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最傻”的爱心乡村医生

发布时间:2020-03-02 00:23: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最傻”的爱心乡村医生

华佗在世妙手春, 医德高尚医术精。 神针点破千层雾, 妙药扫除万里云。

——杨全鸿

在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杨屯村,有这样的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自1967年高中毕业后回村担任乡村医生至今,他扎根农村,披星戴月、默默奉献为群众医疗保健事业呕心沥血,替村民行医看病不辞劳苦,是一名广受当地群众好评和爱戴的“白衣使者”。46年来,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雪,也不管是平时还是假日,不管是否自己身体不适,他都坚守在卫生所里,遇到危难病人需要出诊的情况,他会立即背起出诊箱,从不推脱。因为他知道他是人民的乡村医生,是人民的健康守护者,他把这看作是自己最神圣的使命,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最傻”的乡村医生杨全鸿。为改变乡村医疗尽心尽责,为乡村群众预防保健倾心服务,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得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爱戴,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今年63岁的杨全鸿,多次获得“省优秀乡村医生”、“省百佳医生”等荣誉。

- 1

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他认为,行医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光凭一腔热血还很不够,给人看病,不能草菅人命。面对群众的需求和自己肤浅的理论知识,他于1971年一1986年先后在新乡县人民医院、新乡市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河南省精神病院学习培训,取得了大专学历,掌握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丰富了实践经验,回到家乡继续担任乡村医生。当时的乡村医生不好当,地位低,工作环境差,劳务报酬落实不到位,而他立足农村不动摇,立足“救死扶伤”不动摇,无怨无悔地把自己所学的医疗知识倾注到当地农民身上,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46年来,他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并且总结实践经验,撰写了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交流,为农村卫生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县乡村医生队伍中作出了楷模,卫生系统都夸他是“好人好事、赤心为民”的好大夫。

二、遵纪守法,十分注重医品医德

当今社会,常有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打着行医的幌子,吭蒙、拐骗,安排医托,贩卖假药,诈骗钱财,危害百姓,甚至连有些正规医院也千方百计变换手法,抬高收费,虚报药价,赚黑心钱,杨全鸿对此十分痛恨。他常说: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因此,他虽然也靠预防保健一般医疗收入过日子,

- 3

街一看,本村的一个青年浑身上下都是血的躺在地上,原来他是被刀扎伤了大腿根的主动脉,此时血流如柱,人已休克。杨全鸿用最快的速度止住血,做简单的处理后迅速找车将病人送往医院及时抢救。事后医院的医生对病人家属说再晚来几分钟,病人就没法救了。后来,那位青年见到杨全鸿就说:“杨医生,那天要不是你,后果真是不敢想啊”! 2010年7月份,河南省延津县朱寨乡朱寨村,34岁的朱世清,身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家境贫寒,生活压力过大,经常头痛失眠、烦躁不安,对周围的人打骂并且四处乱跑。送至大精神病院,花钱没有治好,因交不起每天高达几百元的医疗、住院费用,不得不出院。患者家属抱的是听天由命的态度,经别人介绍到杨全鸿医生精神病专科,可杨全鸿持的是千方百计治愈的决心。他不顾风寒雨猛,每天泥一脚水一脚赶到卫生室,他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守候在身边,经过4个月的精心治疗护理,患者痊愈了,杨全鸿及患者亲属都露出了笑容。由于患者家境贫寒,杨全鸿不仅没有收取医药费,还免费供其食宿。亲属们感激地说,在大医院治,不知要花多少费用,我们治不起,只怕命难保,感谢杨医师救命之恩,真是个大好人啊。

