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绕不开的郎咸平风暴

发布时间:2020-03-01 16:35: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绕不开的郎咸平风暴.txt台湾一日不收复,我一日不过4级!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

“丧家犬”的 呐喊

第一部分 我为何会成为“丧家犬”呢?第1节 我为何会成为“丧家犬”呢?(1)

我感到这既是个极为简单的问题,又是个极为深奥、难以探明的问题。

“丧家犬”的口头禅通常是:“其实我什么坏事也没做过啊„„”我们常常会想,既然如此,自己怎么就成为“丧家犬”了呢?

的确,这世上的“丧家犬”大都是真正体面的人,她们既不杀人也不偷盗,甚至连让父母担心、迟到、乱扔垃圾这样的错误都不曾犯过。不过,“丧家犬”应该是犯下了某种过错。然而这到底是怎样的过错呢?我想或许是我们在人生的青年时期过于享乐了吧?! 假设当一个人必须在男友、工作地点、旅行地点等问题上做出抉择时,眼前都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在她右手方是一条平坦、安全但却毫无乐趣的道路。而在她左手方的则是一条虽然危险却使人惊奇紧张、有刺激性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认为“这条路绝对安全吧?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而选择了右侧道路的人,都是今后一定会成为“优胜犬”的人。与之相比,尽管自己非常清楚右侧道路更好,亲朋好友们也不断劝说“走右边吧”,但是内心却认为“虽然安全,可是失去乐趣的人生不就毫无意义了吗”,一定要选择左侧道路的人,都必然会成为“丧家犬”。

也许有的读者会认为,当然应该选择有乐趣的道路,这何错之有呢?的确,在如今的时代,我们可以不必按照对错、善恶的标准,而只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对事物做出抉择,而且在抉择过程中也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但是,“有乐趣的东西”往往伴随着风险。风趣的男性往往缺乏生活能力、充满暴力倾向、病态般的见异思迁。有趣的工作地点总是男女关系混乱、束缚时间过长、工资较低。而有趣的旅行地点也就注定了那是个处处充满危险的地方。正如《伊索寓言》中“蚂蚁和蟋蟀”的故事一样,选择过愉快生活的蟋蟀最终走上了末路,而忍受住了有趣事物的诱惑的蚂蚁却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具备“优胜犬”素质的人当然也喜欢有乐趣的事物。但是,她们拥有像狗一般敏锐的嗅觉,能够分辨出围绕在有趣事物周围的危险气息,因而得以避免靠近带有这些气息的场所。例如,一个女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面对公司和媒体这两个选择,决定进公司当职员的是“优胜犬”,而决定进媒体当记者的就是“丧家犬”。

或许我们也可以说,能够成为“优胜犬”的人本身就不具备从事趣味活动的资质。从事趣味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胸襟气量。这既需要她们拥有充足的体力、求知欲、勇气以及经济实力,也需要她们的父母历来采取自由的教育方针。或许只有具备这些资质的人才会认为“我能做到”,而染指有乐趣的事物,因而走上了成为“丧家犬”的不归路。相反,“优胜犬”由于除选择“优胜犬”的道路以外别无他路,以至于最终成为“优胜犬”。

“丧家犬”们的口头禅常常是:“与其因为什么都没做而后悔,不如做了之后再后悔!”我们经常在心里重复着一句话:冲向“有趣的事物”。这句话乍一听似乎充满道理。既然同样是后悔,那么与其什么都不做,还不如去获得一些经验。

可是我们却忘记了,也有许多人因为此时选择了“不做”,而根本不必经历后悔。“丧家犬”们常常叫喊着“与其因为什么都没做而后悔,不如做了之后再后悔”,却对身边的人视而不见,这些人尽管放弃了眼前的乐趣,却因而得以避免对人生重大选择产生后悔。 无论如何也要选择看来充满趣味的事物。这正是“丧家犬”的习性和脾气。

假设在同一天,两个23岁的年轻OL同时接到了两位男性的邀约。其中一位男性是她们的同龄人,生活朴素、严谨,目前经济状况一般,且不善言辞。他邀请对方到《东京周报》上介绍的一家新开张的小酒馆去吃饭。

另一位男性比她们年长,已经结婚,知识渊博,正在从事媒体工作。他邀请对方前往自己常去的河豚餐馆吃饭。

此时,如果其中一位女性具备“优胜犬”的资质,即使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吃过河豚,也似乎能听到来自上天的声音:“不许去河豚餐馆!”而选择与前一位男性到小酒馆就餐。

而具备“丧家犬”资质的女性却无法抗拒对于“河豚是什么味道啊”的好奇心,而糊里糊涂地去了河豚餐馆。其结果是大家喝醉了酒,甚至发生了不正常男女关系,经其一生都将永远记得这个“有趣事物”的味道。

