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李渔廉政村官事迹展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6: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村官李渔廉政事迹

陈兴兵

1、情系桑梓

李渔(1611-1680),字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夏李村(今属永昌街道)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美学家,著有戏剧《笠翁十种曲》、小说《十二楼》、《无声戏》、美学大全《闲情偶寄》等,曾改定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倡编三百多年来国画第一启蒙教材《芥子园画谱》。

夏李村位于兰溪西郊,距城区20多公里,人口一千有余,其李氏祖上在唐时自福建长汀迁至浙江寿昌,后裔于宋时徒迁至此。历朝历代几经变迁,至李渔时村庄已趋于败落,村人大多外出打工,李渔的伯父李如椿在江苏雉皋(今如皋县)做“冠带医生”,李渔的父亲也便随其在异乡“吃药饭”。所以李渔一出生就被家父带到如皋去了,相当于现在的农民工子女。在当时,李渔的上学、会考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所幸的是李渔早慧,幼年通读四书五经,8岁就能作诗,勤奋攻读,自学成长。他还每年在自家后院的梧桐树上刻诗一首,以警戒自己不要虚度年华。直至19岁时,父亲去世,李渔由于情系桑梓,决计扶柩返乡,回原籍兰溪参加科举考试,效力故里。

父亲的去世坚定了李渔谋取功名的决心,崇祯八年(1635),李渔去金华参加童子试,一举成为名噪一时的五经童子。首战告捷,使李渔尝到了读书成名的甜头,他信心更足,读书也更加刻苦。崇祯十二年(1639),29岁的李渔稳操胜券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他万万没有料到,一个朝代的末落最先带来的就是考场的舞弊与黑暗,李渔竟榜上无名。崇祯十五年(1642),明王朝举行最后一次乡试,李渔再赴杭州应试,由于局势动荡,李渔途中闻警而返。不久,社会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清朝的铁骑横扫江南,明王朝已成风雨飘摇之势。国难当头,自己求取功名之路化为泡影,此时的李渔心灰意冷,惆怅不已。只有回到家乡,望着袅袅的炊烟,心中才升起一丝丝温暖的乡情。村口那绵延起伏的伊山像一条静卧的巨龙,掀起李渔内心的阵阵涟漪,他想,既然是飞龙,总有腾达之时。

2、临危受命

不久,受新任婺州司马许檄彩之盛请,做了幕客。可好景不长,三年后,清顺治三年(1646)8月,清军攻占金华,“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头如雨落”。 清廷颁布了剃发令,所到之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李渔对这一伤害民族自尊心的暴行表示强烈不满,剃了头后自称为“狂奴”,并奋笔写道:“髡尽狂奴发,来耕墓上田。屋留兵燹后,身活战场边。几处烽烟熄,谁家骨肉全?借人聊慰己,且过太平年。”功名不遂、身经战乱的李渔被迫离开金华回到了兰溪夏李,自喻为“识字农”,归隐故里,过起避世闲居的生活来。

往往一个朝代的更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转变。李渔从金华回夏李后,一生再未涉足过政坛,只在自己老家,受族人推崇,担任过夏李村三年的“村官”职务,当时叫“祠堂总理”,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一职。

想当年祖上自福建长汀几经辗转徒迁至此,概因此地风水无限。没料转眼间世事变幻,战乱不断,夏李村本就人多地薄,加上水利设施落后,天灾人祸齐聚,晴来遇旱,雨来受涝,人民生活非但没有富裕起来,反而是日趋穷困,难以自给,青壮年便只有外出打工谋生了。到了明末战乱期间,村里几经官匪洗劫,已经破落不堪,李氏宗祠也才建了一半,成了个半拉子工程,祠堂的祭田、财务更是一笔糊涂账,拿的拿,藏的藏,贪的贪,祠堂的几个小头目各自肚里一本小账,眼看就要人心涣散了。这里,全村最有文化最有见识最有威信的李渔回到了故里,大家就理所当然地公选他为“祠堂总理”。

