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1:36: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毛泽东《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的开展及 其扩大化;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 动;“反右倾”斗争、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 大成就。

二、要求学生认识:

1.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立即探索适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10 年的探索中,虽然屡遭挫折,但仍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主流。

2.十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经历 了反复的曲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教训。这 些经验和教训,对后来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伟大实 践,提供了借鉴。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史实具体分析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与失误,总结 经验与教训,以提高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教学难点: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屡遭挫折的原因和教训 教具

1957—1966 年主要成就示意图(放大、着色)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总结学生回答情况,逐步导入新课。

指出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955 年和 1956 年,相继出现了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 私合营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的改造。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既然已经建立起来,那么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 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新课 题。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 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中国 建设社会主义远比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艰难和复杂得多。革命道路不能照搬 外国,建设道路同样不能照搬外国。当时的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的情况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本章的引言。然后指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只 能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56 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 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

讲授新课:

一、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为了开好党的“八大”,党中央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毛泽东主席 从1956 年2 月开始,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取了中央有关34 个部门的汇报。 汇报结束后,政治局开过几次会,总结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并以苏联的经 验和教训作为借鉴。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著名的《论 十大关系》的报告。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引这个报告中的10 个纲目。然后以前3 个目为 例,指出:根据形势和经验,今后应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 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这里涉及的实 际上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强调这篇报告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 年9 月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多 项重要决议。我们的教材突出了两项重要决策。请大家阅读教材有关内容, 并思考:这两项决策为什么是正确和最重要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指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复杂的事物的 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 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我们从学过的中国近代史 知识已了解到: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代表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后来还有官僚资本主义),阻碍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人民大众和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经过三大改造,这一矛盾也得到基本解决。在阶 级斗争还存在的情况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又是什 么呢?“八大”根据我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提 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 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并进一步 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 奋斗的总任务。历史证明,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八大”的另一个重要决策是:在经济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主要是总结了几年来经济建设的 经验和教训,特别是针对从1955 年冬季开始出现的冒进势头而制定的(具体 情况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这一方针的制 定也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二、整风运动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发表

全党整风实际上是“八大”提出来的。1956 年11 月召开的八届二中全 会正式决定明年开展全党整风。这次整风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的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日渐显现 和突出。这些矛盾,通过或者联系到人民群众同他们的领导者即人民政府和 执政的共产党之间的矛盾而集中地表现出来。在此形势下,1957 年2 月,毛 泽东在有1800 多人出席的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 同的矛盾,对大量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 式去解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引讲话中的段落,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然 后讲解:因为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说来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 盾,所以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 解决。

2.整风运动的开展

1957 年4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以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全党整风运动从此展开。党内外的广 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党政干部的思想作 风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建议。

3.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所产生的影响

整风运动开始后,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 制度进行了猖狂地进攻。其简要情况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有关小字。在此形 势下,毛泽东和党中央发动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击右派的斗争。在生产资料私 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中国,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党的领导 的右派分子确实存在。对右派的进攻进行坚决反击,是完全必要的。但是, 右派分子只是极少数。由于当时党对阶级斗争和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 重的估计,对斗争的猛烈发展没有谨慎地掌握,结果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 大化了。从人数看,原来点名批判的,全国大约4000 人。到运动结束时,被 划为右派的已达55 万人。从范围看,从大城市扩展到各地县、市区、大厂矿、以至中小学。从性质看,由人民内部矛盾变为敌我矛盾。后果是不幸的。不 但给错划的同志带来了不幸,而且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损失。另一个重要 影响主要是在后来党的会议上,把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实践上升为错误的理 论,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 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矛盾。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 思考题,启发引导回答。指出:按照这一理论的判断,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就会以阶级斗争为主,经济建设应服从于阶级斗争。这就从理论上修改了“八 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 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1958 年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它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 后状况的愿望,但为什么说它忽视了客观规律呢?在启发学生回答的基础 上,指出:它改变了“八大”所提的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 针,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再加上在宣传中片面强调“速度是 总路线的灵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错误口号,于是,盲目求 快,就压倒了一切,把经济建设引向歧途。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由于单纯追求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例如钢铁 产量要当年翻番,粮食产量要提高近一倍,“大跃进”运动从此开展起来。 又由于主观地认为农业生产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 进生产,于是在一个多月内全国大部分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说其特点 是“一大二公”。实际上是“一平(穷富拉平)二调(无偿调用)”,有的 地方甚至打算试验两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样,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的泛滥起来。

