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城南旧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9:26: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2414

自动化一班

李雪莲

《城南旧事》——黑暗里的童真

其实早就已经熟悉了这本书,从初中的一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开始,我便似被关在林海音编织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城南那座古老的世界里怎么也出不来,我想这是一种注定的宿命感,不止一次地和别人提起《城南旧事》,提起这本小小的书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真的,也许是从小便对儿童文学有着不同寻常的挚爱,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书里面的那个小小英子,像是一个小小的精灵,出现在我一个又一个朦胧的梦里。

一. 惠安馆——友情与不公

英子认识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好朋友——妞儿。

妞儿是一个很懂事的小女孩,但家境远远没有小英子这样的大小姐好,不得不到外面给人家唱戏来帮父母赚钱,但就是这样的悬殊也丝毫没有给两个小姑娘的友情带来障碍,她们在一起玩耍的日子总是那么简单。林海音在书中这样描写到:

“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她过来了,一声不吭地站在我的身边,我俩相对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等一会,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 就这样几句描写,两个有一丝羞涩又不失活泼的小孩子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我真的很佩服林海音的文笔,我想她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人近老年,能写出这样阳光童真的句子的人,也一定有一颗同样阳光童真的心。

惠安馆住了一个大家都不敢接近的女疯子,但是小英子不害怕接近,她很快和这个叫做秀贞的“疯子”成为了好朋友。林海音通过英子这一七岁女孩的视角,将秀贞悲惨的命运娓娓道来,反倒更多了一丝悲情。

《惠安馆》的结局,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悲剧。

林海音将一切的黑暗都藏于小英子那颗晶莹透彻的眼眸里,第一次看完这篇故事,竟不知道会是那样的结局。没有猜到,看见网上网友们的解说,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终究是被书中的那一片童真给欺骗了,在那个社会,等待秀贞和妞儿的,似乎只剩下了死亡。

秀贞和妞儿可能只是那个年代无数悲惨人物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她们出身卑贱,成长苦寒,到头来却只有认命。因为她们不能挣扎,只能待在一片水深火热中,等待着被黑暗侵蚀。

小英子也因此失去了她最好的两个朋友,到这里为止,她还是幸运的那一个,因为她还有不错的背景,疼她的爸爸妈妈。林海音在这篇故事结尾处这么写道:

“我没有再答话,不由得在想西厢房的小油鸡,井窝子边闪过来的小红袄,笑时的泪坑,炕桌上的金鱼缸,墙上的胖娃娃,雨水中的奔跑,…….一切都算过去了吗?我将来会忘记吗?”

我想这段记忆,是英子对这个世界的不一样的第一个认识,英子一定在心的最深处,藏了它很久很久。

二.我们看海去——认识你真的很开心

其实,在整本《城南旧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我们看海去!

“我分不清海和天,我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小英子这样对她的家里人说着,她最喜欢国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啦,兴奋地在家里叫着“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这是一个多么天真可爱的愿望啊,在那个年代里,这样的童真,一定会闪闪发光。

在这个故事里,小英子搬到了一个新家居住,她也有了新的学校和朋友。我总是被书里描写的这样一个场景所感动:

“出了新帘子胡同照直向城门走去,兴华门虽然打通了,但是还没有做好,城门里外堆了一层层的砖土,车子不通行,只有人可以走过。早晨的太阳照在土坡上,我走上土坡,太阳就照满我的全身,我虽然没吃早点,但很舒服,就在土坡上站了一会儿,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脑袋里老是会不自觉地冒出一个这样的画面来——一个明媚的早晨,城门面前几个土堆,一个小女孩背着书包站在土堆上,闭上眼睛,享受着一天中最清晰的美好。这是那个时候的北京么。

真的不是的,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可以看见在那个时候真正的北京的模样。那时候中国人民正处于无知与进步的无比挣扎中,无数有志之士的流血,牺牲,也换不到那个社会的一丁点光明。

但是,在林海音笔下,在小英子的眼里,那时候的北京城,就是无数个像这样安静的早晨拼接起来的一样。平和,安详。

小英子就是这样认识了“草地上的那个人”。

草地里的那个人似乎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他给小英子讲了他的好多故事,包括他从小的不争气,为他哭瞎眼睛的老母亲,他特别讲了他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弟弟。提起他的弟弟,小英子觉得他好像人都神气了好多。

“我那一心啃书本的弟弟,更拿我当个好哥哥。可不是,我供弟弟念书,一心要供他到让他漂洋过海去读书,我不是个好人么?小英子,你说我是好人?坏人?恩?”

小英子当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她稚嫩的声音好似还在耳旁回响:“金色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吗?可是它也是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的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和坏人。”

是啊,在这样一个小女孩的心里,好与坏,又有什么绝对的理由呢?不过我想那时候在英子的心里,一定慢慢接受了这个谈起弟弟就无比骄傲的陌生的人。可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最后,又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

那个人被一个便衣警察发现了,直到这个时候,小英子还是无法分清好人和坏人。他的弟弟怎么办呢,他的老母亲怎么办呢?

他们一起许下去看海的承诺,又怎么办呢?

是的,正如林海音在写完这本书的时候说道,每个故事的最后,故事的主角都会离开她,直到最后她的父亲都离开她了,她的童年就结束了。也许这是那个社会带来给她的种种无可奈何。就算是无比的童真,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也会长大的,不是么?

三. 爸爸的花儿落了——成长

对读者来说,这是整本书的终点,但是对小英子来说,这是她成长的起点。

是的,前面的几段故事仿佛都是铺垫。英子在里面见到了别人的悲欢离合,在别人的故事里认识到了那么一丝丝的不一样。

这次,终于是她了。

父亲的突然病故,让家里的境况一落千丈,英子是大姐,背起了她那个年纪本不该背起的责任。林海音自己也说,从父亲病故的那一刻起,她的童年就结束了。

可她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啊。

那个闪着无比纯真光芒的小英子,也最终,在这个不争的社会事实面前,败下阵来。

我一直很想知道,这本书,是林海音的一本真实描写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还是从文学角度上杜撰过来的。我想,我更愿意相信后者。因为这样的经历,终究是不希望真正发生在谁的身上。可它却又是确确实实发生了,林海音就是这样的一个小英子。

成长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与我们现在90后00后这样无关痛痒的成长不同,在那个年代,成长意味着分担,意味着牺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曲子是小英子毕业典礼上放的歌曲,她在《我们看海去》里面还和大家一起唱着,送别高年级的哥哥姐姐,转眼间,就到了别人唱同一首歌送别她们的年纪。可是她是多么想做回小孩子啊。《城南旧事》的同名电影以这个作为主题曲,是否也正是看到了整本书里的一个主题,一个永恒而悲惨的主题——离别。

英子的童年就在这样的无声赞歌下,结束了。

这三个小故事是我在《城南旧事》里最喜欢的三段,也是影响力最深远的三段。喜欢这本书,最刚开始也许就是被拿稚嫩童真的句子所吸引,这在那样的一个社会背景里,会是怎样的一个恩赐。读罢整本书才豁然明白,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也许是童真,也许是无奈,也许是成长。而不管是什么,这样的一个在那个黑暗社会里熠熠发光的童真世界给我带来了太多太多的震撼。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心里仍然希望那个天真无知的小女孩林英子,在她那个熟悉的大院子里,摇头晃脑地背着“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而宋妈一定带着小妹妹刚刚逛街回来,和她妈妈闲扯着什么,她爸爸和往常一样在修剪着夹竹桃,细细地,很认真。这是一个明媚的早上,阳光斜拉过来,照的院子很暖,很亮。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 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