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培训与就业

发布时间:2020-03-02 10:23: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名词解释:

1.职业培训的概念: 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接收培训的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进行9.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是衡量工人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尺度,是对工人进行培训,鉴定的基本依据。 10.岗位:

是按照社会劳动分工、秀技能人才,在全社会

给予表彰的制度。 17.就业: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

失业保险并轨。转轨: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国有企业富足人员问题基本解决。双轨: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失业人员进入劳职业指导的职业教育活动。

2.就业训练中心: 是伴随着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诞生的,以实用技术和适应性培训为主,是为新生劳动力和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的职业培训基地。

3.SYB培训模式: 培训采取小班教学注重教师和学员间互动交流,采取知识培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气息活跃培训效果明显。 4.三段式培训模式:

①理论学习阶段②咨询辅导阶段③后续扶持阶段

5.创业培训:

是具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进行的开办小企业或自谋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 6.再就业培训的概念: 是指对有一次工作经历的职工失业或下岗后对其进行的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 7.高技能人才:

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方为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8.国家职业标准: 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啊上,对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水平所做的规定,是从业资格的主要依据。标准除包括只是要求和技能要求,还包括职业环境与条件,教育水平与职业道德等内容。 协作和组织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具有确定职责,任务和内容的工作位置,是社会劳动组合的基础单位。

11.职业技能鉴定: 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考型考试。它是由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 12.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管理体制:

就是在国家法律政策指导下,由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领导,由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领导,由职业鉴定所实施的评价和认定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工作体制。 13.职业资格证书: 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 14.就业准入制度: 是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15.职业技能竞赛: 是指根据《劳动法》,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生产实际以及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开展的有组织的群众性技术,技能比赛活动。 16.人才评选表彰: 是指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技艺的优秀技术工人为评选对象,按照严格的评选条件和评选程序,选拔优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18.失业:

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劳动者失去了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

19.劳动力市场概念: 是指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

20就业服务:

是劳动力市场的载体,连姐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满足双方的需求,直接为促进就业服务。21:职业介绍: 是指一定的主题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活动。

22:就业指导: 是指职业介绍机构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其进行职业悬着,帮助用人单位招聘用人的活动。

23职业介绍机构: 是就业服务机构的重要组织形式。国家对职业介绍实行行政许可制度。职业介绍可分为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和其他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三类。

24再就业服务中心: 是指依托企业建立的保障下岗职工基本型生活,对下岗职工进行有效管理并促进其就业的一种组织管理形式或机构。

25并轨,转轨,双轨: 并轨:是国有企业下岗动力市场。

26劳动预备制度: 是对青年劳动者就业前应经过培训的制度规定。组织城镇未能开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未能继续开学并准备从事非农业工作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在就业前接受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 27.经济活动人口与非经济人口:

是指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是指16岁以上人口中,没有就业能力或没有就业愿望的人品。

28.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失业率: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毕,就业率:就业人数占劳动适龄人口比例。 29.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是检查而形成。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事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季节性失业: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总是处于周期性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隐性失业:经济部门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人员现象。自愿失业:虽然

有就业愿望但是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工资等原因放弃就业机会。 30.新三化:就业服务在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吧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就业服务宗旨。 31.职业介绍;是指一定的主题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活动。 32.职业指导;是指职业杰介绍所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其进行职业选择,帮助用人单位招聘活动。 32.下岗职工: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但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人员。 33.积极就业政策:在实施宏观经济社会政策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采取扶持政策手段和有效措施,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促进企业吸纳就业促进社会和政治稳定。

就业与培训

就业与培训

培训与就业

培训与就业[材料]

就业与培训复习题

自考培训与就业,重点

就业与培训模拟试题一

《就业与培训》练习题二答案

就业培训工作总结

就业培训心得

培训与就业
《培训与就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就业与培训 培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