李渔对村里的情况也算是知根知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国难当头之时,虽不能报国,那就志存乡野,精心构筑起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渔临危受命,上任之后的“三把火”就从村务制度改革、兴修水利、村庄规划整治等几方面入手,着力建设和谐新农村。在李渔的带领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使原本贫穷落后的夏李村从村风村貌到人均收入,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观,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文化特色村”。李渔任职期间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爱民亲民、勤政廉政的指导思想也颇受当地村民的称颂。

3、村务改革

盛世创业,乱世保身。李渔接手“祠堂总理”的时候恰逢乱世,村里人有的远避山中,有的趁乱趟混水,祠堂的祭田租的租占的占,租了的不交租金,占了的赖着不退,帐目混乱,基本处于失管状态。村里的总祠才建了一半就停工了,最为重要的飨堂尚未建成,已经建好的部分也因风吹雨淋缺少维护,一年半载之后,漏的漏,塌的塌,有祠也相当于没祠一样了。李渔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寻思着该如何整顿祠务,重振祖业。

整顿祠务,必须有法;立法务严,执法必公。李渔深信祠堂的管理制度是关键,以前没有制度,只有主事一人说了算,没有依据,也无公正可言。李渔上任后,经过深入走访认真调研,决定彻底进行村务改革。他提出由全村13个厅的村民推选出自己信任的人组成“祠委会”,重大事情由“祠委会”研究决定。“祠委会”成立后首先讨论并通过的就是由李渔执笔目前发现兰溪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一部“村规民约”《祠约十三则》,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祠务管理办法,其中最为亮点的是李渔首次提出“村级财务公开”,据初步考证,这在全国的村务监督、财务管理记载历史上,也可算是创先者。

李渔在《祠约》中规定会计、出纳要分开,身为祠堂总理只要管好文券帐目就好了,“其银谷不得染指,以避瓜李之嫌”,并特别规定出纳员要择“信实而殷厚者”任之。对于财务支出规定“祠委会”成员的票据要祠堂总理签字,祠堂总理的票据要祠堂监管成员签字,如此相互制约,以杜绝祠堂总理的“一支笔”之弊。《祠约》中还规定除了“祠委会”成员,须设立祠务“监理会”,并对“监理会”成员条件作了严格要求,“必须齿德并懋,耳聪目察,而善书写者方可,不得以少年喜事辈及昏耄无能者充位”。

李渔感叹,“祠事不振已二十年”,“而今银无半分,谷无一粒,赤手空拳,从何做起”他说村里资产就只有这点祠租,“用一分则少一分,本少一分则利少一分”,针对这种状况,李渔崇尚勤廉,以身作则,并倡议所有班子成员不拿一分工资补贴,“不得饮祠内一杯水,以杜消耗之源,俟积贮有余,另议供给”。

对于过去的死帐赖帐,李渔提出不能不还,也不另收滞纳金,视其家境之贫富而定,“有者全偿,稍贫者偿半,无者俟之将来,绝嗣者火其券”。对于以后的帐不能像以前一样只有一个帐本,除了当事者其余人都一概不知,多少任由执事者一人涂改,到最后弄得一笔糊涂帐,李渔提出今后“田产租目立正册一本,副册数十本,存于公匣,总理者收之,同事者每人执一册,十三厅每厅执一册,每

冬祭之日,任事者大书一纸粘于祠之寝室门,云本年收租谷若干,银谷本利共若干,用去若干,实存若干,各厅家长俱带副本入祠,抄其成数,以便稽查”,这便是村级财务公开的雏形。《祠约》规定每到秋收之前,“祠委会”便要将所有田租数写成通告,张贴在村口,并注明上交期限,超过期限罚取百分之十的滞纳金,“每一石罚一斗”。如有“侵占祠产及负赖祠租者”,“小则开祠正以家法,大则送官以灭祖论”。李渔在《祠约》中规定当年的帐目必须当年结清,收支、积余必须逐项明细,一目了然,如若是帐目不清的,以十罚一,如若被查出有私吞贪污情况的,以一罚十,如若下手有知情不报的,与执事者同罚。

