人的经济行为。

12.新古典综合派

发展于20世纪初、中叶。

主要代表人物:凯恩斯、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

主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学》、《经济学》。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作者:凯恩斯。产生的背景: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全世界的工业生产和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降,失业人数激增,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对此,传统古典经济学鼓吹的资本主义可自动调节、实现成分就业的神话破灭了,所倡导的自由竟争、自由放任的政府不干预经济的政策失败了。

主要观点: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向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挑战,提出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继斯密和瓦尔拉斯后的第三次革命。是世界经济萧条所引起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危机的产物。

《经济学》,1948年出版,作者:萨缪尔森。该书实现了凯恩斯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结合, 5 是对凯恩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该书首次使用新古典综合的范畴,在50年代,一直占据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正统地位,其政策主张相继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本政策,付出实施。

《经济学》,1993年出版。作者:斯蒂格利茨。主要观点:特点:冲击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实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最新发展相结合;作到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完美结合。

13.20世纪初中叶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第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分为两门。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是大一统经济学,没有微观与宏观之分,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诞生,标志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学科的正式建立。

第二,凯恩斯主义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失败了,由此凯恩斯提出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相继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本政策付出实施,成为正统经济学。

第三,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传统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1933年张伯伦等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补充、修改与发展,引起了经济学的震动。

第四,效用理论的发展。由于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存在两个难题,为解决这两个难题,希克斯提出了序数效用论,用以代替基数效用理论,发展了效用理论。

14.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

发展于20世纪初中叶以后。

主要代表人物:佛里德曼、卢卡斯、斯蒂格利茨、曼昆和泰勒。

主要著作:《经济学》、《经济学》。

主要观点:佛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理论:

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短期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长期货币供给量主要影响价格和货币工资等用货币表示的指标,而不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稳定性,政府的干预会破坏经济稳定。

卢卡斯,理性预期理论:

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等四个假设条件基础上,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批判了凯恩斯的适应性预期理论,提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尤其在财政政策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批判。

斯蒂格利茨、曼昆和泰勒,新凯恩斯主义:

他们坚持和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如消费和投资制约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工资和价格的刚性理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等;

新凯恩斯主义还吸收了新古典学派的理论。一是理性预期,二是微观基础。

1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

16.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以国民收入核算为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出发点,以国民收入决定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形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等三个模型和失业和通货膨胀、货币理论与政策、财政理论与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四个政策。外加经济周期的增长。

17.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6

所谓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其特点为: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的依据是一定的价值观念;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所谓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其特点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其中实证分析是重要的。

18.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均衡概念是瓦尔拉斯在1874年提出来的,称为瓦尔拉斯均衡。均衡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一般均衡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微观经济学中的前六章都是局部均衡。

非均衡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不能形成瓦尔拉斯均衡,而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的均衡,这是一种短期的不稳定的均衡。比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揭示的均衡收入就是一种非均衡状态,因为一般来说这种均衡收入小于潜在收入,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实际上是非均衡。

一般来说,非均衡分析是从经济系统中各种经济力量不均衡状态出发,联系历史、社会和制度等因素,对经济现象及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的方法,它不是对均衡分析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均衡分析的深化、发展和扬弃。

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分析方法,必须加以综合运用。但从长期看非均衡分析方法日益受到重视。运用非均衡分析方法揭示宏观经济中非均衡的状况和原因,并促使经济从非均衡达到均衡,是极为重要的。

19.流量和存量分析

流量和存量都是变量。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经济变量的数值,如一年内国内生产总值、一年内银行吸收存款的数量、一年内的钢产量、一年内的工资收入等。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的经济变量,如年末的国民财富总量、年末银行存款余额、年末钢材库存、某一天的库存量和现金额等。

流量和存量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流量来自存量,流量又归入存量之中,如一年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年初(或上年末)各种资源存量充分利用的结果,而到年末未消耗的国民生产总值又归入存量之中。流量和存量是互相影响的,流量增加能使存量增加,存量增加又促使流量增加。

流量分析是指对流量指标变化规律的分析,特别重要的是对流量总量指标的辩护规律及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其中,收入流量分析更为重要,因为收入流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等,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内生活水平状况等,研究收入流量的影响因素并使其不断增长是极为重要的。

存量分析是指对存量的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存量分析极为重要,因为许多存量指标非常重要,如国民财富、货币数量和存款余额,特别是许多存量使用和分解是重要的政策问题。存量和流量分析常用在财富和收入关系分析上,财富和收入的关系极为密切。

20.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7

所谓总量分析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如对国民生产总值等的分析。

所谓结构分析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如国民收入总值中三种产业结构等的分析。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总量分析侧重于总量指标速度的考察,侧重分析经济运行的动态过程,结构分析侧重于对一定时期经济整体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侧重分析经济现象的相对静态过程。其中总量分析最重要,但需要结构分析来补充和深化,而结构分析要服从于总量分析的目标。

推荐第7篇:《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白银电大 张永芳

第一讲 需求与供给及弹性理论

课前导学内容:

自主学习重点内容提示:(已挂接在嘉峪关电大在线) 第一章:

1、稀缺性

2、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价格经济的特点

课中辅导内容:

重点讲解:

第二章:1.需求与影响需求的因素

2、供给与影响供给的因素

3、需求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变动

第三章: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

2、价格弹性的运用 学习方法:

充分利用图形进行学习,同时将理论知识融于现实的案例中 教学过程: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1.需求与影响需求的因素

(1)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价格(包括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和预期等。 2.需求定理

(1)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

1 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2)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的价格没变,那么,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要用其他商品来代替这种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减少了。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3)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没有变,那么,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就减少了,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就减少了。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4)需求定理所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含义。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2)二者的区别:

第一,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同。

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

第二,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向下方移动是需求量增加,向上方移动是需求量减少。如图1所示,

2 商品的价格从P1下降到P2,需求量从Q1增加到Q2,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D上从a点移动到b点。

需求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是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是需求增加。如图2所示,在商品的价格不变(为P1)时,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从Q1增加到Q2,表现在图形上就是需求曲线从D1向右移动到D2。 4.供给与影响供给的因素

(1)供给是指生产者(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某种商品量。 (2)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是:价格、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价格、技术、预期。 5.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 6.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7.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重点知识)

(1)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含义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2)二者的区别:

第一,影响两者变动的因素不同。

影响供给量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

第二,在曲线上的变动不同。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向上方移动是供给量增加,向下方移动是供给量减少。如图3中,商品的价格从P2上升到P1,需求量从Q2增加到Q3,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在同一条供给曲线S1上从a点移动到b点。

供给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是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是供给增加。如图3所示,在商品的价格不变(为P1)时,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供给从Q3减少到Q1,表现在图形上就是供给曲线从S1向左移动到S2。 8.均衡价格的形成

(1)均衡价格含义。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2)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上升;只有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9.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1)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4

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即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见图)

(2)供给变动是指价格不变情况下,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变动。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见图) 10.供求定理

(1)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3)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4)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第三章 弹性理论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在理解需求弹性的含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在需求量与价格这两个经济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所以,需求弹性就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第二,需求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比率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的比率,而不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

第三,弹性系数的数值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但在实际运用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都取其绝对值。

5 第四,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大小并不相同。 (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要注意两个公式:

Ed a.一般公式:

QQQPPPPQ。

QEd b.用中点法计算弧弹性的公式:

(Q1Q2)2P(P1P2)2。

2.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

(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强度;(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3)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5)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3.收入弹性

(1)收入弹性,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计算收入弹性系数的公式是:

EmQQYQYYYQ

4.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企业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Q为销售量,P为价格,则有:TR=P·Q。

(1)如果某种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应用:解释薄利多销)

(2)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应用:解释谷贱伤农)

课后督导内容:

1、重点知识的运用:

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需求不同于欲望 问题

2、完成教材

58、80页思考题

2、预习:第三章 效用理论 重点问题提示: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等效用曲线

3、消费者均衡

4、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推荐第8篇:西方经济学教案

题: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供求理论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供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重

点:需求机制

供给机制

弹性理论 难

点:市场均衡 教学过程: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

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取用物品”与“经济物品”。前者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而且在人类生活中后者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二、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英国经济学家L.罗宾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美国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按广泛接受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中间配置的问题。它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与欲望的方法的社会科学,这是因为他们所支配的东西不允许他们去满足一切愿望。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几种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的几种基本概念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核心问题: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1)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居民与厂商 )的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价格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是指那些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效果的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及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同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经济学。

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一)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总量分析称为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个量分析称为微观经济分析方法。

(二)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分析在分析某种商品价格决定时,则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 2 格如何被决定。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调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以此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动态分析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总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

(四)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也是一种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是指用来描述同研究的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第三节 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

一、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名称

二、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三、认真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内容

第一,西方经济学不断开拓着经济科学的研究范围和分支领域。

第二,西方经济学倡制了大量反映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的术语、概念及其分析工具。 第三,西方经济学运用了许多比较科学而有效的研究方法。

第四,西方经济学创立和发展了许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原理和思想。

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供求理论 第一节 需求机制

一、需求定义

消费者既有购买商品的欲望,又有购买商品的能力。西方经济学所说的需求通常时指消费者在特定时间、一定市场、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

二、需求规律

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买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减少。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人们的预期。

第二节 供给机制

一、供给的定义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各种数量。

二、供给规律

假定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既定不变,在市场上,供给量将随着价格的涨落而增减,数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化,即价格越高,相应的公给量就越多;价格越低,相应的供给量就越少。

三、影响供给的因素

生产技术状况;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商品未来行情的预期等。

第三节 市场均衡

一、市场均衡的过程

均衡:在经济学中,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Partial ~)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General ~)是就一个经济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强调市场之间的影响。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是指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二、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一)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如由下图中的D1曲线向右平移到D2曲线的位置;

4 反之,如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减少,则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如由下图中的D1曲线向左平移到D3曲线的位置。由需求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需求量都增加或减少了。

在供给不变的前提下,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2,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上升至P2,均衡数量由Q1增加至Q2;反之,需求减少,则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3,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下降至P3,均衡数量由Q1减少至Q3。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

(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变化引起供给增加,则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如由下图中的S1曲线向右平移到S2曲线的位置;反之,如其他因素变化引起供给减少,则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如由下图中的S1曲线向左平移到S3曲线的位置。由供给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 5 水平供给量都增加或减少了。

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供给增加,则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2,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下降至P2,均衡数量由Q1增加至Q2;反之,供给减少,则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如下图中的均衡点由E1移至E3,相应,均衡价格由P1上升至P3,均衡数量由Q1减少至Q3。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

三、市场定价机制的运用

1.限制价格:是为了防止物价上涨而规定的某些商品的最高价格。

2.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的最低价格。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需求弹性用来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求弹性系数是正值,以便于比较,在公式中加了一个负号。

需求弧弹性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富有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为负值,为使需 6

如图(a)中,A、B两点间的需求弧弹性值为2.1。

2.缺乏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如图(b)中,A、B两点间的需求弧弹性值为0.6。

3.单一弹性: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

如图(c)中,A、B两点间的需求弧弹性值为1。

4.完全弹性:ed=∞ ,表示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无限的变动。

如图(d)中,在既定的价格水平P=3,需求量是无限的。

5.完全无弹性:ed=0,表示在任何价格水平,需求量都固定不变。

如图(e)中,在任何价格水平,需求量都固定不变,Q=30。

(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8 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某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设商品X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函数,为

、各表示Qx和Py的变动量,exy表示当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X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弧弹性公式为:

当、均为无穷小时,表示为

,则商品X的需求交叉点弹性公式为: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关系。反之,可以根据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符号来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依据商品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替代品、互补品和独立品。结论如下:

   替代品:exy>0 互补品:exy<0 独立品:exy=0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

需求的收入弹性=某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率

如果具体研究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和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量的变动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得到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表示为:

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食物支出量的变动率/消费者收入量的变动率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得出的恩格尔定律是: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来表述该定律,即:对一个家庭或

9 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则越大。通常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二、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包括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交叉弹性和供给预期价格弹性等。供给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供给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设供给函数为

数,则供给弧弹性公式为:

各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s表示供给弹性系

供给弧弹性中点公式为:

供给弧弹性也分为五种类型:

1.富有弹性:es>1,表示供给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2.缺乏弹性:es<1,表示供给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3.单一弹性:es=1,表示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

4.完全弹性:es=∞ ,表示价格的变动,会引起供给量无限的变动

5.完全无弹性:es=0,表示在任何价格水平,供给量都固定不变

作业题: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什么是需求,什么是需求规律?3.什么是供给,什么是供给规律?4.什么是需求弹性? 5.市场均衡是如何形成的?

题: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及市场结构理论 重

点: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难

点:市场结构理论 教学过程:

作业点评:多数学员作业完成情况良好,态度认真,字迹工整。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效用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概述

一、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

(一)效用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的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效用或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或劳务消费所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三、消费者偏好

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效用是无法具体衡量的,商品的效用只能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用消费者偏好的概念,取代基数效用论的关于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效用单位”表示的说法。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即爱好)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决

13 定了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的大小顺序。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有以下三个基本假定:

第一,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仅仅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A的偏好小于对B的偏好,对A和B的偏好相同(A和B是无差异的)。

第二,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B和C,如果某消费者已经作出判断:对A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那么,该消费者必须作出对A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的判断。

第三,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处于饱和以前的状态。)

四、预算约束

(一)预算约束线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方程为:

其中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P1和P2分别为已知的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 ,是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 算线的斜率,即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的负值。

,是预算线在纵轴的截距; 为预

(二)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消费者的收入I或商品价格P1和P2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的变动有以下四种情况:

1.预算线与消费者的收入的关系

 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如图所示,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使预算线AB向右平移至A'B’;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使预算线AB向左平移至A''B''。

两种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变。

2.预算线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

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及相应截距变化 。

如左图所示,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则使预算线AB移至AB’;商品1的价格P1提高,

15 则使预算线AB移至AB''。在右图中,商品2的价格下降和提高,分别使预算线AB移至A'B和A''B。

五、消费者的基本问题

序数效用论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结合来说明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个消费者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有一条。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均衡点。在切点,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两种商品价格之比,则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如图所示,既定的预算线I与无差异曲线U相切于E点,E点是消费者均衡点。在均衡点E上,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最优购买数量的组合为(

)。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一、效用的衡量问题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

二、单一商品的效用函数

在连续消费一种山品时,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就时边际效用为0,在这时,总效用达到最大。也就是说,消费者已经从对该商品的消费中得到了最大满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三、同时消费多种商品时的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购买n种商品时,任何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也可以说,最后一个单位的货币,无论购买任何一种商品,其边际效用都相等,即同等的购买力带来同等的满足程度,并且都等于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K这个公式就是技术效用论所认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即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它试图表明的是,有着既定预算约束的消费者,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商品消费组合面前,应当怎样做出选择才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或者说消费者的选择符合上面条件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一、序数效用函数

(一)序数效用论对效用的定义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不能用基数来表示绝对值的大小,而只能按照消费者的偏好作出一个从大到小,即满足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

(二)序数效用函数

所谓效用函数就是为每种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指派一组数字,偏好强的商品组合指派较大的数字,偏好弱的商品组合指派较小的数字,通过这种方法,按照消费者的偏好,对商品组合按其效用大小作出排列。

叙述效用论用来表达效用的效用函数,并不表示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的具体数值,而时表现消费者偏好的顺序,以明确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商品组合的不同评价,明确消费者优先选择的顺序。序数效用论强调的时相对效用,而基数效用论则强调的是绝对效用。

二、无差异曲线

(一)无差异的含义

无差异是对消费者偏好状态的一种描述。它表示对于两种商品组合X和Y来说,消费者认为两种“至少一样可取”或者“两者无差别”。

(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一种方法。

所谓的无差异曲线,就时把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效用差别的各个商品组合连接起来形成的一条曲线,在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种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满足程度都是相同的。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的特征:

17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值;无差异曲线的密集性;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递减;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其所反映的效用水平就越高,反之,离原点越近,则意味着满足程度越低。消费者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在这里就表现为对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的追求;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三、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即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四、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生产过程

一、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生产有短期和长期之分,生产函数也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总产量又称总产品,指在一定时间内投入一定的可变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总的产出量。平均产量指每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平均产出的产品数量,也就是等于总产量除以可变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量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的增量。

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地把某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在其他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上,边际产量表现出的是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

四、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平均产量递增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平均产量递减的阶段,第三阶段是边际产量为负的阶段。

第二节 生产成本

一、成本的概念

生产成本又称生产费用,通常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支出的货币形态。

二、成本的种类

18 短期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长期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第三节 收益

一、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收益,指厂商出售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总收益指厂商出售商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也就是商品的总的卖价。

平均收益指厂商出售每一个单位商品所获得的平均收入,也就是总收益与总产量之比。 边际收益指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出售所新增加的收入,即总收益的增量。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微观经济学认为,对于一个生产者来说,他的生产或经营原则应当是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这一原则被称为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四节 生产要素最佳组合

一、等产量线

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二、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分析不同要素之间替代关系的概念,它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三、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四、最佳生产要素组合

也称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具体地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一是既定产量下成本最低的组合,二是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组合。

五、扩展线和规模收益

扩展线: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函数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企业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者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规模收益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生产规模的改变而对产量和收益的影响。

第五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一节 市场类型

微观经济学将市场划分为四中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时同质的,这里的商品同质指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完全无差别,它不仅指商品的质量、规格、商标是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完全相同。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4.信息是完全的。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需求和厂商需求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平均收益等于市场价格,完全竞争下厂商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

四、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五、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厂商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厂商根据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并使所提供产量的边际成本等于既定的产品市场价格。同时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该市场,也不断有亏损的厂商推出该市场。

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垄断市场

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它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二、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

20 接近的替代品。

第二,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

经济效率指利用资源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没有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且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且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

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低。

作业题:

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是什么? 2.简述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其性质。 3.简述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内容。 4.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5.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条件是什么? 6.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21 课

题: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收入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规则及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点: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垄断与反垄断政策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难

点:多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 教学过程:

第六章 收入分配理论 第一节 生产要素价格的一般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边际生产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最后追加的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形成的生产率即称为边际生产力。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土地的供给,指土地所有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地租水平所愿提供的土地数量。 劳动的供给,指整个社会在各个不同的工资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劳动数量。 资本的供给,就时整个社会在各个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愿意提供的资本数量。

第二节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工资理论

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国民收入中术语工人的部分。工资是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时的价格。

二、利息理论

利息是资本的报酬,是国民收入中术语资本所有者的部分。利息是资本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时的价格。

三、地租理论

地租是土地的报酬,是国民收入中属于土地所有者的部分,地租对使用土地的厂商来说是成本,对土地所有者来说是他提供土地后的报酬。

22

四、利润理论

利润是国民收入中支付了工资、利息、地租后,归企业家的部分。

第三节 收入的不平等

一、洛伦兹曲线

此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的线。

二、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第一,财产的差别;第二,能力的差别;第三,教育和训练的差别;第四,工作偏好和冒险精神。

第四节 分配理论的进一步补充: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福利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水平的差别对教育的收益率的大小有着双重的影响:一方面,它影响着教育的收益,即影响人们受教育后的未来收入;另一方面,它影响教育的成本,即影响学生上学所放弃的收入。

二、关于经济福利的理论

福利分为两类,一类是广义的福利,即社会福利;另一类是狭义的福利,即经济福利。经济福利对于社会福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福利主要是经济福利。社会福利,即广义的福利被认为是难以计量的,从而也时难以研究的;而经济福利,即狭义福利则被认为可以用货币来直接或间接地加以计量。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规制

第一节 垄断与反垄断政策

一、垄断所造成的损失

帕累托最优的定价原则是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产品的饿价格。但是垄断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高于产品的边际成本。另外,垄断者利用高价格增加的生产者剩余并不能抵消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即整个社会的总剩余会下降。

二、政府如何解决垄断造成的低效率

由于垄断带来的低效率,造成了社会总剩余的无谓损失,而且由于垄断厂商的市场实力过于强大,不仅带来了社会剩余的损失,而且还会压制其他厂商的竞争,会阻碍技术进步。因此,各国政府对垄断行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约束,其中发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就时最重

23 要的做法。

第二节 外部性

一、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

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行为对外界产生的影响,没有计入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或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因此没有反映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中的现象。

按照影响的范围划分,外部性可以分为“消费外部性”和“生产外部性”。

二、外部性带来的后果

外部性带来的后果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性带来的问题不光是负面影响,还有些活动可以带来正的外部性。

外部性可以通过行政措施、税收和补贴、内部化、划分产权等方法来进行校正。

第三节 公共物品

一、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产品的使用不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二是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所需资金来自税收。 三是居民对公共产品的享受与花费不是一对一的。 四是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筹资决策过程也时公共的。

二、公共物品的供应

虽然公共物品的提供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提供,一般来讲,公共物品的供给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私人单位来提供。而即使是私人单位来提供,同样也需要政府的参与或调节。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

一、不完全信息与其影响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完全信息的假定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首先,作为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是不可能全面了解,当然也不能对产品可能提供的效用进行正确评价。其次,商品价格水平的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价格也不可能具有完全的信息。再次,从生产者来看,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它不可能对自己的产品有完全的了解,也不可能对消费者有完全的了解。

24

二、不完全信息问题的纠正

在不完全信息所产生的问题很严重,以至于破坏市场的运作时,政府有必要进行干预,或通过法律解决问题。

不完全信息问题在许多领域都存在,但是并非在不完全信息出现的场合总需要政府的干预。事实上有许多市场会存在不完全信息,但时通过某些有效的制度安排或有效措施的实施可以消除因不完全信息而产生的逆选择问题,因而无须政府的干预。

第二篇 宏观经济学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及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国民收入核算概述

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要正确理解这一概念,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第二,GDP测度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第三,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时所售卖掉的最终价值。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第五,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一个国民概念,它指的是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成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第六,GDP一般仅指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教务劳动、自给自足的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二、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用支出法算GDP 就时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

(二)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以下一些项目:一是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二是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三是公司税前利润。四是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五是资本折旧。

25

三、国民收入核算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它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的生产活动。

国内生产净值,任何产品价值中不但包含有消耗的原材料、燃料等等的价值,还包含有使用的资本设备的折旧。最终产品价值并未扣去资本设备消耗的价值,因此,还不时净增价值,因而最终产品市场价值总和只能称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这里的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个人收入,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胡全部成为个人收入。利润收入中要给政府缴纳公司所得税,公司好要留下一部分利润不分配给个人,只有一部分利润才会以红利和股息形式分给个人。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四、国民收入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Y=C+S 三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 四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M—X+KR)

五、西方国家收入核算体系的缺陷

非市场交易;地下经济;闲暇;产品质量;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消耗;产出分配;产出构成;人口增长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

一、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决定

均衡收入是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收入。计划支出由消费和投资构成,即Y=C+I。收入则包括消费和储蓄。因此,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应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计划的消费、储蓄相等时的收入。即I=S

二、乘数理论

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但是,一定量的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多大的国民收入变化呢?乘数理论将回答这一问题。

乘数是总需求的变动量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的总需求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第三节 多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

26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加入政府后的三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由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构成,而总收入则由消费、储蓄和税收构成,这里的税收,是指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以后的净税收,用T表示。以此,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均衡收入应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的总和相等时的收入,即I+G=S+T,这就时三部门经济中宏观均衡的条件。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应是计划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与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的总和相等时的收入,即:I=S+(T—G)+(X—M),这表明,只有当计划的投资与计划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之和相等时,国民收入才是均衡的。

作业题:

1.什么是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2.简述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3.简述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 4.简述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5.简述两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并说明其意义。6.简述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

27 课

题: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失业通胀理论、经济增长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等理论 重

点:失业理论

经济周期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 难

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教学过程:

作业点评:多数学员作业完成情况良好,态度认真,书写工整

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 失业理论

一、失业的概念及类型

对于失业,西方各国的界定有所不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规定失业的定义是:在进行调查之前的4个星期内寻找过工作或期待着工作,并且能够在两个星期内开始工作,但现在没有工作的人。对于失业者身份的认定,在于“由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和“目前没有工作”着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失业的分类:鼓点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二、失业的代价

奥肯定律:它说明的正是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经验统计规律。奥肯把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国民生产总值称为“潜在的产出水平”。

奥肯定律所揭示的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只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它所反映的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1:2.5左右的关系,只是根据经验统计资料而得出的一个平均数,在不同的时期,其数值并不完全相同。它所提出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说法,只是一种大约的估计,并不准确,但毕竟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提供了一种可捉摸的关系,从而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增长和福利支出规划,为调节经济活动,减少失业,最终达到充分就业提供了一种政策依据。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及类型

28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普遍而持续的上涨。 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价格上涨的速度加以区分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剧烈的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加以区分: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不可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可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程度加以区分:公开的通货膨胀、受抑制的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惯性通货膨胀、货币供给过量的通货膨胀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尔普斯曲线的横轴表示失业率水平,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此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当失业率低的时候,通货膨胀率便高;反之,当失业率高的时候通货膨胀率便低。因为通常的情况是:经济处于萧条阶段时,失业率就高,而这时的工资与物价水平都比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降低;反之,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失业率较低,而这时的工资与物价水平都比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较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使社会对劳动的需求增加,使失业减少,并能刺激生产。

第十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第一节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即特征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适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库兹涅茨还总结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特征:

一是按人口计算的产量,人口以及资本形成的高增长率。二是生产率本身增长的程度也是很高的;三是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四是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变现在社会城 29 市化和移风易俗上;五是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经济发达国家要向其他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料;六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人均产出水平有很大差距。

二、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1.假设前提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不变;生产过程中只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且两者不能代替;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也就是说,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2.基本公式

哈罗德从凯恩斯的储蓄—投资分析出发,将有关的经济因素抽象为三个变量: 储蓄率,即储蓄占国民产出的比重,等于储蓄量/国民产出; 资本系数或资本产出率,即资本/国民产出,或投资/新增产品;

有保证的国民产出增长率,即在储蓄率和资本产出系数既定的条件下,能够使投资等于储蓄的经济增长率。

由上述三个变量的定义,可以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率=储蓄率/(资本/产量)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

从理论方面来说,新古典增长理论假定经济中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即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相应增加一倍,这一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对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来说,由于这些国家的生产资源配置比较合理,整个经济部门间相互协调能力较强,再加上信息传递准确有效,所以生产资源的总体利用率高,其结果就是少量的生产投入有可能带来大量的产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不具备工业化国家的生产条件,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失误有可能导致规模报酬的逐渐递减。

新增长理论简述:

各种新增长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根据新增长模型所依赖的基本假设条件的差异,可以将新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 30 长模型。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出现得较早,这类模型基本上代表了新增长理论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这类模型取消了前一类增长模型中过于苛刻的完全竞争假定,在垄断竞争的假设下说明技术进步的产生和均衡增长率的决定。这类增长模型的出现标志着新增长理论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

关于经济增长的争论有:增长极限论、增长怀疑论、对增长极限论的批评等。

第二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经济周期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经济周期要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经济周期的类型有: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1.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所以,就把经济周期理论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国民收入的水平取决于总需求,因而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仍在于总需求。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之一。

第二,在总需求之中,消费占的比例相当大,但根据现代经济学家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消费在长期中是相当稳定的。

2.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 加速原理的基本含义:

第一,投资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而不是产量变动的绝对量的函数。这也就是说,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而不是产量变动量。

第二,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加率大于产量的增长率。 第三,要使投资增长率保持不变,产量就必须维持一定的增长率。如果产量维持原水平,投资一定要下降。

乘数—加速模型的含义:

第一,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只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发调节,那么,就会形成经济周期。

