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4: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咸宁市公安局新农村建设工作队

2009-2011

2009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开展“城乡互联、千村共建、万户帮扶”活动的统一部署,组成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全面负责崇阳县青山镇南林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三年来,工作队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在局党委大力支持下,在当地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干部群众的帮助下,南林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从村支部建设、村委会制度建设、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到村经济的长远规划、村容村貌和村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有力地促进了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了市委、市政府规定的目标。现将三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龙头,夯实基层组织阵地。为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我们将南林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一是狠抓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水平。我们把理论学习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党支部中心组学心为重点,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专题督查,督促完善了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推进了理论学习制度化、经常化。努力探索政策理论学习方法,分层次、多形式开展了宣讲辅导、理论对谈、专题报告,进一步扩大了理论学习的覆盖面,增强了理论教育效果。要求村两委会全体成员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专题学习会,每月每人书写学习笔记1篇,心得体会1篇,每个党员全年记学习笔记在6000字以上,党员学习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工作队多次给全体党员作政策理论辅导。二是着重抓村级班子建设,健全基层组

织管理制度。村委班子是全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领头羊,村支部是全体村民的主心骨。在通过学习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协助村委班子将一批年青力壮、干劲十足、俱有创新思想的党员调整到班子中来,有效提升了村“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解决了个别党员干部组织观念淡薄,发展观念不强等问题。同时,完善了共青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的组织结构。协助村委会对村委干部各自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增强了村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对全村所有收入、支出情况实行先审计、后入帐、再公开的理财方式,使财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落实村民自治入手,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党员议事、村民议事和公示制度,让村民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从加大重大项目建设的透明度入手,加强民主监督,使村干部更加贴近村民,村民之间关系更加和谐。对每项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及资金来源、使用情况等,工作队始终坚持市县两级新农村建设机构、市局、青山镇及南林村五级公开、公示,较好的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引导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新型农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引导村民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根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营造村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良好环境。2010年元旦,协助南林村村委会举办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深受广大村民好评。结合村级阵地建设,帮助建起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村级电教室,收藏各种图书2000余册,配备了投影设备及各种活动器材,针对农闲时月部分群众打牌赌博的现状,帮助村两委会支持村民举办文艺节目看戏等文

化活动,举办了全村农民运动会,开展了拔河、橡棋、春联、羽毛球等比赛活动,参赛农民达100多人,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文化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学文化、比技术、快致富的积极性,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围绕特色农业养殖、种植,先后组织开办了5期农业科技培训班,定期不定期地邀请农技、养殖专家进行现场咨询解答,让村民掌握了一些适合自身需要、有利经济发展的技能,拓宽他们的增收致富之路。四是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积极捐资助学。据调查,全村共有31名成绩较好的学生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我们利用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千村共建,万户帮扶”活动的契机,同时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经我们向市局党委汇报后,按照市局党委的统一部署,我们与机关党员干部一道,持续开展了“一对一”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走出困境。对于助学的对象,除了要扶贫帮困外,要求每个学期另外资助1000-2000元左右的学费,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活动开展以来,共有151名党员民警结对帮扶南林村151户困难家庭,共捐助资金26.3万元,捐资助学的31名学生无一辍学。2010年参加高考的13名学生,有11名考上大学。

(二)以规划设计为龙头,制定长远发展规划。2009年初通过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查,在基本摸清了南林村的村情、社情和民意后,制订了南林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计划用三年(2009-2011)的时间,完成“村级办公阵地、地陷居民搬迁、景观路、村级道路硬化、休闲农庄、水利设施、饮水工程、鱼池改造与扩建、蔬菜基地、水果基地、白茶基地、特种养猪场、村庄整治”等13个项目建设,将南林村建设成为“近郊垂钓休

闲、农家乐、乡村旅游,无公害水产、水果、蔬菜和特种养殖业基地”的“鄂南都市休闲度假旅游后花园”。

(三)以项目扶持为牵引,完善村户基础设施。根据2009年制定的三年发展规划,为彻底改变村民以往出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房屋破旧、休闲无处”的生活现状,让村民走上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住上舒适的房屋,休闲娱乐有场地、有器材,自09年开始,我们积极筹集资金1200多万元,并与镇、村两级组织一道,积极争取崇阳县财政局、水利局、交通局、农业局、移民局、扶贫办以及县直相关部门等项目资金216.4万元,按照“三化(硬化、净化、美化)”、“三改(改水、改厕、改圈)”的标准,大力开展村组综合治理和基础设施改造。目前,投资163万元新建的南林村综合楼工程已于2010年投入使用;投资220万元的休闲农庄已进入招商阶段;投资130余万元修建的两个容量200m³的蓄水水塔已完工,水管铺设安装全部到组到户;村组公路硬化已完成大部分项目;中心村建设已完成道路、排水渠、广场、健身器材、配套医疗、超市等基础设施建设,首期集中居住的28户农户(其中18户为地陷搬迁农户)新建房屋即将竣工。新修农户沼气池30口,为每户争取专项惠农补贴1800元;为55户村民争取补贴2000元,安装太阳能55套。

(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培育特色主导产业。考虑到南林村系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适中,年均温度16.7度,年无霜期达254天,且地下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养殖业、种植业发展。为此,我们从增强南林村自身造血功能入手,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帮助调整了全村的产业经济结构,大力培育集体经

济。一是帮助发展特色养殖。借助南林村山林地面积达13700亩的有利条件,协助引进吉林野猪养殖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成占地2000余亩的种猪繁殖基地,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40万元。09年底,我局筹集专项扶助资金250万元,购买了种猪繁殖基地产权,并已承包出去,已实现为集体增收10多万元。投资150万的100亩精养鱼池改造和扩建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可为集体增收10多万元。二是帮助发展特色种植。帮助引进了万德森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果园开发项目,该项目用地300多亩,已投资5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大棚蔬菜基地已建大棚80余亩,目前已开始受益。其次,利用南林村山地、荒地较多的优势,扩展水果、白茶种植面积至3600亩,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科技种植水平,提高产出率和品种质量。通过水果、白茶种植项目,实现土地租赁和务工收入20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三是帮助发展特色经济。结合南林村地处崇阳“百泉地质公园”中心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自古以“筛泉”文明的实际,新建集休闲、垂钓、餐饮于一体的农庄,不仅可以解决部分村民就业,还能直接增加村民收益。

尽管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做了一些事,但离组织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市新农办的统一要求,进一步抓好以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