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县人民政府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0: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县人民政府工作汇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市场波动、宏观政策调整等复杂形势,面对生产要素匮乏、自然灾害侵袭等诸多考验,在中共XX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围绕市委构建生态文明主题,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改革创新不松劲,保障民生不懈怠,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07.8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大关,达到10.1亿元,年均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大关,达到5.1亿元,年均增长1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9亿元,是2005年的1.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2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78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64.9%和77.7%。全面完成“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削减17.21%和17.75%,“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过去的五年,是三次产业协调并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五年。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心粮库建成使用。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体系不断健全,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农业总产值达10.7亿元,年均增长5%。工业总产值连续突破100亿、200亿大关,达到281.2亿元,比2005年增加2.2倍,位居全市第一。工业园区开发加快推进,集聚效应更加突显。缙云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永武缙五金产业列入全省21个首批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选商引资成效显著,重点企业迅速壮大。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自营出口年均增长33.3%。仙都景区开发加快推进,公祭轩辕黄帝大典成功升格为市级,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旅游总收入达20.1亿元,比2005年增加3.3倍,成功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共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和省公共建设投资补助资金4.5亿元,位居全市首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8倍。投入城市建设资金8.2亿元,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共创建示范村10个、环境整治村255个,实施旧村改造55个,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近2万户,山塘水库除险加固114座。基本完成农村通村公路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公路通达率和通畅率实现“双百”目标,35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完成235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新农村电气化县。投入资金930万元,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38处。基本完成滩坑水库移民安置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我们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全县80.2%的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脱贫。积极引导偏远山区农民下山脱贫和整村搬迁,实现农民异地转移2297户6893人。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先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每月领到60元基础养老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成立县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社会化救助体系更加健全。五年来,县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达3.9亿元、社会救助资金达700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全部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负债,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津补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民工子女借读费和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家庭学生学费,成功创建省级教育强县。扎实开展省级卫生强县、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有线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和“村村响”。重大疫病得到有效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平安缙云”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人口和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台、外事、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审计、司法、统计、气象、档案、方志、人防、双拥、人民武装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不断迸发的五年。顺利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乡镇总数从24个缩减到16个。积极对接扩权强县改革,省市下放的各项审批事项得到有效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招投标服务平台向乡镇延伸。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乡镇零负债。启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率先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房保险试点。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全面实施。扎实开展土地整理和“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建成标准农田9.2万亩,新增耕地5.2万亩,调剂各类指标3.6万亩,回笼资金14.7亿元。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向农村延伸。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6亿元,受益农户达2680户。 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得到加强,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的五年。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完成“五五”普法教育。全面贯彻监督法,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人民团体的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完善县政府领导领衔办理制度,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46件、政协委员提案653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加大企业帮扶解困力度,共解决挂牌督办难题292个。