从1968年当乡村医生开始,他就开始注意精神病的研究。从事精神病的治疗是个危险的工作,说它危险,是因为这些病人大多很

- 5

敬老院人员实行免费咨询、体检、监测。从2006年起,5年来对敬老院孤寡老人免费体检、送医药、送粮食。三是为贫困患病者免费提供食宿,努力打造和谐社会。

四、心系灾区,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当乡村医生杨全鸿拿出了由河南省卫生厅颁发的“优秀乡村医生药箱”以及一面写有“无私救助,爱心活动”的锦旗时,一张照片滑落了下来。照片上“四川江油灾区留念”让杨全鸿陷入了凝重的沉思。

我要为灾区做点事情。“看到四川受灾的消息,我心里很压抑,不敢再看电视,一看就想哭。”60多岁的乡村医生杨全鸿告诉记者:“我觉得,自己要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才行。”杨全鸿除了和全国人民一样为灾区人民捐款以外,心中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上灾区一线奉献爱心。于是,他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带了3000多元钱和一些急救药品奔赴四川。对此,杨全鸿解释说:“我当时什么都没想,也顾不上想,只是想为灾区做点事情。”

我们都是一家人。“每天一定要按时吃药,要多检测血压,饮食要少盐清淡……”杨全鸿一来到四川省江油市,就开始为群众赠药和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一名50多岁的村民说他半年来经常头晕,但一直没去医院看过。杨全鸿为他测了一下血压,居然已经达到110/200毫米汞柱,远远地超过了正常值,已经是高血压三期了。

- 7

和业务水平有限, 知道仅凭服务态度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只有提高技术,千方百计解除患者的痛苦,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只要有关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他都会积极参加,有班必到, 决不推辞。他把在学习中学到的新知识与自己在几十年的行医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有机结合,用更好的医疗技术服务广大患者。为了尽快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他一边开展工作,一边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认真学习古今医学书籍,他结合其外祖父六代临床经验,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潜心钻研治疗癫痫精神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研究出的“双龙牌”特愈坠阳癫狂排毒散增效加减法治疗精神病为全国独创,别具一格。俗话说:“医术不高故人疏,技术精湛远客来”,四十六年来,治疗患者数千人,疗效较佳,给社会、家庭节约经济数千万元,给患者免费送医送药达40万元,并写一本论证《癫痫精神病临床治疗与探讨》一书。被患者誉为“中华医魂,华佗在世”。治愈后的病人送来的锦旗和玻璃匾挂满了多面墙壁,患者的康复是对杨全鸿这些年来潜心钻研的肯定。

白天给人治病,夜晚一有时间便学习。多年来除了一直阅读医药方面的书籍外还一直订阅多种医学杂志如《赤脚医生杂志》、《辽宁中医杂志》、《安徽中医临床杂志》、《河南中医杂志》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了很多的治疗验方,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祖传中药经验方治疗精神病探析》、《特愈癫狂散镇静

- 9

众。2006年以来,为新乡颐年园敬老院无私献爱心、送温暖、送医送药及送来米、面、油等物品。他说,自己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只要是为群众办事,自己再苦点也乐意。今年已经63岁的他把自己比喻成一株不老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他的足迹印满青山,踏遍田野,化作一串串音符,奏响更强劲的生命乐章。

杨全鸿同志是众多乡村医生中的一员。在上世纪那缺医少药的年代,他们用一根针、一把草,曾经为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方便群众就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也仍然承载着维护广大农民健康的神圣责任。他们走遍了一方的山山水水,他们不是专家,却具有自己独到的医疗技术!杨全鸿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出身的乡村医生的代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不但方便了农民就医,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也缓解了城市医疗机构的压力。在村民的心中,他就是乡村人民健康的守护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了一曲壮丽的乐章。

地址:河南省新乡县杨屯卫生所

电话:0373—5600607 手机:13673510998 15236604252

2012年2月

- 11

最美的乡村医生

最美的乡村医生1.doc3.doc3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

最傻的员工

最“傻”的员工

中国最美丽乡村调查报告

乡村医生 我的梦 中国梦

中国“最傻”的爱心乡村医生
《中国“最傻”的爱心乡村医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