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9: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陈庄

教师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课程的知识往往具有双重乃至多重价值,即以显性的数学知识为载体渗透着诸如探索的方法和策略、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培养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隐性的知识恰恰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自然的、不可或缺的。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德育渗透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呢?

一、领悟教材隐含的德育资源,适时渗透德育

数学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同样离不开情感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内涵,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适时渗透德育。如《比和比的应用》的教学。教材中用杨利伟在飞船里展示联合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引入。如果单单进行国旗的长和宽的比的关系教学,那就忽视了教材内涵。我们可以做如下的处理:

1.出示情景图,得出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96∶64。 2.比的概念教学。

3.练习,写出下列五种尺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长和宽的比。(这些练习既巩固了比的意义,又引入德育元素,更为以后“比的应用”“比的性质”乃至“比例”埋下伏笔。)

4.你知道带上飞船的国旗为什么只有这么大?(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从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二、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社会热点渗透德育

教材在一段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热点具有时效性,却又是德育的好材料,所以在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上合理组织教材,恰当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导入中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德育。如四年级的行程问题中,课本安排的是:根据特快列车和普通列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计算路程。我们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以钓鱼岛保钓运动为内容进行引入:保钓人士乘渔船去钓鱼岛宣誓主权,渔船平均每小时行20千米,约行了18小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首先,让学生说说题中每小时行20千米,这“20千米”表示什么?怎么求路程?接着说说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思考保钓人士为什么去钓鱼岛。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懂得虽然钓鱼岛远离中国内陆,但也是祖国的领土,决不容忍任何势力侵犯,我们必须捍卫自己的领土。这样,在小结时就自然地渗透了德育。

2.在数学活动中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德育。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可以让学生调查近几年来雾霾天气天数进行数据整理,或者通过对PM2.5的了解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环保教育也就水到渠成。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光盘行动”中调查粮食浪费的具体情况以及家庭垃圾数量调查活动等等。

3.在练习中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德育。如教学“时间计算”后的练习时,我让学生计算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遇难同胞纪念日为每年的12月13日。到2013年12月13日()周年的纪念日。

三、领悟评价的导向功能,渗透德育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是渗透德育最有利的方法,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甚至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把学生的良好意志品格、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作为评价目标。因此,评价中要采用激励评价,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质疑问难。不能用诸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一言带过。例如,在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后,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剪出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其中一位学生站起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同学们笑了。而这位学生红着脸低下头,因为他剪的与其他同学不同。接着教师举起这名学生作品说:这有点像裤子,看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那被剪后剩下那长方形纸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呢?全班学生望着老师手中那名学生的作品,点头赞同。教师微笑着说:虽然衣服变模样了,但是这位同学让我们见识了另一种剪法,找到了另外一条对称轴。这样的表扬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之前红着脸的学生现在拿着“佳作”开心地回到座位。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德育更加重要,所以,教师在评价时必须时刻考虑学生的感受,以免造成“德育伤害”。

四、领悟德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师人格魅力渗透德育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