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把握经济回暖向好机遇,不断强化“五个一”理念,扎实开展“三年活动”,大力推进“五大发展”,全面完XX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省市“十二五”重大项目对接,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创2003年以来新高,总量位居全市第二。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缙云段、农民异地转移舒洪安置小区一期、商检大楼、110千伏雁门变、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准备项目――42省道坝区段临时改线等工程顺利开工。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改建、仙都中学(暂名)、农机培训学校迁建、220千伏白峰变等工程加快推进。42省道及平黄公路仙都景区段改线工程建成试通车,缙云中学宿舍楼、新碧初中一期顺利建成。二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启动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9130亩。出台油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缙云麻鸭”通过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现场鉴定,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业园区列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一心三片区”建设规划。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列入省计划并全面启动建设。出台工业投资项目管理实施意见,工业项目新增用地管理更加规范。缙云灯管成立了全市首个行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创建为全市首个省级行业区域名牌。研究制订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扎实开展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全面完成“十小”行业三年整规任务。完成黄帝南巡大型群雕、仙都影视博物馆等工程建设,成功举办中国·仙都公祭轩辕黄帝大典暨中国第三届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三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壶镇镇列入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成立新区建设工作指挥部,妥善解决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加快42省道与330国道连接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面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行政村总数从644个调整为253个,总数减少率达60.7%。积极推进农村“135”工程和村庄整治工程,启动建设中心村18个,创建生态文明村90个,完成村庄整治55个。四是积极破解要素制约。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率先在全省获批实施。争取到省里追加用地指标1796亩,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达2348亩。清查转而未供土地4395亩。认真做好工业园区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基本完成土地征收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完成1500多亩工业用地的征收报批,为下步开发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完成新区南区块拆迁范围的调查摸底和拆迁安置地块选址工作。认真梳理壶镇土地征迁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完成好溪水利枢纽工程潜明水库规模论证、水资源论证等25个专题报告,完成库区实物调查和移民安置区块选址工作。新组建两个国有融资平台,率先推出金融新产品“缙云通宝”,成立欣禾农村资金互助社,创建缙云杭银村镇银行。五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和考核奖惩机制,顺利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新建溪新碧段生态防洪堤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建成乡镇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个,成功创建全国生态乡镇1个。六是努力做好民生保障。“十大民生工程”各项任务按期完成。799名失业和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2.6万人。低保边缘户家庭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来料加工队伍扩大到4.4万人,年发放加工费达2.1亿元。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XX县。婺剧《古村戏韵》获得全国大奖,成功承办省首届体育大会部分赛事,实现省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启动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抓好学前教育资源整合。成功组建两个教育集团。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切实抓好校园安保工作,全县公办学校和省三级以上幼儿园全部配备了安保设施和人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平安缙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任务圆满完成。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有效化解了各类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有力处置了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XX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班子打下良好基础以及老领导、老干部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缙部队官兵、省市驻缙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缙云建设发展的县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五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办好缙云的事情,必须着眼欠发达这一最大的县情,始终坚持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提质扩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科学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让缙云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激发活力,增添动力,凝聚合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优,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财政实力还不强,地方可用财力还太少;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问题有待更好的解决;土地、资金、电力、人才、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有待加快破解;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执行意识、廉政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将高度重视,积极面对,努力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缙云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未来五年,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转型发展成为最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革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转换中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争取主动,努力开创缙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富民强县、幸福家园”为总目标,实施“生态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落实“五个一”工作理念,全力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全速推动“五大发展”,力争实现撤县建市,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我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六项倍增”行动计划,实现“一城四县”联创,全力打造“一极四区”,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致力富民强县,建设幸福家园。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到2015年,“六项倍增”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74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56元;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在全市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旅游总收入达到6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新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县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副中心城市初步成型,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5%。“经营乡村”行动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亿元,年均增长15%,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全面完成省级教育现代化达标县、卫生强县、文化先进县创建,在全市率先“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五年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更加宜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设施更加完善,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达到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

——改革开放更加深入。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纵深推进。区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招商引资成效更加显著,外向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为实现上述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里从六个方面作重点报告。

(一)切实抓好“五个一百”工程,努力在项目投资上实现新突破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切实抓好百个城乡一体化项目,加快构建起布局合理、结构优良、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实施百个工业招商和技改项目,推动工业存量调整、增量优化、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努力建设百个旅游生态环保项目,使缙云的山水优势变成旅游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农民增收致富优势。全面落实百个惠民行动项目,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百个重大项目前期,努力为缙云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重点打造四大综合网:

一是打造综合交通网。完成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缙云段工程,上马建设七里火车站,争取建设金台铁路缙云段,尽快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快速轨道交通网。完成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42省道潜陈至壶镇段、330国道莲都至缙云段、330国道缙云至永康段、岩沿至西岸公路等改建工程;加快推进一批景区联网、乡际联网、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努力构建“四纵四横一绕十连”的公路网格局。

二是构建综合能源网。扎实推进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前期,新建、扩建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4座,全力打造适度超前、供电可靠的电力网架。积极推进电力调度大楼等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大洋山、括苍山风力发电项目。完成金丽温天然气干管缙云段、城市燃气管网工程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成品油输油管线工程。继续做好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

三是建设综合信息网。加快“数字缙云”建设,实施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建设以光缆为主的骨干传输网,推进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搭建园区信息化、景区数字化、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平台,深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城管”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