我认为婚外恋是出现大量“丧家犬”,造成晚婚化甚至少子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婚外恋是极为普遍的事情,正是这种由于轻率而产生的婚外恋往往推迟了独身女性的婚期„„甚至导致她们永不结婚。即使大部分婚外恋并不长久,但在婚外恋中亲身感受了年长男性所具有的经济实力和包容能力后,这些女性也会越来越瞧不起和自己同龄的男性。

婚外恋不仅给女性带来了许多麻烦,而且也会给男方的家庭带来不幸,导致大量生活不幸福的主妇的涌现。而年轻一代目睹这一切后,会认为“结婚好像没有什么好处啊”,进一步导致晚婚化和少子化问题愈益严重。

婚外恋的大量发生也与社会结构问题相交织。以东京的已婚工薪阶层为例,他们大都居住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外,每天早出晚归,因此他们能够与家人相处的时间非常短,甚至和自己的女同事在一起的时间也远远超过和家人相聚的时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共同度过的时间越长、即共同经历的东西越多,双方的感情就越深厚。因此可以说,都市中的婚外恋现象是与社会结构紧密相连的结构性问题。

怎样才能解决都市中的婚外恋问题呢?尽管我认为婚外恋的盛行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问题,但是国家当然无法介入个人的婚外恋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推动迁都或地方分权来减少婚外恋呢?抑或正好相反,由于都市机能的分散,使一些与婚外恋问题绝缘的地方也受到了婚外恋的污染呢?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些,也许不恢复通奸罪,就难以消除婚外恋吧。 还是暂时抛开国家与婚外恋的话题,回到我们眼前的婚外恋问题吧。同样是23岁的OL,但却分为去和不去河豚餐馆的两种人。她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合理性精神。

未来的“优胜犬”在接到去河豚餐馆的邀请时,会做出如下考虑:“河豚的味道应该非常鲜美吧。不过,即使我知道了河豚的味道,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我并不会因为自己成为美食家而值得炫耀。男人们更喜欢那些根本不懂得品尝和分辨美味、吃任何东西都惊呼‘哇,真好吃啊!’的女人。而且,年长的、知识渊博的男人也许确实比同龄的男人更刺激、有趣,但即使和这样的男人加深交往我也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利益。无论如何,女人获得幸福的基础就是结婚,要想拥有美好的婚姻,与叔叔辈的交往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同龄的男人即使现在比较贫困,但他拥有广阔的未来,虽然不善言辞,但可以让他将来按照我的意愿行事,最终是我获利吧。”她们立足于未来,对选择哪一方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进行冷静思考后,确立了对自己的未来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行动指南。

与此相对,未来的“丧家犬”却只知道追求眼前的快乐。“河豚?我想吃„„我可以向朋友们夸耀‘我吃过河豚了!’而且如果和这个叔叔搞好关系,或许他会带我吃到更多的美食吧。同龄的男人嘛,实在太无趣了。”

认为“与有趣的事物相比,今后得以获取的利益更加重要”的是未来的“优胜犬”,而认为“将来的事情谁也不清楚,应该及时行乐”的是未来的“丧家犬”。两者之中谁更适合与男性组建家庭,应该是一目了然吧!

“丧家犬”像自我辩护一样完全承认所有听到的指责,但事实上她们绝不是因为性格古怪而成为“丧家犬”的。甚至可以说她们比“优胜犬”更可爱,因为“丧家犬”们的性格非常纯朴,常常一边高喊“啊,太有趣了”,一边向危险的方向挺进;而“优胜犬”们却非常现实,她们仔细观察身边人员的动向,一旦发现危险就会立刻避开,逃之夭夭。

“丧家犬”也不是傻瓜。她们的头脑中也完全清楚不应该沿着危险的道路前行,尽管心里明白“唉,可能这样做是不对的吧”,但是向危险挺进的刺激感更激起了她们的兴奋之情,引诱她们向更危险的方向前进。可以说,她们具有的是一种能够品尝山珍海味的体质。

第一部分 我为何会成为“丧家犬”呢?第2节 我为何会成为“丧家犬”呢?(2)

同时,“丧家犬”也是一种极易拥有恋爱体质的生物。所谓恋爱体质是指拥有这种体质的人总是身处恋爱之中,或者离开爱情就无法生存,或者恋爱经验丰富。在今天这样一个处处充满“没有爱情就不算真正的人”的气氛的社会,恋爱体质是妇女们都憧憬拥有的一种体质,因此女性杂志经常会刊登介绍“怎样才能拥有恋爱体质”的文章。

对祖国未来深感忧虑的我每当读到这样的文章就会感到不安:“如此督促年轻女孩子去获取恋爱体质是一件好事吗?”如果成群结队的年轻女性拥有了恋爱体质,就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丧家犬”的出现。

但是为什么拥有恋爱体质的人容易变成“丧家犬”呢?

