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民生

发布时间:2020-03-02 01:30: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民生

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而社会建设必须以民生为重点,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抓住民生问题,也就是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切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应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民生新理念,着力健全完善社会建设新体制。

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

我国农村的状况就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农民富,国家富。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农民购买力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才有持久动力;只有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才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看待“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把公共资源投向农村,不断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的步伐。民生问题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但当前最重要的是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基本要求就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具体做法是:一是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因地制宜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二是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完善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督;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三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要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保障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四是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要加大农村饮水工程投入,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决民生问题,加大了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

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论中国房价与民生

论杂税对民生的影响

论杂税对民生的影响

论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途径

论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途径

民生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深化改革与民生关系

论农村社保是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论民生
《论民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