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数学渗透德育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0: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学----

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公顷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认识公顷》 时间:2014-12-10 地点:矾山镇刘墩小学五(2)班 授课人:石桥小学

刘艳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介绍北京圆明园、南京明孝陵、杭州西湖、和台湾日月潭的占地面积,引出“公顷”这一土地面积单位。让他们自然地产生“1公顷有多大”的疑问,为进一步的探索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多途径、设计多样活动,引领学生认识一公顷的含义,感受一公顷的实际大小,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最后通过练一练加以巩固,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在著名景点的观察认识上,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初步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参与数学实践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数感。

3.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家乡特色、著名景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并能进行公顷和平方米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引入新知

1、播放歌曲《庐州月》

师:同学们,正如歌声所唱,我们的家乡合肥秀美绿意如海、董铺水库夕阳如火、翡翠湖人与自然统一和谐、巢湖风光旖旎,请看(课件出示风景图片,图片附它们的介绍)

(巢湖,面积约76950公顷,烟波浩渺,犹如镶嵌在江淮大地上的“一面宝镜”; 蜀山山水相连,人文、自然景观汇聚一体,面积约550公顷„„)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教师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许多名胜古迹,你们想去看吗? (课件逐一出示课本几个景点的照片。并播放解说词)。

(1)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占地面积大约350公顷。

(2)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 (3)杭州西湖的面积大约是566公顷。 (4)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3、师:听了刚才的介绍后,你知道公顷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单位吗? 学生回答,师小结:测量或计量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1公顷的含义

师: 同学们你们用手势来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学生积极参与)。那100米有多长? 学生举例说明。 师:请大家估一估我们教室地板砖的面积是多少?教室的面积又是多少?(学生用多样的方法估计)

师:同学们你们想像一下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大概有多大呢?课件展示:正方形,边长100米。

师:像这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就是1公顷.师向学生介绍公顷用字母表示的缘由。

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先独立算算再与同桌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100×100=1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2、初步感受1公顷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公顷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然后描述给大家听一听。

师:在你想象中1公顷相当于我们身边哪些建筑物面积那么大?请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并与同桌交流。

师:为了帮助大家想象,请同学们计算这两组数据。(课件出示) (1)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出示课前本班28名学生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图片)

学生解答汇报:1公顷相当于(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 并想象1公顷的实际大小。

(2)量得我们教室的长约10米,宽约8米,算一算,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估一估,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面积是1公顷?(出示教室的图片)

学生汇报:1公顷相当于(125)个教室面积。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探究平方米和公顷的换算 (课件出示):

(1)**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占地面积大约是400000平方米,合( )公顷。

师生共同探讨后指名回答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 )平方米。 四人小组讨论,组织交流。

2、教学“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

四、走进生活,感悟知识

我们的家乡合肥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水源丰富的董铺水库集水面积约21公顷,合(

)平方米。(2)景色秀丽的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占地约6830000平方米,合(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板演。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积极回顾小结。

板书设计

认识公顷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公顷。

《认识公顷》教学心得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 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家乡美丽的景点导入,这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可以让他们发现到家乡的美,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在新课的教学中,介绍我国著名的景点,这些又是学生比较向往和熟悉的地方,让他们更进一步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了他们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感受1公顷的大小时,用身边的建筑物比较更形象生动,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征。此外,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主阵地。课堂不能是教师一人的“独奏”或“单口相声”。教学不只是向学生展示前人认识的成果,而应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在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下,让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性的本质。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再者,通过探究交流,找到新知及应用新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身边的事物来感受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教会学生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从思想意识上加强学生自身素质、修养魅力的塑造。

刘艳 2014年12月10日

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要点

数学教学论文德育渗透论文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计划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数学渗透德育教学
《数学渗透德育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