拥有恋爱体质的人也并非不想结婚。不过因为身边不断出现各种男性,所以她们总盼望下一次能遇见更优秀的男性。而且,她们心想,“认识各种性格的男性,这多有意思啊!”因此更加助长了她们天生具有的“难以抵抗有趣事物”的气质,逐渐延迟了结婚的机会。

相反,不具备恋爱体质的人对自身的情况了如指掌。只要身边出现一个男性,就会立刻想到,“也许今后不会再有更好的机会了”,而力求一击必中。她们没有具备恋爱体质的女性所容易产生的“不经常恋爱就会感到羞愧”的心理,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咳,恋爱经验少了点儿又有什么关系呢?”最终,她们成功地抓住了为数不多的机会,结婚、生子,走上了一条正常发展的道路。

我认为女性的人生本来就该如此。那些在今天的社会被冠以“拥有恋爱体质”美称的女孩,被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但具有同样性格的女性在过去却被人们称为“女流氓”、“放荡的女人”。当时的多数女性都与在适龄期相遇的男性结婚,认为“咳,也就这么回事吧”。即使自己的丈夫一无是处,她们也一直咬牙忍受,绝不会与丈夫离婚。

然而不幸的是,当日本开始从战后的贫困状况中脱离出来时,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逐渐发现“恋爱是非常愉快的事情”。的确,从一个异性那里获得爱情、重视甚至性的快感,与此同时却基本上不必受到任何束缚,可以充分享受自由,这样的恋爱氛围当然不可能不快乐! 她们也非常清楚恋爱之后的结婚,以及结婚后的生活将会非常辛苦。因此尽管她们明白无论如何总要结婚,可是却在不知不觉中一次又一次止步于结婚的围城之外。就像小孩子一样,享用那些自己喜爱的甜点,却不吃对身体有益的蔬菜。

当她们突然醒悟时,在年龄上已经过了谈恋爱的鼎盛时期,也不再有过去每次恋爱时小鹿乱撞、心潮澎湃的感觉,心情变得风平浪静了。这时的“丧家犬”们会仰望明月,回想起自己当初仅仅因为对一个极其微小的地方感到不满就拒绝了对方求婚的男性,不禁感叹,“啊,那个时候如果和他结婚就好了„„”

“丧家犬”是一群热衷享受的具有恋爱体质的女人。既然这样,有的人也许会认为,“那么,变成‘丧家犬’也没有什么损失啊”,然而“丧家犬”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成为“丧家犬”的。能够变为“丧家犬”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就是“羞怯腼腆”。

这样说来,好像我在对外宣称“自己是一个羞怯腼腆的人”,当然也不能说我不是这样的,但我主要是希望读者们能够了解,一个人没有这种羞怯腼腆心理就不会成为“丧家犬”。

“羞怯腼腆”是指什么呢?站在“丧家犬”的角度来看,所谓“优胜犬”主要是指一些为了达到结婚这个目标,而曾经在人生的某一时刻至少舍弃了一次羞耻的人。

也就是说,她们在成为自己目标的男性面前,曾经采取各种手段。例如假装喝醉了酒,或者向对方谎称“父母非逼着我去相亲”、“我可能怀孕了”、“我很会做菜噢”,或者哭泣撒娇,或者轻声说话,或者编造虚假的经历,或者假装自己单独一个人就无法生存下去„„然而一旦成功地骗得对方与自己结婚后,就立刻在家中发挥强权。

“丧家犬”们却因为感到羞耻而无法采取这些欺骗的行为。甚至我的一些朋友曾经因为看到这种花言巧语的骗人招数而感到无地自容。然而,“丧家犬”采用的这些花言巧语的骗人招数,在那些以“优胜犬”为目标的人眼中,却是“为了生存下去所必须脚踩的踏绘” 日本江户时代人们为证明自己不是天主教徒,让人用脚踏的刻有圣母玛丽亚、耶稣像的木板或铜板。——译者注。

“丧家犬”顽固地坚持“这种东西,谁有脸去踩啊!”而与此同时,以“优胜犬”为目标的人则轻而易举地踩了上去,并顺利地进入了“优胜犬”的国度。不仅如此,有些已经走上了“丧家犬”之路的人,也会在某一天突然改变主意,脚踩踏绘,迅速转变人生的行进方向。余下的“丧家犬”们试图挽回她们的心意,向她们大喊:“你应该感到羞耻!”但是,已然成为“优胜犬”的人们却对此充耳不闻。

当然,即使是坚定的“丧家犬”也曾经有一两次以为,“啊,这就是踏绘啊”,一脚踩了上去。然而事实上,这块被“丧家犬”当成是踏绘的东西却只是薄冰而已。这些“丧家犬”们扑哧、扑哧掉入水中的时候,才明白:“噢,原来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有些人可以踩上踏绘,有些人永远无法踩上踏绘啊„„”

