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难忘的一课

发布时间:2020-03-03 23:18: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难忘的一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作为情感主线,抓住人物言行,结合背景资料,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结合背景资料,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1945年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室,和那里的孩子们共同上一堂(手指)——难忘的一课*(齐读课题)。

二、连接语,明确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连接语】我们先看(点击)本课的连接语。对照连接语,谁来说说,本课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出示:学习要求】我们可以概括成这样的三个学习要求。谁来为大家读一读? 1.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说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每次出现时为什么让作者激动?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结合资料,加深理解课文。

三、回忆前文,总结方法。

明确了学习要求,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出示:狼牙山五壮士图片】上一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了什么?

生1: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概括的很完整。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的吗?请你来说说。 生2:我们先是读熟了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抓住五壮士的言行,画出了重点语句,并做了批注。 师:然后?

生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批注。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看来上节课你是认真学习课文了。我们可以归纳成【出示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一起读。这节课,【出示要求与学法一屏】我们就继续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来完成本课的学习要求。

四、理清条理,了解大意。

师:我们先来读课文,理清条理,了解大意。(紧凑)谁想读?请你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生读1-2自然段)读的很好,请坐。好,你接着读。 师:(读3-6自然段)请你继续读。 师:(读7-12自然段)你再接着读,(生读13-16自然段) 师:课文读得很熟练。【一屏:闽南语】看屏幕,一起读读这个词。谁知道“闽”是哪个省的简称?(福建省的简称)。闽南语就是福建南方的方言。【二屏:地图】不仅是福建,隔海相望的台湾也说闽南语,闽南语就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沿用的语言。 师:【出示光复所在的两句话】同学们再看,“光复”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什么是“光复”?(收复)【点击泡泡圈】在本课是指——收复失去的领土台湾。台湾“光复”前被谁统治着?(被日本统治着。)那课前谁查找了台湾“光复”前的相关资料?

生1:我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1895年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回归祖国。 师:【课件播放日治时期文字画面】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谁来为大家读一读?(生读)(边播放边讲解)日本人统治了台湾整整5 0年!在这50年里,他们破坏了台湾人民的家园,残害了数以万计的民众。他们在台湾的校园里悬挂日本的国旗,强迫台湾师生说日本话,写日本字,企图让他们忘记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而课文中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谁能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作者在乡村小学听了一节国语课,并在教师带领下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

师: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基本要素,一定要说清楚。谁能完整地再来说说?

生:课文讲述了“抗战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一节国语课,并在教师带领下作者参观学校的小礼堂的事。

五、抓住言行,品味批注。

(一)出示自学要求 师:【点击要求二变红】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再来完成第二个学习要求。同学们,“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在文中它一共出现了几次?(三次)分别都是在哪三个情景中出现的?

生:第一个情景:作者在校园窗外看见台湾师生学习这句话。

第二个情景:作者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读这句话。

第三个情景:参观完小礼堂后,作者激动地重复这句话。 师:概括得很准确。(手指屏幕)同学们,“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每次出现时,为什么让作者如此激动?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呢?【点击出现自学要求】带着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16自然段,抓住台湾师生的言行,圈画批注,再结合资料,加深理解。【点击出现学法

二、三变红】请大家重点运用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进行学习。好,开始!

(二)学生交流体会 师:(大部分做完批注)批注完的同学可以想一想,从台湾师生的言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我看到大家学得都很投入!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出示3—6段】看屏幕,我们先走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一次出现的情景去细细地感受。谁来说说,此时作者为什么激动?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作者看到台湾师生很认真地学习这句话,所以很激动。我感受到了他们非常热爱祖国的文字。 师:体会得很深刻。你是从台湾师生的哪些言行中,感受到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生1:我从“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到他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一笔一画”说明他写得很认真。如果他不热爱祖国的文字,就不会“一笔一画” 写得那么认真了。

师:你能紧紧抓住台湾教师 “一笔一画”写的动作,感受到他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很会读书。继续交流,还从台湾师生的哪些言行,能感受到他们对祖国文字361这是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可能只有20几岁。而日本统治了台湾多少年?(50年)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可能从来没有学过祖国的文字,所以他写得很——吃力。课前,谁还查找了相关的资料? 生读:我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台湾被日本统治50年,日本殖民者强迫台胞全面使用日本语,改用日本姓名,改奉日本天皇大神、推行日本服装等等,企图消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 师:同学们,“结合资料,加深理解课文。”是本单元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资料,我们感受到了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因为刚刚学习祖国文字,所以写得很吃力,尽管很吃力,却是那样的——认真。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祖国文字深深的——热爱。杜老师也怀着这份热爱,在黑板上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出这句话。【板书: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继续交流,还从台湾师生的哪些言行中,能感受到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生3:从“他先用闽南语……一遍一遍地读。”感受到他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一遍一遍”看出他教了很多遍,直到每个孩子都能读好为止。如果不热爱,他就不会一遍一遍地读。 师:“一遍一遍地读”读了多少遍?(很多遍)也就是说一遍读不好,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甚至五遍、十遍,直到每个孩子都能读好这句话为止。从台湾教师“一遍一遍”教学生读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祖国文字的热爱。谁能读出这份热爱?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这份热爱。继续交流还从哪儿能感受到这份热爱?