四是发展综合水利网。重点抓好好溪水利枢纽及灌区工程、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农田水利改造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千库保安”、“强塘固房”、“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切实增强全县防洪、防涝、防旱能力。完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护机制,努力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二)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进展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推进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缙云片区开发,实施“东拓、南延、西扩”战略,把发展空间拓展到15平方公里,努力开拓5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结合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抓好壶镇产业转型提升区建设,加快形成1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框架。到2015年,两大区块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以上。实施工业转型升级“124”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切实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培育产值超50亿元企业2家、超百亿元1家,争取上市2家。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完成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整合项目资金,认真抓好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以上、特色精品园6个以上。实施农业发展“586”行动计划,着力提升畜禽、茶叶、蚕桑、果蔬、油茶五大特色主导产业。按照“接二产、连三产”思路,引导工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成一批农业科研教育、生产示范、休闲观光、种苗繁育基地。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牢固树立“全县大景区”理念,把缙云良好的生态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与旅游开发充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继续抓好“一二三”工程,积极争创仙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商业流通网络,积极发展中介服务、家政服务、体育健身、文化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

(三)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努力在统筹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切实抓好中心城市开发。围绕构建中等城市和撤县建市目标,以建设山水名城、生态新城为导向,凸显山水优势,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全面实施县域总体规划,按照“北跃西扩、南延东优、中兴外联”战略,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密切“三区联动”,积极促进“新老协调”,有序推进七里、东渡等区块组团发展,抓好一批市政设施、公共服务、供排水、燃气管网项目建设,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

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以建设特色机械装备城、生态文化名城、台金丽三市交汇新XX市为功能定位,大力推进壶镇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加快壶镇由“镇”向“城”跨越,努力把壶镇打造成产业定位清晰、经济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完备、体制机制灵活、有效辐射周边的县域副中心城市。认真抓好其他建制镇发展,积极打造魅力乡镇,努力把其他乡镇发展成连接城乡、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战略节点。 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牢固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中心村培育力度,科学做好规划布局,实现布局合理化。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化。鼓励农民下山脱贫、整村搬迁,推动人口集聚化。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设施配套化。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不断美化农村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突出抓好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来料加工、农家乐等非农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渠道多样化。

(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构建新优势 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全县各地自然条件、发展现状、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结合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目标,科学划分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开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活动,加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农村垃圾清理。积极开展“森林缙云”建设,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研究制订循环经济发展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着力培育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绿色企业。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支持节能技术改造。严格排污许可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统筹推进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减排工作。健全节能减排责任落实、目标考核、监测管理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

(五)继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努力在竞争优势培育上增添新活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抓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森林异地代保、碳排放权、林业碳汇等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建设体制改革,加快统筹农村产权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农村社会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土地和农村宅基地依法有偿流转机制。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创新金融服务体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建立科技研发创新风险投资机制,逐步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力争科研试验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抓好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密切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订出台人才培育、引进、管理、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努力吸引更多人才来到缙云、留在缙云、服务缙云。