自从这部较为完善、严明、人性的《祠约》公布执行以来,李渔以身作则,勤政廉政、任劳任怨,未从祠堂拿过一分工资补贴。历数年努力,夏李村祠事重兴,祖业得旺,一年比一年好了起来。

4、村规民约

祠约十三条全文实寻

本祠赖前贤创业,先哲贻谋,置产收租,供粢盛之用;敛财生息,备修葺之需。经始维艰,用心良苦,祗缘享堂未建,缺典犹存,此前辈谆谆以嘱后人,而族众拳拳以待诸贤达者也。讵意一传再传,而贤愚间出,日积月累,而弊窦滋多。窃卖祀田者,曰聊救目前,欠逋祀银者,曰俟偿异日。任事则岁易其辈,司发者不复司收,急公则人有其心,任劳者未必任怨,甫田是佃,丰其岁而仍歉其租,亩数虽存,十其名而仅五其实,遂致丞常不给,称贷以从均是祠也。囊放债而今负债,犹夫人已此助田而彼踞田,止分一念之公私,遂成千里之刺谬嗟乎!享堂之未建,犹可云也,事祠之将来,不可云也。上雨旁风,寝室几为陋室,东圮西塌,有祠究至无祠。岂祖宗血食之资,肆人攘获,而水源木本之地,坐视邺墟,是以我辈目击恸心,仗公纠正,虽斧钺而不避,何非怨之敢辞,设有左右,袒之人即非。

万三公之裔自今更始,立法务严,凡属本支,共遵约束。

一.祠事旧以才德服众者专任,后因老成谢事、斯文起而轮值。夫专则不胜其劳,而轮则未免传舍,视之孰肯图长计久。今以二法相济,于斯文祠长中推长优力赡一人总理,其余轮年襄赞。总理者止司运筹执锁钥文券帐目,其银谷不得染指,以避瓜李之嫌。银谷则择信实而殷厚者守之。轮年者欲出入银谷,必商之总理者。总理者欲出入银谷,必与闻轮年者。如此丈牙相制,无瓜分席倦之弊矣。

二.祠事自斯文而外,举祠长四人监理,必须齿德并懋,耳聪目察,而善书写者方可,不得以少年喜事辈及昏耄无能者充位。如四人中有衰老恬退者,於十三厅公举一人代之。

三.斯文祠长入祠办事,本应祠内膳之,但今祠租只有此数,用一分则少一分,本少一分则利少一分。我辈既有鼎建享堂之志,方且欲捐资倡助,岂惜升斗自供。以后不得饮祠内一杯水,以杜消耗之源。俟积贮有余,另议供给。

四.祠事不振已二十年,自今一番整饬,百废俱兴,此吾族重兴之兆也。我辈即不敢谓享堂必成,然不可不以此为志。享堂之费须千金,而今银无半分,谷无一粒,赤手空拳,从

何做起。所云一篑之覆者,止有租谷数石耳。上欲输粮输米,中有春祭冬祭,下欲享祭分胙,即逢大有,此足供此数项,况有水旱灾侵之岁乎!自今当总计,一年完粮办祭所费几何?任事之人多方设处,或征旧逋,或募新助,以备岁用。留租谷为生息之本,待三年后银谷羡余,然后去用,斯为长策。

五.祠银欠户二十年不征,彼己视为故纸。今一旦责以全偿,未免棘手。我辈当察其家之贫富,有者全偿,稍贫者偿半,无者俟之将来,绝嗣者火其券,然俱令偿,崇祯十七年原本不得利上征利。

