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新)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0: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凤翔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丁市长一行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凤翔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基本情况

凤翔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古老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县共有10多个基本成熟的景区(点),有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雍城遗址,省级风景名胜区东湖;有体验自然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元山庄、羊引关自然风光、雍城湖环湖观光、五曲湾秀山水色等景点4处;灵山佛教文化和宝玉山道教文化宗教圣地2处;六营民俗村、大海子“羊肉宴”、豆腐村“豆腐宴”、周家门前“萝卜宴”美食民俗村4个;星级宾馆饭店3家,其中三星级宾馆饭店1个(西凤大酒店),二星级宾馆饭店2个(凤凰宾馆、东湖宾馆);AA级文化旅游产业景区1个(凤翔东湖),A级文化旅游产业景区1个(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民俗文化产业门类近百种,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纪念品,诸如彩绘泥塑、木版年画、木旋玩具、剪纸、刺绣、皮影、草编、马勺脸谱、铜铸工艺、花灯、罩金漆器、烟花等,品类繁多,绚丽多彩,享誉海内外;能为文化旅游产业服务的各种营业性车辆200多辆,大部分景区都有公交车直达;直接从事文化旅游产业服务人员近千人,间接从业人员3千余人。

二、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文物旅游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潜心打造苏轼文化、先秦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张牌,不断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域和规模,将文化内涵与旅游产业景点紧密嫁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环境,打造重点景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今年1——5月份,文化旅游产业收入达2.3亿元,接待游客61.8万人次,实现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收入4.6亿元。特别是“五一”黄金周期间,东湖景区、灵山静慧寺、先秦陵园博物馆、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以及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景区(点),提前迎来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峰期,出现了“井喷”,就三天时间,全县共接待游客达27.6万人次,同比增长34.6%,综合收入1347万元,同比增长15.2%。

(一)规划引领,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我县针对凤翔东湖规模容量小、服务设施滞后的问题,决定在年内完成东湖景区总体规划和南广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中国旅游规划设计院拿出了规划的初步意见和建议,正在抓紧搜集资料、提供素材,规划正式编制可望在近期全面启动,东湖的发展框架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拉大。

(二)项目带动,为文化旅游产业景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我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上档升级的战略性举措。一是继续实施东湖整治工程。今年,投资600多万

元,实施景区西大门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西大门主体工程和排污渠加盖工程;投资80多万元实施南湖防渗工程,可望8月底完工,使景区档次全面提升。在此基础上,从今年5月1日开始,东湖实现全面免费向公众开放,东湖真正成为外界了解传播苏轼文化、扩大宣传凤翔影响的重要窗口。二是实施灵山开发工程。今年灵山景区二期开发工程将全面实施,计划完成印象西府和高36米的大佛雕塑工程,这一项目目前正在上报待批。继续改善灵山景区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逐步推进灵山向国家4A级景区迈进,积极打造佛教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三是实施先秦陵园博物馆建设工程。已经完成了秦公一号大墓墓圹南坡加固工程。今年计划投资100万元,实施墓圹围栏建设工程和馆门前广场及院内道路硬化工程,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扶持引导,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我们一方面,规范引导促发展。充分挖掘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坚持走以旅助农的发展道路。我们对六营民俗村、大海子羊肉宴农家乐、豆腐村豆腐宴、周家花园民俗村萝卜宴、开元山庄等度假休闲场所和索落树、尹稼坞等设施农业村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清理三堆三乱,实施绿化美化,同时加强对农家乐和民间艺人的教育管理,不断提升服务层次,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扶持促发展。通过策划包装,积极争取项目等措施,扶持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协助豆腐村办起了10家豆腐宴农家乐,清素美味的豆腐宴成为适合现代

人口味的绿色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全县已建成农家乐120余家,接待游客10多万人,创收230多万元。最近,又启动了周家花园美食民俗村农家乐项目,该项目最具代表性,已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四)传承保护,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

