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瓜州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7: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瓜州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

对策研究

近几年来,全县上下大力实施“风电强县”战略,为促进境内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电力能源的就地消纳增值,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进而发展优势的转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努力优化投资环境,积极谋划建设了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使工业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工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产业集聚初具规模,为实现瓜州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现状

瓜州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按照“一园四区”滚动发展的模式,规划建设全面展开,园区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绿化等配套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25亿元,累计入驻企业157户,吸纳从业人员8180人。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工业经济突破了矿产品加工单极支撑的发展格局,现已建成柳园高载能产业区、瓜州北大桥工业区、柳沟物流产业区和风光电产业区等四个产业区,形成了新能源、装备制造、高载能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已成为瓜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载体和助推器。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瓜州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以上,税收60亿元以上,冶金及深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壮大;到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税收120亿元以上,园区主导产业突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并趋向成熟,产业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分工协作完善,成为酒泉市工业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三、存在问题

瓜州工业园区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与兄弟县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经济规模总量小,产业发展层次低。园区发展缺乏支撑全局发展的大项目,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导致园区的活力不够,后劲不足。

2、财政投入总量小,设施配套程度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由于县级财力有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少,信贷资金紧缩,融资渠道不畅,致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配套服务功能整体滞后于产业项目建设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推进。一些基础设施的规划缺乏超前性,特别是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缺少前瞻性,特

别是柳园、柳沟的一些项目落地后存在明显的“饥饿感”,生活、建设用水用电无法解决,更谈不上生产用水用电的保障。

3、服务企业能力弱,排忧解难办法少。一些部门不能集中精力为园区的开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专业化服务。在探索走信息化的管理方法方面还不够,还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体制,以促进园区建设和管理的良性循环。从招商服务上看,存在着“重签约,轻服务”, “重项目引进,轻设施配套”等问题。从引进的企业档次来看,产业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产业链缺乏,影响了园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招商项目制约多,优惠政策落实难。招商机制不活,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资不够。从招商质量看,引进项目存在谈的多,成功的少;小项目多,大项目少;一般性企业多,高新企业少,导致园区的活力不够,后劲不足。园区建设现在还处于“筑巢”阶段,优惠政策有限,缺乏统

一、规范、有吸引力的投资优惠政策。

四、对策建议

为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规划、加快设施配套、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做大产业集群、建立有效的实施

保障机制。

(一)执行规划,确定长远发展蓝图。园区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应按照“不求大,但求精”的理念,高要求、高标准执行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在执行规划时既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又要体现出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既要强调节能节地、合理布局,又要高起点规划、预留适量的拓展用地,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应严格按照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园区所在地域的特点和基础水平、自然资源、发展速度等因素,力争使工业园区和城镇实现最大的融合,实现众多资源共享。

(二)多元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应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项目带动、滚动发展”的思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问题。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通过投资、联营、入股、控股、独资等方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逐步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向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多渠道努力,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为园区发展提供优良的硬件保障。2013年,重点完成国道314线至三新硅业道路拓宽及绿化亮化、柳沟物流园区供水、供电、纬二路铺油提质亮化和园区企业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实施。

(三)创新思路,提升土地管理水平。土地是园区和企业建设的重要基础。要严把土地供应关口,根据每个入园项目的实际

情况科学合理安排用地,杜绝“轰轰烈烈圈地,冷冷清清开发”的行为。应加强土地清理工作,提高用地效率。应积极探索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新途径,鼓励各类企业和经济组织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为不符合单独用地条件的中小型企业构筑发展平台;鼓励园区企业通过整合原有土地自建标准厂房,促进园区产业集中布局,实现资源共享,切实保证园区土地的集约使用效率。

(四)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扩大规模效应,是工业园区建设的落脚点。应按照产业定位,加快主导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努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化协作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品牌企业、规模企业、配套企业密集,产业竞争力强的经济板块。要在注重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制定和完善园区准入标准,杜绝低效益的劣质项目进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园区建设道路。

(五)强化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也是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应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大力优化园区发展软环境,以“办事认真、说话算数、服务到位”的理念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效、周到、快捷的服务。“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入园企业及其项目的所有审批、核准手续均由园区管委会全程代办;对符合国家产业发

展方向的重大项目成立跟踪服务小组,从企业落地、开工、建设等环节全程搞好服务,确保项目能招来、快建设、早投产;建立园区检查管理制度,规范执法部门行为,严肃处理破坏、阻挠园区建设的人和事。

(六)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由县委、县政府牵头,成立县工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协调运作、严格考核的工作机制。县工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各部门和企业的联席会议,统筹解决产业发展中重大事项决策、优惠政策制定和工作指导等重大问题。加强对信息综合、协调落实、舆论宣传、政策研究、规划实施、项目策划、项目布局、立项审批、重大项目推进以及争取国家和省上倾斜政策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建立产业发展工作责任制,把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具体到个人,并纳入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奖,严格兑现奖惩,以利于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竣工投产率、投产达产率。

二〇一二年十月三十日

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某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保定市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瓜州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定稿)
《瓜州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