第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引起产量的更大

31 增加,产量更大增加又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然而,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这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会由于乘数的作用使产量继续减少。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如果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改变经济中的相关变量,则经济走势的波动可以减轻,甚至消除。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为了克服宏观经济的市场失灵,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

第一,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冲突。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需要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又会由于财政赤字的增加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有一致的一面,即经济增长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即随着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会出现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使部分工人特别是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

第三,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冲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常会伴随通货膨胀;如果物价过于平稳甚至是下降,那么,在一定程度上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会受到阻碍。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

二、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趋于稳定的机制——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经济过热,在经济衰退期自动减轻萧条。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发挥:

第一,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处于繁荣期,就业人数增加,人们收入上升,政府税收会自动增加。而且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繁荣会使纳税人的收入进入较高的纳税 32 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抑制总需求的过快增长,起到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作用。

第二,通过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的横幅支出主要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在经济繁荣期,失业人数和其他需要救济的人数减少,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自动减少,从而稳定个人的可支配收入,防止消费需求过快增长。

第三,通过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当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当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

三、财政政策的效应

财政政策有两种效应:一是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二是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挤出效应。前者是积极效应,后者是消极效应。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前者。

财政政策的乘数相应指当政府逆经济风向行事而iandong政府支出或税收所带来的对国民收入的倍增作用,包括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等。

上面考察政府支付对经济的乘数效应,是在假设政府支出对利率没有影响的情况下做出的。实际上,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利率的上升,而利率的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的减少,因而前面的乘数效应会大打折扣。这种由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减少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被称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中央银行主要运用三大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降低或提高利率,以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法定准备金率,各国中央银行有权在法定的范围内,通过变动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来增加或减少货币和信用供给。

贴现率,这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通过改变贴现率,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使银行存款扩张的货币挤出得以加强,通过银行体系的存款创造机制,最终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和信贷规模。

33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向公众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银行准备金从而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这里的公众包括普通居民、各类企业、银行、养老基金等。但购买政府债券的主要是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大商行以及债券经纪人等。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工具,也是最灵活的政策工具。

二、货币的传导机制

同为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有区别的。财政政策可以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而货币政策要通过货币传到机制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这个传导机制要经历从货币供应量变动传导到产出、就业、价格以及通货膨胀的途径。

三、货币政策效应

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影响的力度。假设增加货币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减少货币供给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能较有力地抑制通货膨胀,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反之,就小。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货币需求对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同时还取决于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较低时,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较强。而且,在此情况下,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高,即利率的下降对投资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应会更强。反之,货币政策效应就会较弱。

第三篇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第十二章 凯恩斯主义学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一般理论

一、有效需求原理

有效需求是指社会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社会商品的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通俗地说,社会总成本价格与社会购买力需求价格相一致时的总需求,就时有效需求。这时社会所生产出来的商品都能销售掉。

总供给价格就是所有企业家在经营生产时所支付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加上他们预期的最低利润。

总需求价格就是资本家预期在一定的将来社会上可能用来购买他们的商品的总价格,即投入的总购买力。

34

二、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理论

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量的份额随着收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他认为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的绝对量虽然也增加,但消费的增加量总是小于收入量的增加,两个增量之比越来越小。他的边际消费倾向,简单地说就是消费的增量与收入的增量之比的变化关系。

乘数理论,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增加的新投资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收入与就业数倍的增长。

三、资本边际效率

所谓资本边际效率,等于一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现值恰等于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

四、灵活偏好

人们宁愿持有现款和存款,而不愿意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愿望。所以可以理解为现金货币的偏好。所谓灵活,即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害其原有价值的条件下,转换为现金的难易程度。现金本身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其他资产行事,如有价证券、房地产、厂房设备等,要使其脱手转换为现金,就需要一定的交易过程,付出一定的代价。

第三节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主张

一、凯恩斯政策主张的核心:国家干预经济

凯恩斯认为,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看,政府对经济一味采取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单纯依靠私人经济的市场自动调节,不可能做到使资本主义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持续增长。从短期来看,如果不动用政府的力量对经济实行干预,就无法扭转危机层面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的毁灭。因此,凯恩斯极力主张要实行政府干预经济。

二、凯恩斯政策设计的主要着眼点:需求管理

凯恩斯在为政府设计干预经济的政策时,着眼点放在社会总需求方面,凯恩斯认为,私人有效需求不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状况。为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与需求官位为主,要以扩大财政开支、扩张政府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私人有效需求的不足,以便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能够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实现均衡。

三、金融政策

是一种通过国家银行体系进行经济干预的政策。他说,从利息的理论中,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推论。就是国家必须通过利息率这个杠杆进行对经济的调节。

35

四、财政政策

是一种通过国家财政预算的政策;是一种以财政支出、公债及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凯恩斯的财政政策较之金融政策居首要地位,是比金融政策更为主要的政策。

作业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西方学者是如何划分通货膨胀类型的? 2.简述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及类型划分。 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目标之间的冲突。 4.如何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36 课

题: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后凯恩斯学派、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学派的主要内容

点:后凯恩斯学派

现代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 难

点:供给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

公共选择理论 教学过程:

作业点评:多数学员作业完成情况良好,书写工整,态度认真

第十三章 后凯恩斯学派 第一节 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人物

一、后凯恩斯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围绕凯恩斯《通论》的激烈争论:

凯恩斯的革新,确切地说基本上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不考虑一揽子消费品的相对价格重要的短期变动的可能性,然后提出有效需求的决定因素理论。这一理论实际上推翻了萨伊定律的各种假定;第二,凯恩斯提出更一般理论的主张,根据这种观念,即新古典派理论实质上只可能解释既定资源数量在产品和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因而暗含着假定充分就业,反之,凯恩斯理论是首先解释产量和就业水平。这样,凯恩斯理论就把以前正统观念压缩为有限的实例。因此,有学者称,凯恩斯革命可以评价为只不过是新古典派范式的较大扩展,即把宏观经济范围增加到主流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视野中。

理论的演变:

围绕凯恩斯经济学的争论及其影响,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滞涨”局面,这对凯恩斯经济学提出了严重挑战。于是西方经济学不断演变,或者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经济学;或者对它进行重新解释,发展为非均衡分析派即所谓“新凯恩斯理论”;或者力图修补凯恩斯理论中易受攻击的缺点部分,从而形成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凯恩斯主义或者对凯恩斯经济学坚持批评意见,直到反对“凯恩斯革命”。

二、后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37 凯恩斯主流学派的代表人物:

阿尔文·汉森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先驱者,美国著名的凯恩斯主义者,被誉为美国凯恩斯主义的建筑设计师。在理论上,他是研究经济周期和危机理论的,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信奉者,对凯恩斯理论曾持有异议。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国经济学家,一声发表的论著甚多,所涉及的理论范围也较为广泛。他在价值、资本、工资、货币、利息、经济周期、福利经济和经济成长等理论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创见,这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中是较为罕见的。

保罗·A·萨缪尔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最主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均有自己的改正、补充、精炼和发展,他运用数学工具对各种经济理论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詹姆士·托宾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研究比较侧重选择理论和货币经济成长理论,资产选择理论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代表理论。他在分析结构性失业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症方面,对新古典综合派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

琼·罗宾逊是当代英国著名女经济学家。 皮罗·斯拉法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尼可拉斯·卡尔多是当代著名英国经济学家。

卢伊季·洛多维科·帕西内蒂是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

第二节 凯恩斯主流学派

一、基本理论观点

新古典综合派学者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趋向于一种充分就业的均衡,但是,除非政府在经济衰退期间促进需求,经济才有可能需用许多年来达到充分就业均衡。他们的论证是,因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从左到右向上倾斜的,所以刺激需求在提高产量方面是有效的。然而,从长期来看,他们却同意新古典学派学者和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即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所以只有通过提高生产率,才能增加产量。

二、主要政策主张

新古典综合派积极主张通过赤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适当搭配就能保证“充分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新古典综合派还认为,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增加政府开支比直接刺激投资增加更为有效地和迅速地使经济回到它的充分就业增长途径上。

38 因此,新古典综合学派进一步主张,为对付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症,应当在推行宏观的财政金融政策的同时,配合实行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古典综合派的成员再次主张货币政策应以降低利率为主要武器和财政政策应以增加公共部门的开支为主,以便提高生产率和创造就业机会。

三、简要评论

我们认为,新古典综合派确实地不过是将新古典派微观经济理论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凑合在一起从而主张实行私人经济活动和政府经济活动并存的“混合经济”,即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基础上,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主要的是通过价格机制由许多个体行动来决定的,但是政府当局则用财政金融政策在决定总产量水平方面,以及用累进税率和福利法规在决定收入分配方面,都起着作用,有时候,政府对某些部门还可以实行国有国营。所以,新古典综合派实际上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基本上具有稳定性为前提,据此提出的“微调”经济的政策措施,在短期内助以一臂之力,以达到预想的充分就业和稳定的经济增长。然而,从理论上说来,新古典综合派作为凯恩斯主义者并不激进,因为他们并没有严重地背离自由市场体制——不管自由市场体制最后可能被引导上面局面。就政策效应而论,尽管20世纪60年代美国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特别是税收削减计划方案,被看成是凯恩斯主义新经济学的伟大创举,被宣称说成是新经济学家已经学会应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应用该理论将会维持高就业和稳定的经济增长,而不诱发通货膨胀。

第三节 新剑桥学派

一、新剑桥学派主要理论观点

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动态分析;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均衡分析的方法;强调收入分配理论;批判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强调货币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重视规范分析的方法。

二、政策主张

1.改进现行税收制度,实现收入均等化。通过累进税来改变收入分配状态。实行没收性遗产税,只给寡妇、孤儿留下适当的终身财产所有权,以消灭大量遗产集中于继承人,私有财产过于集中的现象,抑制食利者收入的增长。

2.通过政府的福利措施,缓解“富裕中的贫困”的现象。给予低收入家庭以适当的补助,政府出资培训失业工人,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失业保险等等。以缓和

39 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

3.对投资进行全面的社会管制,克服经济盲目增长,把经济社会纳入凯恩斯所设想的“长期充分就业”的轨道。要及时调整资源的部门流向,将政府所掌握的资源从军事部门转向民用和服务部门,用财政预算的盈余去购买公司股票,增强政府干预经济的实力。

三、简要评论

新剑桥学派最显著的弱点主要是:

1.它反对新古典派经济学的均衡观,而提倡历史观,但它的历史观不是辨证的,而是形而上学的,因为它所强调的历史因素不过是时间因素。然而,时间与历史本是两种不同概念或范畴。

2.它强调的制度因素的作用无非指财产所有制或财产关系,但正如马克思早已正确指出的,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因此,为探明资产阶级财产所有制的真正性质及其对经济活动所起的作用,财产关系就不能仅从一般权利观点来考察,而必须把它放在政治 经济学范围内,就其实现形态作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来加以分析。

3.新剑桥学派把资本主义经济波动及其所形成的困境归于预期的变化无常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于是认定现实世界只应解释为经验上所观察到的。显然,这种论断恰恰是回避对资本主义经济固有基本矛盾的分析从而无视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客观存在。

4.新剑桥学派尽管着重于生产中的相互依存关系,但它所集中注意的只是生产中物质技术条件的相互关系,却忘记本质上有利于这一般和共同点的差别。所以,马克思所指出的“往届”这种差别,正是那些证明现存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的现代经济学的全部智慧所在。新剑桥学派只能从凯恩斯关于社会哲学的论述而宣扬推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路线。

第十四章 现代货币主义 第一节 货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货币主义的思想渊源

所谓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流通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一种庸俗理论。它的基本论点是: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价值是由货币的数量决定的;假定其他事项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例而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而变化,因而流通中的货币愈多,商品价格水平愈高,货币价值愈小。

二、现代货币主义的发展

现代货币数量论实质上不过是旧的庸俗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的大杂烩。

40 这可以从下述两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旧的货币数量论是,假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存在着“充分就业”的自动趋势,从而产量或国民收入已无法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就会直接使物价同比例上升,达到通货膨胀境地。

其次,旧的庸俗货币数量论假定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熟,这一论点受到了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批评,如凯恩斯就断定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变量。

综上所述,现代货币数量论对传统货币数量论作了一定的修补和发展,但丝毫没有改变这个理论的本质。

第二节 现代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

一、市场经济理论

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弗里德曼认为,市场经济的理想模式是:在这种经济中个人是作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本人而行事的。如果有谁是作为别人的代理人而行事,那么他是自愿的、双方同意的基础上这样做的。这就是说,第一,在市场经济中,交换是自愿和互利的,如果不是自愿和互利的,那么交易的参加者必须受到强制。第二,交易要想发生,参加者的价值观念必须是有差别的,通过交换双方都能得到满足。第三,市场的作用在于: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价格能够协调千百万人的活动。

二、货币理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货币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现代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明显的区别是:传统理论是假定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以总产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来研究货币数量的变动对物价水平波动的影响。现代货币数量论则把物价水平的变动看成是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应函数相互作用的结果。货币的供应是由货币制度即法律和货币当局决定的,所以现代货币数量论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建立一个货币需求函数。

三、通货膨胀理论与失业理论

在失业问题上,弗里德曼否认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所谓“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其水平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现实结构特点。

第三节 货币主义的政策观点

“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41 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的含义不在于影响银行信用或利息率,而在于影响货币数量。他认为,不能将货币政策建立在影响利息率的基础上,因为货币数量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变化不定的关系:通货数量的增长在初期,将使利息率下降,但是到后来,当人们支出增加并刺激物价上涨时,它将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从而出现提高利息率的趋势。这就是为什么在那些通货数量增加和物价上涨最快的国家中,利息率也最高。

弗里德曼主张财政政策应该与货币政策相适应,认为财政政策应遵循如下规则:完全根据整个社会需要来计划开支方案,而丝毫不考虑逐年的经济稳定问题,事先规定税率以便得到足够的收入,用以大致补偿有关年份的计划开支,同样不考虑逐年的经济稳定问题,以此来避免政府开支或赋税的突然变化。政府的财政支出,假如没有相应地扩大货币供应量,则其对经济刺激作用只能是暂时的或微小的。所以,财政的紧缩性政策必须以货币政策为基础。

第十五章 供给学派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产生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理论渊源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充分就业和其他资源充分利用或具有充分就业的经常趋势这个基础之上的。他们认为,经济的正常情形是充分就业的稳定均衡。如果这种均衡发生经常性的偏差就归咎于政府的干预或私人的垄断妨碍了市场机制的自由活动。他们认为,只有自由放任这个政策才能保证正常的充分就业。

二、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

供给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分为两类:一派以拉弗、万尼斯基为首,被称为“激进派”;另一派以弗尔德坦为首,被称为“温和派”。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张实行大幅度的减税,并且尤其欣赏减税的快速效应。一般所说的供给学派,就是指前一派,即正统的供给学派。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恢复“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第一”

供给学派是以重视供给分析为标榜的。所谓供给,也就是指生产,所以供给学派又被称为生产学派。但供给学派主张增加的供给有特定的含义,是指听任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条件下的供给的增加。

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把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归结为刺激需求,这是根本错误的。相反, 42 促进经济增长的着眼点,应是刺激国民收入核算方式的生产方面,强调“供给第一”,因而他们提出要回到“萨伊定律那里去”。在他们看来,萨伊定律即“供给自行创造需求”乃是不移的真理。

二、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

在供给学派看来,刺激经济主体进行活动的因素主要是政府的征税、规章条例、政府支出、货币措施等,其中征税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经济主体进行活动的最终诱因是获得报酬或利润,但最关心的并非报酬或利润总额,而是除去各种纳税和由于政府限制所造成的费用以后的报酬或利润净额。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

一、减税政策

减税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1.高税率特别是高的边际税率是美国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供给学派经济学家认为,很高的边际税率是导致美国储蓄和投资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3.供给学派竭力抨击自从李嘉图以来经济学的研究集中于收入分配。

4.供给学派认为,过高的边际税率不仅阻碍了个人和企业的财富积累,更加重要的是它使个人投资者的革新、发明、创造的精神丧失殆尽,这是美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最大危害。

减税的措施:

1.从刺激资本形成的目的出发,首先实行加速折旧政策。2.供给学派认为,如果增加投资,必先增加储蓄。

3.供给学派认为,资本只是生产要素的一种,还必须增加劳动供给,才能提高总供给。4.总供给还决定于技术水平。 减税原则:

供给学派的减税原则是削减边际税率,在全面削减边际税率的情况下,因为对多有税收等级的减税的百分比都相同,税收的累进性质并未改变,但对于收入较高的人纳税较多,税率的同比例削减对富人来说将意味着减税更多。从而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容易被人们谴责为是“劫富济贫经济学”。

二、反对干预及减少规章条例的政策

43 妨碍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1.一些不合理的公司制度提高了公司所得利润的实际税率。

2.政府为企业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妨碍了供给的增加。3.政府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还阻碍企业家冒风险投资,不愿开拓新生产、技术领域,使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加剧。

第四节 供给学派的政策实践——里根经济学

里根经济学的内容包括:

减少国家队经济的干预,让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经济,这是“里根经济学”的核心;通过减税增加私人储蓄、促进投资和增加生产,这是“里根经济学”的基调;控制货币量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是“里根经济学”的支柱;要实现在“低通胀率下的稳定的经济增长”,这是“里根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第十六章 新制度经济学学派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况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制度。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力量把制度排斥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注重研究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而新制度经济学则论证,制度至关重要,生产要素只能在一定的制度下才能发挥作用。制度对经济行为影响的分析应该处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渊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维克赛尔的公共财政理论;意大利的公共财政学派;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和“看不见的手”原理;美国的联邦主义和宪法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公共物品;公共选择规则;政府及其官员制度的低效率等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上改进官员制度的政策主张: 1.应在公共部门行政管理体制内部建立竞争机制。

2.应在最高行政领导层中恢复能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制度。

3.要对政府的收支行为进行约束。

第三节 科斯的新制度经济学

44 科斯第一定理的典型表述: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它的基本含义是,只要交易成本为零,只要产权明晰化,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任市场机制自由调节,能够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即使存在外部效应,也不一定需要政府干预,在产权明晰和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市场能够自行调节。

科斯第二定理是:

只要交易成本不为零,财产权的初始分配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在现实世界中,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这样初始权利的分配就十分重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本身的调节作用,是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

作业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渊源是什么? 2.论述“里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现代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45

推荐第9篇: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

教案

(三年制高职)

教师:杜俊创 班级:16经济管理高职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培养学生的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

经济学基础具体教学目的定位为: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处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要求与课时分配

(一)教学要求

1、在教学目标上,西方经济学以培养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为核心,以掌握经济理论为基础。

2、在课程内容体系上,西方经济学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培养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为核心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3、在教学方法上,西方经济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4、在教学基本建设上,以参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讲授与多媒体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和主要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稀缺资源的资源配置与充分利用问题。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难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 二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线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均衡分析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四、经济模型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一、微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本章首先介绍决定价格的两种因素:需求和供给,然后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说明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最后从量上分析价格、收入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程度。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理论、掌握供求规律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掌握价格形成的条件、过程、变动及其对经济的调节,能运用弹性理论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的含义、决定及变动

4、供求定理

5、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6、需求价格弹性 难点:

1、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与需求(或供给)变动的区别

2、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的概念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三、需求表、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

四、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的概念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

三、供给表、供给曲线及供给规律

四、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第三节 均衡价格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四节 弹性理论及应用

一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

二供给弹性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等基本概念,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含义,能够运用

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把握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5、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6、消费可能线的含义

7、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 难点: 消费者均衡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效用理论

一、效用与效用函数

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均衡

四、个人需求曲线的推导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

二、无差异表和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

四、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二恩格尔-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第四章 生产者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这种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是一种实物关系。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生产、生产函数、脊线、生产扩展线等基本概念,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意义、规模报酬和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原 4

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3、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原因

4、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

5、等成本线的含义

6、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 难点: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3、规模经济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产函数

一、厂商

二、生产函数

第二节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二、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三入使用量的合理区域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产量线

二、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与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三、射线、脊线和生产的经济区域 第四节 规模经济 一模收益的含义

二、规模收益的变动 第五节 规模报酬

一、等成本线

二、最佳要素组合

三、扩展线

第五章 成本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仍然是分析生产者的行为,所分析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成本是用货币来表示生产要素,收益是用货币来表示产量。所以,这章所分析的是用货币表示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有关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基本概念;区分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不同含义;了解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划分标准;理解成本、收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运用利润最大化原则说明厂商在生产经营中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2、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3、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4、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5、机会成本的含义 难点:

1、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2、长期平均成本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成本概念

一、市场结构

二、厂商收益与利润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和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一、瞬时均衡

二、短期均衡

三、短期供给曲线

四、完全竞争行业(市场)短期均衡 第四节 企业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行业长期均衡和厂商长期均衡

二、长期供给曲线

第六章 市场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分析厂商在不同市场上的行为,即在不同的市场上厂商如何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决定来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市场结构及厂商均衡理论,掌握四种市场的含义与特点,掌握各种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和收益规律及曲线,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特点和成因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3、产品差别的含义

4、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决定的方式 难点: 各种市场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分析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

二、完全垄断的成因

三、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一、短期均衡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

三、关于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一、实行差别定价的条件

二别定价的类型

三、实行差别定价的意义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及分类

二独立行为的寡头垄断模型

三、勾结性的寡头垄断模型

第七章 分配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即收入分配的决定。分配问题也就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以及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 能够运用基尼系数说明收入分配的状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2、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4、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难点:

1、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引致需求与要素使用原则

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种要素(如劳动)可变

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多种要素可变(假定劳动和资本可变)

四、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

五、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

一、工资的决定

二均衡地租的决定

四、资本市场与利息的决定

五、利润的决定

五、产量分配定理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理解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外部性以及垄断等的存在,都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有必要运用微观经济政策来解决某些市场失灵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2、公共物品的特征

3、反托拉斯法

4、自然垄断

5、治理外部性问题的措施

6、科斯定理 难点: 市场失灵的原因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物品

1、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二、公共物品的特征 第二节 垄断及其政府管制

一、反托拉斯法

二、自然垄断 第三节 外部性问题

一、外部效应

三、治理外部性问题的措施

第四节 收入分配均等化政策

一、科斯定理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三、收入分配的均等政策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国民收入核算是研究宏观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理解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总量指标,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指标,即国内生产净值、狭义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并弄清这些总量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及其恒等关系,为学习下一章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4、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难 点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二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四、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第三节 国民收入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及修正

一、国民收入生产总值指标的计算及其缺陷

二、国民收入生产总值指标的修正

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宏观经济学的重点章,所论述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消费、储蓄、投资、乘数、总需求、总供给等概念;能够运用储蓄—投资法、消费—投资法和公式法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解IS曲线、LM曲线含义;掌握IS—LM 模型;能够运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和均衡产量的决定问题;注意区分不同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前提条件、影响因素和变动情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1、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3、乘数的含义与计算

4、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及IS-LM模型

5、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6、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难 点

1、货币的供给与存款创造

2、IS曲线、LM曲线的推导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

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二节 IS—LM模型

一、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及IS-LM模型

二、IS曲线、LM曲线的推导 第三节 总供求模型

一、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二、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含义、种类及其衡量,充分认识失业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掌握失业与通货膨长之间的变动关系,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1、充分就业的含义

2、失业的种类及影响

3、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和效应

4、菲利普斯曲线 难 点

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2、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失业的类型和根源

一、充分就业的含义

二、失业的种类及影响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和效应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菲利普斯曲线

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经济周期理论是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关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和几种主要经济周期理论;能够理解掌握经济波动的原因与规律,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关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与增长理论概况;能够理解经济增长的特征与原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

1、经济周期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3、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的划分。

4、经济周期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

5、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6、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7、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难点

1、经济周期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二、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二、经济周期理论

三、经济增长决定理论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也是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重点章。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而制定的调节经济的政策,其重点是需求管理政策。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能够较好理解和掌握需求管理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及供给管理中各种政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重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3、赤字财政政策。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

5、货币政策的运用。

6、收入政策。

三、难点

1、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2、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6、收入政策。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 宏观货币政策

一、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

二、货币政策的运用。

五、课程考核

(一)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课程总评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二)考核要点 第一章: 导论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理论

1、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

3、均衡价格的含义、决定及变动

4、供求定理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第四章: 生产者理论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3、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原因 第五章: 成本理论

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2、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3、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第六章: 市场理论

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特点和成因

第七章: 分配理论 1工资理论 2利息理论 3租金理论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 :

1、微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2、公共物品的特征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考试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充分就业的含义

2、失业的种类及影响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1、经济周期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3、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的划分。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推荐第10篇:公共经济学教案

第一部分 必要的理论准备

第一章 绪 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内涵

2、了解公共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3、懂得公共经济学发展和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二、教学内容

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公共经济与微观、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重难点

1、重点: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2、难点: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五、采用的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

六、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

采用随即课堂提问并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详细教学过程

案例呈现:(案例通过PPT呈现) 案例一:关于大蒜、绿豆价格的宏观调控 案例二:关于商品房价格的调控 案例三:关于中国石油定价机制

问题:政府究竟在经济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一、公共经济学的内涵

Q: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活动的主体的那些? A:企业、家庭、政府 1

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又被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学问。所谓公共部门,主要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因此人们有时又把公共经济学称为政府经济学。

注意三点:

一是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政党、立法、工、青、妇、NGO及国有企业);而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

二是政府的行为方式和目标: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又必须以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为前提和目标。

三是政府的作用有三个:收入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和宏观经济稳定功能。

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注意二点:

一是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涵义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中央政府

第二个层次: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第三个层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 第四个层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研究财政收支;

第二层次是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三层次是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二、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旧公共经济学就是财政学,研究范围局限于财政收支,特别专注于税收问题; 新公共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本身,还研究财政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1、公共经济学的起点:经济学从它一诞生起就与国家、政府联系在一起。

2、公共经济学的兴起: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这一概念。

三、公共经济学与相关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1、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个连接点:第一个连接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第二个连接点是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

2、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3、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

4、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的关系

第二章 市场效率与“看不见的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掌握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

3、掌握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4、理解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5、理解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及其衡量方式;

二、教学内容

1、人的欲望和资源的稀缺性;

2、资源的种类及其特点

3、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

4、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

5、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6、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限制条件;

7、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

8、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

9、公平原则——洛伦兹曲线

10、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及效率的实现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重难点

1、重点: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2、难点: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

五、采用的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

六、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

采用随即课堂提问并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详细教学过程

一、资源的配置

1、人的欲望和资源的稀缺性 两点:

一是人的欲望具有无限性:人们的欲望永远也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一种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永无止尽。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得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点评:正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推动了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去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从而也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二是资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资源具有稀缺性。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无限额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矛盾。

2、资源的种类及其特点

资源就是指满足人们需要的个各种物品,包括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资本为代表的人造资源,以劳动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源,以企业家为代表的风险资源。

3、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使其最大限度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科学。

4 任何经济社会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一是生产什么?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用于生产某种产品和服务的资源多一些,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的资源就会少一些。

二是如何生产?谁来生产,用什么资源,用什么技术。

三是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

二、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1、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 资源的配置方式有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计划方式可以成为计划经济,是指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依靠政府的一系列计划来实现。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主要靠政府通过高度集中的、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指令性计划来决定的。

市场方式又可以称为市场经济,是指整个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利率机制和工资机制等。市场机制的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指示器向企业反映市场供求状况;二是作为利益制约力量调节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2、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是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的,或者说,资源的配置是由价格决定的。

米尔顿.弗里德曼把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归纳为: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到少产品,即收入分配。