六.银谷必子母相生,斯能扩大。然前人未尝不持筹划算,而卒归乌有者,以不务营运而务生放也。自今止,可积粮屯货,贱籴贵粜,不便开借贷之门。惟于

四、五月青黄不接之际,有预撮银而偿新谷者,不妨察贫富而多寡应之,但须有身家者作包中,无,则包中代偿其谷与祠租,同期交纳,迟者罚。

七.收租当于刈获之先,大书数纸,粘于族之通衢,云祠租限于某日交起至某日止,迟者罚。如族人佃田而逾期交谷者,每一石罚一斗,他姓别论。

八.凡侵占祠产及负赖祠租者,理谕不服,不得不讼之官司,事中阄一人为首,其余次弟从之,畏缩不到者,罚其衙门使费,照身家公派,惟向先任利害一人免出。

九.族众贤愚不等,有成事者即有偾事者,倘有持顽武断,不遵祠规,或面从背毁,阴坏祠事者,小则开祠正以家法,大则送官以灭祖论。

十.轮年交代,以冬至为期。须预誊本年帐目,收若干、用若干、存若干,必须逐项细开,以便稽察。糊涂者罚十分之一,侵渔者罚一分之十,下手知弊不举,与上手同罚。

十一.管事之人以和为贵,祠产未正之先,虽破面力争,不妨相角奇祠事。大定之后,宜协恭相济,毋分尔我生嫌隙,有私 者,众察曲直罚之。

十二.旧时祠产,其文券册籍藏于一人之家,田之亩分、租之多寡,无论局外者不知,即同事之人,亦止闻其略,此增减舞文之弊所由来也。今将田产租目立正册一本,副册数十本,存于公匣,总理者收之。同事者每人执一册,十三厅每厅执一册,每冬祭之日,任事者大书一纸粘于祠之寝室门,云本年收租谷若干,银谷本利共若干,用去若干,实存若干,各厅家长俱带副本入祠,抄其成数,以便稽查。若银谷日多一日,则任事之功。如无故消乏,人人得执此以诘司事者。

十三.总理之人,于万难措于中任劳任怨,不阶片瓦尺木,而重兴祠事,此祖宗之大孝子大慈孙也。如享堂不成功,不副劳,亦无足录。万一享堂克建,通族当推为功首,子孙世世受胙,以示鼓励,梁上先刊其名,而随及诸司事者。

司事人开后:

总理一人:谪凡

轮管十四人:尔华(其余略) 顺治八年辛卯(1651年)司事人开后: 总理:谪凡

轮年:稚倩 聘之 素公

祠长:云甫 绍四三 敦五七 敦百十五

录于《龙门李氏宗谱·飨诚堂·卷之首·祠字》

5、兴修水利

据《龙门李氏宗谱》载:“伊山后石坪,顺治年间笠翁重完固。彼时笠翁构居伊山之麓,适有李芝芳任金华府刑订厅之职,与笠翁公交好,求出牌晓谕,从石坪处田疏凿起,将田内开凿堰坑一条,直至且停亭,复欲转湾伊山脚宅前绕过。公意欲令田禾使有荫注,更欲乘兴驾舟为适情计也。”因为李渔在金华府里当过幕僚,打过几天临时工,所以跟一些官员比较熟,正是这些关系,为李渔兴修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他对全村田畈、山地的水利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亲自跑项目,亲自做设计,并现场督工,不辞辛劳,却从未拿过村里一分补贴。三年里,以他为首,共改建或新建石坪坝等四处堰坝,把村庄周围的两条河渠全部打通,又新开凿了伊坑等三条堰坑沟渠共计六华里,不但使上千亩易旱的黄土丘陵地形成“自流灌溉”,大大改善了农田水利,而且也解决了村民饮用水不便的问题,使得村民至今受益。

