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我国学校组织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1 20:3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我国学校组织文化

文化如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其功能就是在于化人。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在于国民素质,要提高国民素质关键在于教育,而学校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深刻的指出学校组织文化对推动社会主流文化其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我们要尤其注重学校组织文化的创建和发展。

一、学校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学校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校在运作过程中所体现的以教育基本理念为指导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反映出学校组织特有的“思考方式”和“行事方式”。

组织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组织文化并非一种独立形态,而是受到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第二,学校组织文化是在长期的活动中沉淀、被组织成员认同和遵循的,具有普遍的意义;第三,学校组织文化具体表现为组织的思想理念、信仰、价值观、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形态等;第四,“富有特色的思考方式和行事方式”是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标志。

二、学校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

一个解决文化定义问题的方式是把文化分为不同的层次。从文化表现的深度水平和抽象水平来分析,我们把学校组织文化由深层到浅层、由抽象到具体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学校的基本假设——理念层面。所谓组织理念,是指组织管理活动中用理性科学的思维而形成的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观念。通俗地讲,组织理念就是组织的意识或组织的思想。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从事自己的管理实践活动。当一个组织成员对他们所处的世界和他们所处的位置有共同的看法时,文化就存在了。也就是当组织学着去处理有关外部适应和内部一致性的问题时,一系列的基本假设就被组织发明、发现或发展了。 第二,理念假设是组织文化最深层次的部分,反映了教育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包括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不同的教育哲学对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法、教师学生角色及教育结果的理想均持有不同的理念及价值。跟教育理念一样,不同的学校管理哲学各有一套管理价值理念。有关学校的基本假设大致包括教育目标、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社会关系、服务对象、管理模式、人际关系等方面。这些都直接制约着组织的发展方向,影响着组织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第三,学校的价值观——精神层面。这是组织文化的深层结构,是组织文化的核心部分,也使组织理念的初始形态,是组织成员一致认同的潜在的意识形态的总和,如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兴趣、思维方式和职业道德等。它属于组织和个人长期沉淀的“软文化”,决定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一般比较固定,很难改变。精神要素凝聚成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往往比内隐的基本假设更容易决定组织的基本特征并赋予组织一种认同感。

第四,学校的基本准则——制度层面。这是组织核心价值观和信念的体现,是保障组织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表现了组织管理的文化个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组织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仪式、典礼等。组织的规范与制度直接影响行为,它们必价值观或信念等更为明显和具体。阿伦和卡夫中肯指出:准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稳定的,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延伸性,因为准则提供很多机会给那些有兴趣改变准则的人,所以准则能如此快速和容易地改变。任何组织,无论其大小,一旦意识到她自己是一个文化本体,就能设计她自己的准则,建立能促进目标完成的积极的准则,能修改或者废除消极的准则。

第五,学校的行为模式——行为层面。这是学校组织文化比较浅层和外显的部分,不仅包括学校组织内部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还包括师生的行为模式。它是他们在特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外显的行为活动模式,也是对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价值观、规范等文化要素的直接表征和动态体现。它具体反映在管理者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等方面。

第六,学校的外在形象——器物层面。这是学校组织文化最浅层、最具体的部分,是一种实体性文化。人们通过它直接感受学校组织文化中的“硬文化”部分,它也是容易更改的层次。它一般包括学校的各类富有文化内涵的设施,如校园布局与环境规划、教学科研条件、师生服饰、校园文化标识等。这些物质形态不仅是学校外在形象的直接表征,更是学校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间接体现。