1)传递信息

信息传递是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从消费的角度看,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落影响到人们对产品的购买。当产品价格上涨,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会减少对某一产品的消费;而当产品价格下降,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

从生产者的角度看,高价格信号告诉生产者商品受到较高的评价,从而鼓励生产者扩大生产;低价格标志着市场对该商品欲望的降低,从而鼓励生产者从生产这种商品转向生产那些相对成本而言评价更高的东西。

5 2)协调人们的行为

市场价格还可以协调买卖双方的选择,使他们的决策相互一致。如果出现超额供给,必然引起价格下跌,从而就会抑制生产,鼓励消费,直到超额供给消失;相反,若出现超额需求,必然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就会鼓励消费者节约使用物品,并鼓励生产者多生产,这样超额需求也就随之消失。

3)提供有效激励

市场价格建立了一种奖励—惩罚结构来引导各方面的决策者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并与他人合作,使用最有效的生产方法,提供其他人最想要的物品,以及为将来投资。

4)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

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利己的个人参与合作并使人们的选择一致。利润和亏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关不同经济活动优势和劣势的信息。亏损说明某种经济活动过挤,所以生产者无法弥补其成本,成功的市场参与者会把资源从这样的经济活动转向其他更有价值的用途。

3、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限制条件 第一,交易者是完全理性的; 第二,市场是充分竞争的; 第三,信息是完全的; 第四,产权是明晰的;

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

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

1)狭义的资源配置包括三方面:怎样用有限的要素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更符合人们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这些产品应在消费者之间怎样交换才能使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狭义资源配置效率并不考虑初始要素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以及生产成果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的问题。

2)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效率的三条基本原则。

2、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

6 1)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处境的恶化为代价。

2)生产有效率的两个条件:一是产品总的净社会收益非负;二是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3)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一是交换最优。即使在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二是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三是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的产品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

3、公平原则——洛伦兹曲线

4、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及效率的实现

市场机制运行的特点: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是在市场上做出的,而市场是一种产品(或要素)的买方和卖方互相竞争,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①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②所有经济行为的主体都是理性的

③经济利益具有可分性与所有权具有确定性 ④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 ⑤生产和消费都不存在外部经济 ⑥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

第二部分 政府经济行为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市场失灵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

2、掌握市场失灵的原因;

3、了解市场失灵的应对办法;

二、教学内容

1、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

2、市场失灵的原因;

3、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

4、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职能;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重难点

1、重点:市场失灵的含义;

2、难点:市场失灵的原因;

五、采用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

六、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

采用随即课堂提问并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详细教学过程

1、市场失灵的概念:是指因市场机制的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对概念的解读:

市场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产品价格是由市场参与主体,即买卖双方共同决定的。而产品价格标示出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它影响着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和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当市场上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则预示着这种产品供不应求,对于生产者而言,为了追去利润最大化,应该扩大生产规模,多提供产品;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预算线的约束,同样数量的收入,在产品涨价的情况下只能购买更是的产品了,因此,消费者会较少该商品的消费,而去寻找替代商品来满足需求。因此,一方面产品供应数量增加了,而消费需求量却降低了,最终,供与求达到一个平衡。这就是市场上价格的形成过程。

但是生产和消费的决策所依赖的价格信息不是当期及时价格,而是过去的价格。也就是说,生产者只有察觉到价格涨跌后才能做出是扩大生产还是缩减生产。因此这导致即使价格信号运行良好,需求和供应也会脱节:当价格上涨,所有的生产者都一哄而上,竞相扩大规模,提供更多的产品,这就可能导致产品供应过多而导致价格下跌。而当大家发现价格下跌时才意识到产品供应过多,这是供与求已经失衡了。所以,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这使得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出现无效率。

2、市场失灵的原因 (1)市场势力:

根据市场势力的大小,可以将其划分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三种。市场势力可以市场无效率,因为它会使价格和数量背离完全竞争的供求均衡。不完全竞争导致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消费者购买量低于效率水平。过高的价格和过低的产出,是伴随不完全竞争而来的非效率标志。

(2)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在相互作用的经济单位中,一个经济单位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的影响,而该经济单位没有根据这种影响对其他单位支付赔偿,或从其他单位获得报酬,则这种影响就被称作外部性。换言之,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

存在外部性时,私人成本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同社会收益不一致,价格机制被扭曲,价格机制不在传递为获得效率所必需的正确信息,结果市场均衡并不能使资源达到有效率的配置,市场均衡并不能使得整个社会的总利益最大化。

(3)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通常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品,就不能排除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物品,因为在技术上无法排除,或者虽然在技术上能排除,但排除的成本高。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的消费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个人使用这种物品并不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

因此公共品具有的上述特性使得由市场来提供公共品数量将低于最有数量。 (4)不完全信息

3、政府参与经济与“看得见的手” (1)凯恩斯与“看得见的手”的提出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提出了“看得见的手”。所谓“看得见的手”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或者称为国家调控经济。当出现经济危机、经济萧条的时候,政府可以加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把经济刺激起来;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调控措施,使经济降温,避免出现通货膨胀。

9 (2)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

①垄断的存在,使得垄断者对价格有较大的控制力,这时候价格信号就失真,市场机制遭到破坏,发生市场失灵现象;

②供求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也会带来市场失灵; ③外部经济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 ④公共物品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存在引出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但是政府的作用并不是代替市场,而是补充市场调节的不足,解决市场机制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公共物品和外部性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情形。

(3)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职能 ①提高效率 维护市场秩序 消除外部不良经济 加强公共物品的攻击 ②力求公平干预收入分配

提供社会保障(失业、养老、医疗保健、扶贫) ③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运用一系列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社会总需求,进而减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解决失业问题,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就成为政府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

第四章 市场势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市场的类型及其特点;

2、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3、了解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实施;

4、懂得市场势力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因素;

5、理解政府为什么要反垄断;

6、熟悉《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掌握政府反垄断的公共政策。

二、教学内容

1、市场势力的概念及市场结构;

2、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

3、市场势力引起市场失灵;

4、垄断及其形成;

5、垄断势力的测量;

6、垄断造成的损失及其低效率;

7、对垄断的市场势力进行公共管制

8、反垄断法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重难点

1、重点:市场势力引起的市场失灵;

2、难点:垄断造成的损失及其低效率;

五、采用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

六、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

采用随即课堂提问并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详细教学过程

一、市场及其资源配置效率

1、市场的概念及市场结构

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交易活动。

市场有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2、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是指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4个条件:

(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很小,其中任何一个的销售量或购买量在整个市场上都只占很小的比例,无法通过自己的买卖行为来影响市场价格。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

11 (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商品质量、销售条件、商品、包装等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对消费者来说,购买那一家的商品都是一样的。

(3)任何厂商都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或者市场。这意味着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

(4)信息完全市场上的每一个卖者或者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完全竞争市场备受经济学家推崇,因为完全竞争市场有4大优点: 第一,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第二,完全竞争市场会刺激效率不断提高 第三,消费者主权会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第四,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市场势力引起市场失灵

市场势力:就是单个市场主体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市场势力存在于三种类型的市场: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

二、市场势力的极端情况——垄断

1、垄断及其形成 (1)垄断涵义

垄断:是指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经营者。市场势力的极端情况是完全垄断,即一个行业只存在唯一的买者或卖者。

完全垄断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行业壁垒”的存在,使别的企业无法进入,造成独家经营。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一是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二是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三是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显著的规模经济。即某些行业的生产必须有一定的规模,规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

第二,资源独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尤其是对某些稀缺资源的控制,产生了对资源的独占。

12 第三,技术壁垒。 第四,政府特许。

2、垄断势力的测量

第11篇:发展经济学教案

题: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原理;

教学目的:让学员初步了解发展经济学及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

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发展的度量、经济发展的协调 难

点:经济发展的度量、经济发展的协调 教学过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经济学: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欠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 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和法制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

经济发展有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社会结构性的抓边,如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等的变化;

二是经济社会质的方面的改善,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程度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注重效益性等等;

三是国民经济量的增长和扩张,如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的变化。

二、发展经济学的任务

发展经济学的任务是:最切合实际地分析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本国或者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把握发展的趋势,指导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有关发展的政策,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在长期的过程中,成本最小、时间最短、最节约稀缺资源地完成从经济不发达到经济发达 1 的过度,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

首先,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条件和特殊国情。 其次,发展经济学应当揭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

第三,发展经济学还应当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探索经济发展道路,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

总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科学,必须从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探索实现经济发展的道路、途径和方式,参与选择和制定发展战略。这也是法制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概括地说,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不发达状态向经济发达状态演化的条件和规律的科学,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科学依据。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体系和分析方法

一、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体系

发展经济学作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门科学,应当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有一个概括的考察和分析。因此,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首先概述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性质、结构和特点,经济发展的含义和衡量等等。

整个发展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关系为:

经济发展的一般原理——肌体特征——成长因素——制度因素——结构状态——空间状态——系统开放——动态调控

二、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首先,发展经济学与西方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不同的是,西方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时点上或者一个横截面上经济运行的状况,它侧重于一个短期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流量问题,因此所用的是静态的分析方法。而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短期经济运行量上的平衡和经济运行结构的均衡和优化,因为从长期来看,一个动态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平衡和结构的均衡,实际 2 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停滞。所以,发展经济学要将结构演化和法制体演进的理论分析长期化和动态化。因此,发展经济学侧重于动态研究方法。

其次,发展经济学侧重于结构分析。 第三,发展经济学侧重于制度分析方法。

第四,发展经济学运用非均衡、非平衡和平衡、均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但侧重于非均衡和非平衡的方法。

第五,发展经济学较多地运用经验、比较和模型分析方法。

第三节

西方几级学说史中的经济发展思想

一、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者的财富观念是极其狭隘的,在他们的心目中,金银货币成了社会财富的唯一代表。

重商主义者把金银货币等同社会财富的观点,决定了他们对国内商业和国外贸易的看法。他们对国外贸易的重要性则十分强调,把它置于理论和政策建议的中心地位。照他们看来,对外贸易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证做到商品输出大于商品输入,才能有更多的金银货币流入国内,从而才能不断地增加一国的国民财富,才能实现一国的经济增长。

二、威廉·配第

威廉·配第被称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他十分重视商业和对外贸易,认为人口的稀疏是贫困的真正原因,主张国家应合理地干预经济生活。

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数比起从事工业的人数将相对地减少,从事工业的人数比起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又将相对地减少。

三、重农学派

3 重农学派尖锐地批评重商主义者对社会财富及其来源的看法。

重农学派认为,金银货币并非国民的真正财富,因为金银货币既不能提供消费,又不能不断再生产财富,货币的只能不过是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如果脱离流通过程,不和其他财富相交换,就甚至不能促进国家财富的经常再生产。

他们还认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是农业,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社会财富的增加可以保证人口的增长,人口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反过来又使农业发达,商业兴旺,工业繁荣,并进一步促使社会财富不断地增长。这种循环周

六、生生不息的经济增长观点,是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源头。

四、亚当·私密

亚当·私密无意是把经济增长问题作为论证中心、作为分析的总题目的第一位经济学家。他论证的焦点始终是经济增长问题,始终是什么因素促成国民财富的增加或减少。

斯密的论证思路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问题,它表现在社会财富活国民财富的增长上,因此,国民财富的性质和来源必须得到说明;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两个条件:一是专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是人口和资本的增加引起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的增加,因此,人口、分工、资本必须重点分析;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国民财富的增长要受到资源与技术条件的限制,但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利用外部经济条件促进增长,因此,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必须研究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不是一个短期现象,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长期看,一国的经济增长可能有多种前景,因此,不仅要注意增长的现状,还应当研究增长的结果。

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劳动生产率和从事劳动的人数;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增加对劳动数量增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所起的作用;他认为对外贸易的出发点是从事贸易双方的国家在某些特定商品的生产上各自占有绝对优势;“自由放任”是斯密所主张的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由此概括可以看出,他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五、李嘉图

他把研究重点从生产转向分配。

关于国民财富的增值,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这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数量,还可以增加其价值;另一种是不增加任何劳动数量,而使等量劳动的生产效率增大——这会增加产品的数量,但不会增加其价值。

关于报酬递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他认为,由于土地数量有限而质量有异,农业生产的报酬是递减的,而这将会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约束作用。他说,生产技术的进步,可能抵消或延缓报酬的递减,这种情况在工业生产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就农业而言,技术的进步只能短期地、间歇地提高生产,但在长期中不能扭转报酬递减的趋势,生产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工业生产的报酬递增,农业生产的报酬递减。

关于经济曾咋的前景,总的来说,他的调子是悲观的、忧郁的。

六、马尔萨斯

他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看法有两个层次: 首先,他认为增长的人口是经济繁荣的一种表现或结果。 其次,继续增长的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大约束条件。 他还提出了忧郁消费不足而引起的经济停滞的理论。

七、约·斯·穆勒

他集中分析了经济增长对投入要素价格的影响。他把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逐个地作为变化条件来观察对投入要素价格升降所起的作用,这是当代经济发展理论常用的分析方法。

八、“静态的插曲”

这一时期中,价值理论、分配琳琳和资源配置理论,在经济思潮中成为主流。

5 马歇尔的学说是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次系统综合,从而对经济发展问题不免有所论述,他不只注意到现实资源的配置,还注意到资本积累的来源和劳动数量与质量。他十分强调通过教育来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熊彼得把经济发展看成是对现存经济关系的格局的一种突破,而突破的力量则来自企业家的“创新”。“创新”的间歇出现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也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发展。

第四节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和演变

一、发展经济学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由于战后经济重建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促使了三部早期关于发展问题著作的发表,即斯塔利的《世界经济发展》、曼德尔保姆的《落后的地区的工业化》和罗森斯坦—罗丹的《东南欧工业化问题》。

二、发展经济学的演变

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二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演变

在第一阶段,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曾有三种主要看法: 第一,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二,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三,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形成发展中国家的初期,一般重视物质资本的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是很自然的。 首先,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说,生产投入要素有三:自然条件、劳动力和资本。

其次,谋求工业化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愿望,也体现了经济上摆脱依附、实现独立的民族感情。

6 再次,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计划化的重要根据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不完全性。 如果把上述三个侧重点综合起来,这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具有下述的一些特点: 一是结构主义的影响;二是反单一经济学传统的倾向;三是自认为经济发展理论是“宏大的理论”;四是内向发展战略倾向;五是反新古典主义的基调。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的演变

一是对经济计划化的得与失重新评估;二是重新对市场作用作出评估;三是对农业的偏见得到了纠正;四是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重新得到强调;五是社会项目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的兴起。

综上可以看出,两个阶段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比较注意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的特点,图谱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统一体系,提出了不少特殊理论。第二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则在许多问题的分析中恢复了新古典主义的观点,并扩大了新古典主义的应用,无论在计划化的批评上、市场作用的重估上、农业重要性的强调上、国际贸易的再认识上,还是在社会项目评估的研究上,都可以看出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的深刻影响。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原理

第一节

经济发展及其度量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经济发展: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哭平均的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经济发展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地增长。二是居民生活环境包括全面的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

7 三是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金、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

四是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

五是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

六是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

七是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适合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以及时、彻底的废除和更新,新的文化、新的价值观念能够得到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

八是经运行及其调控的机会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等。

二、经济发展的度量 我国的十项指标:

一是国民生产总值;二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三是百元投资国民收入增加额;四是人均年能源消费;五是平均每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六是城镇失业率;七是成人识字率;八是万人专业人才数;九是平均寿命;十是零售物价指数。

美国社会保健协会指标:

ASHA指标值=(就业率*识字率*平均寿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出生率*婴儿死亡率)

8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形态、动因与过程

一、经济发展系统的封闭与开放

系统:是又一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行为的集合。 任何系统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孤立、封闭和开放。

二、经济发展系统的稳定与波动 经济波动可以分为振荡和涨落两种类型。

经济振荡:通常是指幅度较小、持续时间很短并且不改变系统原有结构状态的经济波动。 经济涨落:通常是指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并导致系统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的那样一类经济波动。

三、经济发展的动因及其变化

第一,经济发展是由诸多因素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由此所决定,对经济发展因素的分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第三,经济发展因素是一个远比生产能力增长因素更为广泛的概念。

第四,经济发展各因素之间的相互替代即互生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特性,特别是现 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性。

四、经济发展的过程、类型与机制 经济发展三种类型: 第一,确定性发展 第二,随机性发展 第三,不确定性发展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协调

一、发展的协调效应

发展的协调效应:指通过政府发展战略、策略、措施的规划引导,使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进程之间处于相互一致、配套互补的状态,促使经济能在这种状态下最优地发展。

二、协调发展的内容

第一,经济运行的稳定,同经济、政治、法律体制的改革和经济长期发展三者之间要相互协调。

第二,经济结构间要相互协调。

第四,货币流量、财政流量、储蓄流量、投资流量、外贸流量、外资流量之间的相互协调。 第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相配合协调。

第六,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政策同经济政策之间的互相协调。

三、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原则 第一,发展政策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第二,发展则很难观测应适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的要求。

第三,发展政策应和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专业化相互协调。 第四,发展政策不应仅仅着眼于短期效果,而应从长期经济发展的效果入手设计发展政策。

10 课

题:第三章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第四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经济发展的基础及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重

点: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模型、资本的形成、储蓄与投资 难

点:经济增长模型、资本的形成 教学过程:

第三章

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

第一节

经济增长方式

一、经济增长概念

经济增长: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以价值衡量,就是指后期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者国民收入从数量上比前期增加。

GNP增长率=【(后期的GNP—前期的GNP)/前期的GNP】*100% 人均GNP增长率=GNP总量增长率—人口增长率

二、推动经济增长各种要素的组合

经济学上的要素,是指形成产出的投入因素,如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

三、增长要素的结构

增长要素的结构,是指推动增长的要素在规模和空间形态上的组合方式。

集约型增长:指经济增长不主要以增加投入和非经济地扩大规模为主推动,而是以依靠提高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为主推动经济增长。

粗放型经济增长:指主要是以依靠增加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非经济地扩大规模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

四、增长的内容

经济增长方式从内容上看有两种:

一种增长方式是以大规模的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主。 另一种是以大规模的信息和服务经济的增长为主。

五、增长的效果状态 经济增长从效果状态看:

一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率型。 另一种是低投入、低消耗、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型。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玛模型

(一)哈罗德—多玛模型的假设

一是假定全社会所生产的产品只有一种,这种产品既可以用于个人消费,也可以作为投资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继续投入生产。

二是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是除资本以外唯一的另一生产要素。

三是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如果劳动和资本同时增加一倍,产出液相应地增加一倍。四是假定技术不变,即不存在技术进步。

五是由于规模收益不变,技术不变,并且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不变,因此在任何时候,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资本数量是不变的。

六是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不变。

(二)哈罗德—多玛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增长率=储蓄率/(资本/产量)

12 2.多玛模型的基本公式

经济增长率=增量国民产出/前期国民产出=投资率*投资/前期国民产出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 一是假设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 二是假定经济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二)不含技术进步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率=(资本对总产量的贡献率*资本的增长率)+(劳动对总产量的贡献率*劳动的增长率)

(三)包含技术进步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率=(资本对总产量的贡献率*资本的增长率)+(劳动对总产量的贡献率*劳动的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

三、全要素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a*A因素增长率+b*B因素增长率+„„+m*M因素增长率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

(一)罗默模式

罗默模式是一个“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它的意义在于,它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增长模式,并且认为只是积累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它把知识分解为一般只是和专业化知识,一般知识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可以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它指出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知识在世界范围迅速积累,而且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提高了穷国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直接引进新技术而节约了本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也间接增加了国内的资本积累。这两方面的效应可以使穷国的经济发展更快,并在较短的时期内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 13 距。

(二)卢卡斯模式

他指出,两国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的差异,主要产生于他们在生产商品时投入的人力资本的差异,人力资本增长率高的国家,经济增长率也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应集中有限的资源生产和出口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产品。依据这个理论,卢卡斯解释了国际资本出现“倒流”现象的原因。他认为,由于知识和人力资本可以产生递增收益,因而高人力资本的发达国家资本利润率高,能够吸引焦大的国际资本。

(三)斯科特模式

他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他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与投资密不可分,技术进步来源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是用于增加知识技能的投资的结果。技术进步的租用可以用投资的数量来测量。

第三节

经济增长趋势与其极限的争论

一、土地与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

在土地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产出仍会增长。但当心的劳动者加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上时,每个劳动者便只有较少的土地与之发生作用,从而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二、劳动力与资本的编辑收益递减

在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深化,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租用,新增单位资本投入所能增加的产出将会越来越少,资本与产出之比将不断上升,资本收益率将不断下降。

三、技术进步的作用

如果资本深化速度较快,而技术进步较慢,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存在技术进步,从而减弱了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但不足以完全抵消收益递减的趋势,从而在长期中,随着资本积累、14 资本深化,资本收益率仍会趋于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也会逐渐放慢。

如果资本深化速度与技术进步的速度相当,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进步的作用恰好抵消了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从而在资本积累、资本深化的过程中,资本收益率会保持不变,经济增长速度也不会放慢。

如果资本深化的速度较慢,技术进步较快,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进步的作用足以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有余,因而在长期中,虽然资本与劳动的比例仍在提高,资本收益率却会有所上升,经济增长速度也会有加快的趋势。

四、增长的有极限和无极限

美国经济学家米香认为,人类为实现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社会和文化的代价太大了,首先,持续的经济增长使人们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享受。其次,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享受的增加,但是,物质财富的享受并不是人类幸福、快乐的唯一源泉。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随着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发现新的材料和能源,人们完全可以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战胜自然对于人类的束缚,因而随着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人类资本价值的提高,经济发展是不会有限制的。

第四章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任何生产都是劳动与资本的结合。劳动与资本被认为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当然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自然资源的参与,如土地。这里的资本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工具等物质资本要素。

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更为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即使只想获得经济增长,除了资本形成外,也必须有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工人的培训、国家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等。很明显,人力资本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比物质资本积累问题更为复杂、更为长 15 期、也更为艰巨的任务。然而,没有物质资本存量的增长,也很难取得任何形式的经济增长,所以资本形成被做成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至于资本增长引起收入增长之后,收入增长与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则很少被注意。人们似乎觉得,经济增长本身就暗含着会改善就业和绝对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所以,只要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资源得到充分的供给,发展中国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严重就业和收入分配等问题也会随着经济增长获得解决。这种认识使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把资本及资本形成当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同时,在20世纪50年代,这种强调资本形成的重要作用的观点恰好为当时西方国家的对外援助提供了理论支持。

此外,这种把资本当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的理论能够长久不衰,还因为这种理论能把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人力资本的概念包含在它的理论框架之内。

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他再1960年的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发表了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这种传统经济理论已经过时,并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从此,人力资本的概念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并逐步形成了人力资本研究热潮。把人力资本的概念也包含在资本概念中,似乎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

根据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模型,一个国家为了取得经济增长,必须把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储蓄起来并进行投资。一个国家储蓄得越多,投资就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

低增长国家的新增资本—产出比率平均为7.2,而高增长国家则仅为3.6,说明低增长国家每增加1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所耗用的资本为高增长国家的2倍。因此,高增长国家取得较高 16 的经济增长既是它们有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也是它们能够有效利用现有资金的结果。

要获得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不仅要求有比较高的储蓄率,同时也取决于资本形成的环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宏观经济的各种价格与他们各自的稀缺程度相匹配,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资源十分丰富,那么一般来说新增资本就会流入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配合的部门和产业中,从而使资本获得更有效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新增资本所获得的产出就可能超过那些使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方法的国家。一般来说,由于宏观经济中的价格不同,不同国家的新增资本—产出比率可能很不相同。假设一个国家的经济计划取得4%的经济增长率,如果其新增资本—产出率是7,要取得这一增长速度所需要的储蓄率就必须达到28%,这显然是一个比较高的储蓄要求。但是,假如这个经济的新增资本—产出比率是3,同样是4%的经济增长速度所需要的储蓄率就不是28%,而只是12%就可以了。从这里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发展过程中,对现有资金的利用效率可能比资本单纯数量的增长更重要。如果能够减低新增资本—产出比率,就能使资本发挥更高的效率,从而减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储蓄和投资资金。

地区储蓄率的不平衡与经济增长的分布状况密切相关。属于高储蓄率地区的东亚各国,他们的储蓄率大大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取得了比较高的经济增长。虽然高储蓄率本身不能保证取得迅速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不能保证贫困水平减低,但是有证据表明高储蓄确实伴随着迅速、可持续和稳定的经济增长以及贫困问题的解决和贫困人口的减少。在储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良性循环:高经济增长会促进比较高的储蓄,而较高的储蓄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的告诉增长。虽然资本只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但是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一般认为,在劳动过剩的情况下,在劳动密集型的投资战略中投资率低于15%,或者在资本密集型投资战略中投资率低于25%,就不可能长期保持实际人均收入4%的增长率。

第二节

资本的形成

一、资本与资本形成

资本:凡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资在经济学上都成为“资本”。 资本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是物资资本 第二是人力资本 第三是金融资本

但西方发展经济学所讲的资本,主要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种形式,而本章所涉及的主要是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消费品或资本品的耐用品。或者说,它是指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资形式,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等交通运输设施等。

物质资本有三个特点:

一是物质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

二是物质资本代表着本期的生产能力,并同其他互补性生产要素结合,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

三是就大部分物质资本而言,它具有耐用性,即有折旧问题。

资本的来源是储蓄,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

资本形成主要是指储蓄或资本积累中扣除资本更新后的“净投资”或“净资本形成”,因为只有净资本形成才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

二、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一)资本形成作用的理论考察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形成理论

18 早在18世纪,以斯密理论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里理论就曾指出:一国财富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分工。资本积累是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资本积累量的大小是经济增长率高低的关键。

2.哈罗德—多玛模型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

在这个模型中,因为资本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所以,储蓄率就是投资率或资本积累量。由此可见,在哈罗德—多玛茂兴增长中,资本积累的作用被提高到了十分突出的地位——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3.罗斯托“起飞”理论中资本形成的重要地位

他研究的是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向发达国家过度。在如何实现起飞问题上,罗斯托提出了三个先决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将净投资率提高到10%以上,也就是说资本积累是起飞的首要条件。

4.诺克斯“贫困的恶性循环论”

强调资本积累是客服“瓶颈”约束,打破恶性循环,摆脱平困的唯一途径。诺克斯认为,尽管国内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等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原因,但对于所有不发达国家而言,使他们限于贫困境地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资本形成不足,从资本的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均实际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率低又导致低收入,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循环。从资本的需求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造成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率低又导致低收入,周而复始,完成又一个循环。两个循环相互影响,阻碍了经济发展,使穷国摆脱不了贫穷的境地。

5.早期发展经济学中资本积累的突出作用。

他有三大特点: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唯计划化论。他们都是围绕资本形成而展开分析 19 的。

(二)资本形成作用的实证分析

哈罗德—多玛模型突出强调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70年代以来,虽然各种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互补作用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但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和智能最终仍然要被物化为先进的机器设备或软件这一事实,使人们不能不对资本形成加以格外饿重视。如果考虑到经济刚刚起步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人力资本匮乏的现状,资本形成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更明显了。

第三节

储蓄与资本形成

一、储蓄与资本形成

储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是放弃现期消费的结果。如果用Y表示国民收入,用C表示储蓄,I表示投资,则用公式来表述就是:

从供给方面看: Ys=消费+储蓄=C+S 从需求方面看: Yd=消费+投资=C+I 当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时: Ys=Yd C+S=C+I 即S=I S=Y—C 资本来自储蓄,而储蓄又来自生产剩余,没有生产剩余就没有储蓄,没有储蓄就没有资本 20 形成。但是,储蓄只是资本形成的必须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

资本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储蓄,把生产的一部分节省下来用于消费

第二阶段:将储蓄集中起来,即通过金融和信用机构使零星储蓄汇集在一起

第三阶段:投资本身,即由金融机构将资金贷给厂商,用以购置机器设备、建设厂房等,以增加资本存量。

在完成三个阶段后,储蓄才能真正形成资本,推动经济发展。

一国可用的总储蓄供应包括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两个部分。我们这里只研究国内储蓄。 国内储蓄由三部分构成: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

二、自愿储蓄与非自愿储蓄

(一)自愿储蓄与资本形成

自愿储蓄指为了未来需要而目前暂不消费,并完全自愿地将部分收入存放起来。 从一个国家来看,自愿储蓄能力取决于国民储蓄倾向。国民储蓄倾向往往用边际储蓄倾向即每单位新增收入的储蓄量来衡量。如果某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每增加100美元,就把其中的20美元存放起来,则其边际储蓄倾向为20/100,即0.2.而国民储蓄倾向又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国民收入水平二是收入分配状况 三是风俗习惯

四是金融机构的完善与发达 五是政治、经济环境

(二)非自愿储蓄与资本形成

21 非自愿储蓄指政府通过行政力量迫使社会公众节省消费而实现的储蓄。包括通货膨胀和课税两种形式。

通过膨胀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发展中国家强制储蓄的手段之一。通货膨胀增加储蓄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第一,可以将原来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资源转而用于生产资本品,以促进资本形成。

第二,使收入更加趋于集中。

第三,在累进所得税制条件下,税收的弹性大于1,即所得收入增加1%时,税收的增加往 往大于1.