要特别一提的是石坪坝,此坝由李渔亲自设计和督工建造,坝长9.7米,宽1.6米,高3米,用红条石砌筑而成,设计精制而巧妙。逢旱时,流水全部从左渠绕伊山而过,滋润着大片大片的农田;逢雨季,多余的水会从弧形溢水口奔泻而出,自高而下的跌落水幕势如瀑布,声如雷鸣,成一大景观。此坝还有一特别之处就是在坝体底部,从外看,有一边长约60公分的方孔,从坝体外侧一直延伸到坝体内侧,呈一定坡度,孔下方边线与上游河底平,内口覆盖有一块方石。构筑之初,大家对李渔的这个设计大为不解,待后来堰坝起用后方解其中奥秘。原来以往堰坝不设此孔,时间一长,河道便淤泥堆积,河床也随之抬高,大水一来,堰坝就易冲毁。如今有了这开关自如的方孔,在大雨不止、河床泥砂淤积之时,打开方石便可供排淤;遇上灌溉之时,盖上方石,坝内水位便随之升高,溢过坝左侧的引水渠,依山越野,流向周边农田。村民没想到李渔一个小小的方孔就解决了多少年来的河道积淤和自流灌溉的难题,根治了洪灾泛滥的祸患,往日的水害一下子成了水利,给当地的农业增收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赞。在堰坝难以灌溉的伊山丘陵地带,李渔又带领村民种植了茶桑、水果,为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300多年过去了,这些堰坝多数已毁,惟石坪坝尚存,后人誉为“李渔坝”。据水利专家介绍,在江南水乡至今保留的古水利工程之中,单独设立排砂孔的并不多见,李渔坝可算得上水利类文物的绝品,是独一无二的典范。1989年12月,此坝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自此后,廉政村官李渔倡修水利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获知,所瞻仰,所传颂。

6、村庄规划

“小乱避城,大乱避乡。”而李渔则认为“无论大乱小乱,总是避乡的好。”而且“裁遍竹梅风冷淡,浇肥蔬蕨饭家常。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才是他心目中的美丽乡村。于是在他担任“祠堂总理”之后,便开始了他美丽乡村的规划。

村庄整治首先得铺路架桥、植树绿化,还得建造过路凉亭和休闲公园,这些浩大的工程在当时村民看来所耗资颇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更不要说做了。迫于村里财务亏空的现状,李渔为了省钱,不得不以“因地制宜”之法出奇制胜。李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最少的钱尽可能做更多的事。比如过路凉亭——且停亭和休闲公园——伊园,这两大建筑的取材用料基本上是当地的黄条石和竹木。在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伊园,许多人都知道它是李渔所居住的一所宅院,但其实它更是夏李村的一座公园,因为村里人商议村务大事、喝茶聊天、垂钓休闲,甚至戏曲爱好者们的研习乐曲和小孩子们的读书写字,都少不了要来伊园,如此热闹而共享之处不是公园又是什么!

李渔在对且停亭和伊园的建筑设计上还特别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他把且停亭的选址放在背山临溪的地方,白墙黑瓦,内设石凳,既可供过路行人休憩,又可欣赏到周边美丽的山水风景,不但实用,而且亭子本身也成了一处美景,让路过的人都想歇上一歇。而伊园无非是几间泥屋草房,一方池塘,几丛翠竹,三五棵果树,硬是让李渔搞得十分雅致,十分耐用。比如他在果树边建一轩廊,名曰“打果轩”,供摘果者或扶栏观景,或打果嬉戏,或休憩尝新;在方塘边筑一平台,状如小舟,名曰“停舸”,供垂钓者在闲钓之余还能体验到乘舟破浪之感;他把后山之泉水用竹片接到厨房灶边的水缸里,美名曰“来泉灶”,既省去担水之忧又横生浪漫情趣。伊园落址就在夏李村口的伊山脚,几间泥房恰是依山而建,层层而上,错落有致,并且门窗设计通透开敞,既考虑到日照与光线,又考虑到窗外风景的欣赏,山、溪、田野都借入园中,坐在屋内,抬头就可看见园外的山光水色,听到潺潺的溪水乐声,把有限的空间变成了无限,从而打破了小园封闭局促的格局。

