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艺术设计学院李波教书育人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0-03-03 20:39: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艺术设计学院李波“教书育人”先进事迹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艺术设计学院多媒体专业07级毕业生在毕业之际送给李波老师的赞语。李波老师,男,1960年出生,副教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系系主任。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李老师以春泥护花的工作热情,俯首为牛的实干态度,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孕育三千桃李,十年树人,十载风,十载雨,造就十万栋梁。真正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笵。

玉壶冰心,朱笔师魂

李波一九八七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任辽宁省流行色协会会员、大连装潢设计委员会理事、大连美术家协会会员。在艺术领域造诣颇深,作品《高山族风情》发表于《辽宁画刊》,《三个捂人的思辩》参加“中国艺术节油画展”,《吹向远运的风》参加省级油画作品展,《那山的回忆》系列作品发表于《大连国际艺术博览会作品集》,《东方伊甸园》系列作品发表于《大连国际艺术博览会作品集》。《中国问题》系列作品获第九届中国广告节优秀奖。可以说,最近几年,正是李波老师韬光养晦之后厚积薄发的学术和艺术创作的高峰时期,但是由于大连工业大学和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在全球技术进入到以计算机为平台的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艺术设计学院成立相关专业已成水到渠成同时也是迫在眉睫之际,而这个具有重大意义和充满了挑战的任务就落在了李波老师的身上。说有重大意义,是因为,数字媒体艺术系以及相关专业的建立,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领域,同时也为整个大连工业大学的立体化多层次学科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扩大了艺术设计学院的影响和招生规模,同时也为大连工业大学向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说是充满了挑战,是因为,在2003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在国内其他学校并没有十分完善和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对于艺术设计学院本身来说,生源,设备,师资以及教学体系设计都需要从头开始。在刚开始担任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的时候,对于李波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从艺术专业教师向一个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这样一个领导的身份的转变。面对这样的困难,李老师迎难而上,一方面,不辞辛劳的到上海,广州,北京

等地已经开办相关专业的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博采众家之长,总结其他院校成功的经验,吸取其他院校某些失误环节的教训。一方面,李老师翻阅和研读了大量的新媒体艺术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其它相关专业的老师交流和研究,逐步总结出了一条以艺术设计为平台,以数字计算机技术为基点,以当代媒体艺术为美学向导的发展之路,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这个“新生儿”找到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相关课程的设置也逐步清晰起来,以“形态课”为艺术基础专业课,以平面,三维以及后期剪辑等软件作为技术基础课,以“影像发展史”,“新媒体美学”作为艺术美学基础课,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系的同学能够通过4年的本科学习,既能掌握相关的艺术设计基础原理,应用各种媒体软件,同时也具备新媒体美学的理论素养,用李老师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只要学生具备了相关的软件实践能力,又有了足够的理论和美学素养,那么,我们数字媒体艺术系的学生就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媒体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波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完成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一直坚持担任班导师的工作。这也就和同学有了更多的接触的机会,在同学们的眼里,李老师是有些沉默的,是有些严厉的。李老师的沉默,表现在李老师并不是总是跟在学生身边耳提面命,喋喋不休,而是更多的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学生,因为李老师知道,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把自己树立成他们的榜样,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李波老师的严厉,表现在李老师对学生学习,生活都要求极为严厉,因为李老师深切的知道严师出高徒。在2003级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每一次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的时候,李老师总是对同学们的毕业设计提出很多看起来十分苛刻和难以回答的问题,经常让即将离校的同学们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面对在学校里的最后一次考验,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但是当毕业答辩当天,经过李老师“特训”的同学们对答辩组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的游刃有余的时候,当他们把经过反复修改的毕业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并获得热烈赞扬的时候,同学们都理解了李波老师的良苦用心。对于同学们来说,“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是李老师最好的写照。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李波老师现在的工作岗位是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的系主任,我们只要看一下数字媒体系的变化就可以清晰的知道李老师在这几年里为学校和院里和学生们做了多少实际的踏踏实实的工作。在数字媒体艺术系成立之初,系里共有三位专业老师,两个机房, 50台左右的PC机,20名学生,经过短短的几年,现在的数字媒体系已有10位专业教师,6个机房, 90台PC机,两个苹果机房,一个后期视频和音频工作站,一个抠像工作室,学生达到200多名。这些最实际和显著的数据的变化,无可辩驳和显而易见的把李老师这几年勤勤恳恳,不辞辛劳,殚精竭虑为数字媒体艺术系所做的工作展示了出来。即使这样,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和操劳还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更为可贵的是,李老师虽然有着这样大量的繁重而琐碎的行政工作,但是他还是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由于数字媒体艺术系现在的专业教师还是相对较少,而且还有一些新老师,所以李老师一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和经历与新教师交流,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李波老师自己更是亲力亲为,每学期都承担着超过正常教学课时一倍以上的教学任务。我们很难想象,已过不惑之年的李老师看起来比这些刚刚参加工作的二十多岁的新老师还要精力充沛,活力十足。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有着“师徒制”的传统,李波老师目前已有多名 “徒弟”,李老师白忙之中经常抽出时间和他们讨论数字媒体艺术系的学科建设,前沿的媒体艺术现象,在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上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在做人方面也给予很多的指导,他是一个高风亮节的标竿。《诗经·子罕》里面的一段话最能准确的描述李老师,那就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未由也已”。

艺术设计学院

2007年7月4日

李波个人先进事迹

“教书育人”先进事迹

“教书育人”先进事迹

艺术设计学院

李波

教书育人先进事迹经验交流

财务支部学习李文波先进事迹

艺术设计学院工作总结

艺术设计学院简介

教书育人先进事迹摆成学

艺术设计学院李波教书育人先进事迹
《艺术设计学院李波教书育人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