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0:43: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2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内容标准】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过程与方法: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浮夸蛮干违反经济规律,脱离实际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⑵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伟大成就,又有重大的失误。这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现实,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遵循规律,才是科学的态度。 【教学要点】

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造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历史教训。

难点: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未能及时纠正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和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新课探究】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一、大跃进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设问:(1) 为什么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思路:(结合 26 页

一、二两段小字部分),从 1957 年下半年国内外形势变化分析总路线产生的背景: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只能摸索着在曲折中前进。②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③国内反“右倾”斗争展开,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④战胜资本主义的“超赶”战略滋长了急于求成情绪,以致脱离客观实际。 (2)提出的时间及内容:

1958 年,党中内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评价:总路线的提出造成了什么影响?

思路:这条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求富求强的强烈渴望。但由于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

提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大跃进”运动的指导思想。

2、“大跃进”的特点

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结合 27 页小字部分及插图进一步说明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3、“大跃进”的核心内容

全民“大炼钢铁”。(全民“大炼钢铁”,不顾实际,浪费资源,破环环境,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反映出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严重到荒谬的程度。

4、讨论:“大跃进”的后果

“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设问:人民公社化的实质是什么?

思路:1958年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过程,是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它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它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一曰大,二曰公”是指经营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2、设问: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思路:建议结合 28 页

一、二段小字部分进一步说明。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如:大办公共食堂,严重脱离农村实际,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破坏了生产力。)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了什么?

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脱离可能性、必要性就会成空中楼阁。量力而行,稳步前进才是妥善之举。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调整

1、背景:国民经济限于困境。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国民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②从1959年起,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③苏联背信弃义,突然中止与中国的合作,并让中国偿还债务。

2、调整方针

1961年,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结果

到第三届全国人大召开,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4、设问: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国民经济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思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中央领导正视现实,勇于纠错,吸取教训,实事求是,这是恢复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四)艰苦创业的好榜样

一、“铁人”王进喜(工业)

1、主要事迹

⑴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 大庆人 ”的优秀代表 ⑵是新中国 工业 战线的先进典型。

2、称誉:被誉为“ 铁人 ”。体现了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3、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石油工人。

(补充:东北石油会战标志我国石油基本自给。我国石油能够基本自给,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科技)

1、主要事迹:为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 (1964年)和第一颗 氢弹 (1967年) 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贡献。

2、称誉:被誉为中国的“ 两弹元勋 ”。

3、影响:两弹的成功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农业)

1、主要事迹:治理自然灾害,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

2、称誉: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群众谋利益;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真正实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总结巩固】

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开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止的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十年,这十年中,全体中国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气风发地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涌现出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他们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和优秀品质,发现同学身上的优良品质,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己成长的指导和动力。

我们要学习他们艰苦创业、不畏艰难,廉洁奉公、鞠躬尽瘁、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的伟大精神。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1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岳麓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22戊戌变法教案中图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 中图版(推荐)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案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