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坚持大视野、大开放、大融合理念,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海西经济区和浙中城市群,加快基础设施对接,深化产业合作,承接产业和要素转移,推动借力发展和错位发展。扎实开展“山海协作”工程。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外贸产品结构,鼓励创建出口品牌,积极培育以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六)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在民生保障上取得新成效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程,推动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 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合理优化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坚持“高质量、轻负担”的办学方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 大力发展卫生文体事业。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医院改革。完XX县人民医院迁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完善城乡文体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黄帝、婺剧、石头、影视、耕读五大特色文化品牌。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发展新闻传媒事业。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顺应社会管理转型需求,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有效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大调解工作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市场波动、宏观政策调整等复杂形势,面对生产要素匮乏、自然灾害侵袭等诸多考验,在中共XX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围绕市委构建生态文明主题,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改革创新不松劲,保障民生不懈怠,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07.8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大关,达到10.1亿元,年均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大关,达到5.1亿元,年均增长1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9亿元,是2005年的1.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2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78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64.9%和77.7%。全面完成“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削减17.21%和17.75%,“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过去的五年,是三次产业协调并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五年。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心粮库建成使用。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体系不断健全,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农业总产值达10.7亿元,年均增长5%。工业总产值连续突破100亿、200亿大关,达到281.2亿元,比2005年增加2.2倍,位居全市第一。工业园区开发加快推进,集聚效应更加突显。缙云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永武缙五金产业列入全省21个首批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选商引资成效显著,重点企业迅速壮大。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自营出口年均增长33.3%。仙都景区开发加快推进,公祭轩辕黄帝大典成功升格为市级,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旅游总收入达20.1亿元,比2005年增加3.3倍,成功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共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和省公共建设投资补助资金4.5亿元,位居全市首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8倍。投入城市建设资金8.2亿元,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共创建示范村10个、环境整治村255个,实施旧村改造55个,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近2万户,山塘水库除险加固114座。基本完成农村通村公路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公路通达率和通畅率实现“双百”目标,35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完成235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新农村电气化县。投入资金930万元,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38处。基本完成滩坑水库移民安置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我们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全县80.2%的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脱贫。积极引导偏远山区农民下山脱贫和整村搬迁,实现农民异地转移2297户6893人。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先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每月领到60元基础养老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成立县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社会化救助体系更加健全。五年来,县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达3.9亿元、社会救助资金达700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全部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负债,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津补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民工子女借读费和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家庭学生学费,成功创建省级教育强县。扎实开展省级卫生强县、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有线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和“村村响”。重大疫病得到有效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平安缙云”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人口和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台、外事、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审计、司法、统计、气象、档案、方志、人防、双拥、人民武装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不断迸发的五年。顺利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乡镇总数从24个缩减到16个。积极对接扩权强县改革,省市下放的各项审批事项得到有效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招投标服务平台向乡镇延伸。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乡镇零负债。启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率先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房保险试点。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全面实施。扎实开展土地整理和“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建成标准农田9.2万亩,新增耕地5.2万亩,调剂各类指标3.6万亩,回笼资金14.7亿元。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向农村延伸。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6亿元,受益农户达2680户。 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得到加强,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的五年。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完成“五五”普法教育。全面贯彻监督法,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人民团体的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完善县政府领导领衔办理制度,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46件、政协委员提案653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加大企业帮扶解困力度,共解决挂牌督办难题292个。

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把握经济回暖向好机遇,不断强化“五个一”理念,扎实开展“三年活动”,大力推进“五大发展”,全面完XX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省市“十二五”重大项目对接,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创2003年以来新高,总量位居全市第二。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缙云段、农民异地转移舒洪安置小区一期、商检大楼、110千伏雁门变、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准备项目――42省道坝区段临时改线等工程顺利开工。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改建、仙都中学(暂名)、农机培训学校迁建、220千伏白峰变等工程加快推进。42省道及平黄公路仙都景区段改线工程建成试通车,缙云中学宿舍楼、新碧初中一期顺利建成。二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启动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9130亩。出台油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缙云麻鸭”通过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现场鉴定,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业园区列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一心三片区”建设规划。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列入省计划并全面启动建设。出台工业投资项目管理实施意见,工业项目新增用地管理更加规范。缙云灯管成立了全市首个行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创建为全市首个省级行业区域名牌。研究制订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扎实开展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全面完成“十小”行业三年整规任务。完成黄帝南巡大型群雕、仙都影视博物馆等工程建设,成功举办中国·仙都公祭轩辕黄帝大典暨中国第三届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三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壶镇镇列入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成立新区建设工作指挥部,妥善解决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加快42省道与330国道连接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面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行政村总数从644个调整为253个,总数减少率达60.7%。积极推进农村“135”工程和村庄整治工程,启动建设中心村18个,创建生态文明村90个,完成村庄整治55个。四是积极破解要素制约。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率先在全省获批实施。争取到省里追加用地指标1796亩,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达2348亩。清查转而未供土地4395亩。认真做好工业园区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基本完成土地征收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完成1500多亩工业用地的征收报批,为下步开发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完成新区南区块拆迁范围的调查摸底和拆迁安置地块选址工作。认真梳理壶镇土地征迁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完成好溪水利枢纽工程潜明水库规模论证、水资源论证等25个专题报告,完成库区实物调查和移民安置区块选址工作。新组建两个国有融资平台,率先推出金融新产品“缙云通宝”,成立欣禾农村资金互助社,创建缙云杭银村镇银行。五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和考核奖惩机制,顺利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新建溪新碧段生态防洪堤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建成乡镇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个,成功创建全国生态乡镇1个。六是努力做好民生保障。“十大民生工程”各项任务按期完成。799名失业和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2.6万人。低保边缘户家庭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来料加工队伍扩大到4.4万人,年发放加工费达2.1亿元。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XX县。婺剧《古村戏韵》获得全国大奖,成功承办省首届体育大会部分赛事,实现省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启动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抓好学前教育资源整合。成功组建两个教育集团。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切实抓好校园安保工作,全县公办学校和省三级以上幼儿园全部配备了安保设施和人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平安缙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任务圆满完成。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有效化解了各类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有力处置了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XX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班子打下良好基础以及老领导、老干部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缙部队官兵、省市驻缙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缙云建设发展的县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五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办好缙云的事情,必须着眼欠发达这一最大的县情,始终坚持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提质扩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科学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让缙云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激发活力,增添动力,凝聚合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优,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财政实力还不强,地方可用财力还太少;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问题有待更好的解决;土地、资金、电力、人才、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有待加快破解;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执行意识、廉政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将高度重视,积极面对,努力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缙云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未来五年,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转型发展成为最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革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转换中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争取主动,努力开创缙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富民强县、幸福家园”为总目标,实施“生态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落实“五个一”工作理念,全力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全速推动“五大发展”,力争实现撤县建市,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我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六项倍增”行动计划,实现“一城四县”联创,全力打造“一极四区”,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致力富民强县,建设幸福家园。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到2015年,“六项倍增”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74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56元;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在全市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旅游总收入达到6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新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县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副中心城市初步成型,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5%。“经营乡村”行动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亿元,年均增长15%,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全面完成省级教育现代化达标县、卫生强县、文化先进县创建,在全市率先“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五年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更加宜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设施更加完善,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达到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