第四,在物价普遍上升时,产品成本的若干部分,如工资及租金可能暂时维持原来的水平不变,企业利润因而加大,所增加的这部分利润大部分将用于再投资,结果加速了资本形成。

征税方式要坚持的主要原则有:

第一,对储蓄最好免税,或只课以轻税,以鼓励储蓄; 第二,对奢侈品、尤其是进口奢侈品应课以较重的税收;

第三,对投机行为以及土地和财产因整个社会进步而增值的部分应课以较重的税收; 第四,土地税应根据其潜在的生产力来加以确定,善于利用土地的,应相对地少纳税,利用不善而产量低的,税负应相对较重;

第五,收入高的人应多纳税,收入低的人应少纳税,收入特别低的人应免税; 第六,企业盈利多的药多纳税,亏随的应免税; 第七,需要鼓励的投资项目可以见面其纳税额; 第八,税法应该清楚明确,税值的计算应简便易行。

三、资本形成的特殊来源

(一)刘易斯的储蓄理论

22 他强调储蓄的来源主要是资本家的利润,而资本家是主要的储蓄者。 刘易斯模式的含义是:

农业中剩余劳动力的编辑生产力是零,他们受工业部门工资收入高于农业收入的吸引,转移到工业部门去,但农业部门的产出和收入保持不变。这样,工业部门的产出和收入保持不变,工业部门工人的工资也不变。工业部门可以在实际工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得到迅速扩大,从而资本家的利润可以大幅度增长。若把增加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工业生产就会进一步扩大。

(二)库兹涅茨等人的储蓄理论

他们认为,在经济增长初始阶段,收入分配将出现不平等。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来为经济增长筹措资金,因为收入分配不均等有利于高收入阶层,而高收入阶层是主要的储蓄者,所以提高他们的收入,可以增加其储蓄能力,提高储蓄率,促进资本形成,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三)钱纳里等人的储蓄理论

认为当国内储蓄不足时,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来增加国内储蓄,增加资本形成。这种理论被称为“两缺口”模式。

第四节

资本形成与投资

一、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和投资的定义

(一)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融资渠道

国民收入的储蓄部分转化为投资需求,也即国民经济成长投资的源泉和渠道为四个: 一是国民收入由财政分配的部分,通过财政安排支出项目,即国家分配的国民收入的储蓄部分变成投资需求,称之为财政直接分配和融资渠道。

二是城乡居民、企业和财政将一部分国民收入存放在金融体系之中,金融体系将其贷款给项目投资者和运营企业,变成企业的需求,称之为银行间接融资渠道。

23 三是城乡居民和其他投资机构将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购买股票,企业到资本市场上上市,融进资金,将国民收入储蓄的一部分通过资本市场转化为企业的投资需求,称之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

四是城乡居民个人直接投资办企业,或者直接内部入股给企业,将收入中的储蓄部分转化为这些企业的投资需求,称之为居民直接投资企业融资来源和渠道。

(二)投资的定义

从储蓄到现实的资本量之间必须经过投资的转化,而储蓄又不等于投资,二者无论是在概念的性质与内涵上还是在范畴的量的规定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或不同。

一是储蓄与投资可以是同一经济行为主体,也可以分属于不同的主体。

二是由于储蓄与投资分属于不同的行为主体,其结果就有可能导致储蓄量与投资额的不相吻合。

三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直接经济目的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四是由储蓄转化成投资是有条件的。

投资:通常是指当前产出中用于增加和替换现存固定资产的那一部分最终产品;或者说是相对固定资产存量变量的流量变量;或者也可以说是两种固定资产——即实际拥有的和想要拥有的固定资产量之间的差额。此外,还可以把投资理解为是一种增加现存固定资产的活动过程。

投资从作用性质上可以分为总投资和净投资两大类。

总投资:指一定时间内所进行的全部投资,它减去同期折旧后的剩余部分,就变现为净投资。

净投资:通常称之为基本建设投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新建、扩建、改建和恢复工程及其设备购置费用的全部支出,它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或源泉。

24

(三)投资的类型

投资按投资主体划分,可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国家的投资 二是企业的投资 三是个人的投资

二、投资效益与项目评价

(一)项目的微观经济评价 一是现金流量分析 二是净现值分析 三是内部收益率分析 四是“收益—成本比率”分析 五是敏感性分析

(二)项目的宏观经济评价 一是“资源流量”及其机会成本分析二是项目的相关效应分析 三是项目的国民收入增长效应分析 四是国际贸易收入增长分析 五是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分析

25

题:第五章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第六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人口就业及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重

点:就业与人口流动、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难

点: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教学过程:

第五章

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的规模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与演变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30亿,1975年是40亿,1987年增至50亿,1999年达到60亿。

(二)世界人口发展演变的阶段 第一阶段: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第二阶段:死亡率下降 第三阶段:出生率下降 第四阶段:稳定的人口

二、人口理论

代表性的观点有:最优人口理论;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等

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人口增长过快不利于经济发展

人口告诉增长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

26 第一,人口的增长减缓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减低了人均资源拥有量。 第二,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发展中国家严重的事业。

第三,人口的过快增长还会使人力资源的质量降低,使发展中国家的年龄结构变得年轻化。

(二)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

适度人口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条件下,最适宜的人口容纳能力。

(三)经济发展是决定和扩大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可以扩张人口容量,因为:

一是经济发展能改变一国或以地区制约人口容量的资源条件。

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实力的增强,人们可以改变自然资环境对人口容量的限制。三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手段增多,不断创造出较多的工作岗位。

四是经济发展使社会进步,特别是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而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新产业开拓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间的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咨询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达,知识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可以大规模地扩张劳动力人口的容量,从而扩大人口容量。

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的不同,扩大人口容量的途径也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自愿输出主导方式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在资源优势的条件下,通过资源输出型工业的发展,扩大劳动力人口的容量,形成较多的工作岗位。

二是资本优势和资源环境消耗型发展的国家,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产手段的大规模建设,用资本推动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相应发展,形成了较多的工作岗位。

三是劳动知识优势和资源节约型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知识技术密集,工业发达,第三产业 27 兴旺。

第二节

就业与经济发展

一、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严峻性

(一)发展中国家失业的形式

失业可以分为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是公开失业,即劳动者没有工作,劳动力资源被闲置。发展中国家除了公开失业,还有大量的非公开失业,即劳动者形式上没有失业,但劳动力资源被全部或部分闲置。

发展经济学家爱德华兹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非充分利用归纳为5种形式: 第一,公开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第二,就业不足。

第三,虽然形式上没有失业,也不是就业不足,但是有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健康受损者,因营养不良和缺乏保健措施使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少于其意愿工作时间。

第五,非生产性的劳动者,由于缺少其他投入要素的配合,致使劳动效率低下,工资收入微薄。

(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状况及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现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失业率不断上升

二是与同期的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明显偏高。三是地区失业率水平高低不一。

28

二、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

其中主要有: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理论;费景汉—拉尼斯转移理论;托达罗模型及其政策含义等。

三、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战略选择 从减少劳动力供给方面看:

(1)控制人口增长,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策略,它不仅影响现在,还会影响到未来的劳动力供给。

(2)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加大在农村的投资,发展农村的小型工业、副业、商业、服务业等。

从增加劳动力需求方面看:

(1)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最根本的措施。

(2)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3)劳务出口。

第三节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一、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人口流动的类型及特点 国际间人口流动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人口流动以年轻人和高技能劳动者为主。 第二,人口流动的方向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二)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1.收入水平和由此所决定的生活条件、生活水平的显著差异。2.就业。

29 3.自然环境和生态、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 4.社会环境方面的差异。

二、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人口的空间迁移所引起的相关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对促进或延缓本地区或本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人口的空间移动,引起移入地区或国家人口总体的民族构成、民族关系构成、文化传统构成、价值观念构成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第三,人口的空间移动,必然引起信息、知识、人才、科技的移动和传播。

第六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力资本理论

(一)舒尔茨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

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Tii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2.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 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4.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5.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1.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以及受教育时所放弃的机会成本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资本。 2.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或者说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来源是教育投入。 3.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推动作用。 4.资本积累的重点应该从物质资本的积累向人力资本的积累转变。

30 5.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可以计算出来。

二、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都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投资,作为投资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活动。 第三,人力资本投入可以产生经济发展的智力效应。 第四,人力资本投入可以产生外部效应和积累效应。

第五,人力资本可以提高人的多方面素质,包括提高思想观念、社会文化水平、伦理道德水平等。

第二节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教育的成本

包括: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两部分。

二、教育的收益

包括: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两部分

三、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一,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要比发达国家要高一些

第二,同样是发展中国家,越是落后的国家,其教育投资收益率又要高一些

第三,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重视正规教育,应该以同等甚至以更大的精力发展非正规教育。 第四,在发达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在教育层次上与发展中国家刚好相反,即在发达国家,大学教育投资收益率要大于中学教育投资收益率,而中学教育投资收益率要高于小学教育投资收益率。

第五,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都大于社会教育投资收益率。

31 课

题:第七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第八章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技术进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点: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难

点:技术结构的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与分类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

技术进步:泛指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变化。

(二)技术进步的类型

技术进步可分为三种类型:劳动节约型或资本使用型;资本节约型或劳动使用型和中性型。

二、技术进步的过程

一是研究与开发阶段;二是技术创新阶段;三是技术扩散阶段。

三、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增长有两个根本途径或方法:一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成为集约型或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

一、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演变

结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将其简单概括如下:

32 第一,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质是一个不断趋于高级化的进程,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有序性。 第二,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看,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对应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比重顺序也经过了由“一二三”向“二一三”再向“三二一”的转变。

第三,国际产业结构演变的阶段可以分为: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三个阶段。

第四,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工业化进程中重点产业演变的一般规律是:在生产要素放卖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再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在劳动对象的加工深度上,由采掘业向原材料产业再向初加工产业,进而向新兴产业,再向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产出的增加值方面,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

第五,发达工业国家的“示范效应”和科学技术的转移与扩散,使后发达国家能够利用“后发优势”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并且可以缩短工业化进程。

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 一是技术进步推动新的主导产业形成

二是技术进步带动新主导产业的技术关联产业发展

三是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主导产业部门的彻底更替,使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四是技术进步促使生产要素组合合理化

第三节

技术结构的选择

一、技术选择概述 技术选择的制约因素:

一是技术选择会面临技术供给能力的制约

二是技术选择还将受到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的制约 三是技术选择也会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

33 一般认为,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二资本稀缺。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应该选择节约资本型的生产技术,即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

发展中国家应该不遗余力地发展中间技术,因为这种技术有许多优点:首先,中间技术富于人性和创造性。其次,小规模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也很小。第三,中间技术有助于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

第八章

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概念和经济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概念和含义

可持续发展:指当代人不以消耗甚至破坏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谋求发展,保持生物的多样性,资源可以得到永续利用,生态和环境适于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

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生态:一定的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环境: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

生育和抚养成本包括: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生育孩子所付出的劳动;其他成本;生活费用;教育成本;医疗成本等。

单纯资源型经济的劣势:

第一大劣势是发展中国家在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利的贸易交换地位,发展中国家利益大量地在经济交换中流失。

第二大劣势是区域发展容易形成单一的资源性生产结构,一旦这种资源的市场需求发生变 34 化,则带来职工下岗、就业困难、税收萎缩、没有替代产业和技术等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技术问题。

第三大劣势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不思技术进步、不求降低消耗、不计成本高低。 第四大劣势是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第五大劣势是资源开发一般由国家投资从事,经济体制结构中所有制单一,地区经济没有竞争力和活力,没有就业空间。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一、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自然资源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其他非自然资源不断增长的物质源泉

(二)自然资源储量的丰缺、种类的多寡及其质量、结构的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

二、自然资源的变化趋势与经济发展的虚假安全

罗马俱乐部所提供的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首先向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世界正步入短缺的时代;有限的资源正消耗殆尽;环境污染正趋于严重;人口的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已开始威胁到了人类的文明与生存;100年后经济将会停止;可行的办法是在1975年停止人口的增长,到1990年停止工业投资的增长,以达到“零增长”的“全球性的均衡”。接着1973年世界石油大幅度提价;1974年美国粮食生产严重歉收,谷物总产量比上年减少13.8%;世界粮食价格1974年比1972年突然上涨达3倍。

1.森林面积迅速下降,植被严重退化 2.耕地减少,土壤严重侵蚀,肥力下降 3.淡水供应趋于紧张,水源危机悄悄来临 4.生物种类不断减少,灭绝速度加速发展

35

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特别强调在国家规划和控制下开发和利用。

2.有利于生态平衡的实现,顺乎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

3.同资源的再生殖、换代补给相适应,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换代补给能力。4.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

第三节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经济增长

第一,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资源储量及其质量的变化从而对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资源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于发展的必要前提或基础,资源与环境密切相关,是环境构成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导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空间的变化。

第三,自然环境的不利变化将引起经济流程的变化,从而引起作为整体的经济活动效益的下降,增加发展的难度或障碍。

综上所述,不难作出以下结论: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中,人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其作用必然受到自然力量的限制和制约;人可以改造环境,但环境也以其特有的力量作用于人类社会;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事实上就是这两种力量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前景的影响

第一类是由于自然界本身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平衡状态。 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所谓的“次生问题”,它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的不适当所造成的。 同传统社会及其以前的环境问题相比较,现代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具有以下突出的特征: 第一,“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 36 境问题。

第二,由于工业社会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一国或一地区一旦发生环境失衡问题必定迅速地向其他地区或国家蔓延,从而使当代环境问题具有广泛性的显著特点。

第三,当代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破坏作用及其结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得多,深刻得多。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显然是一种世界公众性的悲剧,它既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障碍,同样也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同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受害者。但就二者的受害程度而言却是大不相同的,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经济系统的抗逆能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果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必将首当其害,并由此造成巨大的发展波动。

第二,大量的经济支出是生态环境变化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支出对于经济力量雄厚的发达国家来说尽管其数额很大,但占其国民收入的比重却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使是一个不大的支出数额,也将会是不堪负担的,因为它在其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将可能是很高的。

第三,地球生态系统失衡的责任当然主要地应由工业化国家来负担,但在现行极不合理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将可能依据其有利的地位而将其应负的大部分责任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障碍进一步加大。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影响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 1.生产力水平的相对地下 2.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的矛盾

37 3.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的不足 4.缺乏适宜的技术 5.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6.制度安排不足

二、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第一,控制人口的增长,实现适度人口目标

第二,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减轻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状况。 第三,最重要的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

(二)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

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是针对过去的资源浪费模式而言的,是依靠科技进步,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费取得较多的产出效果和经济效果的发展模式。其主旨是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持续发展。

(三)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首先,应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经济发展的体系之中,将政府干预和市场作用相结合,使环境与发展相统一。

其次,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实施污染控制的全过程管理,并优先发展环保产业。 再次,促进国际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来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

最后,加强全民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需求。

(四)充分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

第一,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

38 第二,进行资源核算,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三,加快人口与环境立法进程,适时制定和修订各项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规章,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第四,实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投资、信贷政策,在财政预算、投资渠道和信贷方面对教育、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给予扶持。

第五,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方面,要制定与国庆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标准,并积极从事或资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开发、引进和推广。

39 课

题:第九章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发展;第十章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

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业产业结构的演化 难

点:二元结构转型:刘易斯模型 教学过程:

第九章

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当今,越是收入高的国家,农业在总产值和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农业部门的相对地位是趋于下降的,但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工业化过程需要农业的支撑,经济的现代化不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如果农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会严重地遏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二、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提供的以粮食为主的食品是任何工业产品无法替代的。2.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一部分原料。

3.农业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农业化工、运输、建筑、工业消费品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日益扩大的市场容量;

4.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为工业部门提供了后备劳动大军,并使工业部门的工资成本不致上升太高太快。而且,农业发展所决定的粮食价格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

5.农业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向工业部门提供了储备资金。

40 6.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够保证农产品供给或结构性替代农产品,还可以节省外汇。 7.农业现代化还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联系效应。

总之,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产品贡献,二是市场贡献,三是要素贡献,四是外汇贡献。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特点和农业现代化

一、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特点

(一)农业经济的二元结构

当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不完全是传统的,但也尚未实现现代化。话费、农药、农业机械以及高产良种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已被不同程度地采用。但是,许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仍然是传统的。

从总体上看,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并存,传统农业占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典型特征。传统农业部门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组织、土地制度和耕作技术。少数按现代商业方式和技术经营的现代化农场处于小农的汪洋大海包围之中。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就业人数占的比例很大,而产品商品化比例很小,大多数产品用于自给自足消费。在现代农业部门中,就业人数占的比例很小,而产品商品化比例却大得多。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结构条件下,传统农业占优势地位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最重要的特征。而农业的发展也就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

(二)农业生产的目标函数与供给反应

发展水平越低的国家其农民的生产目标就越是偏向于保证维持生存的粮食生产。当生产水平已经脱离了维持生存阶段时,农民除了生产自给的粮食外还有剩余农产品可供出售。这时,半自给的农民的生产可能受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的驱动。但由于农民的现金收入一般很低,他们往往把风险大小的考虑置于利润最大化原则之前,不得不把用于经济作物生产的资源限制于 41 首先保证粮食自给的范围以内。发展程度越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动机就越强烈。因此,可以说,在发展中国家,如果农民生产的目标函数是维持生存的话,其供给反应确实可能是异常的,即农产品价格上升也许不会诱导农民提供较多的产品,因为农民容易满足于很低的生活水平。如果农民不关心利润,那么他对市场价格的变动,至少是反应迟钝的。但如果是如我们所说的农业发展已使农民的目标函数发生变化,倾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则供给反应也同样会发生变动而趋于正常。

(三)农业发展的制度与组织障碍

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多元的、复杂的,这些复杂的土地制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传统的村庄所有制度。私人只有土地的经营权和收益权,没有直接的所有权。 二是传统的私人所有制。所有者可以是个体农民,也可以是地主。地主占有土地,而佃民则从地主手中租地耕种,并以实物、劳务或者货币形式向地主缴纳租金。

三是现代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度。土地所有者一般是农业公司或按商业方式经营的种植园。

四是现代的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度。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由集体农庄、合作社的成员耕种。

从理论上说,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度和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度是现代土地占有制度,从而优越于传统的土地制度。但对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土地制度占有绝对优势。传统土地制度压抑了农民提高生产率的积极性,阻碍着农业的社会化、商品化、组织化、专业化,妨碍着新技术的采用。鉴于土地制度同农业生产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推动农业发展,土地制度的改革是重要的政策措施。当然,从实践来看,现代土地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在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上推行现代土地制度,其效果也是令人怀疑 42 的。

(四)农业生产的资源投入结构

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中土地和劳动是主要的生产要素,资本的使用量很少,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传统的、落后的。在有限的资本设备中,大多数还是由农业部门本身通过劳动形成的,如简易的农用建筑、灌溉设施。

(五)农业的自然风险与经济的不确定性

农业是深受不稳定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上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生产部门。所数发展中国家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在那里,自然环境比处于温带的发达国家不稳定得多。

各种原因使农业生产中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幅度很大。在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价格会剧升,按理对农民是有好处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首先必须满足农民自给性消费,剩余产品才会进入市场交易。在歉收的情况下,农民可能不会有剩余产品出售,因而产量下降、价格上升对农民并不带来多少利益。相反,如果丰收造成剩余农产品大幅度增加,由于价格剧降,丰收后农民仍然得不到好处。

二、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生产力低下的维持生存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阶段。在传统农业中,生产与消费相等,没有经储蓄,基本上是简单在生产。农业土地占有制度是传统的部落公有制、传统的地主—佃农制度和小农占有制度。农民只种植几种农作物作为自己家庭食物来源,产量和生产率很低。使用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劳动工具简陋,生产方式原始,农业投入量很少。农民只有在农忙季节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其他季节的就业量不足。

第二阶段是传统农业向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转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土地占有制度和农业生产制度发生了量变,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土地占有和 43 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土地占有和农业生产制度是二元的,即传统和现代农业制度并存。此时,农民不仅仅种植几种农作物,而是多种经营,种植一部分经济作物,经营简单的畜牧业。在季节失业时,可以用其他的生产活动去填补空闲,增加收益。这一阶段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都有改进,一些简单的机械和良种、化肥等逐渐得到推广。

第三阶段是专业化、现代化的商品农业。这种类型的农业是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相适应、相联系的。在这一阶段中,农业生产的目的已不再是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仅仅将一些剩余产品出售给市场了,利润最大化已经成为经营的基本原则,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这一阶段,农业生产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进行,农场集中栽种一种特殊作物,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是节省人力的大型高级的现代化设备。

(二)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技术长期停滞,生产率低下。 二是以小型的家庭农场为主要生产单位。 三是以土地和劳动为主要生产要素。 四是农民有很强的回避风险的倾向。

(三)农业现代化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农业现代化: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为农业提供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把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停滞的农业转变为开放的、市场化的、不断增长的农业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包括: 一是物质投入的现代化; 二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44 三是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区域化; 四是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五是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就当代而论,现代化农业就是指具有世界现金水平的科学化、机械化、社会化的农业。这种现代化农业是以石油农业为标志的,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广泛地使用化肥、农药、激素、塑料薄膜、农用液体能源等技术手段。但单纯或主要使用石油农业手段,也造成土地板结,肥力下降,土地,水源,食品污染,对其他动植物造成危害等问题。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正在推动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与现代生物工程农业的转型。

第三节

农业发展政策

一、农业发展政策的种类

国家实行的农业政策主要包括农业财政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农业价格政策、农业科技教育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往往相结合,互相联系。

二、农业财政政策

农业财政政策指国家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大规模造林、草原建设、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支农、扶贫、农村优抚救济等方面的投资、扶持措施。

农业财政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落后,低收入的农民没有进行较大规模农业工程建设的能力,而收入较高的地主阶级则将其大部分收入用于挥霍浪费。

其次,由于农业科研投入大,又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因此,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农民既无此财力,也无此能力。

再次,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往往采取了剥夺农业的“价格剪刀差”政策,从而制 45 约了农村发展的潜力。为了弥补这种不合理的价格政策后果,国家也必须在财政上给予农业发展以积极的支持。

第四,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制度上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收入分配两极化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农业信贷政策

农业信贷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完善的和较发达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将分散于民间的大量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资源更合理的分配。

第二,实施有效的金融政策需要一个有效的农村资金市场。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是二元结构的,现代金融部门和传统金融部门必然占据资金市场的统治地位,由于其利率很高,造成借贷者的资金成本很高,生产风险加大,不利于促进农业发展。

第四,农业信贷政策的完善也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民间资金市场的发育。

四、农产品价格政策

农产品政策中最重要的是农产品价格政策。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交换价格的不合理是导致资源配置状况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五、科技教育政策

科技教育对于农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科技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有助于培养农民的现代商品经济观念和社会生活概念,使农民有可能以自觉、积极的行动成为农业创新主体,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化学肥料、药剂,采用改良后的农产品良种。农业科技教育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投资,实施农业振兴计划,加强农村扫盲与职业教育工作,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等。

46

六、WTO框架下的农业政策

(一)市场准入

一是关税化,二是关税减让,三是准入规则,四是特殊措施,五是特别紧急措施。

(二)国内支持

国内支持指市场价格至此,直接支付及其他补贴形式的国内保护。

(三)出口补贴

如果国内产品在输出时候的价格比国际价格高,同外国产品就没有价格竞争力。为了把输出价格压到国际价格同等程度,就要对输出农户支付输出补贴。国际价格同国内价格的差额部分就是输出补贴。

第十章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过程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粮食加工工业和纺织服装工业,一般是首先建立起来的工业,因为低水平的国民收入约束了居民的购买力,消费对象还只限于满足衣食等基本欲望的必需品。在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之后,居民的需求刺激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最后,当国民收入出现了巨大增长,国内市场的绝对容量大大地扩展之后,生产钢铁之类中间产品,利用先进技术并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果的如炼油之类的工业,以及生产精密机械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首先,要实行工业化,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和港口等等的修建。 其次,政府要为工业化制定全面计划。

再次,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还要在财源的引导和技术的培养两个方面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

47 最后,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工业发展,还要努力公营企业。 第二节二元结构转型: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认为二元经济有下列特征:

一是经济中存在着两个部门:传统的占优势地位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发达的工业部门。二是农业部门是以传统的自给自足型农业为主的产业,大量使用的是土地等非再生性资源,其规模不可能随着人口增长而持续扩大。

三是工业部门是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大量使用厂房、设备等资源,其规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不断扩大,其速度可以远远超过人口的增长。

四是在传统农业部门中,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即劳动供给弹性是无穷大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都存在大量可供利用的劳动力,由于劳动力无限供给,造成:第一,在仅能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实际工资率是不变的,不会上升的;第二,超过实际需求的劳动,其边际生产力等于零。

五是农业部门的工资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无关,而是由维持生存的“制度工资”原则决定的。

刘易斯模型的中心含义是:

现代工业部门资本积累引起了工业部门的扩张,工业部门的扩张引起工业部门劳动就业需求量扩大,从而吸引剩余劳动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剩余劳动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对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劳动力转以后,农业部门中的劳动与土地的比率发生了变化,消除了过剩的劳动力,而现代工业部门则得到了它为增加产出所需要的额外劳动力。因此,对于不发达经济来说,通过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将不发达国家经济内部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使之与土地等非再生性资源脱离,转而与现代工业部门中的资源相结合。这样,当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将整个经济内的过剩劳动吸纳尽净 48 时,工业化使收益递增取代收益递减趋势,整个经济就转变为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从而二元结构就转化为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的一元结构。可是,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没实现这种转变,而这一转变对于经济发展优势最重要的。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剩余农业劳动被吸收到工业部门为止,由于农业部门不再存在剩余劳动,农业劳动对工业的工资变动并不完全具有弹性了,工业部门要想扩大生产,曾雇工人,就必须与农业部门展开竞争,以提高实际工资吸引工人至工业部门就业,并且因为工业部门的增加以及实际工资趋于上涨,农业商业化也必然开始了。

