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端午粽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4: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端午粽教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示范识记生字,学生朗读感悟,反复练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决重难点的措施:通过读写识记生字。通过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来突破。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我们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她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灿烂的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各具鲜明特色的传统节日,它们犹如颗颗夺目的宝石,镶嵌在一年四季中,时刻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成为无数中华儿女心中的牵挂。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你们,也一定知道不少中国传统节日吧?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书写要领:“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午”最后一竖不要写出头。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深入理解课文:

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2.学生分小组读。

3.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教师抽查一个小组汇报。

(二)、深入理解课文。

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

2.师:读文章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

生:箬竹叶、糯米、红枣、线。

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下包粽子的过程吧。(播放视频)

3.师: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

生:红枣、蜜枣、豆沙??

师: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

生:红枣、红豆、鲜肉。

4.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

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

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

五、课外拓展。

师: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

生:赛龙舟、挂香包等。

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或不完整)

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这就形成了赛龙舟。

六、总结全文。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板书设计

10 端午粽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粽教案

端午粽教案

《端午粽》教案

《端午粽》名师教案

《端午粽》名师教案

端午粽飘香

端午粽 词语

端午粽说课稿

漫话端午粽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

端午粽教案
《端午粽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