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0: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思想政治 人民 八年级 下学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 (2)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本课是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第15课。主要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课文从三个角度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最为严格。通过比较,使人们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从而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有利于我国的依法治国。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2.知识与能力: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自 觉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围绕“宪法”主要讲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要树立宪法意识等问题。其中“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关键性知识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四、教学方法及流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流程如下: 1.常识学习

(1)了解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 (2)出示有关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内容 (3) 基础知识总结 (4) 知识体系总结 2.自主学习

(1)看书上有关内容,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子。

(2)阅读法律的有关内容,从中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3.合作探究

①大家评评理,在我们法律家族中,谁应该排第一位?找出法律内容中相关的根据。 ②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有关活动 4.问题解读

依法治国的核心为什么是依宪治国? 5.拓展训练

全国法制宣传日①图标有何寓意?②是哪一天?主题是什么?③在这个活动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6.布置作业

有关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至理名言。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齐玉苓案例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教学过程

【事例导入】齐玉苓案

【教师活动】齐玉苓能获得最终胜诉,是依靠了宪法的力量,可见宪法的神圣! 【板书】神圣的宪法

【教师活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教师不去下结论。

【教师活动】我国法律的“家族成员”很多,大家都来说说你知道的法律名称。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教师活动】在这些法律家族中,谁该排第一位?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导入事例适当引导,得出正确结果。 【板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常识学习】 【教师活动】展示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2.知识与能力: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自 觉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3.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4.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学生活动】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更好的抓住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针对性的理解和学习。 【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它法律是我国的普通法律。为什么只有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核心?刚才是从事例直接得出结论,现在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去探究一下。 【自主学习】思考: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学生活动】回答: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都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而且涉及到各方面。

【学生活动】思考: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学生活动】总结:宪法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教师活动】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还必须在宪法的指导下。何以见得?

【教师活动】出示:宪法的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五条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学习。

【教师活动】那么我国相应制定了哪些普通法律?

【学生活动】引导后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宪法规定的内容到相应法律的制定,可见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

【教师活动】看下面一组内容,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条的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的内容是什么? 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条 的内容是什么?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的内容是什么?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学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自主学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法律的法律,被称为“母法”。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被称为“部门法”或“子法”。

【教师活动】普通法律必须以宪法为制定的依据和基础。看下面一组材料,想一想,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学习,同时看书。总结: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失去法律效力。

【学生活动】在引导下抓住关键词,回答:宪法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学生活动】总结: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法律效力不同。

【教师活动】既然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又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那么宪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教师活动】宪法制定必须先成立起草委员会,由委员会起草,经过有关部门和国民讨论,然后集中,最后由全国人大通过大会表决,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后执行。而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依据宪法制定并通过即可。

【教师活动】我国历史上有四部社会主义宪法,现行的第四部宪法经过四次修改。那么宪法的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看书画出不同要求的示意图。 【学生活动】总结: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是最为严格的,能保证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教师活动】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在于: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所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学生活动】在我们法律家族中,宪法理所当然排第一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他们的妙笔画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图。 【问题解读】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可清楚地知道我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活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教师活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学生活动】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时学习的基础知识及体系结构 【拓展训练】

【教师活动】懂得了宪法的有关知识,我们一起来欣赏图标。

【教师活动】①这是什么图标?有何寓意?②具体在哪一天?去年的主题是什么?③在这个活动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合作探究】小组内互讲,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讲给大家听。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活动,大胆发言,教师进行点拨和指正。 【课堂小结】

宪法是神圣的,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布置作业】 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毛泽东认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你是如何理解的?并结合齐玉苓案例说说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在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不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情感上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学生的课堂学习,应在教师的点拨下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要求学生观察社会,搜集生活中有关的人和事,有时间在课堂上展开辩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享受生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公开课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