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认识自我——孝道与德育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17:35: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认识自我

——家庭孝道与学校德育的反思

教科院 教育系

于慧鑫 1060400030

2007.05.06

18岁,行过成人礼,我长大了,仿佛一下子明白了不少人轮道理,也看清了不少人情世故。

成人仪式上,我发誓:作为一个社会上独立的个体,从此分担其家庭的责任。在交换礼物这个环节,我送爸爸一个苹果,希望父母平安幸福,爸爸送我四个字:“我们爱你!”这份沉重的礼物一直在爸妈那儿珍藏了十八年。

我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家庭,重男轻女,感情内敛,不善表达。尤其是爸爸,把得深沉的爱,是小时候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而他的不善表达,更曾是我一度误解。

从小,爸爸对我管教得很严。贪玩儿要骂,考不好也要骂;写错字要罚,算错数也要罚;不听话要打,哭还要打。爸爸拿我当男孩养,因为他喜欢男孩,尤其喜欢我堂哥。于是,我真地以为他讨厌我,所以我从小就离他远远的,能躲就躲,尽量少和他说话,我实在是怕他呀!现在想想,这些都是爸爸他对我的希望,期待我等早日成才,过上幸福的日子。要不是爸爸的严加管教,我的懒惰会毁了我一辈子。我也因爸爸的重男轻女而下定决心一定要赢过班里的男生,一定要处处都比男生强。就这样,我克服了懒惰,坚定了决心,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这其中爸爸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啊!

妈妈的脾气要温和得多。从小妈妈就照顾我们一家子,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有时还要去奶奶家照顾老人。她也有自己的工作,所以这些家务都是在她下班后很累的时候完成的。

妈妈很辛苦,却还要分出时间来照顾我。有一次我在学校被人欺负,还是妈妈去找的老师呢!站在一边的我从未见过妈妈那么生气,但心里却十分踏实。原来妈妈保护自己的孩子时,是那么英勇的啊!现在想想,我还真是没良心啊!尤其是高三的时候,我只顾着学习,认为妈妈给我做好吃的是应该的,深夜给我端牛奶是应该的,凌晨给我盖被子是应该的„„妈妈为我付出那么多,我却从未用心底感谢过她,从未送过她一件礼物,从未对她说过一句:“妈妈,我爱你!”

如今我明白,是我错了!过去,妈妈外露的无微不至的爱我看不到,爸爸内敛的励人奋进的爱我更不明白;现在,我看到了,我明白了,我要大声地对他们说: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爱这个家!”;我要回报这些年来他们给我的我不懂的爱;我要为这个家奋斗,为给爸爸争光,为让妈妈过上更好的日子„„

那年的母亲节,我有了一支花给妈妈。一回家便看见一支火红的康乃馨斜插在透明的玻璃杯中,亭亭玉立。妈妈拿着一张没有署名的母亲节卡片站在桌旁,以便灿烂的笑着,以便嗔怪地问我:“是你这小丫头搞得鬼吧!”不等我回答,便捧起花儿来,兀自精细地欣赏着,又说:“这花儿还真是挺

漂亮啊!”我笑笑,放下书包,走向书桌去学习了,因为我还要靠一个好大雪,让爸爸也高兴高兴呢!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自古,我中华民族便有孝悌之美德。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在隋唐科举制建立之前,对官员的选拔制度便是“举孝廉”——也就是说哪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就给他官做,哪个官在公堂上清正廉洁,便提升做更大的官。而被历代成功君王所接受的主张——“仁爱”,便是由“孝悌”演化而来。君王要懂得孝道,才能给百姓做出榜样。只有这样,社会上家家和睦百姓安居,金殿上官官相敬君臣互尊,国家自然安定,天下自然太平。所谓君王“以孝治天下”便是这个道理了。

西方的《圣经》上也有一句话,说:“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意思是:孝敬父母不仅能使你得到很多福气好处,更能使你长寿。经过西方科学家的多年研究,人寿终正寝的年龄,同身高一样,使受父母去世年龄的影响的。父母活的长,过得好,就能多给人关怀,多留下经验,这样人自然也可以多活些时日。为了缓解儿女过于独立而抛弃父母的现象,所以西方主张:如果想长寿,就一定要孝敬父母,让他们活的长些。虽然西方的这个理论很消极、很以个人为中心,但它告诉我们,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的同时,也是一种投资,一种对自身寿命的投资。