一是抓点带面,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六营泥塑民俗村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重点发展民间工艺产业,国家、省级非遗传承人胡深、胡新民、胡永兴和刘军虎、朱建伟等民间艺人,在民间工艺的组织生产、集约经营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为民间工艺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去年以来,我县民间工艺品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好势头。同时,全县80多个文艺演出团体常年活跃在县城和广大农村,歌舞娱乐、新闻出版、网吧等文化市场也稳步发展。至今年六月份全县各类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收入42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成为全县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今年以来,我县共举办农民秦腔大赛、泥塑绝活大赛、民间工艺大展等非遗项目展演活动30多场次,举办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培训班2期,出版了《凤翔非遗名录图典》、《凤翔非遗普查表》、《西府曲子汇编校注》等资料书籍和著作,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五)强势推介,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我们把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宣传促销作为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环节。今年,继西洽会后,我们印发了《2010年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编印了文化 4

旅游产业招商宣传册、项目册和手提袋共6000余份,参加了宝鸡“两节一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和上海世博会。县上成立了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工作领导小组,创办了文化旅游产业培训中心,制定了行业规范、诚信公约和文化旅游产业宣传促销办法,制作了文化旅游产业指南网站、文化旅游产业宣传光碟,以市场运作方式,举办了“灵山净慧寺宗教文化庙会”等大型节庆活动,扩大了凤翔的知名度,提高了凤翔文化旅游产业的声誉和吸引力,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三、存在问题

1、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急需加强。建议市编制主管部门对旅游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提出刚性要求,确保有足够的人力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管理工作。

2、旅游基础设施不齐全。东湖、灵山、六营等景区(点)没有客户服务中心。建议省市财政部门每年拨付一定资金支持此项目建设。

3、文化旅游产业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致使一些项目不能大规模实施。比如六营民俗产业园、雍城湖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工作已于2008年完成,因资金问题不能按规划实施建设。建议市上放宽民间投资旅游开发的准入条件,金融系统降低融资合作门槛。

四、今后打算

(一)实施精品建设,突破文化旅游产业景区发展瓶颈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和关

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深度挖掘我县历史人文资源,彰显先秦文化、苏轼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四大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积极适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形势,着眼做精、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年内启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和“十二五”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配合西北大学尽快修订完善雍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完成东湖景区总体规划和南广场详规的编制。另一方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景区建设新突破。继续实施东湖整治工程。年内完成南湖防渗、苏公祠陈列布展、西大门建设、绿化美化档次提升等工程,做好南大门和南广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把东湖建成国家AAA级景区。加快灵山景区开发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和重要节点设计方案,启动灵山大佛、印象西府民俗村等大型景观和服务设施及景区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拉大景区框架,力争把灵山文化旅游产业区建成国家AA级景区。

(二)引导规范经营,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

继续按照突出特色、规范管理、星级服务、示范带动、错位发展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乡村旅游产业管理办法》和《乡村旅游产业服务质量等级与评定标准》,进一步规范全县乡村旅游产业。加快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建设,支持大海子民俗村、豆腐村民俗村、周家门前民俗村、开元山庄等乡村旅游产业示范点建设,继续发展“一村一品”、生态农业等乡村旅游产业,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定”、“文化旅游产业定点接待评选”等活动,推进乡村旅游

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三)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景区(点)、宾馆饭店、农家乐等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按照《乡村旅游产业服务质量等级与评定标准》,组织对全县的农家乐进行星级评定。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市场整顿与规范工作力度,按照创优工作的目标任务,以景区创A、宾馆评星、文化旅游产业行风评议、行业诚信经营为手段,落实责任,切实加强星级宾馆、饭店管理,在全行业开展“创佳评差”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优化服务质量。全面整顿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塑造凤翔良好的窗口形象。

(三)开展强势宣传,提高凤翔文化旅游产业影响力 按照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工作通知有关精神,在积极参加宝鸡 “两节一会”、西洽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世博文化旅游产业年”机遇,精心谋划,提前筹备,认真筛选包装一批有深度和有价值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纪念品,通过组织参加国内大型会展和项目推介活动,集中展示和推介我县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切实包装好东湖凤鸣驿宾馆开发、东湖西府民俗展示园开发、灵山景区印象西府民俗文化体验区建设、灵山景区问天阁建设、凤翔县开元生态农业示范山庄暨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雍城豆腐宴民俗村古建一条街开发以及仿秦建筑一条街、秦城建设、六营民俗产业园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编印宣传册,制作宣传光碟,大力宣传凤翔、

推荐凤翔、展示凤翔,全面提升我县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和产业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再次对各位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感谢!

旅游服装产业发展汇报(推荐)

产业发展汇报

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宁强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1

浅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新)
《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