引导学生思考本章练习题第二题:“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应吸取哪些教训?”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极其艰 巨的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和干劲外,还必须时时刻 刻保持冷静的头脑,谦虚谨慎,紧密结合国情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教训,尊重科学,特别是要始终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

1.“反右倾”斗争的发动

1958 年秋冬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开始觉察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中的问题,并着手采取一些纠正措施。但当时是在基本肯定“大跃进” 和公社化运动的前提下而纠偏的,因而“左”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根本改变。 1959 年在党的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提出意见的彭德怀等人 的批判,把他们定为“反党集团”,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 争,使大批干部和党员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处分。启发学生思考:这场“反右 倾”斗争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指出:这场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 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

2.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形成

主要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困难局面形成的原因。“反右倾”斗争的开展, 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许多已被指出、有待纠正的错误进一步发 展起来,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局面继续加剧,特别是农业生产遭到极大 破坏。再加上连续的自然灾害(1959 年农田受灾面积66845 万亩,1960 年 9771O 万亩,1961 年92625 万亩),苏联政府又背信弃义地撕毁两国经济技 术合作协议(撕毁合同343 个;废除257 个合作项目;撤走全部专家1390 名,并带走全部设计图纸和资料)。这一切造成我国国民经济自1959 年至 1961 年的严重困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具体情况引 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表”及有关小字。

五、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

1.“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受到严重困难的教训,全党和中央逐步清醒过来,决心认真调查研究, 纠正错误,调整政策。1960 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就是调整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使国民 经济结构趋向合理,改革和变革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整顿企业领导班子及各 项制度。目的是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水平,使其稳步健康地发展。这是 在这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的一次重要转变。有名的《农业六十条》、《工业七十条》、《科学十四条》,《文艺八条》、《高教六十条》、《中 学五十条》和《小学四十条》都是这一时期先后出台的。

2.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1962 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方 面的负责干部七千余人。大会前一阶段是讨论刘少奇代表中央提出的书面报 告草稿,直接提交会议评论,以便广泛地集中大家的智慧,最后形成正式文 件,因而会议开的很热烈,要求在会上讲话的人很多。会上,毛泽东等中央 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毛泽东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 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 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会议初步总结了几年来经济建 设的经验和教训。会议前后还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这次大会在动员全党为战胜困难而团结奋斗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从1962 年起,国民经济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1962 年生产恢 复状况简表”。到1965 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调整任务胜利完成。

3.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失误、有成就,而成就是巨大的。运用 “三表”、“一图”,即教材中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农业生产增长简 况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业生产增长简况表”、“全国建设社会 主义时期重要工程和科学技术主要成就表”和“1957—1966 年主要成就示意 图”,指出六个方面的突出成就,即:基本建设投资近千亿元;工农业产值 增长近60%;除鞍钢外,新的大型钢铁基地武钢、包钢先后建成;石油实现 全部自给;农村用电量增长70 倍;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特别是涌现出以 王进喜、雷锋、焦裕禄为代表的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带头人,他们的先进事 迹和所迸发的共产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论述这十年建设成就 的时候所说的:“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 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 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 的工作主导方面。” 小结: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全 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极为高涨,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就是 杰出的代表。这一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上虽一再出现过“左”的倾向和错误, 在建设事业上出现过损失和曲折,但是在另一方面,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 倾向、理论、方针、政策,也在探索、形成和发展着,甚至在一个时期内居 主流地位。例如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 针的制定和实行,七千人大会的召开等,它们有力地引导党和人民在社会主 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积累着经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作业: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哪些 正确的指导思想?

2.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_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教学设计_教案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推荐)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在探索中成长

在探索中奋进

在探索中前行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案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