大学,住进了宿舍,眼界阔了,好像猛然间感受到很多人间冷暖,也意识到很多人世富贫。

上了大学,我选择了教育学。偏巧这学期我上了一门课,叫做“德育原理”,这一门专门讲学校中的道德教育的课程。我却突然意识到,原来我在中小学时接受的德育,并不是真正道德的。

小学的印象早已模糊了,自己的时尚切忌不清了,更不用说别人的。但有一件不关我的事我却依然记忆犹新。劳动老师冤枉了一个女生,却不承认自己不对。那女生一直哭一直哭,老师却说:“是不是你干的我不知道。反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哭也不能说明什么!”当时我心里酸酸的,现在却觉得实在是太过分了。不仅没有表现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有的美德,反而给学生作出了很不好的榜样——找借口,推卸责任,不认错,颐指气使„„我还依稀记得,她当时讲的那节课叫《劳动是美德》。

到了中学,依稀还记得广播中教导主任在班会进行的德育工作。说是德育工作,又不像是真正的德育,多是强调纪律,指责学生的不良行为,可如果见到现实的状况,就一定会大吃一惊,得出结论和感叹:收效甚微啊!班会时真的是干什么的都有啊!睡觉的睡觉,说话的说话,学习的学习,几乎没有人听主人说话,直到有人来检查,这种嚣张的作为才会稍有改善。等到下个星期的班会,对拙劣行为的通报依然层出不穷,迟到、顶撞老师、同学间的摩擦„„该发生的依然存在,没有因上周的德育工作而

有任何减少的趋势。这大概就是青少年的叛逆吧!然而,教导主任的这种工作方法实在是不怎么管用的,对福清市年的叛逆实在是不能用说教来解决。

学校中的德育,不应该是强迫的、说教式的。苏格拉德提出的著名的问题之一就是“美德科教吗?”各界专家学者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探讨,在这个问题上依然没有统一的答案。而在这里,我的拙见是,美德可教,但不可直接教,应该间接地影响。美德是良心养成的习惯,是不能企望通过讲述或教授就可以使儿童具有良好的德性的。小孩子并不能理解那些所谓的思想品德,仅仅告诉他们应但怎样做只能是对其行为的一种约束而已,并不能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美德。赌与大一些的孩子来说,简单抽象的告知,更有可能激起他们的叛逆心,以致结果适得其反。其实,要使孩子能理解美德也不难,就是家长或老师要做出好的榜样——即行为上的教育。让他们看到怎样做是美德的表现,是好的,怎样做是缺少德行的,是不好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儿童自觉自愿地学习美德(我同意老师的看法:“美德是可学的”)。这也不难,那就是让孩子亲力亲为,让他们知道,这样做是好的,那样做是不好的,逐渐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美德。这就是许格拉底提出的助学基本问题之一——德育“行”在“知”前。所以学校中的德育,不应该只是广播中的说教,更应该使每个老师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在美德之中,以至在将来的日子中也能养成自身的美好德行。

然而,造成现在学校中缺少德行的原因,并不全是教师对德育的忽视和错误理解,更重要的是先进学生对尊师重道的缺失。中国自古是对世道十分尊重的。孔子就提出了种种严格的礼仪来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在初入学门时不管是身份多么尊贵的人都要行拜师礼;学习过程中也有种种规范来要求学生处处尊师重道;老师去世要厚葬,甚至是举行国葬,而且学生要像父母去世一样守孝三年。孔子所推行的“教材”——《六书》中的《礼记》更是体现我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风范,其中《学记》中有明确阐明尊师之礼。儒学盛行时期,天子也要对老师行师礼,可见当时尊师重道的程度之深。现今的学生所缺乏的正是礼的教育。如果学生可以从心里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学校中便不会有那么多不良德行,那种说教式的德育工作也就不必要存在了。

《自我新认识》教学反思

德育认识

对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认识

我与孝道

孝道与舍得

孝道与人生

大学生与孝道

清明与孝道

亲情与孝道

孝道与感恩

认识自我——孝道与德育的反思
《认识自我——孝道与德育的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