第三节

工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工业结构的含义及其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同农业关系密切的以轻工业为中心的消费资料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即工业结构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向再次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演进。

第四阶段:是工业结构向集约化发展的阶段。

二、工业产业结构成长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

罗斯托列出的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出现的五种主导部门综合体系是:

一是“起飞”准备阶段的主导部门体系,主要是饮食、烟草、建筑材料等工业部门 二是非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综合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纺织工业

三是重型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如钢铁、煤炭、电力、通用机械等工业部门 四是汽车工业综合体系

五是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是服务业、建筑业

49

三、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的结论是: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消费资料工业的发展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反映了工业化结构趋向于“重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这一结构变动趋势是通过两大部门的净产值之比的变化来表现的。这一比例即为“霍夫曼比例”。

第四节

工业化发展战略

一、平衡增长的大推进发展战略

第一,平衡增长论过分夸大了资本对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平衡增长论的论点理由并不充分。首先,社会分摊资本并非完全不可分;其次,工业品市场并不一定需要各部门平衡增长,产生收入效应而形成;第三,平衡增长论者明白大规模投资非单纯依靠民间力量所可行,因而支持政府采取行动。

第三,平衡增长理论的应用,需要具备大量的资源,各部门齐头并进的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恰恰是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

二、不平衡的倾斜发展工业化战略

赫希曼指出:经济发展实际上是循着由主导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由一个企业的发展引发另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式进行的。从表面观察一个经济在两个不同时点上的成就,可以发现它在各方面、各部门均有进展,似乎这是由平衡增长所造成的。但实际上平衡仅仅是不平衡发展的结果。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下面的事实造成的:利润率是不平衡的标志,在自由竞争企业制度下,利润促使投资投向高利率的行业和部门,因而投资又会使利润率逐渐下降。但同样的投资可能提高其他行业、部门的利润率,因而导致平衡的破坏。

50

第12篇:技术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 技术经济学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要求了解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明确学习技术经济学的意义,掌握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第一节 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技术经济学的概念

二、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统一性: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

(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作

(二)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 矛盾性:技术与经济相互制约

三、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时间:20世纪30年代 产生地点:美国 产生背景:

(1)投资发展大型项目时规避风险; (2)以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为基础。 国外与技术经济学相类似的学科为: 美国:工程经济学 日本:经济性工学 英国:业绩分析 前苏联:部门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在我国发展历经坎坷: 1950----1965年,开始创立阶段; 1966----1976年,全面破坏阶段; 1977----至今,重建发展阶段。

第二节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科特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学科特点

1、综合性与系统性

2、科学性与实用性

3、实时性与预测性

4、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结合,以预测为主

5、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计算为主

第三节 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学习的必要性

一、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1、确定分析目标

2、调查研究、搜集资料

3、设计各种备选方案

4、分析方案

5、拟订评价指标、综合分析评价

6、确定最优方案

二、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意义)

(一)技术经济学是联系技术与经济的桥梁与纽带

(二)技术经济学是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的手段

三、技术经济分析应用实例 情景分析:假设某一地区的若干所学校已无法完全容纳该地区的适龄儿童入学就读,因此需要扩建其中的一所学校,究竟选择哪一所呢? 扩建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1、满足学生就近入学;

2、尽可能使扩建费用最小。

目标:改善办学条件、尽可能节约资金

作业:习题

第二章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素

教学目的:本章要求掌握技术经济效果原理和投资及成本构成。熟悉经济效益的含义、经济效果分类、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原则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的途径。

教学重点和难点:技术经济效果、经济效益的含义、投资的估算,成本的种类及概念

第一节 经济效果原理

一、经济效果的含义

所谓经济效果就是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

二、经济效益的含义和表达式

所谓经济效益就是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用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或者说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三种表示方法:

1、差额表示法:

(净)经济效益(Net Economic Benefit)E=V-C

2、比率表示法:

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E=V/C

3、百分比表示法:纯经济效率(Net Economic Efficiency) V-C E = —— C

三、提高技术经济效益的途径

1、劳动成果增加,劳动耗费保持不变,提高经济效益

2、劳动成果保持不变,劳动耗费减少,提高经济效益

3、劳动耗费有所增加,劳动成果有显著增加,提高经济效益

4、劳动成果有所减少,劳动耗费有显著的减少,提高经济效益

5、劳动耗费减少,劳动成果增加,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四、经济效果的分类

1、企业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

2、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3、有形经济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

五、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原则

1、正确处理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

2、正确处理长远经济效益和当前经济效益的关系

3、正确处理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的关系

4、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第二节 技术经济评价的可比性原理

可比性原理是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原理之一。技术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比较性,即对各种各样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然后选出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案。

最好的方案既然是从分析比较中选取的,那必然要求方案具备可比的条件和遵循可比的原则。

所谓可比性原理就是在对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要掌握技术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价的可比条件,分析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内在联系,了解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性,从而保证技术经济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一、满足需求上的可比性

1.产品产量的可比性。可用单位产量指标的方法处理 2.产品质量的可比性。可用使用效果系数的方法处理 3.产品品种的可比性。也可用使用效果系数的方法处理

二、满足耗费上的可比性

1.总成本的可比性:可用寿命周期成本的方法处理

2.相关费用可比性:可将相关费用统一计算的方法处理

三、满足价格上的可比性

1.价格的合理性:真实地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 2.价格的口径和范围 3.价格的时间

四、满足时间上的可比性

1、计算期要一致

2、发生在不同时点的资金需要进行资金的等值计算

第三节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一、项目方案

二、投资

(一)投资的概念和构成

投资就是指为了将来获得收益或避免风险的资金投放活动。 投资按其对象分为:产业投资和证券投资。

投资按其用途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其他费用、不可预见费 流动资产投资是指:项目在投产之前与先垫付的,在投产后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你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便鲜活好用的资产,它由现金、应收及预付款乡、存货等组成。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的关系

(三)投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概略估算 单位生产能力法 规模指数法 工程系数法 ·详细估算

把整个项目依次分解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布工程和分项工程,按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详细估算。

—流动资产投资估算 ·概略估算

(1)固定资产比例法

是以流动资金占固定资产价值的百分比加以确定。 (2)产值资金率法 按本行业同类项目每百元(或销售收入)需要占用流动资金比例来确定刘定资金的投资额,一般为20%-30%。

·详细估算 (1)现金 (2)应收账款

(3)存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包装物、低质易耗品)

(四)项目资本金的筹措

三、成本

(一)会计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二)经营成本

从投资方案考察的,是一定期间(通常是一年)内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三)机会成本

有限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的最大收益。

(四)沉没成本

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即与目前决策无关或影响较小可以不予考虑的成本。

(五)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按照与产量的关系划分。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就单位固定成本而言,单位固定成本与产量增加成反比,即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减少。

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就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六)经济成本 隐性成本与显性成本之和。

(七)边际成本

是指企业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产生的成本的增加额。

五、净收益和利润

净收益是指项目投产后的年销售收入减去经营成本及应缴纳税金后的余额。 利润是指项目投产后的年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及应缴纳税金后的余额。 作业:习题

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及其等值计算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现金流量的概念和构成、熟悉名义利率换算为实际利率、现金流量图,了解连续复利的含义。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熟悉一次收付复利公式、等额收付复利公式、等差收付复利公式。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名义利率换算为实际利率、现金流量图资金等值计算的应用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

1、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 资金时间价值:就是将资金投入到生产或流通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增值。即要符合三个条件: ——必须经过一定时间 ——必须经过投资和再投资

——必须有价值增值(Appreciation of Capital)

2、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 绝对尺度:利息和净收益 相对尺度:利息率和收益率

3、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1)单利法 (2)复利法

二、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连续复利

通常的年利率就是名义利率。

以计息周期实际发生的利率为基数计算的年利率称为实际利率。

假设名义利率为r,一年中计息m次,则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为:

I=(1+r/m)m-1 m=1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m>1 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m趋近于无限次时,为连续复利

三、现金流量的概念及构成

1、现金流量的概念

对于一个特定的投资项目而言,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系统,投入的资金,花费的支出,获得的收益都可以看成以货币形式体现的资金流出和资金流入。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把不同时间发生的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以及流入和流出的差额称为现金流量。

2、现金流量的构成

从该系统的角度看,凡是在某一时间上,流出系统的货币称为现金流出(Cash Outflow)。凡是在某一时间上,流入系统的货币称为现金流入(Cash Inflow)。同一时点上,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称为净现金流量(Net Cash Flow)。

四、现金流量图

通常把反映一个系统现金流出、流入及其相应发生时间的平面坐标图称为现金流量图。(图示略)

第二节 资金等值计算

一、资金等值的概念

资金等值: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后,不同时点上数额不等的资金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具有相等的价值。

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三个,即资金额的大小,资金发生的时间和利率。 将一个时点发生的资金金额换算成另一时点的等值金额,这一过程叫资金等值计算。

二、与资金等值计算有关的几个概念

1、贴现与贴现率

2、现值(P,Present Value)

3、终值(F,Future Value)

4、年金(A,Annuity)

5、期数(n)

三、资金等值计算基本公式

(一)一次收付复利公式

1、一次支付终值公式

2、一次支付现值公式

(二)等额收付复利公式

1、等额支付终值公式

2、等额支付偿债基金公式

3、等额支付现值公式

4、资金回收公式

(三)等差收付复利公式

1、等差序列终值公式

2、等差序列现值公式

3、等差序列年金公式

四、等值计算公式的应用 作业:习题

第四章 经济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经济效果评价是项目评价的核心内容,为了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研究经济效果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为分析问题方便起见,本章假定项目的风险为零,即不存在不确定因素,方案评价时能得到完全信息。 教学目的:熟悉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掌握静态、动态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掌握不同类型投资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本章重点:投资回收期的概念和计算;净现值和净年值的概念和计算;基准收益率的概念和确定;净现值与收益率的关系;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和计算 本章难点:净现值与收益率的关系;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和计算 第一节 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对方案分析期内的费用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的方法。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

(一)投资回收期的含义

是指投资回收的期限,也就是用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收入回收初始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从而减少投资的风险。

(二)标准投资回收期

一般情况下,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但应该短至几年,方案才是可行的,需要有个判别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标准投资回收期,它一般是由国家或部门(行业)制定的。

二、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情况下,方案净现金流量累计为零的时间。 第一种情况:若每年发生的净现金流量相等

第二种情况:每年发生的净现金流量不相等

判别标准:投资回收期小于标准投资回收期,方案可行

三、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是指在比较两个方案时,投资大的方案用每年净收益的增加额,或用每年经营成本的节约额(假定两个方案的销售收入相等)来回收增加的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判别标准:若追加投资回收期小于标准投资回收期,应选取投资大的方案;若追加投资回收期大于标准投资回收期,应选取投资小的方案。 在进行多方案比较时,一般采用“环比法”

四、投资效果系数法(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收益率指标)

是指投资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规模时,其年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即单位投资所能获得的年净收益。

判别标准:投资效果系数大于标准投资效果系数,方案可行。

投资效果系数指标只能评价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不能用于比较方案的优劣性。比较方案的优劣,应该用相对投资效果系数,其含义是单位差额投资所能获得的净收益。

判别标准:相对投资效果系数大于标准投资效果系数,取投资大的方案,否则取投资小的方案。

1、投资利润率

2、投资利税率

3、资本金利润率

第二节 动态评价方法

一、动态投资回收期法 静态的投资回收期虽然计算简单,但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对于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方案,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论很可能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使本不可行的方案得以通过。动态的投资回收期则能客观地反映投资的偿还能力。

判别标准:投资回收期大于等于标准投资回收期,方案可行。 投资回收期法的优点:简单易用和一定的评价风险能力 投资回收期法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回收期以后的盈利情况,因此不能全面反映方案的经济效益,不宜作为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方法。

投资回收期法的是适用范围:资金来源困难的企业,急于收回投资;缺乏预测能力的企业或投资风险较大的方案;投资额较小且各备选方案的现金流量近似的项目。这些情况采用该指标有一定意义。

二、净现值法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是指方案在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到期初是的现值之和。

单方案评价的判别标准:NPV≥0,方案可行,否则方案不可行。 净现值的大小与折现率的关系:净现值随着折现率的增大而减小。 多方案选优时:

若方案的寿命期相同,则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

若方案的寿命期不相同,则必须采取一定的假设,使各方案有相同的周期。通常采用最小公倍数法来统一方案的寿命期。

三、净现值率

净现值率(Net Present Value Ratio,NPVR):NPVR=NPV/I 判别标准:

单方案:NPVR≥0,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 多方案比较时,净现值率较大的方案为优。

四、净年值

净年值(Net Annual Value,NAV):NAV=NPV(A/P,I,n) 判别标准:

单方案:NAV≥0,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 多方案比较时,净年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

五、费用评价指标

1、费用年值(Annual Cost,AC) 是净年值的特例,指将寿命期内的成本费用折算为年金并对方案间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AC=PC(A/P,i,n)

判别标准:费用年值越小越好

该方法只考虑了方案的费用支出而没有考虑收益指标,不能直接判断方案是否可行。主要适用于满足相同需求的多个方案间的对比分析。

2、费用现值(Present Cost,PC)

净现值的特例,指对方案寿命期内的成本费用折现并对方案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判别标准:费用现值越小越好

该方法只考虑了方案的费用支出而没有考虑收益指标,不能直接判断方案是否可行。主要适用于满足相同需求的多个方案间的对比分析,尤其是收益很难量化的公益项目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比如:社会福利,教育投资,国防和长江大堤的加固等。

六、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指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值。 原理公式:

,解出IRR 评价准则:IRR≥ic,可行;反之,不可行。

七、、效益费用比率法

效益费用比率(Benefit-Cost Ratio,B/C)是指方案在寿命期内收益现值与费用现值之比,它反映方案的经济效益高低。

B/C=收益现值/费用现值 或B/C=收益年值/费用年值

判别标准:B/C≥1,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只适用于单方案评价) 这种方法不仅用于盈利性项目的评价,还广泛的运用于公共项目的评价。在进行公共项目评价时,B/C可能会小于1,这时不能直接就判断方案不可行,需结合其他因素,从整个社会发展角度来衡量方案的可行性。 课后作业:习题

第五章 项目群的评价与选优

教学目的:本次课要求掌握备选方案与经济性评价方法,熟悉备选方案的类型以及各种方案的经济评价选优方法。

教学重点:独立方案、互斥方案、混合方案的经济性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独立方案、互斥方案、混合方案的经济性评价方法 项目群:经济上和技术上相互联系的众多项目方案

方案类型:1.独立方案: 2.互斥方案: 3.互补方案:4.混合方案 第一节 互斥方案的比选

该类型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包括: 绝对效果检验:考察备选方案中各方案自身的经济效果是否满足评价准则的要求 相对效果检验:考察备选方案中哪个方案相对最优

一、寿命相等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1.净现值法与净年值法 2.费用现值法与费用年值法 3.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4.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5、互斥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

二、寿命不等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1.年值法——这是最适宜的方法 2.现值法

三、无限寿命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1.现值法 2.年值法 第二节 独立方案的比选

一、无约束条件的独立方案的比选

独立方案的采纳与否,只取决于方案自身的经济效果,因此独立方案的评价与单一方案的评价方法相同。只要资金充裕,凡是能通过自身效果检验(绝对效果检验)的方案都可采纳。常用的方法有:

1.净现值法 2.净年值法 3.内部收益率法

这些方法的评价结论完全一致。

二、有约束条件的独立方案的比选

1、指标排序法

常用NPVR,IRR指标排序

2、互斥方案组合法 第三节 混合方案的比选 课后作业:习题

第六章 不确定性分析

在前面介绍第

四、五章内容时,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即不存在不确定因素,方案评价时能得到完全信息。但是,未来实际发生的情况与事先的估算、预测很可能有相当大的出入。为了提高经济评价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尽量避免和减少投资决策的失误,有必要对投资方案做不确定性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教学目的:本次课要求掌握不确定性评价方法,了解产生不确定性因素的原因,熟悉不确定性分析的含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

教学重点:不确定性分析的含义、盈亏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 教学难点: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 第一节 不确定性分析概述

一、产生不确定性因素的原因

(1)市场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价格波动 (2)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变革 (3)新产品、代用品的出现 (4)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5)统计数据的不足及统计方法的局限性

(6)难以准确预见的各种经济形式及政治形式的变化等。如利率的调整、汇率的变化,政策的调整、重大的政治事件

二、不确定性分析的含义

不确定性分析:分析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三、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风险概率分析法

第二节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指项目从保本的角度出发,判断投资项目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的承受能力。通过分析产品产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找出投资项目盈利和亏损在产量、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等方面的盈亏平衡点(有称保本点)。确定项目能承受的最大风险,找出不至于发生亏损的临界值,从而判断项目投资取舍范围,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一、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三、优劣盈亏平衡分析

四、盈亏平衡分析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三节 敏感性分析法

一、敏感性分析的概念

二、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三、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假设某一不确定性因素变化时,其他因素不变,即各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

1、确定具体经济效果指标作为敏感性分析的对象

2、选取不确定性因素(关键因素,如R、C、K、n)

对于一般项目而言,敏感性因素有:投资额、工期、产量及销售额、价格、经营成本

3、设定因素的变动范围和变动幅度(如-20%~+20%,10%变动)

4、计算某个因素变动时对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

5、绘制敏感性分析图,作出分析。

找出最敏感、次敏感和不敏感因素

找出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临界点,即敏感因素的最大变动幅度(需绘制基准参数线

四、敏感性分析的优点和局限性 课后作业:习题

第七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教学目的:本次课要求明确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了解投资项目管理周期的划分,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教学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教学难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投资项目

二、投资项目管理周期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二)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投资决策的依据;申请借款的依据;开展外部协作的依据等等。

(三)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 机会研究;初步F.S;详细F.S。

(四)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工作程序

(五)可行性研究的编制依据和要求 1.编制依据

项目建议书;委托方的要求;有关基础资料,规范、标准、定额等指标;经济评价的基本参数等。 2.编制要求 (1)实事求是

(2)有资格的单位编制

(3)研究内容完整且应达到一定的深度 (4)严格签证和审批

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一、项目的背景和历史

二、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确定

三、资源、原材料、燃料供应及公用设施情况

四、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

五、技术设计方案

六、环境保护

七、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八、项目实施进度

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十、财务效益分析

十一、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二、社会效果评价

第三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格式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 课后作业:习题

第八章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本章自学)

教学目的:掌握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了解并熟悉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教学重点:财务评价 教学难点:国民经济评价 第一节 项目财务评价 第二节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第九章 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

教学目的:了解设备的磨损及其磨损规律、补偿方式,熟悉设备的折旧及方法。掌握设备更新的决策方法和设备的租赁分析,熟悉影响租赁或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设备的折旧及方法;设备更新的决策方法,设备的租赁分析 教学难点:设备的折旧及方法;设备更新的决策方法 第一节 设备的磨损、补偿与折旧

一、设备的磨损及其磨损规律

设备更新源于设备的磨损。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磨损是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

1、第Ⅰ类有形磨损:外力作用下(如摩擦、受到冲击、超负荷或交变应力作用、受热不均匀等)造成的实体磨损、变形或损坏。

2.、第Ⅱ类有形磨损:自然力作用下(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指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和损坏。

1、第Ⅰ类无形磨损:设备制造工艺改进→制造同种设备的成本↙→原设备价值贬值

2、第Ⅱ类无形磨损:技术进步→出现性能更好的新型设备→原设备价值贬值

(三)设备的综合磨损

二、设备的补偿方式

物理补偿:大修理、现代化改装、更新 价值补偿:折旧

三、设备的折旧

(一)折旧的含义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随着资产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将折旧费计入成本费用是企业回收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手段。按照国家规定的折旧制度,企业把已发生的资本性支出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去,然后通过产品的销售,逐步回收初始的投资费用。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值:指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重置价值。

2)固定资产净残值=(估计残值-估计清理费用)。一般为原始价值的3~5%。 3)固定资产估计使用年限:指固定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

(三)折旧的方法

1、直线折旧法 ①平均年限法 ② 工作量法

2、加速折旧法(使固定资产尽快得到价值补偿的折旧计算方法) ① 余额递减法(定率递减法) ② 双倍余额递减法 ③ 年数总和法

第二节 设备更新决策

一、设备更新及其原则

二、设备原型更新的决策方法

三、设备技术更新的决策方法 第三节 设备租赁分析

一、租赁简介

二、租赁与购买决策考虑

三、影响租赁或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四、租赁决策分析 课后作业:习题

第13篇: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相关的经济学概念;②熟练的掌握有关经济学理论,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一定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提高经济参与能力。

3.态度目标: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明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全面辩证的看待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教学重点】总体上把握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国情

【教学难点】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与应用;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方法】案例法,数据分析发;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做一个概要的分析,进而说明,我们掌握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际。座位一个合格个公民,必须了解国情,参与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与评价一个经济社会的经济形势?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如何?现在,我们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基础上,可以做全面的分析。

对经济形势作出评价,首先要有一定的评价指标,那么,经济评价指标有哪些呢?

一.经济评价指标(板书)

全面、详实的评价经济体系,要用到好多指标,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年鉴{展现图片},用到了好多指标,课可以登陆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查阅到相关的数据。但对于一般的衡量经济运行指标,最经常的有四个指标,分别从经济总量及其增长情况、物价变动情况、社会就业情况以及在开放经济社会中国际收支,来衡量经济运行状况。这也是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最为关注的几个方面,即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逐一简单介绍这些经济指标的含义及作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知识储备,可以请学生来完成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回顾。

1.关于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国际上常用GDP(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资料及网站】

【课后作业】

第14篇:教案经济学交通工程

教学管理

5.2质量控制

5.2.1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5.2.1.6 教案 ( )经济学

材料提供人: 整改、验收人: 验收日期: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与材料 课程名称: 经济学 英文名称: Economics 总学时: 54 其中:实验课0 学时 学 分: 3 先修课程: 无

教 材: 《经济学原理》,曼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参考教材: 《微观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经济学原理》,卢锋,北京大学出版杜,2002年。 课程性质: 工程管理/交通工程专业必修课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教学目的

树立基本的经济学概念,了解人们如何决策、如何交易、经济如何运行。

二、教学内容

(一)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三、教学重点

对资源稀缺性、边际、机会成本等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五、本章习题

无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一、教学目的

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

二、教学内容

(一)经济学假设的作用;

(二)循环流量图经济模型;

(三)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模型;

(四)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概念;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

经济学的假设,经济学的模型。

四、教学难点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学生讨论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三章相互依存的贸易

一、教学目的

掌握贸易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

(一)生产可能性;

(二)贸易理论的起源;

(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四)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

比较优势理论。

四、教学难点

比较优势理论。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学生讨论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一、教学目的

掌握供求曲线和供求的经济学分析。

二、教学内容

(一)竞争市场的概念;

(二)需求曲线及其移动;

(三)供给曲线及其移动;

(四)市场均衡分析。

三、教学重点

竞争市场的概念;均衡分析方法。

四、教学难点

均衡分析。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学生讨论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五章弹性及其分析

一、教学目的

掌握弹性的概念,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价格弹性;

(三)供给价格弹性;

(四)其他类型的弹性。

三、教学重点

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

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学生讨论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一、教学目的

掌握价格限制的概念及对市场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一)价格上限;

(二)价格下限;

(三)税收与税收归宿。

三、教学重点

价格上限、价格下限。

四、教学难点

税收归宿。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学生讨论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一、教学目的

掌握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一)支付意愿;

(二)消费者剩余;

(三)生产者剩余;

(四)市场效率。

三、教学重点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应用。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学生讨论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一、教学目的

了解税收对市场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一)无谓损失的概念;

(二)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

三、教学重点

无谓损失。

四、教学难点

无谓损失。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一、教学目的

掌握国际贸易的均衡模型。

二、教学内容

(一)有国际贸易的均衡;

(二)国际贸易的均衡。

三、教学重点

国际贸易对市场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国际贸易对市场的影响。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十章外部性

一、教学目的

掌握外部性的基本概念,掌握科斯定理。

二、教学内容

(一) 外部性与市场效率;

(二) 科斯定理;

(三)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三、教学重点

科斯定理。

四、教学难点

科斯定理。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一、教学目的

掌握公共物品的概念,理解搭便车现象。

二、教学内容

(一)公共物品;

(二)共有资源;

(三)产权。

三、教学重点

公共物品的概念、竞争性、排他性。

四、教学难点

竞争性、排他性。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一、教学目的

掌握无差异曲线、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理论。

二、教学内容

无差异曲线、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理论。

三、教学重点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理论。

四、教学难点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理论。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二十二章微观经济学前沿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经济学的一般内容。

二、教学内容

信息的传递与民主选择理论。

三、教学重点

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教学难点

投票理论和行为经济学。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一、教学目的

掌握GDP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GDP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计算。

三、教学重点

GDP的组成。

四、教学难点

GDP的组成。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二十四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一、教学目的

掌握CPI和GDP平减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CPI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计算。

三、教学重点

CPI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

名义利率和真实利率。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二十五章生产与增长

一、教学目的

掌握一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二、教学内容

生产率的含义和决定因素。

三、教学重点

生产率的含义和决定因素、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

四、教学难点

无。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二十六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一、教学目的

掌握金融机构的组成、国民收入帐户的含义。

二、教学内容

金融机构的组成、国民收入帐户的含义。

三、教学重点

国民收入帐户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无。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二十七章基本金融工具

一、教学目的

掌握现值含义、风险管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掌握现值含义、风险管理方法、有效市场理论。

三、教学重点

有效市场假说。

四、教学难点

无。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二十八章失业

一、教学目的

掌握失业的确认标准和分类。

二、教学内容

掌握失业的确认标准和分类。

三、教学重点

失业的分类。

四、教学难点

失业的确认标准。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二十九章货币制度

一、教学目的

了解银行体系,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创造过程。

二、教学内容

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创造。

三、教学重点

货币创造。

四、教学难点

货币创造。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三十章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

一、教学目的

了解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的成本理论。

三、教学重点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

四、教学难点

通货膨胀的成本。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三十一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的

掌握开放经济的进口与出口。

二、教学内容

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

三、教学重点

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

四、教学难点

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三十二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一、教学目的

了解开放的宏观经济管理。

二、教学内容

掌握可贷资本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掌握可贷资本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政策对开放经济的影响。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三十三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教学目的

了解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

掌握古典和现代对短期经济波动的解释。

三、教学重点

掌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图形描述和变动分析。

四、教学难点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图形描述和变动分析。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三十四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一、教学目的

了解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

二、教学内容

掌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机制。

三、教学重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四、教学难点

乘数效用。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三十五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

一、教学目的

了解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菲利普斯曲线的产生与发展。

三、教学重点

掌握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成。

四、教学难点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

六、本章习题

见课件

第15篇:宏观经济学教案 2

宏观宏观学 授课教案

主讲人:刘树奎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定义、问题与方法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1.回忆上学期鲁滨逊的故事

2.关于宏观经济学的一个简短定义: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国民经济 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它经济总量 的决定。

二、宏观经济问题

1、经济增长:

这是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考察的。

我们在第三章详细考察。

2、经济周期:

一个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收缩期、谷底、扩张期和顶峰。表示如下:

3、失业

1)什么叫失业?

