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梅州市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6: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年梅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梅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

(2014年3月17日)

2013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围绕“全力加快绿色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的核心任务,大力实施“一园两特带动一精”的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800.01亿元,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1亿元,增长5.6%,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89.57亿元,增长13.0%,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41.24亿元,增长14.0%,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45.73亿元,增长11.5%,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2013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20.6:36.2:43.2。民营经济增加值474.55亿元,增长10.5%。人均生产总值18603元,增长10.6%。

据抽样调查,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上涨1.8%(见表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6%,居住类价格上涨0.6%。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1%,上涨1.1%。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8.8%,下降1.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37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511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31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35亿元,增长23.2%;其中税收收入49.25亿元,增长24.0%。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GDP平均水平低,总量和质量有待突破;第一产业比重偏高,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总量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和发展后劲不足;工业主导作用不突出;县域经济实力仍较薄弱;生态环境、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依然繁重。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275.09亿元,增长5.4%。其中种植业产值173.29亿元,增长5.8%;林业产值13.77亿元,增长7.8%;牧业产值71.99亿元,增长3.5%;渔业产值9.27亿元,增长6.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77亿元,增长12.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47万公顷,下降1.8%,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36万公顷,增长0.1%。

全年粮食总产量119.93万吨,下降4.8%,其中稻谷产量102.59万吨,下降6.3%;玉米产量4.07万吨,增长7.0%;花生产量3.79万吨,增长3.2%;烟叶产量1.12万吨,下降16.2%;茶叶产量1.31万吨,增长2.9%;水果产量127.11万吨,增长8.8%;蔬菜产量210.25万吨,增长7.8%。

全年肉类总产量28.00万吨,下降0.1%,其中猪肉19.1万吨,增长1.5%。当年肉猪出栏257.61万头,增长1.4%,年末生猪存栏166.84万头,增长1.7%。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10.29万吨,增长3.4%。

当年林业造林面20898公顷。其中,有林地造林面积9634公顷,更新造林面积8027公顷。低产林改造8336公顷,比上年减少16.5%;木材砍伐量29.95万立方米,增长7.8%;年末森林覆盖率73.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1.24亿元,增长14.0%。工业增加值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62亿元,增长14.0%。其中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145.72亿元,增长13.2%,六大支柱产业中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业加工分别增长7.0%、16.0%、26.1%、15.8%、13.4%和15.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2%;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1.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0.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9.1%;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6.1%。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1.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6.8%。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21.59亿元,增长15.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36.34亿元,增长19.8%;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86.97亿元,增长14.3%。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6%;实现利税总额94.02亿元,增长11.2%,其中:利润总额33.62亿元,增长27.7%。全年全部工业用电量41.53亿千瓦时,增长7.1%。

2013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53个,实现总产值184.672亿元,增长8.4%;实现利润总额20.34亿元,增长9.2%;利税总额27.27亿元,增长9.3%。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39万平方米,增长7.8%,房屋竣工面积524.41万平方米,下降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50亿元,增长27.5%。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3.30亿元,增长27.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7.02亿元,增长74.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7.20亿元,增长27.3%。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投资12.96亿元,增长16.4%;第二产业投资89.98亿元,增长21.2%,其中工业投资89.89亿元,增长21.2%;第三产业投资177.56亿元,增长31.8%。

五、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2.63亿元,增长7.9%。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42.17亿吨公里,增长15.5%,其中公路132.17亿吨公里,增长16.0%;完成旅客周转量92.25亿人公里,增长11.8%,其中公路88.12亿人公里,增长12.0%。