给村庄建筑赋予文化内涵,这又是李渔的另一番独到之处,而恰恰是这赋予的文化内涵才是真正体现了村庄整治所要追求的“物我两忘”之和谐目的与人生

境界。比如李渔在且停亭上题的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可谓是天下第一凉亭楹联,充分体现了李渔淡泊名利、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文思想,令世间追名逐利者读之汗颜。据说,因为李渔的这一联,曾为建亭捐资的财主李富贵才放弃了想命名“富贵亭”的想法,失去了一次“流芳百世”的名利机会,然这段佳话却载入了古代凉亭文化的史册,且停亭也被列入了中国十大过路凉亭之名,无心成名的李渔也让后世人永远铭记,千古流芳。

综上所述,因地制宜、实用与美观并重、赋予文化内涵是李渔对村庄整治的三大原则,也是后来形成李渔园林建筑思想体系的精髓,由此使他不但成为了戏剧家、文学家,还是一名全国闻名的园林建筑设计师,当时的达官贵人纷纷请他去做城市与园林的设计规划,以至于现如今全国许多地方还留有他的痕迹。

7、文化传播

许多人都难以想象夏李村这个失管二十多年的烂摊子却在李渔这个文化人的倡导与努力下焕然一新,才几年时间就修建了水渠、石坝、道路、凉亭以及宗祠、伊园等一大批公益设施和景点,俨然一副新农村的和谐面貌。此时,战乱已稍稍平息,一个新的时代正悄悄地到来,李渔想到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并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扩大夏李村的宣传与影响,推行农家乐,发展乡村游。

李渔首先想到的是居于兰溪、金华城里的同窗好友,以及结识的一些政府官员,相信久居城中的他们一定也和他一样愿意远离城市之喧闹,而向往居乡的清静之乐,他把自己的感受写成诗词告诸友人,如七律《伊山别业成寄同社五首》其三云:“南轩向暖北轩凉,宜夏宜冬此一方。栽遍竹梅风冷淡,浇肥蔬蕨饭家常。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诗债十年酬未始,拟从今日备奚囊。”仅“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一句便是农家乐最美的广告语,可令所有读书人为之神往,为之倾倒。

伊山别业就是伊园,座落在伊山之麓,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建有燕又堂、宛转桥、停舸、宛在亭、打果轩、蟾影、迂径、踏影廊、来泉灶等,虽布置结构简陋,却充满乡村野趣,能让人充分享受到山乡的“山水自然之利”和“花鸟殷勤之奉”。无论耕种、课农、垂钓、灌园、汲水、浣濯、采樵、防夜、吟咏、眺望,都十分便利怡情;无论春夏秋冬、晓晚阴晴、雨去风来都各得其宜,充满乡 8

趣。李渔一口气写下了《伊园杂咏》、《伊园十便》、《伊园十二宜》等几十首诗,很快便在坊间流传开来。比如他写伊园的方塘:“方塘未敢拟西湖,桃柳曾栽百十株。只少楼船载歌舞,风光原不甚相殊。”他写《课农便》:“山窗四面总玲珑,绿野青畴一望中。凭几课农心力尽,何曾妨却读书工!”写《汲便》:“古井山厨止隔墙,竹梢一段引流长。旋烹苦茗供佳客,犹带源头石髓香。”写《防夜便》:“寒素人家冷落村,只凭沁水护衡门。抽桥断却黄昏路,山犬高眠古树根。”这些诗作一旦传到城里的达官贵人手中,便都纷纷循迹而来,住农家屋,吃农家菜,耕农家田,这便是兰溪最早的农家乐乡村游的雏形。

李渔还在后来的小说、散文创作中多次提到当年夏李村的农家乐之休闲往事,念念不忘,称自己那段时光过得是“山中宰相”的日子。他在《闲情偶寄》卷六《夏季行乐之法》中追忆道:“明朝失政以后,大清革命之先,予绝意浮名,不干寸禄,山居避乱,反以无事为荣。夏不谒客,亦无客至,匪止头巾不设,并衫履而废之。或裸处乱荷之中,妻孥觅之不得;或偃卧长松之下,猿鹤过而不知。洗砚石于飞泉,试茗奴以积雪;欲食瓜而瓜生户外,思啖果而果落树头。可谓极人世之奇闻,擅有生之至乐者矣。后此则徙居城市,酬应日纷,虽无利欲薰人,亦觉浮名致累。计我一生,得享列仙之福者,仅有三年。”其景其趣似历历在目。在200多年后的光绪年间,伊园尚存,并被《光绪兰溪县志》列为兰溪“古迹”之一。而后几经战乱,伊园塌毁,但仍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踏着李渔足迹前来寻访,从而掀起新一轮的美丽乡村游。