——改革开放更加深入。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纵深推进。区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招商引资成效更加显著,外向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为实现上述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里从六个方面作重点报告。

(一)切实抓好“五个一百”工程,努力在项目投资上实现新突破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切实抓好百个城乡一体化项目,加快构建起布局合理、结构优良、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实施百个工业招商和技改项目,推动工业存量调整、增量优化、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努力建设百个旅游生态环保项目,使缙云的山水优势变成旅游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农民增收致富优势。全面落实百个惠民行动项目,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百个重大项目前期,努力为缙云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重点打造四大综合网:

一是打造综合交通网。完成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缙云段工程,上马建设七里火车站,争取建设金台铁路缙云段,尽快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快速轨道交通网。完成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42省道潜陈至壶镇段、330国道莲都至缙云段、330国道缙云至永康段、岩沿至西岸公路等改建工程;加快推进一批景区联网、乡际联网、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努力构建“四纵四横一绕十连”的公路网格局。

二是构建综合能源网。扎实推进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前期,新建、扩建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4座,全力打造适度超前、供电可靠的电力网架。积极推进电力调度大楼等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大洋山、括苍山风力发电项目。完成金丽温天然气干管缙云段、城市燃气管网工程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成品油输油管线工程。继续做好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

三是建设综合信息网。加快“数字缙云”建设,实施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建设以光缆为主的骨干传输网,推进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搭建园区信息化、景区数字化、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平台,深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城管”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

四是发展综合水利网。重点抓好好溪水利枢纽及灌区工程、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农田水利改造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千库保安”、“强塘固房”、“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切实增强全县防洪、防涝、防旱能力。完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护机制,努力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二)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进展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推进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缙云片区开发,实施“东拓、南延、西扩”战略,把发展空间拓展到15平方公里,努力开拓5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结合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抓好壶镇产业转型提升区建设,加快形成1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框架。到2015年,两大区块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以上。实施工业转型升级“124”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切实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培育产值超50亿元企业2家、超百亿元1家,争取上市2家。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完成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整合项目资金,认真抓好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以上、特色精品园6个以上。实施农业发展“586”行动计划,着力提升畜禽、茶叶、蚕桑、果蔬、油茶五大特色主导产业。按照“接二产、连三产”思路,引导工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成一批农业科研教育、生产示范、休闲观光、种苗繁育基地。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牢固树立“全县大景区”理念,把缙云良好的生态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与旅游开发充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继续抓好“一二三”工程,积极争创仙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商业流通网络,积极发展中介服务、家政服务、体育健身、文化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

