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电子支气管镜可行性报告[1]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3: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电子支气管镜可行性分析

一、支气管镜发展简史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并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支气管镜自1897年发明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先后经历了传统硬质支气管镜阶段,纤维支气管镜阶段,和现代电子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电视硬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共用的三个历史阶段。传统硬质支气管镜系由食道镜改良而成,其由于操作难度大,麻醉要求高,可视范围有限,现已淘汰。纤维支气管镜是由日本医生迟田茂发明,他以玻璃束为光传导源,在中心型肺癌的诊断中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但因其管腔狭小,操作器械单一,清晰度欠佳使其对疾病早期诊断受限很大。现代电子支气管镜时代,1983年美国Welch Allyn公司研制成功了电子摄像式内镜,改镜前段装有高敏感度微型摄像机,将所记录下的图像以电讯好的方式传至电视处理系统,然后转化为可视图像。后不久日本pentax公司继推出了电子支气管镜,随着电子支气管镜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其对原位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敏感性显著增高。近两年来Olympus公司基于电子支气管镜生产的超声支气管镜相继问世,对于观察病变部位大小、肿瘤侵及部位、血管结构鉴别及引导支气管壁针吸活检术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电子支气管镜现状及展望

我国自1954年开始开展支气管镜技术,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我国的气管镜应用技术快速发展,1992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在有600张床位的医院中100%开展了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技术,300张床位的医院中81.5%的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002年上海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001年二级以上医院开展的支气管镜诊疗项目累计已达14项之多,如气道支架植入、微波、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激光、冷冻、球囊扩张,腔内超声等技术。近年来,电子支气管镜在国内基本得到普及,三级医院100%,二级甲等医院达50%以上,另外荧光、窄谱、超细、超声等支气管镜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电子支气管镜和其众多的辅助技术构成了介入肺脏病学的主体,介入肺脏病学是是一个新的领域,他着重将先进的气管镜技术应用到从气管、支气管狭窄至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胸腔积液等一系列胸肺疾病的诊治。随着技术的更新,其诊治

范围将不断扩大和发展。

三、电子支气管镜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适应证

1.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支气管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异物吸人及气道良、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价值。

2.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持续1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

3.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支气管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

4.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

5.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6.X线胸片和(或)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

7.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9.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

10.机械通气时的气道管理。 11.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 (二)禁忌证

支气管镜检查开展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禁忌证范围亦日趋缩小,或仅属于相对禁忌。但在下列情况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应慎重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检查。

1.活动性大咯血。若必须要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应在建立人工气道后进行,以降低窒息发生的风险。

2.严重的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3.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史。

4.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5.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尿毒症及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

6.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因纤维支气管

镜检查易导致喉头水肿和严重的出血。

7.疑有主动脉瘤。

8.多发性肺大疱。

9.全身情况极度衰竭。

四、开展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于医院的意义

电子支气管镜技术作为一项已经成熟的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首先,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可以提高医院竞争力和医疗技术水平,科技创新是中医院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对我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电子支气管镜技术是其典型代表。开展电子支气管镜技术可以提高我院的影响力,增强我院的科研能力,吸引更多病人就诊。其次提高临床水平,它可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于肺部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尤其是在目前肺癌高发的背景下,支气管镜技术对于肺癌的确诊及病理分型有重要意义,在明确病理分型的基础上即可在我院决定是否手术治疗或者是选择何种化疗方案,对我们诊疗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同时气管镜技术涉及到肺功能、放射、细菌灌洗液培养、病理等多个辅助科室技术,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有重要提高作用。再次,可以增加医院的业务收入,除支气管镜本身费用用外,行支气管镜检查前应行肺部CT、肺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乙肝二对半、丙肝抗体、梅毒、艾滋病等常规检查,气管镜中可行活检、灌洗,送病理,送培养,及生化检查,这些相关检查既可以辅助诊断提高诊疗水平,又可以为医院提高收入,对于降低药占比也有重要作用。

关于购置电子支气管镜的可行性报告

内一科关于购置电子支气管镜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电子支气管镜参数技术要求

支气管镜试题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诊治进展

支气管镜控制标准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规程(化学法)

支气管镜进修学习心得体会

电子支气管镜可行性报告[1]
《电子支气管镜可行性报告[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