于是乎“丧家犬”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丧家犬”的形象。她们反复地问自己,“我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并且逐渐明白了原因所在,与此同时又因为“我已经无法改变了啊”而闷闷不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丧家犬”都属于这种类型。社会上既存在着能够自我觉醒的“丧家犬”,也存在着一些对自己的“丧家犬”形象毫无意识、尚未觉醒的“丧家犬”。她们已经三十好几了,却仍然没有结婚。不仅没有男朋友,对男人也没有吸引力。父母们为女儿的事情着急担心,而她们自己却泰然自若,“我过得可愉快了!”当然,她们都拥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可以天天参加各种练习班,长笛吹得越来越动听,还刺绣出精美的作品。

或许可以说,自我觉醒的“丧家犬”和尚未觉醒的“丧家犬”之间存在的差别,就是她们具有不同的感受性。“自我觉醒的‘丧家犬’”每天都不断进行自我反省,与之相比,“尚未觉醒的‘丧家犬’”却极为开朗,“咦,你在烦恼什么呢?我只是感到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这个年纪。不过,结婚啊,生孩子啊,没有做到这些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呀!”

在更加年轻的时候,自我觉醒的“丧家犬”瞧不起尚未觉醒的“丧家犬”,“这些‘丧家犬’们对自己身处的状况毫不知情,将来可怎么办啊?唉,以后最可怜的就是她们这样的人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否有所觉悟,“丧家犬”就是“丧家犬”。如果确实如此,我想那些惊讶地大喊:“什么,我们是‘丧家犬’?”仍然呆板地继续坚持着自己“丧家犬”行为的人们或许更加快乐吧。

诸位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就已经成为“自我觉醒的‘丧家犬’”,因此今后也不能再成为尚未觉醒的“丧家犬”了,同时今后想要转向“优胜犬”的道路也将变得很困难。大家只好无可奈何地成为“已经觉醒了的‘丧家犬’”,并背负着这一事实继续今后的人生。

有的人也许会自我安慰:“神赋予每个人的都是他能够承受的苦恼。”啊,这句话和“与其因为什么都没做而后悔,不如做了之后再后悔!”一样,很容易成为支撑“丧家犬”们心理的座右铭。然而这些语言对于不用给自己的行为找到正当化借口也一样可以生存下去的人们而言,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第二部分 出现“丧家犬”的原因第3节 “丧家犬”与35岁

一次,我和学生时代的女性好友小A久别重逢,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她现在是专心于培育子女的家庭主妇。我们俩兴致勃勃地谈论了一会儿同学们的近况。例如,同样是家庭主妇的小B最近正忙于考试、小C已经生了第三个孩子等等。

“不过啊,”小A改变了话题,“我觉得小D真是很了不起啊!”“哦,为什么呢?”我问道。小A回答道:“我呀、小B呀、小C呀,我们都已经结婚生子,对吧?而小D呢,虽然还是独身一人,却一点儿都不嫉妒我们,仍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对我们的孩子也很好呢„„”

“哦„„”当时我所能说的就只有这个字了。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哑口无言吧。随后我突然灵光一现,恍然大悟,“哦,现在,在小A她们眼中的我和小D都是‘可怜的,应该怜悯的’人啊。我们是‘丧家犬’,仅仅因为不嫉妒小A她们的生活,就可以被称赞为‘了不起’„„”随后我又明白了小A在我面前称赞小D“了不起”的真实意图。小A完全清楚小D和我处于同样的立场。而特意在我面前称赞小D“了不起”,也就是想要告诉我:“你非常嫉妒我们吧?而小D虽然和你一样同为‘丧家犬’,却一点都不嫉妒别人的幸福哦。你的心胸应该再宽广些!” 我仔细检讨了一下自己过去的言行。难道之前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我曾有过一些言行举止,让我这些身为家庭主妇的朋友们感到我在嫉妒吗?我和她们确实没有什么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几乎没有多少可以交谈的话题。自然而然我只好呆立在一边,沉默地倾听家庭主妇们的聊天,难道这种情况被她们认为我是在嫉妒吗?„„啊,人生真是太艰难了!

随后,让我感到思绪万千的是小A的迟钝。她称赞“小D一点儿都不嫉妒我们,真了不起啊”,这也正意味着她想告诉我们:“你们真可怜啊,快点结婚吧,就可以像我们一样幸福了。”可是她却丝毫也没有觉察出自己的本意,我在惊愕之余,更觉得深受感动。真的,绝没有对她产生任何不快。

小A从心底同情小D,认为她虽然很可怜却丝毫不嫉妒别人,因此很“了不起”。同时她也坦率地向我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而她的这种直率在我这样的人看来近乎暴力。如果是已经35岁却还在社会上工作的女性,她们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35岁是可以区别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年龄。为了不在社会上经历一些徒劳的艰辛,这个年龄的女性已经获得了很好的训练,能够迅速看穿对方的立场和为人,并采取正确的态度来和对方接触。这样的女性即使非常看不起对方,也绝不会在外表透露出自己的内心想法。 我深深地感到,“还是像小A这样的人才最幸福啊„„”啊,当然这也是真心话。