失业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在当前的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且具备劳动能力,目前没有工作但正在积极寻找工作。

思考:无业游民与失业者的区别。 2)失业的衡量:

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 [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 成为失业者必须符合3个条件: A 年龄16岁-65岁; B 愿意工作但没有工作; C 有工作能力。

成为失业者还要符合以下3个条件之一: A 没有工作,但在此前4周内积极找工作; B 已经下岗,等着被招回;

C 期待着在30天内开始新的工作。 3)失业的分类:

A 摩擦性失业: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变动所引起; B 结构性失业:由于特定行业或地区就业机会的减少,这种情况下 “失业”与 “空位” 并存;

C 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波动产生的普遍性失业。 4)自然失业与充分就业:

A 自然失业:经济中难以克服的因素所引起的,是无法避免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都属于自然失业。

B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有工作,只要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并行不悖。

C 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

5)失业的经济影响

2 A 失业的危害:

a 产出与收入的减少; b 人力资本损失; c 社会问题;

B 失业的积极的一面:

a 一定程度的失业存在是保持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 b 人尽其才需要寻找、比较、挑选和淘汰; c 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在流动中形成的; d 失业者存在是对在业工人无形的督促。

4.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

价格水平持续、稳定、普遍的上升。 2)通货膨胀的表示与衡量:

通货膨胀率={[今年价格水平-上年价格水平]/[上年价格水平]}100%;

3)通货膨胀的分类:

A 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以下;

B 奔腾的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100%之间; C 超级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0%以上。 4)看看美国的通货膨胀

5、国际经济

1)现代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背景; 2)金融危机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表现形式;

3)贸易余额:一国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出口减去它从世界其它国家的进口的余额;

A 出口>进口,贸易顺差; B 进口>出口,贸易逆差。

6、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通过各级政府的收支活动和税收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

2)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情况。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解决“是什么?”;规范分析解决“应该是什么?” 2)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

A 内生变量是指模型内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指用来解释模型内其它变量,但其本身要由模型外来解释的变量。

B 存量:衡量某一时点上的数量;

流量:衡量某一时期内的数量。 3)几个关于存量与流量的例子: A 投资I与资本K:K=K-1+I; B 储蓄S与财富W:W=W-1+S;

3 C 经常项目CA与净国际投资头寸NNIP: NNIP=NNIP-1+CA; D 预算赤字DEF与公债规模Dg:Dg=Dg-1+DEF。

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3、动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4、三市场划分:

1)产品市场;2)要素市场;3)金融市场。

5、四行为主体:

1)家庭;2)企业;3)政府;4)国外。

6、以微观分析为基础

7、防止“合成谬误”(萨缪尔森)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几个主要概念

一、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1、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一定时期之内,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 GNP:

一定时期之内,一国公民所生产的境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

[例1]美国一公民为从事一项国内投资,向日本一家银行贷款,该项目每年为这位美国公民带来200百万美元收入,但每年向日本支付利息10万美元。

在此例中:

美国GDP :增加200万美元 GNP :增加190万美元;

日本GDP :增加0 GNP:增加10万美元。 [例2]韩国一公民在中国执教足球甲A联赛一年,获收入30万美元。

在此例中:

中国GDP :增加30万美元 GNP:增加0 韩国GDP:增加0 GNP:增加30万美元

3、GDP与GNP之关系如下:

GNP–本国要素在国外收入+外国要素在职本国收入=GDP 我们把 “本国要素在国内收入–外国要素在本国收入”

定义为:“净要素支付”,记为NFP,则 GNP–NFP=GDP; GNP=GDP+NFP。

4、对GDP和GNP的理解:

1)只计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用增值法

[例子]面包生产的过程

2)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 3)只记当期的产出

[思考]没卖出去的产品怎么办? 4)GDP或GNP的不足与校正

A 该记的没有记:黄赌毒、走私、地下经济以及家务劳动; B 该扣的没有扣: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

C 总量上的缺陷:两介国家,GDP一样,构成不一样;

D 分配上的缺陷:人均GNP一样,可能一国两极分化,另一国相对平

4 均;

E 校正:经济净福利 Net Economics Welfares [NEW]

二、名义GNP与实际GNP

1、名义GNP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GNP;

2、实际GNP是用不变价格(基期价格)计算的GNP。

三、利率与贴现

1、利率:利率是一种比率,它表示今天的货币或商品换取明天的货币或商品之条件;

[例]某银行年利率10%,今天的1元钱1年以后值多少? 1[1+10%]=1.1 换言之,为使明年得到1元,今年应存入: 1/[1+10%]= 0.91

2、贴现:将来的货币或商品按一定的比率折合成今天的价值,这个比率叫贴现率。

1)假设年利率为i,未来各年收入流量为Y

1、Y

2、Y

3、„„、YN,这笔收入流量的现值为:

2N PV=Y1/[1+i]+ Y2/[1+i] +„„+ YN/[1+i] 2)假设年利率为i,未来各年收入的流量都相等为Y,这笔收入流量的现值为:

PV=Y/i

3)[案例研究] “时间偏好与贴现率”

四、预期

1、静态预期:假设明年与今年相似而行事的预期: Ye+1= Y

2、外推型预期:与预期者的情绪有很大关系: Ye+1= Y+ α[Y–Y-1] α=1,预期者乐观;

α= – 1,预期者悲观;

α= 0,预期者中性。

3、适应性预期:根据其现期预期被证实的误差程度来调整其对未来的预期。

ee e Y+1= Y+α[Y–Y] ( 0

按照这种方法,对下年的预测值实际上是去年预测值和今年实际值的加权平均:

Ye+1= [1–α] Ye +αY α=0,每期预测值都相同:Ye ;

α=1,成为静态预期:Y。

4、理性预期:预期者能对个人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加以有效利用的预期,被称为理性预期假说。

1)穆思(Muth)1961,《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的理论》:“由于预期是对未来事件有根据的预测,所以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把这种预期叫做‘理性’预期。”

2)卢卡斯(Lucas)1981,《关于使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政策评估的批判》,提出经济结构变量非常量。

5

5、[案例研究] “征地与打井”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形成

1、否定萨伊定律

2、提出三大心理规律

3、发展有效需求理论

4、提出政府干预思想

[案例研究] “市场经济与看得见的手”

二、后凯恩斯经济学的两大分支:两个剑桥之争

1、新古典综合:这一学派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萨缪尔森为代表,大学所在地在剑桥镇。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并在各方面系统化、模型化:

1)希克斯—汉森:IS—LM模型;

2)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之消费理论; 3)索洛:新古典增长理论;

4)克莱因、米勒: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2、新剑桥学派:以琼·罗宾逊为代表,在英国剑桥大学。

1)琼·罗宾逊:反对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结合,认为这是杂牌凯恩斯主义,好认为应该从古典学派那里听取营养,从分配问题入手,才能更好地理解凯恩斯;

2)斯拉法:建立了新剑桥学派的价值理论模型,1960年出版了《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

3)帕西内蒂:建立了新剑桥学派的增长理论

三、“非均衡的” 凯恩斯学派

1、克劳沃:《凯恩斯主义者的对抗革命:一个理论评价》;

2、莱荣霍甫德:《论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

3、贝纳西:《非瓦尔拉斯宏观经济学》。

以上这些代表人物共同强调宏观经济的非均衡性。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兴起:反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重新强调工资、价格的自由伸缩性,市场出清等,提出了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和实际经济周期等分析工具,在政策主张上反对国家干预。这一学派包括:

1、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

2、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

五、新凯恩斯主义

1、否定工资、价格自由伸缩性的假设;

2、提出价格粘性的新观点: 1)工资合同理论; 2)菜单成本理论; 3)效率工资理论。

3、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6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衡量

一、收入和支出的流量循环模型(1) 1.两部门模型

1)只有家庭和企业;

2)总收入[总供给]:Y=C+S,

总支出[总需求]:E=C+I; 3)总需求=总供给, S=I 漏出:S ;

注入:I 2.三部门模型

1)家庭、企业、政府;

2)总收入[总供给]:Y=C+S+T,

总支出[总需求]:E=C+I+G; 3)总需求=总供给, S+T=I+G 漏出;S、T:

注入: I、G 3.四部门模型

1)家庭、企业、政府、国外; 2)总收入[总供给]:Y=C+S+T,

总支出[总需求]:E=C+I+G+NX; 3)总需求=总供给, S+T=I+G+NX 漏出;S、T:

注入: I、G、NX

二、国民收入的衡量方法

1、支出法衡量国民收入

从上图中箭头指向企业的部分来看,由四部分构成: Y=C+I+G+NX:

1)消费C,最主要的部分,美国60%以上,中国接近50%。包括: 耐用消费品支出;

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服务支出

住房租金

2)投资I,最活跃的部分,波动大,包括:

固定投资;

存货投资;

住房投资。 3)政府购买支出G

7

国防支出:军事采购、军饷等;

其它物品与劳务支出:包括基础设施、及警察、法院服务等支出。 4)净出口NX=X-M:

出口-进口

二、国民收入的衡量方法

2、收入法衡量国民收入:可以从流量循环图中箭头指向或离开家庭的部分核算。

1)国民收入NI,一国所有的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总和。包括:

劳动收入;

所有者收入;

租金收入;

企业利润;

净利息收入(企业支付的利息) 2)国民收入NI与GDP之关系:

A)GDP-折旧=NDP(国内生产净值); B)NDP-间接税=NI。 3)个人收入PI:

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PD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

3、部门法衡量国民收入:

将各部门增加值分别核算后加在一起。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衡量

一、名义GDP与实际GDP

1、名义GDP:

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2、实际GDP:

以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是实际GDP。

3、二者关系:

名义GDP/价格指数=实际GDP。

二、价格指数(1)

1、概念

指数:现期值与基期值之比;

价格指数:现期产值除以基期产值,以产量为权数计算。

2、几种主要的价格指数:

1)GDP缩减指数(GDP消膨指数) 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注意]以现期商品组合为权数计算。

二、价格指数(2)

2)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CPI=现期消费组合总支出/基期消费组合总支出 [注意]这里是以基期商品组合为权数计算。 [例子]某一消费资料如下表,计算CPI:

二、价格指数(3)

[解] CPI=[1.25+12.56+0.75200]/ [0.85+116+0.7200] =231/210 =1.1

三、奥肯定律

1、奥肯定律

描述失业率和GDP增长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一条经验性规律。

2、定律含义:

1)失业率每增加1%,GDP下降2%;

2)交替关系主要存在于周期性失业的情况下。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一、国民收入的生产(1)

1、考虑总量生产函数: Y=F(K,L) Y:实际产出;K:资本存量;L:就业水平

2、总量生产函数的性质

1)⊿Y/⊿K >0, ⊿2 Y/⊿K

资本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并且递减; 2)同样适用于L:

3)tY=F(tK, tL), t>0。

规模报酬不变。

一、国民收入的生产(2)

[例子]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L1-

检验三个性质:

1) ⊿Y/⊿K=AL1- αK-1 = α A[K/L]-1 >0; ⊿2 Y/⊿K= α AL1-[α -1]K-2

3) F(tK, tL)=A[tK][tL]1-= t AKL1- = tY

3、几个假设

1)不存在失业,充分就业; 2)潜在产出水平Y=F(K,L)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

从宏观意义上分析劳动、资本要素的价格确定就是讨论国民收入分配。

1、几个假设:

1)完全竞争与充分就业; 2)两个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 3)要素供给不变Y、L,价格为r、w; 4)潜在产出水平Y,价格为P。

2、劳动市场均衡:

劳动供给:SL=L^ 劳动需求:DL=MPL(w/p)

以上两个方程能解出一个均衡解:(w/p)*

9

3、资本市场均衡:

资本供给:S k=K^ 劳动需求:D k=MP k (r/p)

以上两个方程能解出一个均衡解:(r/p)*

4、欧拉定理 Y=MPL ⊿L+MPK ⊿K “谁贡献谁收益,总贡献等于总收益” 证明欧拉定理(在下页):

三、国民收入的消费

这里的消费是指广义的消费,指对商品与劳务的总需求或总支出, 考虑一个封闭经济:

Y=C+I+G

1、消费

1)几个概念: a、消费函数

b、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c、自主消费与引致消费 2)消费理论简介

a、凯恩斯消费理论

a)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mpc:0~1; b)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c)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而非利率:C=a+bY; d)长期中的矛盾:消费之谜。

b、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假说之消费理论

a)每个家庭都根据其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 b)每个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其消费和储蓄是不一样的,消费取决于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c)消费不仅取决于收入,而且还取决于财产。 c、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之 消费理论

a)人的收入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 b)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c)持久性收入中包括劳动收入与财产收入,所以,消费不仅仅取决于收入,也取决于财产。

2、投资

1)投资之定义

投资是指资本存量之增加。 2)投资函数

投资与实际利率的关系叫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成反比例关系。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3、政府购买

1)G=T,政府预算平衡; 2)G>T,政府预算赤字;

10 3)G

第四节 国民收入均衡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

1、总需求

AD=C+I+G=C(Y-T)+I(r)+G

2、总供给

AS=F(K, L)=Y

3、总需求=总供给

Y= C(Y-T)+I(r)+G → r*

二、金融市场均衡

1、可贷资金的供给

S=Y – C – G=Y – C(Y – T) – G 私人储蓄:Y – T – C ; 公共储蓄:T – Y。

2、可贷资金的需求 I=I(r)

3、可贷资金的供给 = 可贷资金的需求 S=I(r) → r*

三、财政政策的作用

1、政府购买的变动

以政府购买增加为例: 1)产品市场

政府购买增加→潜在收入不变→消费不变 →投资减少→利率上升→挤出效应

2)金融市场

政府购买增加→公共储蓄减少→潜在收入不变→私人储蓄不变→总储蓄减少→利率上升

2、税收变动

以减税为例: 1)产品市场

减税→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加 →投资减少(潜在收入不变,政府支出不变)→利率上升→挤出效应→

2)金融市场

减税→公共储蓄减少→私人储蓄不变→总储蓄减少→利率上升

第三章 经济增长

第一节 经济增长概述

一、经济增长的一个经典定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1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现和反映》,《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P21。

二、三点含义

1、经济实力增长——商品与劳务总量越来越多——GDP或人均GDP越来越多;

2、必要条件:技术进步;

3、充分条件:制度与意识之相应调整。

四、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考察

1、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英国,由1780年——1938年间,用了58年使GNP翻了一番;

2、美国1839年——1888年,用了49年使GNP翻了一番;

3、日本1885——1919年,用了34年使GNP翻了一番;

4、中国1977——1987年,用了10年使GNP翻了两番。

五、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1、古典经济学家就开始研究经济增长:

亚当·斯密: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积累→劳动人数增加;

大卫·李嘉图:

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2、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中心是生产能力的长期增长,主要有两个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此为第一个模型

新古典模型:最有影响的模型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一、模型介绍

哈罗德(英)和多马(美)于1947年至于1959间提出并完善,它是第一个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研究经济增长的模型,同时它也是后面将要介绍的索洛模型之基础。

二、变量说明

1、大写表示总量:

L:劳动力总量,一个经济的整体就业人数。 K:资本总量;

Y:总产出,它由生产函数Y=F(K,L)决定; W:工资;

2、小写表示人均量: k: 人均资本, k=K/L; y: 人均产出, y=Y/L; w: 人均工资, w=W/L;

三、模型分析

1、假设: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

资本产出比v固定,劳动产出比á固定,那么,资本劳动比(人均资本占有量)亦不变v/á。

2、生产函数:Y=min[L/ ᣬK/ v]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条件:

1)先从需求方面确定总产出的动态均衡条件:

I=△K,I=S,S=sY → Y=I/s → △Y=△I/s ① 2)从总供给方面确定总产出的动态均衡条件,假定所有资本都被充分利用:

Y=min[L/ ᣬK/ v] → Y=K/v → △Y=△K/v =I/v ② 3)均衡经济增长条件

由①和②: △I/s =I/v 可得投资增长率:△I/I= s/v 由②: △Y=△K/v =I/v = S/v= (s/v)Y 可得产出增长率:△Y/Y= s/v ∴ 投资和产出必须同步增加

另外,考虑劳动力被充分利用的情况:

Y =L/á → Y (t) = L(t) / á(t)

两边取对数再对时间求导:

㏑Y (t) = ㏑ L(t) -㏑ á(t)

(1/Y) dY= (1/L) dL → △Y/Y=△L/L 设△L/L=n,那么,△Y/Y=△L/L=n,

这说明:经济均衡增长必须做到产出、投资与人口同步增长: s/v =n。

4、哈罗德——多马模型之缺陷

1)如果条件得不到满足,要么失业率上升,要么投资回报度下降,虽然可以解释这些非均衡增长问题,但无法解决之;

2)模型之三个参数都是“外生变量”,一旦出现不均衡,只能任其发展下去;

3)模型没有解释储蓄率是如何决定的。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一、模型简介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对经济增长理论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修正。他讨论了长期均衡增长的存在性问题和稳定性问题,并分析了在均衡增长条件下的消费、投资与劳动力工资率、资本回报率等的关系。1987年获Nobel经济学奖。索洛模型为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基础。

二、模型的假设

1、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 Y=F(K, L ) ;

2、假设K和L是可以替代的;

3、总量生产函数的三个性质;

4、y=F (K, L )= (K/L, L/L ) =(k, 1) = c+i = (1-s) y+i

三、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

1、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 y=f(k)∴ ⊿y=f(⊿k)

13 这说明人均资本存量变化影响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k 主要取决于投资与折旧,

即⊿k (i,δ) = i-δk

2、投资的决定

i=s (y) = s f(k) 这说明投资取决于两个因素:储蓄率s 和人均资本存量k,成同方向变动。

3、关于折旧

采用固定比例折旧法,δ为平均折旧率,则每年折旧掉的人均资本就是: δk

四、经济增长的稳定状态

1、资本积累=资本存量的改变=净投资:

⊿k = i-δk = s f(k)-δk

2、经济增长的稳定状态就是:

⊿k = 0,即 s f(k)=δk

3、经济增长稳定状态的几点含义:

1)经济增长稳定状态是一种趋势;

2)稳定状态如果受意外冲击而偏离,它也能自动恢复,这是哈罗德模型所不具备的;

3)稳定状态是一种可持续的状态; 4)人们可以影响或选择稳定状态。

五、储蓄率对稳定状态的影响

1、储蓄率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

2、如果一个经济有较高的储蓄率,它会保持一个较大的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但它不一定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六、资本积累的黄金定律

1、黄金定律的含义

一个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选择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这个状态就叫作资本积累的“黄金定律水平”,记为:kg*

2、黄金定律的基本条件

黄金定律的基本条件是: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即 MPK=δ

3、推导如下:

c=y-i= f (k)-i 在稳定状态,总有 i*=δk*, 那么: c*= f (k*)-δk* 对上式求导并令其等零: c*′= f ′(k*)-δ= 0 f ′(k*) =δ MPK = δ

七、基本索洛模型的启示

1、一个高的储蓄率和高的投资率导致一个高的稳态的人均资本存量和高的产出,但未必会导致一个高的经济增长率;

2、经济增长率一般发生在从低资本存量到高资本存量过程中;

3、经济一旦处于稳定状态,便不再有经济增长;

4、那么,如何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呢?且看下一个问题。

八、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

1、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

根据:y=Y/L,k=K/L,L也可变,那么:

⊿k = i-(δ+n) k (n为人口增长率) 现在δ和n 以不同的方式降低k 。

⊿k = s f(k)-(δ+n) k 令 ⊿k =0,则 有:s f(k*)= i*=(δ+n) k*

2)加入了人口增长的索洛模型实现了三个扩展: [A]解释了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增长; [B]富和贫的一种解释;

[C]黄金定律的修正: MPK =δ+n 。

2、技术进步与劳动效率

为解释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把技术进步引入索洛模型: Y=F(K, L) → Y=F(K, L·E)

其中: E 是劳动效率变量; L·E 则是劳动的效率单位数。

假设E以固定速率g增长,L以n速率增长,那么, L·E 就以“n+g”之速率增长。

(推导过程省略)

3、技术进步对稳态之影响

1)考虑技术进步以后变量有了新的含义:

k=K/L·E,y=Y/L ·E 2)有技术进步的稳态:

⊿k = s f(k)-(δ+n+g) k 令⊿k =0,则 有:s f(k*)= i*=(δ+n+g) k* 3)新稳态的含义

它解释了技术进步导致了人均产出持续增长;

每效率单位的资本k=K/L·E 及

每效率单位的产出y=Y/L·E 都不变,

但人均总产出Y/L= y ·E 以速率g增长;

总产出Y= y ·E · L 以 n+g 的速率增长。

4、技术进步对黄金定律的影响 c=y-i c*= f (k*)-(δ+n+g) k* 对上式求导并令其等零:

c*′= f ′(k*)- (δ+n+g) = 0 f ′(k*) = δ+n+g MPK = δ+n+g

第四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一、索洛模型的缺陷

1、技术外生

2、理论与现实之矛盾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

1、索洛模型中,储蓄率s、人口增长率n,技术进步g都是外生变量。

2、经济学家将以上这些变量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经济的长期增长——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三、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1、储蓄率政策

2、技术政策和人力资本政策。

第四章 失业

第一节 失业分类

一、周期性失业

1、凯恩斯定义的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就是周期性失业。

“为什么我们不生火?”

“因为没有煤”

“为什么我们没有煤?”

“因为父亲失业了。”

“为什么父亲失业了?”

“因为煤太多了。”

——《1931年的故事》

二、自然失业

1、古典学派定义的古典失业,即自然失业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2、自然失业率

在经济动态变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业人口叫自然失业,自然失业对总劳动力的比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第二节 几种失业理论

一、职业搜寻理论

1、假设:

1)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2)工资有差别,搜寻时间与高薪成正比; 3)失业是找高薪工作的一种投资; 4)失业是有成本的。 2.从收益方面分析

搜寻与时间的关系W(t) W/ t>0,  2W/ t2

3、从成本方面分析:

 C/ t>0,  2C/ t2 >0

4、最优搜寻:

 W/ t=  C/ t

5、比较静态分析:

搜寻成本曲线移动会出现什么情况?

失业救济和保险

保留工资水平

二、贝弗里奇曲线

1、空岗率与下岗率(失业率)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曲线叫贝弗里奇曲线。

2、假设:长期均衡中空岗率与下岗率是相等的。

3、区分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

第三节 实际工资刚性

一、最低工资法

1、实际工资刚性

实际工资无法充分调整到使劳动力供需平衡的水平。

2、最低工资法好处

避免劳动者之间的收入过大的差别

3、最低工资法不利之处

提高失业率

[材料]“最低工资”

二、内部人——外部人模型

1、工会存在

2、内部人——已就业的劳动者

外部人——劳动市场上的失业者

3、厂商用外部人替代内部人存在“调换成本”,工会使这种成本加大。

三、效率工资理论

1、雇主主动性地把工资提高到市场均衡水平之上。

2、[案例]“周扒皮与王善人” [案例]“坦桑尼亚的效率工资”

第四节 失业的构成和治理

一、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 从动态态来理解

短期失业一般是摩擦性失业,主要原因是找工作需要时间。 长期失业一般由工资刚性造成

二、失业人员构成

1、年龄结构:青年人失业多;

2、文化结构:文化低的人容易失业

3、性别结构:女性容易失业

4、行业结构:传统产业失业多;

5、种族结构:有色人种失业率高

三、自然失业率上升原因

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女性加入劳动供给; 结构调整速度加快; 失业的回滞

四、失业的两种治理政策

1、主动治理政策

从劳动力供给角度,调整结构等

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工资变动灵活性等;

2、被动治理政策 对失业进行救济;

消除失业的社会影响方面。

第五章 通货膨胀

第一节 货币

一、货币的职能

1、计价单位

2、交易媒介

3、价值储藏

[材料]“假如没有货币”

二、货币的发展史

1、实物货币

2、金银货币

3、纸币

4、电子货币

[材料]“货币简史”

三、货币的界定和测度 从货币供给的角度

1、C= 纸币+ 铸币

2、M1=C+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它支票存款;

3、M2=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非金融机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其它存款;

4、M3=M2+大额定期存款+金融机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其它存款 [讨论] 信用卡是不是货币?

第二节 货币数量论

一、数量方程式 MV=PT M ——货币数量;

V ——货币平均流通速度; P ——每次交易的平均价格;

18 T ——一定时期内的交易数量

四个变量中有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

二、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

1、数量方程式的变形 MV=PY M ——货币数量;

V ——货币的收入速度;

P ——当期产出的平均价格水平; Y ——一定时期内的实际产出

2、对上公式进行处理:先取对数再求时间导数

△M/M+ △ V/V= △ P/P+ △Y/Y △ V/V、△Y/Y是常数;

△M/M是因;

△ P/P是果。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是一种货币现象。

三、古典两分法与货币中性

1、古典两分法

2、货币中性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利率

一、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如果使用实物货币就没有这个区分了;

2、在纸币条件下,有通货膨胀,就有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之区分;

3、费雪方程与费雪效应

设: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i,通货膨胀率, 则: i=r+,或r=i-

☆费雪方程表明:名义利率的变动等于实际利率变动加上通货膨胀率的变动。

☆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率上升1%,名义利率也上升1%。

二、事前实际利率与事后实际利率

1、引入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e,

2、事前实际利率 事前实际利率=i-e,

3、事后实际利率

事后实际利率=i- ,

三、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

1、引入政府债券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是名义利率;

2、另一种理解

持有货币的显性成本是预期通货膨胀率e;

持有货币的隐性成本是购买债券的期望收益,即实际利率r; 所以,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r+ e。

3、货币需求和名义利率成反比 (M/P)d = L(i, Y) L与i成反比变化(机会成本的因素) P与i成正比变化(费雪效应) L与Y成正比变化(实际余额效应)

4、未来货币供给同样会影响当前价格

(M/P)d = L(i, Y) → (M/P)d = L(r+e, Y)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一、预期的通货膨胀

1、经济的混乱;

2、人力资源浪费;

3、税收扭曲。

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1、公平效应

借款者和贷款者; 工人和雇主; 公众和政府。

2、效率效应 干扰价格信号; 浪费了资源。

3、产出效应

一方面,货币工资收入滞后于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扩大,因而有增加产出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通货膨胀过分严重,货币失宠,物物交换限制了产出,这时又会减少产出。

第七章 总需求理论

谈总需求有两个前提:

1、价格水平不变;

2、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要解决的问题:

1、产品市场:IS曲线;

2、货币市场:LM曲线。

3、均衡利率与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4、宏观经济政策;

5、推导总需求曲线。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计划支出线 E=C+I+G

20 C = a+bY E= a+bY+I+G = (a+I+G) + bY =A+eY A:自发支出; e:边际支出倾向

二、国民收入决定

1、区分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

2、存货变动:非意愿存货

计划支出大于实际支出→非意愿存货减少→补充存货→生产扩大;反之,生产扩大。

3、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均衡收入被决定

三、比较静态分析

1、自发支出变动

自发支出乘数是总收入的增量与自发支出增量之比。 k=△Y/ △ E 政府支出乘数kg=△Y/ △ G; 投资乘数ki=△Y/ △ I [故事]“龟兔赛跑的故事”与乘数效应 怎样看待乘数效应?

