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013年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7:59: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年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方案

(二)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地震500多万次,其中只有5万多次左右人们能感觉得到,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造成破坏,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我们该怎样面对地震?下面我们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地震基础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第二部分地震宏观前兆现象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异常有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

微观异常如地形变、地电磁异常等,主要靠高精度科学仪器探测。宏观异常指人们感官能感觉到的异常,主要有地下水异常、动植物异常和地声、地光等异常。

第三部分地震来了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地震同刮风、下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也在不断增强。

一旦真的遇到了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能惊慌,不要盲动。根据感觉判断地震是大、是小,是近震,还是远震。一般近震是先上下颠动,后左右晃动,而远震是只有前后左右的晃动感。如果是小震或者远震,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屋基本都具备抗震能力,大可不必慌乱。

其次,要采取正确的躲避地震方法。

在不同的地方,避震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们讲讲在学校、家里和公共场所如何躲避地震。

在学校怎样避震:

1、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2、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大同学要照顾小同学;

3、在课桌下避震,有顺序地撤离,千万不要拥挤。

假设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地震了,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头部躲进课桌下,讲台旁,绝不要乱跑。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应当马上在老师指挥下有顺序地撤离,撤离时把书包顶在头上,前后同学要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在教室门口、楼梯间等狭促地方,一定要放慢速度,发现有摔倒的同学要相互帮助,并及时通知后面的同学以免发生拥挤。

跑到室外后,一定要躲在尽量空旷开阔的地方,周围和头顶没有易掉落物的地方。

如果我们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因忘拿某些东西回到教室去。 在家怎样避震:

1、先躲后跑,不要先跑;

2、往牢固地方躲(床下、开间小的地方,有支撑的地方;)

3、来得及的话先开门,关煤气、电源等。

避震时,要根据地震时你所处的位置,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要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它的旁边,如:桌、床等,也可以赶快跑到开间较小、有支撑的房间去,如:厨房、卫生间等。

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

在避震时,要爬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卷曲起来。要注意保护头部和颈部,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顶在头上,闭上眼睛,防止异物伤害。

三、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1、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2、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离;

3、如果遇到拥挤,解开领扣,双手交叉胸前,护住胸口。

大震发生后,如果附近有应急避难场所,要在大人的引导下赶赴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一般依托公园、绿地、操场、广场建设,

里面具备突发应急事件应急的基本功能。比如,应急指挥、应急物资发放、应急棚宿、应急厕所等。

地震发生后,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要急于拥向楼梯口,容易造成挤踏。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不要急于打电话,以免线路拥挤,影响救灾指挥通讯。

第四部分:地震的自救互救

当灾害来临时,我们不仅要掌握灾害基本知识,更要懂得自救的基本技能,了解自救、互救的基本措施。据统计,唐山大地震时,被压埋的人数为5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45万人左右。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我们来简单学习关于自救和互救的知识

一、自救: 它要求被埋压人员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

唐山大地震中,有许多许多少年儿童被埋压,但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顽强的意志,坚持挺住,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终被营救,保住了性命。

二、互救救人的主要方法有: 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持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

呼吸畅通,如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时,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学校要做好防震准备:

1、从本班防震准备开始

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

2、举办学校防震演练

在熟悉学校周围地形、环境基础上,可进行防震演练活动,包括: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震,震后迅速撤离教室的疏散演习,自救、互救练习等。演练活动时间要短,疏散、撤离要快,才能达到避震效果好的要求。

同学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我国处在地震带上,随时都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意识,做到常备不懈,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一定会把地震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谢谢大家!

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粮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科普知识教案《地震》

地震科普知识观后感

地震科普知识讲1

地震科普宣传方案

科普知识宣传标语

环保科普知识宣传

1013年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方案
《1013年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