每天照顾孩子的生活就是要时刻应对各种儿童本能的生活。每天都要应对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言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外交手腕等等因素。一旦眼前出现了让自己同情的人,就会直率地说:“真是太可怜了!”这就是她们生活中唯一的真实。这么心情舒畅的生活不可能不幸福。

我绝对没有任何恶意,小A她们现在的确处于“最迟钝”的时期。她们每天从事的是养育孩子这样一种既崇高又本质的工作,而我完全可以想象到,在这种每天犹如战争一般的生活中,她们根本不在乎诸如“有意义的工作”、“细微的感情裂缝”、“真正的我是怎样的?”等等人生中犹如装饰品一样的问题。

与她们相比,我们这些“丧家犬”们正处于“最敏感”的时期。既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养子女,这意味着我们一直过的是一种只考虑自我的生活。无论工作多么辛苦,但从事这个工作最终目的完全是为了自己。

任何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人都只会考虑自己利益吧。但是当这样的生活突然闯入了第三十个年头时,人们就必然会开始对自我进行反省。因为这时她们开始意识到:“以前不该只考虑自己的事情啊。”如今的自己只有那些对生活毫无作用的神经变得越来越敏锐了。

最迟钝的小A她们和最敏感的我们。我深切地感受到,在这样的小A和自己之间,出现了一堵玻璃墙,这堵墙非常坚固,即使是发射火箭炮也打不出一条裂缝。虽然我们都同样说的是日语,当然能够理解对方话语中的含义,但是对相互之间的言谈却难以从心底产生共鸣和分享。

这是一种非常寂寞的感觉。我们这些朋友在学生时代,甚至彼此间连初次做爱的时间、对象都了如指掌。但是成年步入社会之后,却分别在各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了十几年。我的朋友中有一半以上的女性都已经成为家庭主妇,彼此之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竖立了一堵玻璃墙。这种孤独感就是我这一生都已经不可能再和身处墙的另一侧的朋友异口同声地说:“是啊,是啊”、“我知道,我知道!”

然而这玻璃墙不仅仅只有一堵。在不久之前还和自己浑然一体,从未想象过会与之分离的“青春”。在青春和自己之间,不知不觉中也出现了一堵玻璃墙。

或许别人很早就能够自我觉醒,然而我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年轻了”。在惯性法则的作用下,即使过了30岁,我也还继续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 然而到了35岁左右时,我逐渐有了“啊,也许有所不同了”的感觉。这时的我几乎没有与二十多岁的人聊天的机会。而且也不想和她们聊天。即使偶尔聚在一起,也不知道该和她们谈些什么。我甚至在和别人聊天时经常会说“年轻人可能不了解吧”、“年轻人经常去的店铺”等等,把自己和年轻人区别开来。而即使采用了这种说话方式,我也不会突然觉悟“说什么呢!我自己不也还很年轻吗?”

另外,也有一些确切的数字向我证明自己已经不年轻了。在电视和广告界中,一般按年龄对听众和消费者进行分类。年轻的女性被称为F1(female),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商铺、新商品,只要受到F1这一年龄段的女人的喜爱,就一定会大为畅销。而F1主要指的就是年龄在20岁到34岁之间的女性。过去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属于F1的年龄范畴之外。然而事实上,现在我已经成为了F2(即35岁到49岁)年龄段的女性,那些以年轻女性为目标的人根本不会再把我们当作目标了。在青春和自己之间高高耸立着一堵前面提到过的玻璃墙。

我相信数字是绝不会说谎的。即使看上去再怎么年轻,对年轻人的风俗再怎么了解,年龄这一数字却向我宣告:“你已经不再年轻了!”

现在许多女性杂志上经常刊登各种文章,鼓励女性们“不必在意年龄!”或许有的人会觉得我这种“到了35岁,就不再是年轻女性了”的思想比较陈腐。但是我绝不赞成“不必在意年龄”这样的说法。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年龄也会增长,而自己却假装什么也没看到,对自己的年龄“毫不在意”,这样很好吗?也许是想逃脱“越年轻的女人越值钱”这种观念的束缚吧。我们在祈祷自己永远不要衰老的同时,也远远眺望着已逝去的青春。

在我与过去的同学之间、与逝去的青春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堵玻璃的墙壁。如果更仔细地观察,就能发现在自己与异性之间、在兄弟姐妹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墙壁。

我想35岁就是逐渐意识到这道墙的存在的年龄。同时在这个年龄,自己终于意识到了过去坚信自己和同学、恋人、家人、青春等等都是浑然一体的想法是多么异常。

虽然意识到了这一切,生活中的我依然对这些玻璃墙视而不见。因而,我也常常一不留神就忘了玻璃墙的存在,猛地碰撞上去,导致自己从年头到岁尾,总是撞得满头包。

第二部分 出现“丧家犬”的原因第4节 “丧家犬”与年龄

我对进入30岁后、35岁前的生活与35岁后的生活相比出现的巨大差异感到无比惊讶。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的这种惊讶,那就是:“尽管已经三十多岁了,然而35岁前的生活还是非常甜蜜的!”