(三)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努力在统筹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切实抓好中心城市开发。围绕构建中等城市和撤县建市目标,以建设山水名城、生态新城为导向,凸显山水优势,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全面实施县域总体规划,按照“北跃西扩、南延东优、中兴外联”战略,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密切“三区联动”,积极促进“新老协调”,有序推进七里、东渡等区块组团发展,抓好一批市政设施、公共服务、供排水、燃气管网项目建设,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

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以建设特色机械装备城、生态文化名城、台金丽三市交汇新XX市为功能定位,大力推进壶镇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加快壶镇由“镇”向“城”跨越,努力把壶镇打造成产业定位清晰、经济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完备、体制机制灵活、有效辐射周边的县域副中心城市。认真抓好其他建制镇发展,积极打造魅力乡镇,努力把其他乡镇发展成连接城乡、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战略节点。 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牢固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中心村培育力度,科学做好规划布局,实现布局合理化。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化。鼓励农民下山脱贫、整村搬迁,推动人口集聚化。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设施配套化。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不断美化农村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突出抓好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来料加工、农家乐等非农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渠道多样化。

(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构建新优势 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全县各地自然条件、发展现状、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结合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目标,科学划分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开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活动,加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农村垃圾清理。积极开展“森林缙云”建设,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研究制订循环经济发展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着力培育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绿色企业。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支持节能技术改造。严格排污许可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统筹推进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减排工作。健全节能减排责任落实、目标考核、监测管理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

(五)继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努力在竞争优势培育上增添新活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抓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森林异地代保、碳排放权、林业碳汇等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建设体制改革,加快统筹农村产权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农村社会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土地和农村宅基地依法有偿流转机制。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创新金融服务体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建立科技研发创新风险投资机制,逐步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力争科研试验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抓好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密切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订出台人才培育、引进、管理、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努力吸引更多人才来到缙云、留在缙云、服务缙云。

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坚持大视野、大开放、大融合理念,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海西经济区和浙中城市群,加快基础设施对接,深化产业合作,承接产业和要素转移,推动借力发展和错位发展。扎实开展“山海协作”工程。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外贸产品结构,鼓励创建出口品牌,积极培育以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六)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在民生保障上取得新成效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程,推动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 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合理优化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坚持“高质量、轻负担”的办学方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 大力发展卫生文体事业。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医院改革。完XX县人民医院迁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完善城乡文体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黄帝、婺剧、石头、影视、耕读五大特色文化品牌。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发展新闻传媒事业。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顺应社会管理转型需求,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有效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大调解工作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

三、2011年政府工作的主要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巩固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建议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0%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自营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同时,着眼“六项倍增”行动计划,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了一套要求更高的争取指标,建议为:工业总产值增长争取20%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争取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争取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争取11%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争取12%以上。

做好2011年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五个一”理念,深化“三年活动”,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更加注重调整结构,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作风优化,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一)全力抓好项目投资,努力掀起建设高潮

启动实施“五个一百”工程。深化“项目投资推进年”活动,开工建设330国道莲都至缙云段改建、岩沿至西岸公路改建等工程,争取开工建设金丽温天然气干管缙云段、330国道缙云至永康段改建、42省道潜陈至壶镇段改建等工程,加快推进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缙云段、好溪水利枢纽、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改建、消防队迁建等项目建设,完成仙都中学(暂名)、新碧初中、220千伏白峰变、110千伏雁门变、看守所(拘留所)迁建、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农机培训学校迁建等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金台铁路缙云段、民生文化园、县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业务用房、电力调度大楼、县人民医院迁建、缙云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六项机制”,全力开展攻坚克难专项行动,在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基础上,认真抓好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政策处理,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建设。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认真组织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文章。继续抓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加大土地开发、建设用地复垦力度,完成土地开发2500亩。深入实施“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全面消化利用转而未供土地,努力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顺应国家货币政策变化,千方百计优化金融环境。积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拓宽政府性投资项目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争取上级信贷支持,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工业提质扩量。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制订出台新的工业发展政策和高耗能企业转停产意见,形成推动转型升级的鲜明导向。启动工业转型升级“124”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全力抓好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永武缙五金产业示范区试点。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年内全面投入使用。积极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抓紧编制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启动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缙云片区建设,完成壶镇“三规合一”编制,推进壶镇转型提升区开发,开工建设提升区道路网工程,力争新开发工业发展空间2000亩。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全力开展工业用地政策处理攻坚行动,确保重大工业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加快工业用地出让速度,确保完成出让1300亩,力争达到1500亩。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扎实推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抓好重点企业培育。研究制订龙头企业扶持的有效措施,加快2家省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新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2家、超20亿元1家。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完成商检大楼主体工程建设。

