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6: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简单的来说,人们通常认为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但史料对希腊音乐的记载较少,所以中世纪是人们研究西方音乐的一个起点,中世纪音乐与基督教音乐密不可分,可以说西方的传统音乐起源大部分受到了宗教音乐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起源于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音乐,以汉族为主体的音乐,商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性,而这些音乐带有祭祀,哲学的特色,也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来源于两者。

在发展上,从17世纪初的巴洛克音乐开始到现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音乐时期,印象主义音乐时期,新音乐时期以及现代音乐时期风几个阶段。其中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各自的风格特点,可以说这段时间每一个时期的音乐都可称为当时所流行的一种音乐流派,音乐风格理性,程序化,曲风严谨。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于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完善丰富于辽、宋、金、明、清。从王室贵族的大场合音乐逐渐到走向民间,从严谨的编曲到轻松的戏曲艺术。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一个通俗化,民间化,世界化的过程。

可以看出,中西方传统音乐在起源和发展中都带有宗教特色,但是西方传统音乐似乎都是音乐家的事,以名人或则特定的表达方式为当时的时代特色。中国传统音乐则趋于平民化,每段时期更多地民间色彩会加入到音乐中来。

中西方传统音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音阶,基本上中国传统音乐声调为宫商角徵羽,一般有五至七声,很少转调。而西方则是

1、

2、

3、

4、

5、

6、7七声,可以多至十二声,其中演奏时还有大量的转调。也许是乐器的不同,中国传统音乐的每种乐器在演奏时不易混淆,各自分明。而西方传统乐器音色平衡,大多数可以溶为一体,例如吉他在调音时可以利用钢琴的音阶。

在《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讲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感情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话其实已经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中西方传统音乐的差异,个人总结为“意”和“型”上的差异,就像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中国追求的是一种意义上面的表达,一点一画就已表达出意思。西方是讲求理性上的实在意义,就像其在绘画艺术中追求真实感那样,要让人确实感受到音乐的气场所表达的意思。就拿中国的《高山流水》与西方的《命运交响曲》比较。一曲《高山流水》只以古琴就弹奏出那种古朴、优雅、空灵与韵味,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仿佛置身于高山之下看流水落下。而《命运交响曲》则完全不同,多种乐器演奏得急促、紧张、恢宏,让人在这种气场下感受到那种命运来临的跌宕起伏。

其实中意传统音乐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也不能够一概而论,但是其中个人认为有几点是对中西方传统音乐差异有深刻影响的。

其实在上面的比较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中西方的音乐在乐器上面有很大的差别。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中国的演奏乐器有古筝、古琴、二胡、编钟等等。不难看出,中国的传统乐器都是取之于自然之物,让人感觉天然,同时也是中国传统音乐音色单一的原因,一种乐器就是一种声音,在演奏中各种声音分明,让人印象深刻;在西方的传统演奏乐器中有钢琴、萨克斯风、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等等,这些乐器大部分都带有一些金属的味道,在前面也说过,西方乐器的声音不是单一的,多种乐器音色可以融合。从中西方演奏乐器的差异这里就可以看出,在乐器上面直接导致了中西方音乐在演奏上面的差异,两者的发声原理不同,所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给人的感觉自然也大相径庭。

在演奏的内涵上面,中国音乐讲求空灵,追求意境,而西方则是理性与感情的统一。这是中西传统音乐最根本的差异。不得不说,这是与中西方在哲学与世界观上面的差异而造成的。古代中国人崇尚老子那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唯心主义。对世界的感受完全来自于个人,就像前文所说,在绘画上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书上曾所过苏东坡画竹子,画出来却是红色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在我的世界观里,竹子是红色的,红色的竹子能表达出苏东坡眼中竹子的形象,也许这样并不能为世人所理解,但是总会让人产生共鸣,不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会流传至今。再看西方,西方注重外部知识的获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格物致知。无论对于学术还是艺术,都有严谨的,正规的记录以流传,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个并不难发现,很多西方流传下来的古典音乐都是有谱有据。反观中国传统音乐很有大一部分都是口耳相传,现在所听到的传统音乐大部分都是根据史料记载而重现的,不一定能很准确表达当时的意义。在这方面个人认为是中国传统音乐做得不足的,中国古代很多美妙的乐章,我们都只能想象和猜测性的重现却不能像西方那样完整地展现给世人。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中西方在知识追求方面的差异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并不陌生。中国地大物博,应有尽有,广袤的土地塑造我们和谐的思想。西方(当时的欧洲)却是土地资源紧张,所以他们有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追求。正是这种地理因素导致他中西方在世界观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影响着两者的艺术发展。

中国是一种宗法文化,而西方是一种宗教文化。辜正坤先生在《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宗法与宗教有很大的差异。在宗法文化中,家族式的结构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宗教要适应这种家族结构”

这导致美学上的差异,也是导致音乐上的差异。中国注重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天的和睦共处。西方强调人神之和,讲科学,追求至高无上的真理。审美上如此,在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上也如此。

中西方在传统音乐上有很多的差异,在比较中发现,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一个事物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比较中不是为了证明文化的优劣,而是在比较中有所感悟,感悟中西文化之博大精深,阴差阳错。世事在偶然中有其必然性。传统音乐的时期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在新的时代里越是传统的文化更应该得到好的发展。无论是中国的古老音乐还是西方的古典音乐都不应该在时代的发展中没落。然而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传统音乐正逐渐在消失,而西方的音乐也逐渐地被推崇。在比较的资料中我们知道西方音乐更容易去理解更容易学,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舍弃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文化的入侵无关,国人的思想在开放同时更应该关注传统文化,二胡、古筝等古老乐器在新的时期必定会有新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西文化、中西音乐虽然有差异,但是在发展中不应该是互相排斥更应该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寄望中西文化在交流与发展中互相取长补短,为人们的艺术发展创作出一个新的起点。

15物流 15304016 卢景

中西方传统美术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共性和不同

传统音乐

构建跨越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论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

中西方音乐差异比较

不同颜色在中西方的不同含义

谈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

音乐感受

中西方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

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