人们常常认为女性如果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应该变得非常着急。但事实上,那些到了三十多岁却还没有结婚的女性并没有这种焦急的想法。从25岁开始她们的身后就一直贴着“已经不年轻了的未婚女性”的商标,至今仍然没有脱落。而且如今的时代,三十多岁没结婚的女性也不再被别人视为怪物了。这些女人嘴里念叨着“都三十多了还没结婚,这可真不妙啊!”但同时脸上又浮现出一丝笑容:“不过,还有的是时间呢。”

仔细想想,我也有这样的心理。进入30岁后,在35岁前,尽管也有了“丧家犬”的感觉,却总是觉得时间绰绰有余,“咳,现在不必把事情想得那么严重,35岁后总会有办法的吧。即使过几年再结婚生子,也能够在40岁之前完成一切的”。然后为了给自己的行为找到正当化的理由,还发出一番豪言壮语:“再说了,生孩子什么的又痛又麻烦!孩子什么的,我也不是特别想要!”但是到了35岁后,再看看自己,是不是感到就好像火烧眉毛了呢。“我到底在做些什么呀”的烦恼,也比35岁前更加严重了。

我想起自己在35岁以前,曾经接受过一位35岁以上的“丧家犬”前辈的教诲。“你们也就是在35岁前可以无所顾忌地说‘我才不要孩子呢’,等到了35岁之后,你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了。”

或许正是由于“可以生孩子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了”,才让我们有了火烧眉毛这样的感觉吧!35岁前,总认为即使现在没有把“孩子”这张牌拿到手里,但总可以推迟一阵再选择(这或许就是过于缺乏危机感吧)。但是,到了35岁后会突然发现,啊,太可怕了,生孩子的截至日期已经迫在眉睫了。不仅如此,女性杂志上经常会刊登一些报道,里面有专家的提示,“女性35岁后,由于卵子的质量已大不如前,荷尔蒙也失去了平衡,因此很难怀上孩子。所以如果决定生孩子,最好还是在35岁之前”。看到这些报道,很多人不禁大惊失色:“说不定现在已经太晚了,可能我已经没有机会生孩子了!”不过,彻底意识到这一问题时,却真的已经太迟了。

很多“丧家犬”在此时会突然感到很烦恼:“女性与生俱来的天性不就是要养育下一代吗?工作之类的事情,不是可以在闭经后再去做吗?而且生孩子确实有时间限制的啊。呀,可是现在说不定已经大大超过了截至日期,可能再也不会怀孕了。说这些也没有什么用,我现在根本没有找到可以和自己生孩子的对象。从零开始,寻找合适的对象、确认对方的爱意、谈恋爱、结婚、生子这一系列的行动,在35到40岁这短短的几年内能做到吗?实在不行就利用精子银行吧!或者无论生谁的孩子也无所谓,向身边的男性把事情解释清楚,然后像例行公事一样做爱,受孕!可是如果谈到生孩子,我还是想与自己热爱的人一起期待着,然后共同孕育一个可爱的生命„„啊,我太无聊了,怎么会想这些幼稚的事情啊„„”她们的烦恼就像螺旋一样不断攀升、不断增加。

是否生孩子对这些女性而言的确是一个极大的烦恼。如果现在开始为生孩子作打算,就必须拥有非比寻常的精力。是否具备足够的体力和经济实力也是值得担心的。但是如果不生孩子,就必须做好今后一辈子一个人度过的心理准备。那么,我到底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沉重选择。谁能不为之烦恼呢?

当事人之外的人或许会问,这么重大的事情为什么快到截至日期了才开始考虑呢?如果允许我解释的话,那么请大家想想,把一个自己认为比较重大的事情,在截至日期来临之前先暂时搁置一边,这不正是人类最纯朴的态度吗?想想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吧,在盂兰盆节前就把暑假作业做完的学生,不都是让大家感到讨厌的孩子吗?“丧家犬”也就是那些到了暑假的最后一天,才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做作业的孩子,都是些性情温和的人。

我认为女人到了35岁之后,不仅每天要为“马上就到截至日期了”而头痛烦恼,同时肉体上也面临着过渡期。从肉体的深处不断传来喊声:“就快到截至日期了!门就快要关上了哦,如果想到另一个世界去,就尽早钻到门这边来吧!”35岁以上的“丧家犬”从精神和肉体的两方面都经历着煎熬,面临着最终的选择,“那么,今后我该怎么办?” 35岁以上的“丧家犬”对自己所具备的女性魅力也逐渐开始失去信心。她们不仅仅存在着生育能力降低的问题,而且皱纹啦、褐斑啦等等问题都越来越明显。世界上也有一些人认为35岁以上的女性才是最娇艳动人的,但是日本的男性却有一种特殊的喜好,大多数男性都喜欢非常年轻的、没有沾染上任何社会风气的女孩。另外,与一般男性相比,性格前卫的男性更喜欢虚拟的女性而不爱真正的女人,因此他们对于善于强词夺理、又小有金钱的“丧家犬”,根本不屑一顾。