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7980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2万亩。推进小仙都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两区九点”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个。加快三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三区两园”建设,新建、低改油茶产业示范区3000亩、毛竹产业示范区1000亩、茶叶产业示范区2400亩、香榧精品园500亩。抓紧启动舒洪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建设,加快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不断提高缙云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有利时机,以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契机,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5处,新建改建水渠40公里,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见,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500亩。启动农业发展“586”行动计划,建立农业主导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落实分类扶持措施,推进主导产业做强做优,提升亩均综合效益。大力扶持产业化组织发展,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服务业创强创优。启动实施旅游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建设全县大景区、发展旅游大产业、建设旅游大项目”要求,加快完善旅游规划体系,以全新的理念推进旅游开发。按照“一心四版块”旅游空间布局,继续深入实施“一二三”工程。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快推进仙都景区开发建设,切实抓好仙都景区西入口、曲溪路、仙都影视博物馆、鼎湖大道雕塑广场改造等项目建设,做好仙都黄帝温泉谷、倪翁洞等老景点改造、祭祀广场、仙都景区至县城污水管等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抓好河阳古民居、大洋山森林公园、括苍山森林公园等景区开发,加快通景公路、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着眼“乡乡有景点、村村有特色”,启动16个乡镇风景区或特色旅游村建设,努力把山区变成风景区。大力扶持发展服务业,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制订出台扶持政策,上马建设壶镇机械装备城、汽车城、机动车辆安全检测线、物流运输等项目,启动一个五星级酒店项目建设。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及时兑现补贴资金。

(三)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县城新区建设,实施镇东村改造,开工建设42省道与330国道连接线、仙都路南段延伸、坦五线舒洪至船埠头改建一期、名山至郑坑口联网公路一期等工程,完成洋潭头后陈山公园一期工程,启动建设二期工程。力争开工建设石材加工功能区。加大XX区综合改造力度,加快推进朝晖路南延伸段改造,完XX县医药公司搬迁和原印刷厂拆除、复兴街出口改造工程,努力缓解XX区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实施五云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大力推进XX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完成“数字城管”建设。积极推进七里区块开发,加快七里火车站站前广场、火车站至县城新区迎宾大道项目前期。稳妥推进“村改居”工作。制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加大商住用地出让力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完成商住用地出让500亩,开工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285套1.5万平方米。争取开工建设县人才公寓。

推进小城市和重要集镇建设。制订出台扶持政策,全面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壶镇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深化强镇扩权改革,加快建设行政审批服务、城市综合执法、就业保障服务、土地储备、应急维稳五大中心,赋予壶镇镇更多的行政审批、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等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开工建设壶镇中山街、便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完成壶镇水厂、壶镇污水处理厂、第二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湖川初中迁建等项目,加快壶镇中学迁建项目前期。积极化解土地征收、城市建设、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切实抓好新建、舒洪两个市级中心镇建设。高度重视东渡、东方、大洋、大源等重要集镇发展,努力提高集聚发展水平。

着力优化农村环境。继续做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续管理,加强村级办公用房建设、有线广播电视联网等工作。认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科学编制中心村布局规划,出台专项政策,抓好18个中心村建设。启动“美丽乡村”行动计划,突出抓好“三沿”整治。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程。新启动旧村改造18个,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6832户,实施农村低保标准150%以下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2100户,完成村庄整治52个。继续抓好“千库保安”、“强塘固房”等工程建设,完成水库保安5座,山塘除险加固33座。做好第一次水利普查。建立健全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污水治理、农村通村公路养护、饮用水工程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联网公路建设。

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实施“十大生态工程”。开工建设新区污水收集干管项目,建成乡镇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0个。启动“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实施水源、空气、土壤“三大清洁行动”。加强工业园区污染防治,继续做好新建溪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确保光瑶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高度重视好溪流域、大洋水库、黄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完成浙江寿尔福化学有限公司转产处置。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建成市级绿化示范村8个。积极争创省级森林城镇。

