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

发布时间:2020-03-03 08:11: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C.保护人权是我国政府的中心工作D.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 300多万残疾人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和尊重人权的光辉业绩。这表明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C.人民民主的正义性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D.人民民主的阶级性

3.围绕博客引发的侵权、隐私、责任等问题,有关部门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消息一出,立即就遭到了部分网民的反对。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涉。网民的这一观点

A.是正确的,因为它捍卫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是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D.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4.2011年是换届选举年,此次县乡换届选举对动员和组织流动人口参选,保障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选民在选举期间临时在外地劳动、工作或者居住,不能回原选区参加选举的,经原居住地的选举委员会认可,可以书面委托有选举权的亲属或者其他选民在原选区代为投票。”我国之所以依法保障1亿多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因为

①选举权、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选举权、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 ③选举权、被选举权是公民直接选举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④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2011年3月,上海市公安机关侦破多起在互联网上通过发帖、跟帖、电子邮件等方式散播虚假、恐怖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涉案人员均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即使在虚拟的世界里,公民也没有真正的言论自由

B.任何人的利益都不容侵犯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D.公民在享受合法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公民义务

6.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博客群。在代表、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提出“建议”,发表网友“社论”。这体现公民依法享有的是

A.言论自由权B.质询权C.申诉控告权D.审议表决权

7.浙江湖州三名打工仔在追小偷时,对其拳打脚踢,把小偷逼得跳河并眼睁睁看着他淹死。法院审理认为,三人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分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上述材料警示我们

A.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B.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C.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公民权利

D.应坚持人道主义,对一些小的错误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8.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广州市政府投资管理条例》,以促进政府科学决策。条例规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或者争议较大的项目,在审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审批部门应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除外。下列措施有利于克服政府随意决策现象的有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对人民群众的意见完全采纳 ②让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决策 ③让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决策 ④让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

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2011年5月份,安徽临泉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村(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书记擂台赛”活动,以充分发挥居委会的作用。有专家指出,居委会作为自治组织,应减少居委会的行政色彩,强化其自治色彩,居委会不应当演变成为政府的“腿”。这是因为

A.居委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

B.居委会是次要的政府机构

C.居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它和政府没有关系

D.居委会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10.公民旁听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人大会议制度的创新之举,让旁听公民既“听”且“言”,这对于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决策的科学性,对于激发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均有裨益。下列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A.高三部分学生参加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B.某中学生帮助村委会写宣传稿、出黑板报

C.众多网民对市政府即将出台的公交车票价调整方案提出建议

D.中学生打电话到电视台,反映学校附近网吧违规经营问题

11.2011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有利于

①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维护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③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④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2011年5月15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库热西·买合苏提做客人民网,以“新疆一年来发展变化”为主题与网友交流互动。他强调:不仅要开通网络,不仅要联系,同时要对网民有一个满意的交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新兴媒体,因为它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②有利于人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④有利于保证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2011年“两会”后,中央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要求,及时公开部门预算。截至5月20日,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预算的98家中央部门中,已有88家公开了2011年部门预算。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

①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②维护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③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④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201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韩德云建议,强制要求地方政府主要官员通过网络问政,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同时,鼓励网民通过网络表达诉求、监督政府工作。这是公民

A.以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为主要形式参与民主决策

B.以社会听证制度为主要形式参与民主决策

C.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D.以公开、民主、透明为基本要求参与民主监督

15、某市多名农民工建议市人大代表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提案。这是农民工在通过________,实行________

A.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民主选举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民主监督

C.信访举报制度 民主管理D.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民主监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从2011年10月1日起,由湖南省政府制定的《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正式施行,这是中国首部全面规范政府服务行为的省级规章制度。在湖南省这一“服务型政府建

设”规章中明文规定:政府提供服务活动时,应当采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从某种角度上看,这是政府管理理念在地方试探性的转型,希望此举能够最终促进政府与民间良性交流、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增加对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12分)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8分)

17、某校高一学生就《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开展研究性学习,分头行动,各组分别做出如下调查结果:

第一组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第二组学生 在我们周围仍然存在着一些由于政府部门不作为或滥用权力带来的问题。如路面破损好久却没人修、市场上充斥着不少假冒伪劣商品、某些公务员工作态度恶劣,官僚作风严重等等。

第三组学生 同学们对政府行风建设和网上评议政府的相关资料作了如下简单总结: ①群众对政府工作效率的投诉情况:2009年共计投诉80多件;2010年投诉21件;2011年,投诉2件。

②群众对政府门户网站,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栏目的访问量,成倍增长。 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第一组回答: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2)结合第二组回答: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采取哪些方式对政府部门的不作为或滥用权力等行为进行监督?(准备3组方案)(9分)

(3)结合第三组回答:请谈一谈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有何意义?(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②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7、(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直接通过信函、电话、手机短信、当面指出等方式反映问题。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将情况反映给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形成提案,或直接质询相关部门。③舆论监督制度: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反映相关问题。

(3)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政治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2单元测试题好

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

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测试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3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3

必修二第一专题

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
《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