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百年孤独》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7:30: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孤独不只是历史的背影------《百年孤独》有感

1967年,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写完了这部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小说《百年孤独》。1982年凭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就此奠定了其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2010年2月,该书在中国得以正式出版。换句话说,盗版的《百年孤独》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以及小资群中一度风靡一时。

1995年,我花了一个寒假,却什么也没读懂。当时最大的感触是外国人的名字完全不避讳,看着看着就不知道是在说爷爷还是孙子。之后,看过几遍,才开始入门。

《百年孤独》通过一个拉丁美洲家族七代人的命运,描绘这个家族在一个贫穷落后、愚昧野蛮的社会里凭着个人意志和创造力顽强生存、兴盛到最后消亡的百年图景,正如羊皮卷揭示的“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马贡多的建立本身就是荒诞的开始,只是源于家族的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因为无法面对可能生下猪尾巴孩子的耻笑而犯下一桩凶杀案,为摆脱鬼魂的纠缠,才不得不翻山越岭去寻找新的安居之所。但马贡多这个偏僻小镇的真实性又在于何塞不满于落后的生活,极富创造性的精神世界与传统保守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于是在吉普寨人、外国垄断资本家以及本国动荡不安的独裁政权的此起彼伏的渗入下成为树下一缕孤独的灵魂。何塞死后,乌尔苏拉生存的意

1 / 2

义就在于她是维系家族传统与突破传统之间的平衡木,但最终也只能沦为后代的玩具,而无法驾驭这家马车最终的滑坡与毁灭。

一直认为,布恩迪亚家族延续下来的苦闷与孤独不只是因为社会大背景所面临的压迫、掠夺与歧视,也是这个家族固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事作风。他们特立独行,天赋异禀却性格乖张,世事洞明的超然世外,通常选择一种不顾任何人伦规矩的方式来排解孤独却适得其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第五代成员阿玛兰妲·乌尔苏拉虽然浸染了布鲁塞尔的文明,最终也无法摆脱家族的宿命,沉溺于与外甥的乱伦爱情中不可自拔,其重整家园的决心最终也不过是这个家族垂死前的回光返照。

梅尔基亚德斯的手稿很大程度上是对布恩迪亚的谶语,直至第六代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看到自己儿子被蚂蚁吃掉时才真正读懂,小镇也在此时被洪水、飓风和蚁群化为乌有,似乎一切都没发生过„„

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把他所知道的拉美历史浓缩到马贡多这个虚拟出来的小镇里,以此来揭示拉美百年来是孤独的、没有任何希望色彩的。在我看来,这种揭示远没有马尔克斯在受奖时发表的演讲词《拉丁美洲的孤独》来得更有深度,更具象,也更有历史的厚重感。同样,马贡多的消亡也并不预示着“那些注定要忍受百年孤独的民族,将最终也是永远得到再次在世界上生存的机会”。毕竟,孤独不只是历史的背影。

2 / 2

百年孤独有感

读《百年孤独》有感

读了《百年孤独》有感

读《百年孤独》有感

读《百年孤独》有感

读《百年孤独》有感

读《百年孤独》 有感

读《百年孤独》有感

读《百年孤独》有感

读百年孤独有感

《百年孤独》有感
《《百年孤独》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