2、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 考虑到税收

YD=Y-T,T=tY,C=a+bYD

C=a+bYD=a+b (Y- tY ) =a+b (1- t ) Y,则 E=C+I+G= a+b (1- t ) Y +I+G =a+I+G +b (1- t ) Y 边际支出倾向e=dE/dY= b (1- t ) 边际支出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税率成反比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的需求

1、交易动机:与收入相关

2、预防动机:与由入相关

3、投机动机:与利率相关

二、货币供给

这是由中央银行决定 外生变量

以后详细考察

三、利率决定 供求决定论

四、利率的传导机制 利率的传导机制:

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 →投资增加 →收入上升

21

看图示

第三节 IS——LM模型

一、IS曲线

1、推导

1)通过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分析;

2)利用储蓄函数之利率与收入的同向关系; 3)投资函数;

4)根据利率传导机制解释IS曲线向右下倾斜。

2、IS曲线与财政政策

1)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其它原因引起产品市场上均衡发生了变化,都会使IS曲线移动;

2)右移,扩张性财政政策;左移,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LM曲线

1、推导

1)通过货币市场均衡分析;

2)货币交易需求与收入之间同方向变动; 3)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4)用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解释LM曲线左上倾斜。

2、LM曲线与货币政策

1)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右移,扩张性货币政策; 2)货币供给减少,LM曲线左移,紧缩性货币财政政策。

三、IS——LM与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决定

1、几何解

2、代数解

第四节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一、财政政策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

2、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

3、两种极端理论

1)古典区域: LM为垂线;

货币需求对利率无弹性;

收入变动引起较少的货币需求变动就能造成较大的利率变动; 挤出效应为1;

再现了古典两分法。

1)凯恩斯区域: LM为水平线;

货币需求对利率有无限弹性;

收入变动引起的较大的货币需求变动只能导致较小的利率变动;

22 挤出效应为0;

再现了凯恩斯革命;政府调控万能!

二、货币政策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

2、利率的传导机制:

货币供给量→利率→改变投资

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IS曲线垂直

投资对利率完全不敏感;

利率传导机制失效;

货币政策无效。

2)IS曲线水平

投资对利率完全有弹性; 利率传导机制有效; 货币政策有效。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双扩配合,消灭“挤出效应”;

2、双紧配合,引发了经济衰退;

3、紧财政,扩货币,利率降低;

4、紧货币,扩财政,利率不变,收入扩大。

四、IS—LM模型与总需求曲线

1、IS—LM模型研究在价格水平固定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决定;

2、总需求曲线说明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3、二者联系在于:名义货币供给(MS)不变的前提下,实际货币供给([M/P]S)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例子] 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名义货币供给150,货币需求为L= 0.2Y-4r,

1)求IS、LM曲线;

2)求均衡收入与利率,假设价格水平为1; 3)求总需求曲线。

解:

1)由Y=C+I,得IS曲线:Y=1250-30r; 由(M/P)S =L(r,Y),得LM曲线: 150/P= 0.2Y-4r,即Y=(750/P)+20r 2)Y=1250—30r;

Y=750+20r,则Y=950,r=10 3)Y=500+450/P

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

23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指的是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及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

1、含义: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和公债作出的决策。

2、构成:政府收入——税收——税种;税率;公债。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购买商品劳务;公共工程开支;政府转移支付——社会福利;贫困救济。

3、工具: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

二、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1、含义: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2、内容: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的转移支付;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政策;

3、作用特点:当国民收入下降时,它会自动地引起政府支出的增加和税收的减少,从而阻止国民收入进一步下降;当国民收入增加时,它又会自动地引起政府支出的减少和税收的增加,从而避免经济的过度膨胀。

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1、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含义:就是指减少政府税收,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措施。

(2)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提高总需求水平。 (3)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中的财政赤字是必要的,应通过发行公债去弥补,公债发给中央银行。

(4)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中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作用。

2、在经济膨胀时,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含义:就是指增加政府税收、减少政府支出的政策措施。

(2)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降低总需求。

(3)紧缩性财政政策实施中的财政盈余。这些盈余既不能花掉,也不能用以偿还债务,应该把膨胀时的盈余冻结起来,到萧条时期使用。

四、补偿性财政政策

用繁荣时期的盈余来弥补萧条时期的赤字,做到每一个经济周期的政府收支保持平衡,这就是补偿性财政政策。

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时滞;不确定性;不可测的干扰因素

24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指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息率的变动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使经济达到稳定的政策。

二、货币政策的运用

1、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提高货币供给量使利息率降低,以刺激总需求增长的一系列措施。

2、在经济繁荣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量使利息率提高,以抑制总需求增长的一系列措施。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作用的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

2、存在时延。

第四节 收入政策

一、含义:

是通过某种行政措施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工资和价格的政策。

二、收入政策的内容及主要措施

1、内容:工资物价指导;工资物价控制;

2、主要措施:

(1)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2)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3)企业和工会达成工资——物价协议; (4)用税收政策控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

25

第16篇:西方经济学教案(优秀)

下编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五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般均衡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节 经济政策目标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为达到这些目标,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致。

第二节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而变动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而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所作出的决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发行公债。

二、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作用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指政府要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采取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削减税收、扩大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的政策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的政策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功能财政含义。功能财政思想是对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平衡预算有年度平衡预算和周期平衡预算两种。功能财政思想主张预算目标不应是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应是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要使预算盈余或赤字成为衡量财政政策是扩张的还是紧缩的标准,必须消除经济周期波动本身的影响,为此,有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所产生的政府盈余,它不同于以实际的国民收入上产生的实际预算盈余。二者差额为BS*-BS=T(y*-y)。

五、公债是政府借的债,包括内债和外债。对公债的利弊分析,西方经济学家有不同看法。

六、西方财政分级管理体制下,税收分为中央税、地力税和中央与地力共享税,支出也同样划分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并有各自的支出范围,而中央政府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调节,则主要依靠税收返还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形式进行。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西方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对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控制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等。

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现代西方的银行体系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组成。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分别有它们不同的性质和任务。

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1 货币供给量=(处于银行制度之外的)硬币+纸币+存款。其中存款占有决定性比重。狭义的货币供给(M1)指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的总和,其中活期存款占最大比重。

存款创造:用数字例子说明整个银行制度创造存款的过程。存款创造的公式为:

存款数量的增加=准备金的增加[1+(1-准备率+(1-准备率)2+……]

=准备金的增加量X

准备率

准备率

该公式赖以存在的条件是:

第—,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

第二,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再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时所收取的利率。它的提高会阻挠商业银行借款,从而有助于减少银行准备金;它的降低会促进商业银行借款,从而有助于增加银行准备金。

公开市场业务: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就增加,引起货币供给按乘数增加并进而降低利率;当中央银行卖出债券时情况则相反。这—业务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主要的手段。

改变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率,货币供给就增加,反之亦是。这—办法的效果较猛烈,经常改变法定准备率会使银行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因此一般很少使用。

四、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经(略)

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证券市场的作用日益突出,本节介绍一些基本常识。

一、股票和债券的基本概念

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和资本证券,狭义的仅指资本证券,它包括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既有联系,又有重大区别。

二、证券的发行与流通 证券的发行在一级市场,流通在二级市场,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条件和继续。

三、证券的交易与价格

证券交易与一般商品交易有区别,主要是受法规的监管强,交易程序较多。证券交易有现货、期货、期权交易三种,后者比前者的投机性更强。

证券价格与银行利率成反比例变化,股价指数反映整个股票市场的股价变动情况。

四、证券收益与风险

证券收益由证券的利息、股息、红利和证券买卖差价两部分组成。

证券风险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变化而影响所有证券收益的风险,它包括市场、利率、通胀风险。非系统风险是由于市场、行业及企业本身的特殊因素给个别企业证券收益带来的风险,它包括行业、企业经营、违约风险。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以来的60多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而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诸多流派,其中“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凯恩斯主义”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综合与发展(将在本教材23章论述),而与凯恩斯经济学有较大分歧的三个学派是: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以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主流学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 2 世纪60年代,在西方宏观理论中占有统治地位。然而,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的滞胀,即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发的现象严重地动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统治地位。首先,该派在理论上提不出对滞胀现象自园其说的解释。其次,在实践上,该学派又提不出使西方政府同时对付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政策措施。再有,二次大战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政策带来的副作用也逐渐地暴露出来。

总之,理论的困难和政策的无能严重地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也使人们对凯恩斯主义失去了信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其他派另纷纷对新古典综合派进行抨击和责难。

一、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或货币学派是本世纪50年代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米尔顿·弗里德曼被公认为是货币学派的创始者和领袖。供给学派是70年代初在美国开始形成的—个经济学流派。

1、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础

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通过他建立的新货币数量论,企图说明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在长期中是常数,在短期中是“可预测的。”

自然率假说。这—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宏观经济的运行是趋向于自然就业率的,自然率的大小取决于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状况等非货币因素。使用自然率的概念,通过考究货币政策,货币主义得出的结论是:短期中,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人为地维持小于自然率的水平,但是,必须以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为代价。而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兑换,这意味着,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条位于自然率水平上的垂直线。

2、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根据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货币主义形成了几个观点:

第—,货币供给量对名义收入变动的决定作用。

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收入水平。

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第四,私营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政府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3、主义的政策建议和影响

首先,货币主义不仅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而且也反对权衡性的(即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的)货币政策。在货币主义看来,唯一可行的政策是使货币供给量按固定的比例增长,增长的比例(率)应该等于通货膨胀率加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货币主义的思想曾—度在西方具有很大的影响。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出任英国首相时所采取的紧缩信贷、严格控制货币增长率、大幅度削减财政支出等措施,可以说都是根据货币主义理论开出的政策药方。另外,货币主义理论也使得货币政策受到了较多关注,把反通货膨胀作为的首要目标。再有,货币主义也使人们更加依赖市场的自发作用。

二、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是70年代初在美国开始形成的—个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否定需求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供给的所谓凯恩斯定律,肯定萨伊定律。第二,产量增长决定于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率增长,生产要素的变动取决于各种要素的激励。第三,降低税率,特别是边际税率能刺激供给。 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减税、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以及精减规章制度。

三、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这—学派着重分析理性预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理性预期学派利用自然率假说和理性预期假说来说明白己的观点,其中自然率假说主要是 3 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趋向于充分就业状态。而理性预期假说则强调,为了自己的利益,合乎理性的人在其活动中,必然会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经济理论模型相—致的预期。且这种预期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借助于理性预期假说和自然率假说,理性预期学派不仅全盘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还指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错误。

第十八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略)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本章以前的宏观经济理论在于解释国民收入(或产量)的短期波动。经济增长理论则主要解释国民收入或产量长期发展的隋况。

第—节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用来衡量这一经济量的尺度通常为国民收入总量(或人均国民收入量)。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收的增长,它通过研究实际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总是来解释收入或产量长期发展的隋况。本章在介绍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后,还论述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和最优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以哈罗德模型作为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代表。

哈罗德模型的假设前提为: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储蓄是收入的函数: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按照—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问题;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Ys

YV

其中,Y为总产量,ΔY为总产量的增加量。s为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V为社会的资本产量比,即社会的总资本与总产量之比。

哈罗德区分了两种意义的V,—种是实际的资本产量比;

另一种是整个社会的企业所愿意有的资产量比,记其为Vr。从而得到两种意义下的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GAYs

YVs

有保证的增长率=GW

除了GA和Cw以外,还有所谓自然增长率,即GN=n,这里n为一国的人口增长率。

按照哈罗德的说法,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条件是:

GA=CW=Gn

在—般隋况下,实现这一条件是很困难的。另外,通过考察CA和CW,哈罗德得出结论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

第六节经济周期理论概说

从经济活动的历史资料来看,经济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增长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且呈现出周期变动的特征。因此,在完成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论述之后,有必要概述有关经济周期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所谓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

4 和收缩。

图21—1是一个典型的表示经济周期的曲线图。

图中的正斜率的直线是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线。从图中可以看到,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千周期的时间长短将经济周期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对于什么是造成经济周期的原因这一问题,西方经济学家作出了种种不同的解释和说明,提出了众多的经济周期模型和理论。大致说来可划分为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和非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关于前者,本书第十四章第八节在论述加速度时,已经论述了乘数和加速度相互作用的模型。这是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之—。关于后者,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是:消费不足论、投资过度论、货币信用过度论、创新理论、心理理论、太阳黑子论和政治周期理论。

第二十二章通货膨胀理论

第—节通货膨胀的种类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和显著的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对于通货膨胀,西方学者有三种区分的方式:

第—种,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区分。西方学者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每年物仇趼的比例在10%以内;第二,奔腾式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第二种,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可分为两种,即平衡的通货膨胀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前者指每种商品和劳动的价格都按相同的比例上升,后者指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第三种,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可分为预期性的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第二节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其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学者提出了种种解释,主要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等。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在经济上的影响有两方面,即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在这两方面的影响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平衡的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分配以及对产量和就业都没有影响,但对于产量和就业被认为影响不大;非平衡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虽然在—定程度上避免了财富和收入分配的影响,但会影响就业和产量;非平衡的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既影响财富和收入分配,也影响产量和就业。

上述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物价上涨的程度。随着物价以温和的、奔腾式的和超级的速度上升,通货膨胀在经济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十九章货币主义、供给学派

和理性预期学派

在本章中,将要论述与凯恩斯主义有着相当人的分歧,而且在政策主张上具有较大影响的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此外,为了使读者把握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在H前的动态,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第—节三个学派产牛的历史背景

以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主流学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宏观理论中占有统治地位。然而,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的滞胀,即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发的现象严重地动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统治地位。首先,该派在理论上提不出对滞胀现象自园其说的解释。其次,在实践上,该派又提不出使西方政府同时对付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政策措施。再有,二次大战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政策带来的副作用也逐渐地暴露出来。

总之,理论的困难和政策的无能严重地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也使人们对凯恩斯主义失去了信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其他派另纷纷对新古典综合派进行抨击和责难。

货币主义或货币学派是本世纪50年代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米尔顿·弗里德曼被公认为是货币学派的创始者和领袖。

供给学派是70年代初在美国开始形成的—个经济学流派。理性预期学派在20世纪70年

代以后逐渐形成,这—学派着重分析理性预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不但以他们胳自的理

论和观点对西方经济学界产生——定的影响,而且这三个理论派别一起形成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西力社会思潮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货币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础

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通过他建立的新货币数量论,企图说明,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在长期中是常数,在短期中是“可预测的。”

自然率假说。这—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宏观经济的运行是趋向于自然就业率的,自然率的大小取决于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状况等非货币因素。使用自然率的概念,通过考究货币政策,货币主义得出的结论是:短期中,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人为地维持小于自然率的水平,但是,必须以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为代价。而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兑换,这意味着,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条位于自然率水平上的垂直线。

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根据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货币主义形成了几个观点:

第—,货币供给量对名义收入变动的决定作用。

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收入水平。

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q句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第四,私营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政府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货币主义的政策建议和影响

首先,货币主义不仅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而且也反对权衡性的(即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的)货币政策。在货币主义看来,唯一可行的政策是使货币供给量按固定的比例增长,增长的比例(率)应该等于通货膨胀率加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货币主义的思想曾—度在西方具有很大的影响。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出任英国首相时所衽的紧缩信贷、严格控制货币增长率、大幅度削减财政支出等措施,可以说都是根据货币主义理论开出的政策药方。另外,货币主义理论也使得货币政策受到了较多的首要目标。再有,货币主义也使人们更加依赖市场的自发作用。

第五节供给学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

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否定需求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供给的所谓凯恩斯定律,肯定萨伊定律。第二,产量增长决定于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率增长,生产要素的变动取决于各种要素的激励。第三,降低税率,特别是边际税率能刺激供给。 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减税、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以及精减规章制度。

理性预期学派利用自然率假说和理性预期假说来说明白己的观点,其中自然率假说主要是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趋向于充分就业状态。而理性预期假说则强调,为了自己的利益,合乎理性的人在其活动中,必然会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为的经济理论模型相—致的预期。且这种预期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借助于理性预期假说和自然率假说,理性预期学派不仅全盘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还指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错误。

第七节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

为了用理性预期模型j基—涉阐述理性预期学派的思想和观点,需要导出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参见图19--1。

在图19--1的上图中,W为货币工资,Nd和Ns为相当刊;同数值的价格水平P的劳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e为预期的价格水平。假设Ns为根据Pe=P1而作出的。根据不的P值而作出的各条Nd线可以和Ns线相交于许点(如El、E2点等)。

这些点决定了就业量 N的数值(如N*、N2等)。这些数值可以通过生产函数而转变为收入y的数值(如y*、y2等)。在图19--1的下图中,把各个P和与其相对应的y所形成各点连在—起,即成为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ES。它表示在一定预期的P之下,与各个实际的P相对应的y数

值。如图19--1的下图所示。从理论上说,

可以存在很多的田曲线,其中每—条曲线代表某一数值的预期价格,且它们都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点,见图19 —2。

第17篇:1西方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 导 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稀缺性的含义;选择的含义;机会成本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

一般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实证分析方法

一般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

(一)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二)注意问题:

1、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

2、稀缺性的存在是绝对的:各个时期:原始社会…当今社会

一切社会:贫穷或富裕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和选择

(一)选择:有限的资源满足什么欲望

(二)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注意:机会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损失,并不是实际的支出。

(三)生产可能性曲线

1、定义:资源既定条件下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也称生产转换线。

2、假设。

(1)、固定的资源:在一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充分就业: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使用,不存在着资源闲臵。

(3)、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之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4)、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3、图形分析:

从图象上看出,生产力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且凹向原点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任何经济不可能无限量地生产。 第二,任何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但不可能有同时选择二个不同的点。同时,决定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进行生产就意味着决定了资源的配臵。 它是在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的轨迹,它一般凹向原点,隐含着成本递增法则成立。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均代表着有产率的产量组合,曲线之外的任意一点表明在现有假设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产量组合,曲线之内的点则表明缺乏效率。

第三,选择就要付出代价,选择就有机会成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点的斜率就代表着该产量水平上X的机会成本,其斜率为负表明要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势必要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第四,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它是指随着黄油(x)的产量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黄油产量所需放弃的枪炮(y)产量呈递增的趋势,或者说,黄油的机会成本随其产量的增加而递增。

为什么成本递增法则能够成立呢?关键在于,在多数情况下,经济资源并非完全适应于其他可供选择的用途,即资产专用性。

当然,如果资源能完全适应于生产黄油和枪炮,或者说,资源具备完全替代性,那么,机会成本便为某一常数。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为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了。 第五,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资源配臵的效率。某种资源配臵是有技术效率的,如果增加某种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能不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的话。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隐含着资源配臵是有技术效率的。这一效率的定义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首先提出的,因此,技术效率亦可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换一个角度可以说,某种资源配臵是有技术效率的。如果增加某种产品的产量的同时有可能不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的话。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任意一点均代表着资源配臵的没有技术效率的。

从没有效率的点到有效率的点的演进被称作为‚帕累托改进‛。如果帕累托改进不存在,便实现了效率,如果帕累托改进有可能,便没有实现效率。 顺便指出,如果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一些假设发生变化,比如,资源的数量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等等,会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方移动,这便代表着经济增长。

(四)资源配臵(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所谓资源配臵就是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资源配臵就是要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

生产什么问题实质上包括了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生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何谓生产呢?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投入又被称之为资源。西方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①土地,又称自然资源,它包括土地、森林、矿藏和河流等一切自然资源。狭义的土地则是指土地本身②劳动,它是指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③资本,亦称资本货物(或资本品),它是指人类所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所需的一切工具、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总称;④企业家才能,这是指企业家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创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总和,有时将之简称为‚企业家‛或‚管理才能‛。以上四种经济资源又被称为‚生产四要素‛。因此,投入、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中都是等义的。

生产的结果就是商品。商品被划分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品被分为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形的,如餐馆招待和教育。商品的价格一般大于零,价格为零的被称为‚免费商品‛,价格为负的为‚有害品‛。使用货物和劳务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便是消费。

2、如何生产

如何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由谁来生产;②用什么资源生产;③用什么技术生产;④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

3、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收入高的就比收入低的人可以消费更多、更好的商品。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问题。

三、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一)定义: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二)三个相关问题;

1、充分就业

2、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

3、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四、经济学与经济制度

(一)、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亦称‚指令性经济‛是以计划调节作为资源配臵主要工具的一种经济。在计划经济中,所有的经济决策,包括资源利用的水平、生产的组合和分配以及生产的组织形式都是由中央计划是或地方计划当局所决定的。企业归政府所有,并按政府的指令进行生产,即由政府计划决定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

在西方学者看来,市场经济)有很多别名,包括自由放任型经济,自由企业经济等,甚至一度也曾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

1、市场经济的定义

诺贝尔经济学的奖得主、美国麻省里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萨缪尔逊和诺德豪斯在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经济学》(第16版)教材中对市场经济作了如下简明定义:‚市场经济是这么一种经济,在这一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有关资源配臵问题主要地是由市场供需所决定的‛。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臵主要手段或工具的一种经济。

2、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的问题是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所决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某种商品,就是用货币投入这种商品及其商品生者一票。同时,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又成为该企业支付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来源。 (2)、企业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如何生产的问题。对生产者来说,迎接价格竞争、实现利润极大化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最为有效的生产手段使之成本极小化。 (3)、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要素市场的供需联合决定着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它们被称作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所有的要素收益加总便得到了总收入。因此,人们的收入分配取决于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以及要素的价格。

(三)混合经济

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或者说是由一保看不见的手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对一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地干预(即一只‚看得见的手‛),这势必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便是一种混合经济。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一)定义: 微观经济学研究在市场经济中个体决策单位,如消费者、资源拥有者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它的着眼点是‚个体‛的,而不是‚总体‛的。因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二)注意问题:

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臵。

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二、宏观经济学

(一)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科。宏观经济总量或称宏观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及其增长、价格总水平、就业与失业、利率水平和国际收支等。

(二)注意问题:

1、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一)定义:

1、实证方法: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就是客观描述经济事件‚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它要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规范分析:经济学中的规范分析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研究‚应该如何解决经济问题‛。‚政府应该紧缩银根以利于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该紧缩银根以利于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该对大学教授予以补贴以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便是一种规范性表述。

(二)二者区别:

1、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2、解决的问题不同。

3、结论是否具有客观性。

(二)实证分析方法

一个理论由以下五个要素所组成:(1)一组定义,明确界定所要使用的变量;(2)一组假设,它们表明这一理论可被应用的条件;(3)关于这些变量行为的一个或多个假说;(4)从这一理论的假设之中所演绎出的预测;(5)检验。

1、变量

变量是指可以取一些不同数值的量。它是理论的基础。对变量可做多种分类。在经济学中常用的分类有以下两种: (1)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是指在某一理论(或模型)中需要被解释的变量,而外生变量是由这一理论之外的其他因素所决定的、且会影响到内生变量的变量。

(2)流量是在一假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而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某一变量的数量。借助统计学的术语,流量为一个时期数,如一年总收入;而存量为一个时点数,如某人在某一时点上在银行存款的数量。

2、假设

假设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简化,它们是理论推导的前提。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经济学中的假设分成三类:方法论上的假设、技术假设和行为假设。 (1)方法论上的假设

(2)技术假设:技术假设试图说明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所处的制度背景。

3、假说

理论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形成假说。它是关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如何相关的一种表述。假说可以用文字表述,也可以用图像描述,还可以用数学(函数关系)进行刻画。

4、预测

预测是从理论的假设和假说中逻辑推导出来的一种表述。一个科学的预测是一种条件表述,通常采用以下列形式,如果你做这个,那么便会有什么、什么随之而来。

5、检验

上述四个步骤就是‚建立理论‛的过程,或者说建立模型的过程。理论是否为真,还需经过检验。方法之一便是借助‚直觉‛,即它们是否合理。这种检验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被称为‚直接法‛。

还有一种间接法,这是一种检验模型的结果和预言是否为真的方法。弗里德曼以及其他经济学家认为:模型应该用其预测是否准确来判断,而不应该其假设是否可信来判断。如果不能通过检验,则说明该结论是有问题的,其‚理论‛也是不正确的,应予修正。办法之一便是重新建立假设,重新建立模型。

二、均衡分析

从经济学诞生以来,均衡的概念一直是经济学家思维的基础。然而,遗憾的是经济学家使用均衡时内含有所不同,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法论意上的均衡

它被称作一种静止的状态。一个给定参数的经济系统被说成处于均衡状态,如果内生变量不会随时间而改变的话。通俗地说,当一个经济系统内所有不同方向的力量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它便为一种均衡。当系统内的力量发生变动,原均衡便被打破、便向新的均衡方向移动。

(二)理论意义的均衡

这一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大量出现。比如,某一产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且仅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时候。这一均衡概念较狭窄。现在,西方学者偏好于使用一个新的概念——市场洗清——代替这一狭义的均衡。因此,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亦被称为‚市场洗清价格‛和‚市场洗清产量‛。本书这两套概念等价使用。

(三)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

微观经济不中的‚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便是‚行为假设意义上的均衡‛的例子。

(四)规范意义上的均衡

一种状态为均衡,如果从某种意义上被视为理想的话。例如,充分就业为政府的目标之一,因此,就有‚充分就业均衡‛一说。

三、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又一常用的分析方法。

实质上,‚边际‛就是一阶导数,边际分析实质上就是将微分学引进了经济学。它导致了西方经济学一次时代的革命,史称‚边际革命‛。

四、归纳法和演绎法

西方学者在进行经济研究时,间或使用归纳法和演泽法。

归纳法,亦称经验分析,它是从事实过滤到理论的一种方法。归纳法要求掌握大量的资料,对之进行观察、筛选,推导出一般化结论。因此,归纳就是从事实到理论、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演绎法,又称假说法,它是从理论到事实、从一般到特殊的一种研究法。这从现代的理论(或假说)开始,然后用事实去证实了这一理论。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方法。静态分析的特征就是所有的变量都是同一时期的,即不考虑时间因素。

五、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研究‚曲线移动‛的效应,更确切地说,它始于原均衡点,同时引入某些随时间而变的变量,形成新的均衡点。比较静态分析就是‚比较‛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方法,即‚比较‛起点和终点,但不研究过程本身。

动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的相似之处于变量为不同时期的,差异在于,后者不考虑实现新均衡的途径、过程,而前者要研究调整的过程。

六、局部均衡和总体均衡分析

(一)局部均衡分析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它考查经济系统的一个(或数个)消费者、一个(或数个)生产者、一个(或数个)企业或行业、一个(或数个)商品或要素市场均衡状态。例如,在分析某一商品市场均衡时,必须排除该市场以外的其他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对该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必须假定‚其他因素不就业‛,才能对该分市场进行均衡分析。

(二)总体均衡是由瓦尔拉斯所提出的概念。它是观察一个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一种分析方法。瓦尔拉斯认为,各个市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某一市场的变动会影响到其他市场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总体均衡分析。

第18篇:大学经济学启蒙教案

尊敬的评委,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和大家一起分享知识,我们都知道全世界都和经济学息息相关,很多生活中的事情都可以用经济学的逻辑来思考,我们从书本上学了很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但是只有把理论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才能更好的体现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价值,下面我就用四个我们身边的案例来阐述生活中的经济学应用。

大家看到PPT上展示的只是一瓶可乐,一盒牛奶,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片最常见的两种商品了,我想在坐的各位也许从来没有对此进行深究,但如果去考虑多一点,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疑问呢?“同样是饮料,为什么可乐用圆柱的瓶子,而牛奶却用长方体的纸盒呢?”之所以很多人不去想,那是因为我们往往会被习惯所禁锢,会认为似乎很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但就在这个问题上,就已经涉及经济学中的成本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大家都知道可乐的保质期要比牛奶长很多,在牛奶运输的途中,时要用到冰柜来保存的,而冰柜的运作实际上也是一种成本,那么对于固定体积的冰柜容积,是不是放长方体的纸盒更加节省空间呢,当初的设计者仅仅通过改变承装牛奶物品的形状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这么说来,原本很普通从未受重视的牛奶盒是不是也包涵这一个经济学的成本问题呢?因此这个实例也并不仅仅是阐述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同时也想告诉各位,不要被惯性思想牵着鼻子走,很多科学创新,往往都是来自曾经被我们小细节。(也许大家会认为这个案例是在是过于贫乏无力,之所以我把这个案例放在首位,就是想告诉各位,经济学的逻辑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不仅仅是用来解决特定的经济问题,同样生活中的普通小事也涉及着经济学的智慧,同时也想告诉各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用经济学的逻辑去多思考生活问题,这样也能锻炼我们自己经济学知识应用的能力。