(四)切实做好民生保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深入开展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完成农民增收“6+1”目标任务。加快农民异地转移舒洪安置小区建设,启动新碧、壶镇安置小区建设,实现农民异地转移2500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2亿元。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年发放加工费力争达到2.5亿元。认真做好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实现行政村pos机布放全覆盖。

高度重视就业社保。把促进就业放在重要地位,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80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5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0人,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岗位1560个,实现农民转移就业5210人。继续抓好“五费合征”,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启动“金保工程”建设,实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制度。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城镇居民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00元以上。继续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力化解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力度。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实行贫困重度残疾人免费助听助行助明85名,落实重度残疾人托安养101名。继续实施“广电低保”工程。加快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建设投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推进集团化办学,全力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消除学校建设负债。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学前教育领域,着力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加强资源整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抓好校园安保工作。进一步提高高中段学校缙云籍学生正取生招收比例,缙云中学提高到85%,工艺美术学校提高到85%,职业中专提高到95%。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全覆盖。稳步实施基层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改革。加快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成16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扎实做好县人民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积极筹划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10个,创建省级体育强乡1个、体育小康村30个。继续开展“百千万”文化下乡活动。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进一步加大人口计生工作力度,强化综合治理和“实数计生”,着力破解性别比偏高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难等问题,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加快发展老龄和社会福利事业。切实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认真做好档案、方志、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台、移民、双拥、人防、人民武装等工作。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平安缙云”建设,切实抓好信访维稳、社会综治工作。大力推进乡镇综治中心和农村警务室规范化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更加重视司法调解工作。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完成应急视频指挥系统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实施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有效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五)重视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严格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报告工作,全面落实审议意见。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认真接受民主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扎实推进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全面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和执法监督工作。启动开展“六五”普法教育,不断夯实基层法治基础。 推进科学履政。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坚持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建议意见。落实重大民生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办理“县长信箱”反映事宜。

践行为民执政。切实加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完善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研究制订具体考核细则,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形成抓发展、保民生的强大合力。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准则,把工作落实作为第一要求,把操作到位作为第一标准,坚决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难、满足成绩、固步自封的思想,不断优化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通过整合行政服务资源,着力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强化节俭理政。积极开辟培植新的税源,加快壮大地方财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努力控制工程项目“三超”问题。鼓励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有效减少各类会议、培训、差旅支出,严格控制公务招待、疗养、购车,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的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 坚持从严治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深入推进商业贿赂、“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着力打造廉洁政府。

011年,我们将深化“民生保障落实年”活动,按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要求,继续做好“十大民生工程”。

各位代表,缙云正站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让我们在中共XX县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为建设“富民强县、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五)重视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严格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报告工作,全面落实审议意见。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认真接受民主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扎实推进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全面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和执法监督工作。启动开展“六五”普法教育,不断夯实基层法治基础。 推进科学履政。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坚持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建议意见。落实重大民生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办理“县长信箱”反映事宜。

践行为民执政。切实加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完善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研究制订具体考核细则,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形成抓发展、保民生的强大合力。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准则,把工作落实作为第一要求,把操作到位作为第一标准,坚决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难、满足成绩、固步自封的思想,不断优化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通过整合行政服务资源,着力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强化节俭理政。积极开辟培植新的税源,加快壮大地方财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努力控制工程项目“三超”问题。鼓励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有效减少各类会议、培训、差旅支出,严格控制公务招待、疗养、购车,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的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 坚持从严治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深入推进商业贿赂、“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着力打造廉洁政府。

2011年,我们将深化“民生保障落实年”活动,按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要求,继续做好“十大民生工程”。

各位代表,缙云正站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让我们在中共XX县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为建设“富民强县、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汇报

县人民政府林业工作汇报材料

县人民政府向市委书记的工作汇报

县人民政府向市委书记的工作汇报

县人民政府新农保工作汇报。

县人民政府移民安置工作汇报材料

县人民政府

县人民政府关于农业普查的工作汇报

县人民政府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县人民政府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县人民政府工作汇报
《县人民政府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