生4:我从“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样富有感情,好像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中体会到师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从他们“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学习祖国文字非常认真,对祖国的文字充满了感情。如果不爱祖国的文字,就不会读得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了。

师:你理解得很深刻。就把你的理解送到文字中去读一读。(找朗读最好一生读) 师:你读得很动情,告诉大家你有什么窍门? 生:我把自己就想象成了台湾师生去读的。

师:这的确是个好方法!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在朗读时融入了他们的情感,这就叫入情入境地读。

师:【出示都德名言】同学们,法国作家都德曾这样说过,一起响亮的读出来—— 台湾师生热爱的仅仅是祖国的文字吗?他们热爱的是什么? 生:热爱自己的祖国。(1-2人)

师:是呀!不甘被奴役的台湾师生,没有淡忘祖国的文字,更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所以他们学得很认真,因为每一个字都寄托了他们浓浓的——爱国情意!【板书:爱国情意】 师:【点击部分语句变红】同学们,透过台湾师生的言行,结合背景资料,我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浓浓的爱国情意,此时我们就是台湾师生,让我们一起入情入境地读出这段文字,我读蓝色的部分,你们读红色的语句——

2、师:听着动人的课,感受着台湾师生真挚的爱国情,作者激动不已!【出示7-8自然段】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坐到了孩子们中间。(手指屏幕)就看这段文字,继续交流,从台湾师生的哪些言行中,能感受到他们浓浓的爱国情意?

生:我从“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这三个词语中感受到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后,作者和台湾师生那久违的自豪感和激动的心情!

【预设:有三个连续出现的词语最能表达他们浓浓的爱国情意,是什么?】 师:就让我们怀着同样的爱国情意,大声地、整齐地读出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我感觉到你们已经热血沸腾了!告诉我,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句话的? 生1:自豪的心情。 师:为什么而自豪?

生1: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师:你又是怎样的心情? 生2:骄傲的心情。 师:为什么而骄傲? 生2: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

师:说的多好啊!相同的情感,共同的语言,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点击音乐响起】此时你们就是被台湾师生浓浓爱国情意打动的作者,谁来读?请你读。 生:读“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多么动人的情景,多么感人的画面啊!作者怎能不激动?难怪他说这是他终生—— 生:(指板书)难忘的一课。

3、师:【屏幕出示15段】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三个情景,继续交流,此时作者为什么激动? 生1:作者看到墙上挂着中国伟人的画像,心情很激动。

师:你是从台湾师生哪些言行中,能感受到他们浓浓的爱国情意?

生1:我从“这位教师指着……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从“新画”这个词看出光复后,台湾师生就迫不及待的挂上中国伟人的画像,我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意。 师:【课件出示伟人画像】同学们,这四位伟人你们了解多少?谁能用简单的话介绍一下他们?你想介绍谁?

生:我国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诸葛亮;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父”——孙中山。

师:他们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同学们,墙上挂的仅仅是我们中国历代伟人的画像吗?是什么? 生:是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生: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师:说的多好呀,是啊,墙上挂起的是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板书:民族精神】

六、入情入境,感悟真情 师:过去的50年,台湾人民不能学习祖国的——文字,礼堂四周挂的都是日本人的——画像,而今,礼堂的墙面终于可以挂上中国的伟人像,课堂上终于能够学习祖国的文字啦!这种摆脱压迫、当家做主的自豪感怎能不让人激动!难怪作者会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读 生: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师:所以,请你读—— 生: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师:是的,没有什么话(指板书)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们此时的全部感情。让我们怀着感动与自豪再读——

师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就让我们的耳畔回荡着这句激动人心的话语,再次走进课文,去重温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课件配乐出示】校园窗外,我看到台湾教师认真教着这句话:女生读—— 生: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师:教室桌前,我和台湾师生激情朗读着这句话:男生读——

生: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的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学校礼堂,我激动重复着的依然还是这句话:一起读—— 生:我紧紧地握住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中走了一趟。明白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惟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无论你身在何地,请别忘了,今天我们上的这堂(课题后加上!)难忘的一课。更不能忘记,这堂课里这句感人至深的话语——(师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八、激情延伸,布置作业

师:课后,推荐大家读一读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台湾》。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希望这堂课,也能成为你们生命中最难忘的一课!好,下课!

九、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民族精神 爱国情意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最难忘的一课 一课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