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11课 民族团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2:36: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1课

民族团结

克井一中

张永利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本节课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确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将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并热爱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培养正确的民族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使学生运用阅读、分析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2)运用图片,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对比分析的能力,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3、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本课的难点:民族团结意识的形成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地理课上已经学过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也有一定了解,所以,本节课侧重对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

三、教法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对比法、列举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1、对比法

本节讲各民族共同发展时,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藏族生活的图片,进行对比,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体会民族政策的优越性。

2、列举法

通过列举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使学生体会党和政府对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视。

3、讨论法

对民族区域制度进行讨论,加深对其内容和意义的认识。

四、教具准备:

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自制多媒体课件,包括《中华民族分布图》,部分图片,歌曲《爱我中华》、《大中国》,视频资料《那达慕大会》等。

五、学法

引导学生读《中华民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高阅读分析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教育学理论认为: 教育的最大技巧在于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本课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决定采用歌曲导入。

播放《爱我中华》,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从而导入课题――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展示图片)

2、实施目标:

第一步:民族区域自治的施行

①首先欣赏少数民族生活图片(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介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使学生对我国多民族文化形成认同感。

②(展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生:56个。下面是各民族分布图

③(展示民族分布图)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学生看图回答。简介济源民族分布,加深学生理解。

④针对我国民族分布状况,为了既尊重少数民族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又保证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展示课本57页宪法内容材料)

⑤接下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7页第一段材料,讨论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形成对民族区域自治意义的认识,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意义。(展示其意义)

⑥(展示问题)我国成立了哪些省级民族自治区?学生列举加深认识。 第二步

各民族共同发展

①(展示图片)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快速发展,我准备以藏族人民的生活为例,出示解放前和现在的两组图片,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对比,体会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②(展示问题)为了加快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学生齐答。接下来给学生列举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并展示图片(展示图片西气东输等)。使学生知识略向课外拓展,认识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视。

③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国家选派大量优秀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孔繁森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展示孔繁森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8页材料孔繁森的感人事迹。

第三步:民族团结

①(展示问题)历史上为民族团结和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由学生列举、讨论他们的事迹。教师总结:正因为他们为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受到了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②讲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家和万事兴”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只要各民族平等相待、团结互助、不断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③(展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讨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首位照应

4、播放歌曲《大中国》,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七、结束语

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是: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总体上看,还是成功的。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说课稿

第11课 民族团结[优秀]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学案

第11课 民族团结导学案

第11课__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 民族团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