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01:3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

宁陕县素有\"安康的北大门,西安的后花园\"之称。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经济穷县,是宁陕的基本县情。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是安康市面积最大的一个县,辖12个建制镇,98个行政村,总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221户58385人,农业人口占到全县总人口的78.5%。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针对宁陕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宁陕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宁陕农业生产总值逐年稳步提高。财政支农投入进一步加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设施农作物面积,依托\"一村一品\"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9万吨,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6亿元,同比增长6.6%。,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向着规模特色效益化迈进。

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成效,农民增收呈现亮点。\"一菌三园\"(袋料食用菌,建设板栗园、核桃园、蚕桑园)建设势头良好,2011年食用菌产量358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84%,板栗、核桃产量分别为3320吨和1216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52%和49.20%。特色冷水鱼养殖突飞猛进,以陕西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大鲵养殖产业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走上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发展路子,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以猪苓、天麻等中药材为主的林下药材种植业逐步壮大,。2011年全县中药材收获量为172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长18.68%,实现现价产值为7169万元,带动了农民增收。

3、设施农业发展平稳起步。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生产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宁陕建成设施蔬菜大棚168栋,日光温室1栋。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4亩,大大提高了蔬菜种植的收益。

4、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迅速。以广货街镇\"省级生态旅游村和休闲农家乐明星村\"---蒿沟村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农业,带动了宁陕各地农家乐蓬勃发展。依托生态山水旅游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影响宁陕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

1、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的趋同单一,地理环境制约产业发展。一是宁陕处于秦岭山脉深处,山大人稀,平地少坡地多,不能和处在月河川道的区县比较。农民处于生计,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意识不够,这样造成了对环境的过度透支。二是近年来物价上涨,农产品的价格不稳定,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对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三是农业结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木耳、食用菌、板栗、核桃等,农产品比较单一化。要想开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把锁,关键是要发展本县名特优新农业产品,从根本上优化宁陕农业发展结构,增加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农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一是县直涉农部门专业人才少,譬如全县至今无从事蔬菜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据了解全县从事农业生产技术的人员只有5人,从事畜牧生产技术人员也只有8人。二是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才严重短缺,不能有效地组织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化种养,严重制约了宁陕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一方面是绝大多数70、80后的农村劳动力不熟悉耕种方法,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在家种植养殖,没有外出务工收入高;一方面农村居住环境、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农业信息闭塞,不畅通,农民不知道如何依附农业科技实现致富增收。据统计数据显示,宁陕农村劳动力资源数为3619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为17466人次,占到农村劳动力人口数的48.26%。

4、农业经济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带动力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社没有充分发挥应具有的作用。

三、对推动宁陕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

1、大力优化宁陕农业产业结构。一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旅游富民、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依托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由农家乐转型为生态农庄经济,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走出宁陕特色生态农业经

济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二是依托大秦岭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积极提升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实施文旅融合,带动农产品的销售收入。三是抓实传统产业。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壮大畜牧业、林业和渔业,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繁荣,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四是做大特色产业。要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业、冷水鱼养殖业、蜂蜜产业和中药材产业等特色产业。带动全县养殖大鲵和鳟鱼的人数,充分发挥专业养殖合作社的作用,使宁陕成为秦岭大鲵的故乡。

2、集中力量搞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一是出台惠农政策,搞好设施农业发展的各项补助。二是资金方面,应发挥信合、农行的涉农信贷力度。最大化的为农民的农业贷款开启绿灯,简化信贷手续,为现代化设施农业发展创造可持续的融资机制。三是招聘大批的专业型人才充实到基层一线。四是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保险措施,给农产品上保险,以降低设施农业的风险性。五是大力加强现代农业企业的招商力度,培植龙头企业。六是加快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促进农民对设施农业的信心。

3、畜牧业发展要多元化,规模化。一是扶持有资金有想法的农民发展一些特色养殖。(如:部分珍禽养殖)二是力争每个建制镇都能扶植起一个规模化的畜牧业养殖厂。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养殖转型、升级,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

4、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加大林下种药材的产业发展。一是药监部门要加大药材种植培训力度,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坚持规模化发展。二是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企业来宁陕投资,引领以猪苓、天麻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三是加大对食用菌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应有的高附加值,同时严格控制食用菌产业户数,而不是\"一窝蜂式\"的发展,有序开采森林资源。

5、加强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和农业技术专门人员。一是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大力提升农民农业文化素质,不仅需要有理论知识的培训,而且还应该注重实践操作的培训,要把知识和培训送到农村的田间地头。。二是加大力度招聘配齐基层相关农业专业人才。三是继续加大一村一品的建设,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本土大学生回乡创业。

6、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效益。一是依托生态旅游的大力发展,对本县的农副产品进行精细化包装,做大做强品牌,提高宁陕农副产品的知名度。二是通过平面媒体,报纸、网络等向外宣传宁陕,努力将宁陕打造成为一个新型的、可持续性的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家园。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结构转化和优化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临高县农业产业结构及优化配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优化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几点思考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