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督导论文魏征1

发布时间:2020-03-04 01:41: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届山东教育督导论坛征文】

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武城县李家户镇中心小学 魏征

【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对引导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学校自评制度,提升学校自评水平,是促进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举措。伴随我国“两基”评估工作的推进,我国教育督导制度中督导机构定位不明确,制约着教育督导职能的发挥。因此,要优化教育督导队伍的结构等,使教育督导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督政、督学 【正文】

自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而恢复重建以来,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育督导的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从当前教育督导的实际出发,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自评工作。召开教职工大会,学习《指导方案》和《评估细则》,让教职工明确目的和意义、方法和步骤,明确评估指标的内容,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教职工成为评价的主体。

一、制约当前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因素

我国的教育督导具有紧密结合的两大职能:一是履行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的职能,即“督政”;二是履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进行监督、评估检查、指导的职能,即“督学”。多年来的教育督导实践表明,基于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不健全而呈现的

1 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直接制约着我国教育督导职能的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现行的教育督导机构定位不明确。

教育督导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为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所辖地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制度。这里仅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从宏观上肯定了教育督导的行政监督意义。督导机构的性质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设置的专门负责对下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帮助和指导的行政职能机构。

2、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独立性不足。

有些地方教育督导机构表面上由人民政府设立,挂人民政府的牌子,实质上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首长的领导。另外,从理论上讲,教育督导机构应为行政机构。但绝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督导机构为事业单位性质,致使教育督导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促进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的对策

为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必须改革和完善学校的教育督导体制,保证教育督导职能充分发挥,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1、依法规范教育督导机构的性质和职能,树立教育督导工作的权威性。

在学校建立和加强教育督导制度是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教育督导的权威建立在其特殊的机构性质、工作职能和督导评估结果的应用上。要使学校教育督导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依法规范教育督导机构的性质和职能,树立教育督导工作应有的权威。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完善校园教育督导法,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为:人大授权、政府设置、与教

2 育行政主管部门平行的专门负责教育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行政机构,其基本职能是督政、督学。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督导机构在队伍建设、督政和督学过程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掣肘”行为,提高教育督导的实效性,实现其行政监督和专业指导的紧密结合,真正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2、完善教育督导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督导的范围和内容日趋拓展,督导对象也日趋多元化,迫切要求加快教育督导法制化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政策体系。目前,要抓紧制订和出台《教育督导条例》(2008年2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教育督导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并对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主要职能、人员编制、经费保障以及结果运用等实质性问题予以明确规定,为各地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条件成熟时,建议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部门行政法律《教育督导法》,使督导行为拥有法律和权力保障。这样,从“督政”的角度看,可以保证教育督导对违背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的错误倾向及违背教育规律的错误做法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和制止。从“督学”的角度看,可以保证教育督导更能深入课堂一线的实践,触及教育行政改革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督导职能的有效发挥。

同时,要适时加快制订相关教育督导单项政策的进程,丰富政策体系内容,优化政策体系结构。首先,要继续推进国家级教育督导单项政策的制订工作,增加教育督导单项政策的数量,从而扩大政策体系中具体政策的涵盖范围,

3 实现具体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与相互协调;其次,要加强地方教育督导政策的建设,各地要制订具体的督导规章,完善地方教育督导政策子体系,各级政策制定部门在制订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上下级政策的协调性和连续性。总之,只有适当增加教育督导具体政策的数量,注意教育督导政策的配套,才能最终形成以《教育督导法》为核心、各级教育督导政策有机结合的教育督导政策体系,进而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实现政策体系的“完善化”,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优化教育督导队伍的结构,提高教育督导督学的专业化水平。

督导人员是教育督导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组成结构和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督导工作的效能。国家要结合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制定选拔督导督学的统一标准,把握年龄结构、职业结构和专业结构,严格进行梯队遴选,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继续加强督导督学的岗前培训工作,并在督导实践中不断提高督导督学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第一,建立督导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抓好督导人员的考核与评价,让那些德才兼备、热爱督导工作的人员能通过竞争或考试走上教育督导岗位,并通过其工作实效来树立督导人员的权威,推动教育的协调发展。第二,加强对督导督学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与作风建设,引导他们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熟悉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树立不畏人情和权势、敢于坚持真理的良好风范,以模范的言行来体现督导的严肃性、权威性和重要性。总之,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状况直接职能的发挥,关系到教育督导的成败和实效,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促进督导督学专业化,势在必行。

4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督导作为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保证教育质量的监控环节,必然会越来越得到重视,教育督导的地位必然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必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外部环境也将会逐步改善。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指导下,我国教育督导的职能将会得到尽情展现,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一定能够走上真正的健康、协调、稳步发展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至立《努力开创21 世纪教育督导工作的新局面》,《人民教育》2005年第12期。 [2]肖小华《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中的问题及对策》,《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 期。

[3]乐毅《我国教育督导与评估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2期。

[4]王桃英《教育督导专业化的政策性探讨》,《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3期。 [5]李帅军《新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督导观探析》,《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8期。 [6]詹华琴《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特色、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6 年第3 期。

[7] 程振响《发展性教育督导:当代教育管理发展的理性选择》,《江苏教育》2009年第8期。[8]李卓《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独立性之探讨》,《教育探索》2004年第9期。

[9] 李德龙《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的反思》,《当代教育科学》2004 年第16 期。

作者简介 :魏征,女,1987年10月出生,小学一级职称,现工作于李家户镇中心小学,负责督导评估工作中部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邮编:253306,联系电话:15965341869,邮箱:zhengzhengyoujian@126.com. 5

教育督导论文

教育督导论文

教育督导论文

教育督导论文

教育督导论文

魏征名言

小学教育督导论文

中小学教育督导论文

教育督导论文资料

督导教育年会论文

教育督导论文魏征1
《教育督导论文魏征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