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三观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4: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站的更高,才能做得更好

————浅谈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

益观

当前我们面临的是日益复杂、矛盾交织的社会环境,而面对各种尖锐的社会问题,如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是当前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那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简称“三观”)。而这三观说到底也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领导岗位和领导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我们倡导和树立的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就是要正确认识和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自觉当好人民的公仆,努力带领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甘愿牺牲,乐于奉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权力、地位和物质利益的腐蚀和诱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在这些严峻的考验面前,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成为善于治党治国、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领导人才,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就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去做好工作。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第一、强化领导干部的内因,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从内因抓起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并结合中国梦作为指导思想来不断改造世界观,打好理论基础,提高自身素质,使其自觉做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三观。如何才能做到。我认为,一是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人民服务的手段。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所掌的权是在为人民掌权,所以要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真正做到一切工作都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决不能把它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二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里,正是由于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从而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重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个道理古人早已说过,今天共产党人更应该明白它的含意。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引以为鉴,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体现。因此,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三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一个人政治上的成熟,首先是理论上的成熟。通过学习来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和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免疫力,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关心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的具体利益,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政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强烈的党性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也是一个党性的修养问题,领导干部有了坚强的党性,就能够正确的对待和使用权力。自觉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衡量一个党员是不是合格,首先要看他党性强不强,如果一个党员没有党性就不配有党员的称号,一个党员没有党的意识,这个党就不成其为真正的党。前苏联共产党的垮台已经证明了这点。因此,每个共产党员要增强党的意识,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党员先进性,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第二、正确的三观要从外因抓起,铲除腐败的条件和土壤。

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三观,除了在他们主观上(内因)要求外,在客观上(外因)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除了强化教育和管理以外。一是要加强监督机制,对干部行使的权力,要真正监督到位;二是要加强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强化行政许可。在干部行使自己权力问题上,除了加强监督外,还要实行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要按制度程序去行使自己的权力,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最终是要出问题的;三是要实行轮岗,异地调动制度。中国古代官员任职并不是在某地干一辈子的,而且也是经常调动。在关键岗位上,特别是与人、财、物直接打交道的岗位,要实行任期考核,轮换岗位。对于县、市、省级的领导干部也要实行任期考核,没问题的异地调动,有问题的下来,以防在某地干时间长会产生和扎下腐败之根;四是实行任期考核,民主测验,末尾淘汰制。每年对政府部门的干部,直至机关办事人员,都要进行民主测验,要彻底铲除,不为民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的衙门作风和官僚主义作风。以上四种措施长期坚持下去,使各级领导干部,直至办事人员,在行使权力时将受到限制,促进廉政建设,养成为民办事的作风。

第三、强化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目中,总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上级或某个领导给的。因而,他们颠倒了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想问题、办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倾听群众呼声,群众的实际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说明,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权力、地位来源的认识发生了错位。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必须切实弄清权力、地位的来源和权力与义务、职务与责任的关系,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时刻把自己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满腔热情地为人民办实事,决不把自己变成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的特殊人物。

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首先,要牢记党的宗旨,心中装着群众。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宗旨问题是党的根本问题。历史也充分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就会遭受严重挫折。因此,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自觉地维护党的性质,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急,与人民群众结成唇齿相依的“鱼水关系”。其次,要恪尽职守,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把群众观点深深地扎根在头脑里;感情上贴近群众,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感情上同群众不能有一刻疏远;行动上深入群众,经常深入基层第一线,倾听群众的疾苦,殚精竭虑地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工作上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重大决策之前,注意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以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认可为根本依据。再次,以服务奉献为天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树立克己奉公、执政为民的观念,坚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同时,还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把它当作检验自己党性纯不纯的重要尺度。

第四、强化党性意识,经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 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就要增强党性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古人云:“君子一日三省吾身”。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尤其是在对待权力、地位、利益上,要有清醒头脑和平衡心态,始终保持崇高的思想境界。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不要争官大官小、排位前后,更不能争权夺利,制造事端。要热爱本职,淡泊名利,克服私心杂念,把心思用在党的事业上。

坚持廉洁自律,做遵纪守法、勤政为民的模范。古往今来,清廉若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直是被中华民族所称道的“好民”形象。历史上的“好官”讲廉洁,只是展示其个人的美好德行。我们共产党人讲廉洁,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自律,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自觉过好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和人情关,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一要拒腐蚀。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要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自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功名利禄、金钱美色的引诱面前立场坚定,心澄如水,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二要讲原则。切实管好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及亲属。要处理好原则与人情的关系,增强对党和人民的责任意识,不要被各种各样的关系网束缚自己,坚决反对拉拉扯扯,只讲人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的庸俗作风;三要守纪律。严格遵守党章、准则以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做到“四个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头,做到头脑清醒,是非分明;管住自己的嘴,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同时,要注意慎其所好,尤其对有损于自身形象,或影响秉公用权,或可能被人利用的爱好,一定要坚决戒除。做到常怀律已之心,常排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不为私利所为,不为金钱所诱,不为享乐所惑。

总之,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经常想一想,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了什么?现在当干部是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下什么?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只有站在这个高度之上,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观

新三观

三观体会

三论三观

三观教育

三观体会

三思三观

三观心得体会

三观教育教育

树三观

浅谈三观
《浅谈三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观不同 浅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