也就是说,在35岁以上的女性心中,将不断涌现出极为现实的恐惧感:“我们已经不再有吸引力了吗?”“这个世界是不是已经没有可以和我结婚的异性了吧?”35岁后的“丧家犬”们,面临的是无穷无尽的烦恼。我们如果看到那些已经步入30岁,但处于35岁之前,还充满精力的汪汪大叫的“丧家犬”,就会忍不住对她们谆谆教诲:“趁现在好好考虑考虑才是啊”、“现在已经不是婚外恋的时候了”、“步入30岁后,在35岁前后可是完全不同的啊”、“就连体力也大不如前了”。但是她们却根本无法理解„„也许更正确的说法是,正因为她们无法理解前面所说的道理,所以她们才会在三十多岁后,还是作为“丧家犬”一样生活着。尽管只相差几岁,但的确没有达到那个年纪,就无法理解某些事情。

我非常想为这些“丧家犬”后辈们做点什么。但一想到自己也曾经在35岁前得到过“丧家犬”前辈们的劝告,“如果想要孩子,早一点生比较好哦”,而当时的我却心里充满疑问:“真的是这样吗?”对前辈们的劝告置之不理。“呜呼,‘丧家犬’们啊,真是„„”我只能为同族的漫不经心而叹息不止。

我不知道这些35岁以上的处于“丧家犬”漩涡中的“丧家犬”们何时、通过何种方式才能从这个漩涡中逃脱出来。也许,某一天她们眼前会突然出现一个理想中的男性,双方立刻陷入热恋之中,热烈地谈论着“无论如何我希望你能为我生孩子”,“但是,我已经过了生孩子的年龄了”,“我一定要你生的孩子。除你之外,我绝不要别人替我生孩子”„„到了35岁之后,“丧家犬”们也会明白,像这种仿佛抓到了五张同花顺一样幸运的事情根本不会出现在自己身边。

当然,她们也在不断努力,就像打牌时想通过得到一对、最多两对的这种保守方式去争取胜利,但最可怕的是,有时候自己也完全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年龄不断增长。

而这时的“丧家犬”们,也仍然能够很乐观地去对待一切。她们会认为,35到40岁这个阶段或许是对“丧家犬”们最大的考验阶段呢。如果到了40岁,即使不能生孩子也没有办法了,到时候就轻松了吧?等等。

不过,如果她们向四十多岁的“丧家犬”们询问后就会明白,事态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到了四十多岁,就会出现与这个年龄相对应的烦恼。例如:“到了这个年龄,就会真正开始担心年老后的事情了”、“公司里的工作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父母身体都不好了,我觉得其他人会把照顾他们的事情都推给我这个没有结婚的女儿”、“现在有的女人到了四十五六岁还在努力生孩子,当然我既没有那么好的身体也没有那样的勇气。„„不过,一想到‘现在还有到了这个年龄还生孩子的人’,心里时不时就会有些动摇”等等。到了四十多岁,似乎就不会再有闲暇时间去回想自己的三十多岁的日子,认为“那个时候还真是年轻啊”。因此,可以想象,到了50岁或者60岁,还会继续同样的情景。

“丧家犬”为了早日过上轻松的生活而累得气喘吁吁。但似乎并不是到了某个年龄就能变得轻松了。“丧家犬”们有时也会认为,拿到同花顺、一对、两对,总之只要获胜就能够变得轻松,但似乎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

“我赢了!”这种结局一般只会出现在漫画的世界中,因为即使我们获得了胜利,今后也必须继续生活下去。

为了自我安慰,已过了35岁,正极为烦恼的“丧家犬”们常常想:“只要还没有了解到获胜后的生活中有多少苦恼,我们也许就还是幸福的„„”是啊,我们到了什么样的年龄才会回想起如今这个最烦恼的时期呢?

第二部分 出现“丧家犬”的原因第5节 “丧家犬”与成年人

我记得在大学时代,有一本杂志曾经编辑过一期题为《30岁成人说》的特辑。其主要内容是:明治时代的日本人平均寿命在45岁之前,不过由于当时的婴幼儿死亡率远远高于现代,真正成年后的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应该能达到50岁左右。与此相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如果将过去的50岁等同于现在的80岁,那么过去的20岁就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多岁„„因此就有了“30岁成人说”。也就是说,人生的速度也随着平均寿命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缓慢了。

看到这本杂志时,我刚满20岁,当时我对文章内容毫不在意,只是心想:“哦,明白了、明白了。”虽然已经穿着长袖和服参加了成人仪式,但只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也曾蒙蒙眬眬地想过,也许到了30岁——这个处于山之遥天之边的年龄,自己就会变为成年人了吧。

时光飞逝,现在的我已经到了35岁。如今连“30岁成人说”也都已经过时了。更严谨地说,现在或许已经到了“35岁成人说”的年代了吧?