8、伊园闻过

都说“村官”不是官,而李渔认为“祠堂总理”这个“村官”虽然比不得“做真官受实禄”的,但他却是能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非常具有意义。以至于他离开家乡很多年了,还在作品中提到自己当年做“山中宰相”时的逍遥生活。他说:“只是这一种功名,比不得寻常的富贵,彼时不以为显,过后方觉其荣;不像做真官受实禄的人,当场自知显贵,不待去官之后才知好运之难逢也。如今到了革职之年,方才晓得未乱以前也曾做过山中的大老。”

李渔担任“祠堂总理”时,在村中从来不端文人架子,更不要说官架子。他

自喻为“识字农”,自谦不过是一个能认识几个字的农民而已。他把伊园中的一间会客楼叫做闻过楼,一有空闲就去请教村里的年长受尊者和广大农民兄弟们,或登门拜访,或邀请来伊园喝酒聊天,请他们谈谈对祠堂工作的不同看法,提提对发展农业的良好建议,说说对今后幸福生活的美好设想。他与农民兄弟结成朋友,以心交心,坦诚相处。他说“饮酒须饮醇,结交须结真”,只有真心相待,人家才会与你对面说出真心话,这就是所谓的“言过之难”。而朋友给你指出了你的“过”,但你当耳边风那也没用,“闻过”目的是要“知过、改过”,这就是所谓的“闻过之难”。他后来根据这一段经历创作了小说《闻过楼》,并感叹“闻过之难”比“言过之难”更难,当今之世,“恬澹寡营,与朋友交而能以切磋自效者,虽然不多,一百个之中或者还有一两个;至于处富贵而不骄、闻忠言而善纳、始终为友、不以疏远易其情、贫老变其志者,百千万亿之中正好寻不出这一位”。

李渔一直崇尚说真话,做真人,从不搞那些虚情假意、伪君子行为的东西,纵观他的一生,既有“闻过”之诚,又有“言过”之真。他对别人对自己的“言过”能认真“闻”,而对别人的“过”也会直率地“言”。他认为能“闻过”的官才是一个清官、好官,反之则是昏官、庸官。康熙年间,他曾经对兰溪知县杨玉衡的“闻过”态度直言相赞,并撰联曰:“继杨震而凛四知,瀫水官清同瀫水;后潘岳而栽千树,兰溪花满称兰溪。”他也曾在《多丽·过子陵钓台》文中对自己的“过”进行深刻地自我剖析:

过严陵。钓台咫尺难登。为舟师,计程遥发,不容先辈留行。仰高山,形容自愧;俯流水,面目堪憎。同执纶竿,共披蓑笠,君名何重我何轻!不自量,将身高比,才识敬先生。相去远:君辞厚禄,我钓虚名。

再批评。一生友道,高卑已隔千层。君全交,未攀衮冕;我累友,不恕簪缨。终日抽风,只愁载月,司天谁奏客为星?羡尔足加帝腹,太史受虚惊。知他日,再过此地,有目羞瞠。

也正是李渔的这篇自我“言过”之难能可贵,让后人对他读之顿生敬仰之情。

李渔廉政村官事迹展

村官事迹

李渔赏女人

廉政剪纸展观后感

村官主要事迹

村官个人事迹

村官个人事迹

大学优秀学生事迹展

二十四孝事迹展解读

同学优秀事迹展

李渔廉政村官事迹展
《李渔廉政村官事迹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