接下来说的例子也许很多同学都有过同样的经历,比如说清明节,有的同学出去旅游,也有的同学选择回家,回家的同学也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天父母会很热情的对待你,甚至把你伺候的像个大人,但在家呆的时间越久,父母对你的热情逐渐减退,甚至到最后会有厌恶感的产生,其实不仅仅是我们与父母之间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在夫妻之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尤其当今社会下,很多人压力很大,生活节奏也很快,夫妻之间长期呆在一起往往会闹出一些情感危机,甚至出现“小三”,最终导致婚姻破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系列问题呢?如果我们用经济学的逻辑去分析,这种现象恰恰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体现,是指随着人们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物品,他从中得到的新增的或边际的满足感(效用)是呈现下降趋势的。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吃腻了,用腻了,玩腻了,包括看一个人看腻了,实际上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习惯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戏称为“喜新厌旧”。一般而言,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本性,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因为归根结底人类还是动物,只不过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关键是要正确认识人的这一本性。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家庭生活。我们不是常说家庭是宁静而温暖的避风港吗?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家庭生活就像是无形的消费品。随着家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都在“消费”着越来越多的家庭生活这一无形的消费品,每一天彼此从对方那里所获得的新鲜感和满足感也可能越来越少,绝不会像你们刚回来踏进家门时,父母看到你的喜悦。同样婚姻也是一样的道理,长期生活在一起,夫妻双方从彼此的身上获得的新鲜感和满足感也逐渐减退,因此所谓的“小三”往往就在这种乏味中产生了,所以有人对于夫妻生活也说了句话小别胜新婚,就是说夫妻分开一段时间后再见面,也许可以从对方身上获得新的新鲜感,用文艺一点的话来阐述就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说在一个放满芝兰的房间呆久了也会逐渐觉得香味减退,这和上述的例子也是同样的解释,从上述的种种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家庭生活乃至人类情感都能用经济学的逻辑解释,甚至更加具有说服力。

承接上面的例子,同样是清明,就拿我自己的经历作为案例吧,我没有回家,去南京玩了3天,当然在那里逛商场也是很顺便的事情,原本只是陪同学买衣服的我,结果同样花了几百块买了几件衣服,这种结果同样是由经济学的原因所导致的,我们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受到自身的收入以及商品价格所决定,同样也受到自己身边人消费的影响,这便是经济学中的示范效应,但是购物的过程示范效应并不是我提出的重点,我所要着重讲的也是商家最看重的一点,那就是消费者剩余价值这个点,很多商场会在节假日做出促销打折的活动,就和自己的经历一样,在陪我同学买衣服的时候,我的那个同学看到了一件ELAND的外套,标价是1200多,超出了我同学的承受能力,但是由于商场折扣达到5折,那件外套大概只要600多,我同学也就很高兴的买了,尽管我们都知道商家不会做亏本的生意,但折扣的诱惑的确是很多消费者抵抗不了的,我们从经济学的几个方面来看待折扣这个问题。(PPT),首先,从需求曲线函数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大;放过来,商品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尤其是对于爱逛街的女性,不管是否需要,只要看到便宜实惠的,就毫不犹豫的买下。当出现一家打折之后,另一家相关商品的价格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总之,价格降低,薄利多销,需求总会增加,从而导致营业额上涨,效益增高。

其次,消费者都会追求最大的消费者剩余。虽然一般而言,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但是消费者并不完全愿意支付较高的市场价格,都会以消费者剩余来衡量是否要买该种商品。消费者剩余越大,自然买它的概率就越大。

它其实就是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当商品打折时,消费者会明显的觉得消费者剩余增大了好多,因而毫不吝惜地去购买商品。因此,商家的商品卖出量大,收入增多,利润增大。

再次,对于人们所购买的日常生活用品并非一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比如在淘宝上,虽然有大量的买家和卖家,并且当你需要某种商品时,也有许多商家提供同质的商品,但是还存在品牌效应等一系列问题。当你买鞋的时候,如果让你满意的有耐克和李宁的,而他们处于同一价格,肯定选耐克的。但是这时候李宁开展七折促销活动,那么这时候就要买李宁的好了。所以,竞争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种因素,从而也会影响消费者选择。

还有,生产者要追求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当销量很少的时候,生产成本会高得离谱。如果销量达到一定程度,则可以大幅度减少生产成本。因而当货物的销售量不理时,采用打折促销,使商品销量增大,形成规模效应,生产成本会降得很低。因此,多销售一件商品,在一件商品上,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淘宝去年双11的的打折促销时期,仅第一天就达到了50亿的成交量。因为当淘宝推出五折的时候,消费者会觉得剩余价值之大,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加上其他网购平台的竞争,而且一分钟内涌进342万人也证明了“需求规律”。打折的效应会带来更大,更多的经济收入。

一言以蔽之,打折迎合了消费者剩余价值的心里,提高了商品的销售量,增加了商家的利润。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打折不仅仅是商家让利,而是增强了竞争力,减低了成本,增大了销售量。最终商家获得更大的利润。

下面说点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事吧,前几个月每次去大学生活动中心都会看到很多求职的学生,有时候我看看招聘的单位,也并不是什么非常好的企业,但是似乎无论什么企业来招人,总会有很多大学生前来求职,每年国家新增的待业大学生都在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的诟病,在这里我们也不妨用经济学的逻辑去思考这个问题,劳动市场被分为高级劳动市场如大城市,以及低级劳动市场,如经济欠发达区,大学生的有效供给不足是一方面的问题,因为这种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下,学生不愿意去基层,一位的为大城市挤,结果导致就业难,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大学生自身能力问题,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以及个人修养问题都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大学生依赖性强,难以独当一面,又缺乏创新,自身的人力资本含量较低进一步导致自身的求职困难,总结来说就是大学生的有效供应不足,而且有效的需求也存在不足,因为企业招聘的一些大学生其边际收益小于其边际成本,无法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这些情况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我们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少在校期间能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源含量,善于去创新,使自己的才能稀缺,提高自己的价值,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经济学不是单纯的理论,它无时无刻都发生在我们周围,对于我们的所见所听都不妨用经济学的逻辑去思考,真的可以让我们对于经济学产生兴趣,它的价值才会大大体现,生活的点点滴滴也都同样蕴含着智慧,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生活则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

第19篇:《政府经济学》课程教案

《政府经济学》课程教案

一、课程性质:

《政府经济学》是为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段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启发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政府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和基本理论,强化学生对政府经济行为、政府经济职能和政府经济管理决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从事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经济管理实践和研究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工作,以及开展有关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研究作好必要的准备。

二、有关教材:

《政府经济学》, 温来成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版

三、授课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政府经济

一、政府经济现象

二、政府经济

第二节

政府经济学及其学习方法

一、政府经济学

二、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合理性

一、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二、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

三、政府经济职能

第二节

政府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第三节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经济及其职能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府经济及其职能探索

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难点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第三章

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 第一节

公共物品涵义

一、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三、公共物品的分类及特征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

一、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

二、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三、公共物品的供给——局部均衡分析

四、公共物品供给——一般均衡分析

五、混合物品的供给方式

六、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

七、公共物品提供的组织形式

第四章

外部经济效应与政府经济政策

第一节

外部效应

一、外部效应的涵义

二、外部效应的类别

三、外部效应与市场均衡

第二节

外部效应与政府经济管理

一、外部效应治理与庇古税(补贴)

二、外部效应治理与科斯定理

三、外部效应治理的其他方法与措施

第五章

政府经济行为与公共选择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的涵义

二、直接民主中的公共选择

三、代议民主制中的公共选择

第二节

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的政府经济决策

一、西方国家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概况

二、议会党派斗争与政府经济政策

三、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

四、议会通过立法对政府经济活动的制约

第三节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政府经济决策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活动的调节、监督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政府的经济决策

三、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中的政治民主协商

四、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

第六章

政府支出概述 第一节

政府支出规模

一、政府支出规模增长

二、政府支出规模增长成因分析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支出规模变化实证分析

第二节

政府支出分类

一、政府支出按政府职能分类

二、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

三、政府支出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

四、政府支出按其功能分类

五、政府支出其他分类方法

六、国际组织及有关国家政府支出分类简介

第三节 政府支出绩效评价

一、政府支出绩效

二、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常用方法

三、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

第七章

政府购买性支出 第一节

公共投资

一、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

二、公共投资范围

三、公共投资与融资

第二节

公共事业支出

一、公共事业支出的性质

二、教育支出

三、科技支出

四、公共卫生支出

五、公共文化支出

第三节

行政管理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

二、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

三、行政管理支出与行政效率

第四节

国防支出

一、国防支出的性质

二、国防支出的内容

三、中国的立法政策与国防支出

第八章

政府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保障支出内容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

一、财政补贴

二、财政补贴内容

三、财政补贴管理

第九章

政府收入概述 第一节

政府收入规模

一、财政收入与政府资源配置

二、政府收入规模度量

三、政府收入规模制约因素分析

第二节

一、按收入形式分类

二、按收入的产业和部门分类

三、按收入的管理体制分类

第三节

一、政府收入效应的涵义

二、替代效应

三、收入效应

第十章第一节

一、课税对象

二、纳税人

三、税率

四、计税依据

五、纳税环节

六、纳税期限

政府收入分类

政府收入效应

政府税收收入 税收制度要素

七、减税、免税

八、违章处理

第二节

税收收入分类

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二、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三、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

四、按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五、按征税的计量单位分类

第三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

二、税负转嫁条件与方式

三、税收归宿

第四节

宏观税负

一、税收负担

二、宏观税负

第十一章

政府非税收入 第一节

国有资产经营与处置收益

一、国有资产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三、国有资产收益

第二节

公共设施使用费收入

一、公共设施使用费与公共定价

二、公共设施收费的功能

三、公共设施收费管理

第三节

行政规费收入

一、行政规费涵义

二、行政规费收入管理

三、当前行政规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行政规费制度的改革

第四节

其他政府非税收入

一、罚没收入

二、彩票收入

第十二章

政府债务 第一节

政府债务分类

一、债务收入涵义

二、按债务发行地域分类

三、按债务期限分类

四、按按债务形式分类

五、债务是否流通分类

六、其他分类方法

第二节

债务发行

一、公债发行的条件

二、公债发行方法

三、公债规模

第三节

债务流通

一、公债市场

二、公债市场功能

三、中国公债市场发展

第四节

债务偿还及风险管理

一、公债偿还

二、债务管理常用检测指标

三、债务风险判断及管理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一、政府预算涵义

二、政府预算发展

三、政府预算的分类

四、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划分

五、政府预算的组成

六、政府预算特征

第二节

政府预算编制

一、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

二、政府预算的编制程序

三、中国政府预算编制改革

四、编制部门预算的必要性

五、部门预算编制程序流程

六、部门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第三节

国家预算的执行

一、政府预算执行任务

二、政府预算执行机构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四、政府预算调整

第四节

政府决算

一、政府决算涵义

二、政府决算管理

第五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涵义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三、中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

第六节

预算外资金

一、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及发展

二、我国预算外资金范围

三、预算外资金特点

四、我国预算外资金制度的改革

第十四章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第一节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目标

一、经济增长

二、保持市场物价稳定

三、收入公平分配

四、充分就业

五、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节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

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概述

二、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第三节

政府产业政策

一、产业政策涵义

二、产业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三、中国政府现行产业政策要点

第四节

政府区域经济政策

一、区域经济政策涵义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三、中国政府现行区域经济政策

第十五章

国际间政府经济关系

第一节

国际税收

一、国际税收的涵义

二、国际税收协定

三、国际税收管理

第二节

政府外债

一、政府外债的种类

二、政府外债功能及其特殊性

三、政府外债风险管理

四、中国外债规模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投资管理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国际贸易与政府管理

二、跨国投资与政府管理

三、国际金融与政府外汇管理

第20篇:西方经济学教案汇总

西方经济学教案

学期周数:16周 周课时:4课时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基础课

使用教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六版 尹伯成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导言

一、授课章节:导言

二、本章课时:4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2.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六、重点、难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七、教学方法:

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中展开教学,特别针对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立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无现实意义等模糊认识,从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方面属性入手,引申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讲授分析。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由此导致两大理论体系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对立或互补)?从西方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了解中如何体会认识和研究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应发生的变化?

八、教学建议: 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以及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九、作业或思考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均衡价格理论

一、授课章节:均衡价格理论

二、本章课时:10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8学时习题讨论课:2学时

四、教学内容:

1.需求规律 2.供给规律 3.均衡价格

4.需求(供给)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5.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6.弹性理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 7.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等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六、重点、难点:

重点: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需求(供给)对均衡的影响。

难点:需求(供给)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区别、弹性的应用。

七、教学方法:

采取讨论式逐层推进教学。着重结合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教学:一是结合世界市场石油生产和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一是结合政治经济学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供求与价格相互关系及其价格决定上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八、教学建议:

举例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弹性的应用。

九、讨论或思考题:

讨论题:结合案例讨论分析 案例一 谷贱伤农 案例二 易腐商品的售卖 案例三 七宝古镇的收费教训

上海近郊的七宝古镇以物美价廉的各色小吃见长,且交通便利,吸引了大批游客,客流滚滚带来了财源滚滚。但有关方面却动起了圈起古镇卖门票的念头,尽管反对者众多,还是要“试收费半年”,结果实际门票收入与预期相去甚远,游客减少让镇上商户叫苦连天。管理者只好在2005年春节黄金周到来之际,叫停试行了半年的10元门票收费。放弃收费之后的七宝古镇又恢复了收费前的人流如织。这说明七宝古镇门票的需求弹性是很大的。

(资料来源:《新民晚报》2005.2.18.)

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

3、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4、什么是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5、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6、运用供求定理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7、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

8、政府为什么要干预市场价格?干预市场价格会导致什么后果?

书面作业:教材P34

7、

8、10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授课章节:消费者行为理论

二、本章课时:6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6学时

四、教学内容:

1.效用的概念及效用的分类 2.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法 3.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4.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要求学生了解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能够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能够用消费者均衡理论推导需求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并能够用替代效应理论和收入效应理论分析正常商品、低挡品和吉芬商品需求曲线的形状。

六、重点、难点:

重点: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难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七、教学方法:

简要介绍基数效用论,重点研究序数效用论,尽可能将内容具体化,易于理解。组织随堂讨论,如何评价。

八、教学建议:

举例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

九、作业或思考题:

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采取何种分析方法?

2、举例说明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简述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4、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说明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

5、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说明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斜率为正。 案例

“狼来了”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它说的是一个调皮小孩在牧羊时,觉得无聊,想来点恶作剧,假装惊恐地高喊“狼来了”。这第一回喊叫产生了很大效果,附近田地里劳作的村民信以为真,带着锄头等农具赶来打狼,结果知道被骗了。然后散去继续他们的农活。过了一会儿,小孩又高喊“狼来了”,这第二回喊叫也产生了一定效果,村民们停下手上的农活,原地驻足,朝小孩所在的地方观望和倾听动静,但由于有被骗的前车之鉴,他们并没有赶过去。又过了一会儿,狼真的来了,小孩大喊起来,这第三回喊叫几乎未产生任何效果,村民们对这种“骗人”的喊叫已经麻木了,一门心思忙自己的农活。结果,小孩和几只羊被狼吃了。

书面作业:教材P51

7、

8、9

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授课章节:生产理论

二、本章课时:6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4学时

习题讨论课:2学时

四、教学内容:

1.生产函数

2.TP、AP、MP及其相互关系 3.边际收益递减律 4.投入要素最低成本组合 5.成本和成本函数 6.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7.利润极大化原则 8.规模报酬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行为,即厂商作为经济人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应如何选择生产的合理投入区和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使学生掌握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六、重点、难点: 重点:TP、AP、MP关系和生产的三个阶段;投入要素的最低成本组合;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机会成本;规模经济。

难点:理解三个阶段中的合理性、各成本间的相互关系。

七、教学方法:

重点讨论各种成本曲线的求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尽可能采取先分后合的讲授方式。引导做部分练习。

提出:讨论如此多种成本概念意义何在?利润最大化原理在企业现实中直接运用的障碍是什么?

八、教学建议:

联系实际分析规模经济

九、作业或思考题: 思考题:

1、在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条件下,厂商应如何选择合理投入区?

2、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解释这一规律存在的原因。

3、作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组合。

4、作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组合。

5、简述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私人成本与会计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别。

6、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7、试说明总成本曲线、总变动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变动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8、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是怎样导出的?

9、简述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和适度规模的含义及确定适度规模的原则。

案例 “现代”启示录

现代集团是韩国最大的财团,其创始人、前董事长郑固永曾是韩国的首富,也是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传奇人物。

现代集团从建筑起家,后来发展为一个庞大复杂的企业王国,产业领域涉及造船、机械、汽车、电子、建筑材料、纤维、石油化工等各个方面,总资产高达700亿美元,1999年的销售额为750亿美元。最多时曾拥有79个子公司。其麾下的现代汽车公司是韩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现代尾浦造船公司是韩国最大的造船企业,现代建设公司是韩国最大的建筑企业。

章鱼爪式的扩张带来了严重的范围不经济,管理有效半径的延伸跟不上产业领域的扩张,产业扩张也带来了越来越高的负债额,集团负债额一度高达660亿美元,为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强。2000年,债务危机终于全面爆发,集团的收益无法偿清银行债务。在各方压力下,现代集团实行收缩肢解式的资产重组,许多公司从现代集团中分离出来,如2000年9月1日,现代汽车公司正式独立。

与现代一样,韩国的大宇、三星等公司也是产业跨度太大,许多产品之间根本没有生产、技术上的联系,范围不经济加上规模不经济使韩国的这些大公司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及后几年遭到重创。

书面作业:教材P67

6、8与P77

14、15

市场理论

一、授课章节:市场理论

二、本章课时:8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 6学时

习题讨论课:2学时

四、教学内容:

1.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2.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3.垄断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4.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行为;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均衡的条件;厂商为获取最大利润的价格决策和产量决策。

六、重点、难点:

重点:各市场均衡的特点及条件 难点:各市场之间的比较分析

七、教学方法:

从设定角色入手,讨论式推进教学。提出问题与案例,思考作为厂商应采取何决策,进而推导出利润最大化原则。带学生作一些计算题。并讨现实中的企业状况与理论分析的差异。从现实对完全垄断的理论分析和民众看法引出对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市场的分析,重在比较。从中理解不同不同市场经济效率的差别以及政府对此 作出的调整。

八、教学建议:

可采用比较分析法,说明各市场之间区别与联系

九、作业或思考题: 案例讨论:

(1)微软垄断案反映出的经济效率问题。 (2)中国电信市场的双头垄断。 思考题:

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合的?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3、简述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4、为什么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5、试评述完全垄断的市场。

6、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有何不同?

7、简述古诺模型。

8、斯威齐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刚性的?

补充阅读材料: 资料一:

“油价又涨啦,钱包又瘪下去一块。真搞不懂老美一天闹个啥?油价涨了,对他也没好处,还带着坑了咱。现在挣点儿钱容易吗?”面对3月31日再次被调高的汽油价格,的士司机老宋无奈地摇摇头。

有专家指出,目前成品油流通环节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销售渠道管理和成品油定价机制两方面,有集团通过垄断油源供应和政府给予的加油站特许经营权把持了国内成品油市场,达到了操控油价、获取暴利的目的。据了解,目前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中,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以旗下的5万余座加油站占据了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余市场被数量众多的社会加油站和数量不多的外资公司加油站(以下称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所掌握。市场看起来实现了比较充分竞争,但是这一表象掩盖的却是中石化、中石油对市场的垄断。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邓郁松先生介绍,国家出于对能源开发的保护,基本上将国内所有的石油开采和炼制能力都纳入到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旗下。

两大集团垄断了国内全部的炼油能力后,形成了对成品油供应渠道的完全控制(即油源垄断)。虽然每年尚有数量不多的成品油进口配额,但进口的成品油却是以燃料油为主,汽油每年的进口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也占据了一定的零售市场份额,但他们的成品油供应却完全依赖于两大集团。由于在零售市场,两大集团和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是竞争关系,所以两大集团就可能利用其在批发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对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进行排斥,以达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目的。

1.导致油价上涨的因素有哪些?油价是怎样拉高的?

2.中国石油市场是否存在垄断?有什么特点?与油价上涨有什么相关? 3.分析中国石油供给的垄断体制在经济效率方面导致的损失。

资料二: OPEC:石油生产者的国际卡特尔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一个由主要石油生产国组成的国际卡特尔,成员国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伊朗、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加蓬、利比亚、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12个国家。OPEC(欧佩克)最初于1960年由5大石油生产国创建。根OPEC1968年文件制定的长期目标,成员国政府应该:(1)决定石油价格;(2)拥有和控制本国的石油资源。

第二个目标在大多数OPEC国家中都已经实现,其办法是通过接管石油公司的经营权和使其国有化。关于第一个目标,1973年底到1974年期间,OPEC将石油价格提高了4倍,从每桶3美元提高到12美元。1979年伊朗革命发生时,OPEC将石油价格提高到每桶30美元以上。过高的油价大致从1982年开始下跌,原因在于石油消费国的石油储备增加、北海这样的石油产地产量增加等等。

书面作业:教材P97

14、15 和P107

分配理论

一、授课章节:分配理论

二、本章课时:4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决定工资的三种力量

2、利息的本质和功能

3、地租的形式、产生地租的原因和重要性

4、利润的分类及超额利润的来源

5、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五、教学目的: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如何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确定要素的需求量,推导要素的需求曲线。掌握要素供给者为实现效用最大化决定要素供给的最优数量,推导要素的供给曲线,分析每种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

六、重点、难点:

重点:生产要素的需求 难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七、教学方法:

结合前边已讲过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利润最大化原则,并结合企业管理中的分配问题,分析厂商如何决定对要素需求数量的多少,为何这样确定,这对提高企业效益有何意义,引导学生把理论分析同企业实际管理结合思考。随堂讨论,结合国内外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现实,对分配理论进行讨论,理解为什么说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有其庸俗性,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提出面对我国劳动市场供求现状,大学生如何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

八、教学建议:

联系实际分析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授课章节: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二、本章课时:4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特别是支出法。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指标 4.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5.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五、教学目的:

要求了解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及其内容,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掌握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国民产出、就业和失业、价格水平。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支出和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名义GDP,实际GDP,潜在GDP与奥肯定律,GDP的意义及缺陷,与GDP有关的其它宏观经济学概念以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

六、重点、难点:

重点:国内生产总值

难点: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七、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组织讨论

八、教学建议:

举例分析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各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九、作业或思考题: 思考题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凯恩斯革命”? 结合案例讨论分析 案例一,地下经济问题。

书面作业:教材P165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授课章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二、本章课时:8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6学时

实验课:2学时

四、教学内容: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IS曲线和LM曲线的推导 3.IS—LM模型 4.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乘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掌握IS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及其调整。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短期总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其他问题一般了解。

六、重点、难点:

重点:IS—LM模型

难点: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与IS-LM模型。

七、教学方法与教学建议::

结合图形深入分析

八、作业或思考题:

1、什么是乘数?乘数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

2、简述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3、简述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的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凯恩斯陷阱的含义。

4、简述影响IS曲线、LM曲线的因素。

5、简述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试推导两部门的IS曲线、LM曲线。

6、试述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框架。

书面作业:教材P190

16、

17、18和P215

5、8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授课章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二、本章课时:4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衡量

2、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变动关系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充分就业的含义;自然失业的含义与分类;紧缩性缺口与膨胀性缺口;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通货膨胀的含义;需求拉上与供给(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菲利蒲斯曲线。掌握失业、通货膨胀的基本问题及其它们之间的交替变化。其他问题一般了解。

六、重点、难点:

重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种类和形成原因 难点: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七、教学建议:

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讲解

八、作业或思考题: 思考题

1、说明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什么是通货膨胀?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3、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如何利用制造衰退来逆转通货膨胀?

4、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会产生什么影响?

5、试从理论上阐明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其政策含义是什么?

6、什么是失业?引起失业的原因是什么?

7、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如何交替变化的? 作业题:

1、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2、凯恩斯学派怎样解释菲利浦斯曲线?弗里德曼如何解释菲利浦斯曲线?

补充阅读资料:

国家统计局2007年12月11日公布,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城市上涨6.6%,农村上涨7.6%;食品价格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8.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一系列疑惑:中国是否会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否会受到大的影响?物价未来走势会如何?

凑巧得很,远在大洋另一边的美联储则将决定是否下调美联储基准利率。有经济学家预计,近期美联储公布的一系列不甚乐观的经济数字为美联储的降息提供了铺垫,美联储将从今日开始连续降息25个百分点至明年年底。按照利率平价理论的指导,为了不让人民币汇率受到冲击,中美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息差,受美联储降息的掣肘,国内加息的空间显然变小。虽然目前此理论存在争议,且前提条件是两国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但从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对利率的表述来看,显然央行在动用利率工具时还是有些“投鼠忌器”。因为不论如何加强监管短期跨境资本的流入,总会有热钱进来,不论其目的是为了套利,还是为了购买人民币资产,由于其短期行为,对一国的实体经济总会造成影响:套利可以推高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企业不利;购买人民币资产,可以短期内形成资产泡沫,酿成金融危机。

按照1-10月份累计CPI计算,国内实际已经处于严重负利率时代,即便目前还是负利率时代,显然如果不加息,我们还将继续处于负利率时代,而央行也明白,长期处于负利率状态对实体经济也是不利。 分析:

1、通货膨胀的类型与形成原因?

2、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3、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一、授课章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二、本章课时:4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类型和成因

3、经济增长的源泉和主要模型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及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掌握经济波动周期性、需求冲击、供给冲击、经济波动与经济的自行调整、经济波动周期性的根源。并且了解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内容。

六、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波动的成因和规律、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模型

七、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对本章内容的深入领会。

八、教学建议:

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讲解

九、作业或思考题: 思考题

1、什么是经济增长?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

3、简述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

4、试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内容与现实意义。

5、在哈马德-多马增长模型中,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6、试比较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

7、试述新古典增长模型。

8、简述新经济增长理论。作业题

1、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2、试述新古典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借鉴意义。

宏微观经济政策

一、授课章节:宏微观经济政策

二、本章课时:6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6学时

四、教学内容:

1、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供给管理政策的内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运用。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理解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由于信息不完全、外部性、公共物品的生产以及垄断的存在,都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为政府运用微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挤出效应、货币政策的效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极端情况和政策组合;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六、重点、难点:

重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 难点: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七、教学方法:

采取边讨论表讲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市场失灵的种种案例或现象,并启发学生就解决环境污染、垄断对消费者利益侵害、教育产品供给、信息传导与获取等问题,自己能够提出哪些有效解决途径,结合西方学者提出的对策,进行比较分析与效果评价。

八、教学建议:

联系现实展开分析

九、作业或思考题:

讨论题:结合案例讨论分析 案例一,果农与养蜂人的故事; 案例二,科斯的灯塔。

思考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有哪些?

2、非对称信息为什么会导致市场失灵?

3、为什么会出现逆向选择?可以用哪些措施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4、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5、试述外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消除外部性的对策。

6、什么是科斯定理?根据科斯定理,通过明晰产权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吗?为什么?

7、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8、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9、用市场失灵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个经济现象。

经济学教案模板
《经济学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