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1: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比如自主探究合作流于形式,课堂华而不实,学生学业水平下降等。那么,怎样才能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纯粹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情境化。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明确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的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而且课程内容不仅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还必须关注儿童可能的生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的职责不是教会学生多么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应该追求的是: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教材,让学生在特定的内容和环境中,主动地、创造性的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赋予了我们小学数学老师特殊的使命,即必须在了解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情感幼稚,自控能力差等基础上,要认真吃透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感悟生活中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热情。例: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的、获得成功体验的、主动发展的和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开始上课我并没有郑重说明我们要学习乘法,而是采用带领孩子们游玩的方式引入课堂:同学们,国庆节快到了,小兔的商店就要开张了,老师带你们到小兔商店去玩玩好吗?这一问,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高涨了。来到小兔商店,我们看到小兔遇到一个问题:小兔把6双运动鞋要放在几个柜子里,有几种放法?请同桌的小朋友分工合作,一人摆,一人写算式,用6个三角形代表6双鞋,在长方形格子里摆摆,并写出有关加减法算式,比一比谁的摆法多,谁列出的加法算式多。在兴趣促使下,他们个个开动脑筋,动手、动口进行操作。最后得出算式:

1+5=6,2+4=6.3+3=6,1+2+3=6.2+2+2=6.1+1+1+1+1+1=6„„

等。我接着提问:谁能根据加数的特点把这些算式分分类?通过引导,当他们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组时,我又问:为什么这样分?谁说说左边这组算式里每个算式的相同加数分别是几?同学们认识了相同加数,谁还能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之后,我又说:现在我们再帮助小兔解决几个问题:1.出示5盒彩笔图,每盒9元。问学生:看到画面,你知道了什么?这些彩笔的总价钱是几个几?请写出加法算式。2.出示9块橡皮图,每个5角。同样,让学生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然后我让学生观察计算5盒彩笔和9块橡皮各自的总价钱简便吗?学生说算式太长,不简便。我说老师有一种计算这种问题的简单方法,想知道吗?学生的情绪再度兴奋,我借机讲解乘法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一种兴奋的情绪下完成了我设计的新授内容。然后我再启发学生,生活中用乘法进行简便计算的问题很多,如:我们家有5口人,我给每人买3件衣服,一共要买几件衣服?用乘法计算就很简便。现在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试着给同桌出一道生活中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让同桌列出算式,看看谁做得好。学生之间开始了编写题目、列算式等一些练习。这些基本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乘法算式的简便性。之后我又让学生联系班级实际写乘法算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乘法意义。再出示鞋放置图(1+2+3),让学生动手操作移动三角形,使每个格子里的三角形数量相同,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最后进行开放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学的认真积极而饶有兴致。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了,教学目标也真正的落到了实处,课堂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二、巧妙设计,找准突破口,化难为易。

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巧妙构思是达成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对于显而易见、一学就会的数学问题,我们引导学生学明白、会运用即可,对于学生不易接受,难于弄明白的知识,则要巧妙设计,找准突破口,化难为易,力求用最小最有效的消耗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理解与获取。例:在教学“千克和克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时,因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有关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活动,使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地感知,从而使学生获得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实际概念。如:教学质量单位“千克”时,我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盘秤,分小组开展操作活动。先称一称:让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砂糖(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看看是否重1千克。再数一数:1千克的砂糖有几袋?1千克的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的苹果有几个?学生汇报结果是:每小组称的1千克苹果的个数不同。我问,这是怎么回事?我拿起学生称的1千克但个数不同的苹果,学生一看马上就明白了,纷纷抢答:苹果有大有小,大的称的少,小的称的多。然后我让学生掂一掂:用手掂称的1千克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约有多重。最后我让学生找一找:在三个外形一样而质量各异的盒子中,只用手掂,找出质量1千克的盒子。学生跃跃欲试,他们为准确找出了重1千克的盒子而欣喜发狂,从而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这些操作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的认识质量单位,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

在有效地引导组织下,本来难于弄明白的问题经过巧妙地点拨,化难为易,有效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结果。通过称一称,学生亲自参与称出1千克重的洗衣粉、苹果等物品,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起,初步感知1千克的质量观念,同时了解用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掂1千克重的苹果、砂糖等物品,有意识的感受体验1千克的实际质量,再通过掂2千克、5千克等东西的质量,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明确的质量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同时为学生形成比较牢固的质量单位观念提供直观、具体的支柱,通过1千克苹果的个数从一定质量的不同物体的数量这一角度,进一步深化对质量单位的认识。通过上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鲜明的表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有趣与获取知识的快乐。持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在兴趣就会萌发,就会生成;对于那些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成就数学人生的大门也许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悄然开启,数学智慧之光就会越来越绚烂。

总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我们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遵循认知规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计,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情趣化,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育人质量。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观摩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