三、学校组织文化的作用

学校组织文化是校园的灵魂,是推动校园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六只猴子的故事更能让我们明白文化的作用:六只猴子被放入同一个笼子,并用链条将香蕉悬挂在笼子顶部,链条另一端与淋浴器喷头相连,当一只猴子伸手拉香蕉时,所有猴子都会被淋浴器喷出的冷水淋湿。用不了多久,6 只猴子就都知道香蕉是不能碰的。接着从6 只猴子里取出一只,并放入一只新的猴子。毫无疑问,新来的猴子看见香蕉心想一定是到了天堂。但当它往上爬时,其他5 只猴子会揍他、制止它接触香蕉。不久,这只新来的猴子也知道香蕉是个禁忌,必须服从另外几只猴子的命令。然后新猴子不断被放入,每放入一只新猴子的同时,都取出一只原来的猴子,每次替换猴子的时候,这样的教训都会重新上演一次。很快,最初在笼子里的6 只猴子全都被替换出去,香蕉仍然完好无损———虽然后来的猴子从未被冷水淋湿,但它们从不询问不能碰香蕉的原因,它们只管服从。故事中吃香蕉要被淋雨是制度,吃香蕉挨打是文化,当最初笼子里的6 只猴子被全部换出后,没有一只猴子知道吃香蕉为什么挨打,只知道不能吃香蕉,最开始时起作用的是制度,后来文化就占据了上风。

由此可见文化有种重要的作用,每个企业正是通过自己独特的文化推动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比如海尔就是通过“创新为大”、“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发挥企业组织文化的凝聚作用作用促成海尔的长久不衰。学校组织文化也是同样重要的作用。

学校组织文化以文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学校管理起作用,一经形成,便成为学校成员所共有和必须遵循的学校普遍文化,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独特性。由于历史传统、领导方式、实践水平等的不同。每所学校都会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独特学校组织文化,在校风校貌、价值观等方面享有自己的独特意义。共有性。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整体概括和综合,并为每—个学校成员在心理上认同和接受。渗透性。学校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其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会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学校之中,渗透到学校成员的一切活动和行为中去,规范他们的言行。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意义。学习型学校是“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校成员创造性的能力,学习氛围弥漫于其中。同时凭借学习,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学校”。学习型学校的本质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它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学习的社区和道德领导的中心”,它需要有为学校全体成员所认同的规范及处事方法,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来激发他们共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奋斗,塑造为全体成员认同的学校组织文化对于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校园营造出一种“时时在学习、处处可学习,事事能学习”的良好风气,巩固新的学习价值观念,促进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的建立。

四、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

第一,鼓励教师进行改革创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教师观受到挑战,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懂得知识如何有效传播,并具备各方面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和掌握课堂能力的要求。

教师是学校里接触学生最广泛、对学生影响最深的群体。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影响,积极主动的承担起向学生传播中学学校组织文化的责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获得学校共享的价值观,感受到学校先进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既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通过学习,教师个人能力得到发展,团队协作水平加强。着力建设组织行为规范来影响中学学校组织文化中的共享价值观,从而真正改变中学学校组织文化。一方面通过认识“行为规范”所指向的“共享价值观”,构建起“组织行为规范”与“共享价值观”的联系。另一方面利用各种策略,使组织成员用新的组织行为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既改变了组织成员的行为,也改变着组织成员的价值观,最后能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第二、建设学习型学校。美国管理学家沙因曾说过,“领导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可以说,对中学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和方向的把握是校长的重要职责。校长作为管理者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树立文化的自觉意识,通过团队的力量引导其向有利于学校稳定的方向发展。所以通过管理者的传播,“在思想上改变他们的理念,从观念上指导他们的工作行为,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意识”。

三、倡导合作精神,创造合谐的工作氛围。沙因认为,只有对组织文化进行管理和创造才能实现对文化的真正领导。事实证明,文化是可以被管理的,而管理的方式之一就是“对外显物与象征物之间的象征化过程进行管理,即确保某些外显物转换成为符合组织文化需要的特征。”也就是说,领导者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确定是否被教师真正接受并内化为自己做事的方式和价值观。协调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以便创造有利于学校发展良性的和谐工作氛围。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案例

组织文化论文

民营企业组织文化

沃尔玛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案例

党建组织文化

浅析我国学校组织文化
《浅析我国学校组织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