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18.52万辆,增长18.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6.24万辆,增长20.4%。本年新注册汽车2.78万辆,增长24.7%。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69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1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06.4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98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增长10.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9亿元,增长19.4%;电信业务总量23.39亿元,增长9.0%。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354.3万户,增长5.8%;固定电话用户66.75万户,下降5.6%,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5.66万户,下降5.2%;乡村电话用户31.09万户,下降5.9%。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44.92万户,增长18.7%。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18亿元,增长11.7%。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15.33亿元,增长11.8%;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34.85亿元,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417.27亿元,增长12.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2.91亿元,增长5.4%。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进出口总额17.63亿美元,增长17.3%。出口总额15.44亿美元,增长21.6%,其中 “三资”企业出口6.63亿美元,增长5.6%,私营企业出口8.4亿美元,增长37.7%。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2.03亿美元,增长25.3%,占出口总额的77.9%。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86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16亿美元,增长11.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3亿美元(按国家商务部确认口径),增长12.1%。

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数1209.79万人次,增长24.8%。其中接待过夜国内旅游人数1196.34万人次,增长25.0%。国内外旅游总收入200.33亿元,增长33.5%。

八、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7.77亿元,增长17.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245.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8.88亿元,增长16.8%。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547.53亿元,增长20.6%。

财产、人寿保险费收入24.39亿元,增长17.9%,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

8.16亿元,增长34.8%,已决赔款4.45亿元,增长37.8%;人寿保险费收入16.23亿元,增长11.0%。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县及县以上科研机构15个。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自然和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90026人。全市获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44项。2013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686件,比上年增长47.6%。其中发明122件,比上年下降2.4%。专利授权量1257件,比上年增长38.3%。其中发明41件,比上年下降25.5%。

普通高等教育当年实际招生人数6639人,在校学生22185人,毕业生6419人;成人高等教育当年实际招生人数12174人,在校学生23385人,毕业生8264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当年实际招生人数20208人,在校学生63266人,毕业生30512人;普通高中实际招生人数39927人,在校学生124487人,毕业生45093人;普通初中招生48595人,在校学生165197人,毕业生76021人;普通小学招生53005人,在校学生289871人,毕业生47505人;技工学校招生8623人,在校学生24300人,毕业生4092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9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29613人。小学人口入学率100%,初中人口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3.63%。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8个、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8座、有线电视台8座,电影放映单位19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35508户。全年出版报纸1600万份、各类杂志205万册,公共图书馆藏书126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628个,拥有病床1407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96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389人,注册护士6381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卫生技术人员396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个,卫生技术人员126人。全市镇(街道)卫生院118个,拥有病床3557张,卫生技术人员4908人;全市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

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34块,其中:金牌14块,银牌9块,铜牌11块。全市各级组织举办县级及以上各种运动竞赛会39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20686人次。

十、人口与环境、人民生活和安全生产

年末常住人口430.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12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6.00%。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24‰,死亡率为5.47‰,自然增长率为6.77‰。全市年末户籍人口为524.96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37.39万人。

2013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9个,共有生活污水处理厂8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0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9.4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良好,梅州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100%。主要江河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监测等效声级平均值达标率为100%。

全市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8个,面积164428公顷。

据抽样调查,梅州市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7元,增长10.9%,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9%;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0148元,增长12.3%,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3%。

年末,全市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含企业离退休人员)有91.

7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6%;参加工伤保险的有24.77万人,增长9.2%;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38.93万人,增长1.1%;参加职工失业保险的有23.5万人,增长2.5%;参加生育保险的有24.71万人,增长14.5%。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166.69万人,增长1.6%;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有437.47万人,增长4.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全市(职工)五大险种社会保险费(征缴)收入29.62亿元,比上年增收2.7亿元,增长11.3%。

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4251人,其中111间敬老院入院人数2605人,社会福利院床位4211个。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259722人次。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210309人,其中城镇13711人,农村196598人。社会服务设施1966个。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已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2013年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92起,造成死亡人数170人,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45人。各类事故直接财产损失788.13万元。

德阳市统计公报

太仓统计公报

惠州市统计公报

安阳市统计公报

花都区统计公报

阿城统计公报

湖北省环境统计公报

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

迪庆州统计公报

迪庆州统计公报

梅州市统计公报
《梅州市统计公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