我认为在十二三年前宣扬“30岁成人说”的时候,女人一到30岁就确实能感受到某种压力。尽管当时的人们结婚的年龄越来越晚,像“圣诞节的蛋糕”等说法(即女性一旦过了25岁就嫁不出去了)也成为了过去时,仍然有不少未婚女性的潜意识里都希望在自己能够在30岁之前嫁人。如果女人到了30岁后仍然独身,周围的人就会认为,“那个女人已经嫁不出去了吧”。当时,30岁这一年龄带有特定的沉重性,女人到了三十多岁,就意味着她已经脱离了年轻人的群体。

但是如今30岁这个年龄已经没有了太大的意义。十几年前,二十多岁的女孩们心中总是担心“我如果到了30岁就太可怕了”、“很不妙啊”等等,而这种害怕“突破30岁大关”的情绪在如今的时代也已经逐渐淡薄了。

这并不是因为世界闻名的极其幼稚的日本年轻人也变得成熟了,没有了对成年所产生的厌恶感,而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幼稚程度越来越麻痹,因此尽管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并没有大幅增长,但是真正达到成年的年龄却不断提高。

我自己也是如此,在迎来30岁的时候,真的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满20岁以来已经有十年了,自己都觉得有些厌烦了。尽管仍然是独身一人,但是在这个世界并没有人认为30岁还没有结婚是一种异常的事情。

以上的说法也可以通过数字加以证明。1996年我年满30岁,根据当年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出版的《人口统计资料集》记载,1995年东京地区25岁到29岁的女性未婚率达到601%。可见女性到了30岁仍然未婚,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我也发现东京地区的女性晚婚倾向最为显著。该比例最低的是福井县,仅为399%。而比例仅次于东京的福冈县也只有51。7%)。

可以说这是一种令人心仪的感觉。30岁到35岁这一阶段,既不是年轻人,又不是成年人。既可以不受年轻人的规章的束缚,也不必受成年人的规章的约束。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人们要求年轻人应该是健康的、前卫的、思想单纯的、幼稚的、时髦的。在少子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年轻人已经不再是“叛逆的、麻烦的存在”,他们已经成为被大家寄予希望的“能够赋予社会朝气的希望的源泉”。

“做这种事情,会让年轻人们感到不高兴吧”,“说这样的话,会使年轻人们不能顺利成长吧”,全社会的人都在向年轻人们献殷勤。而年轻人们或许却想要告诉大家:“别这么一步一步地逼近我们的生活啊!”

进入30岁后,在35岁前,由于我只意识到:“无论如何,我已经不再是很年轻的人了”,因此我可以逃避从社会各界向我袭来的阿谀奉承,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又因为我也意识到:“不过我也还没有变为成年人呢”,因此可以逃避成年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35岁前的我,在这个社会上置身于台风的风眼一般的真空状态中,茫然地度过每一天。据说32岁是女性的厄运年龄,无论是恋爱还是其他任何事情都会一片混乱,尽管也想过,“呜呼,难道人生真的非常辛苦吗?”但就是在这种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混乱中,不知不觉时光流逝,因而才得以在真空状态中生存下去。而自认为“这一时期肯定是人生中可以任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的时期吧”。

然而不久我迎来了人生的第35个年头。在这一刻,我突然发现再也无法逃避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现实了。如果进行四舍五入,那么我的年龄就是40岁了。到了40岁,如果仍然认为“我还不是成年人呢!”那么这将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也就是说,我在35岁成为了“成年人”,但这并不是由于精神上趋于成熟的结果,而是年龄增长所带来的产物。这种感觉就好像是用尽各种方法脱逃,但最终仍然被缉拿归案。

环顾四周,同龄的朋友们不也都在说着:“我觉得自己也差不多该成年了”,“我决定今年举办自己的成人仪式哦”。与那些因为结婚生子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长大成人的女人不同,这些一直独身、年龄逐渐增长的女性在经历了各种迂回曲折后,最终在35岁左右时,能够自己得出结论:“我已经变为成年人了。”因此我非常确信“35岁成人说”。

当然,我在30岁时,也并不是对长大成人没有任何感觉。如果说有“成人意识”这种说法,那么在达到30岁时,我只睁开了一只眼睛。然而在30岁那一刻,对于“成人闹钟”响起的“赶快长大成人!”的鸣叫,我只睁开一只眼睛随便扫了一眼,就又立刻闭上了眼睛。此后在脑海中的某一个角落虽然响起喊声:“喂,必须起床了啊„„”但是我却继续酣睡不醒,根本无法从床上爬起来。

35岁时的“成人意识”就是指,心里很明白:“再不起床,就赶不上了啊。”于是极不情愿地从床上爬了起来。而现在的我,也许是由于过去睡得太多了吧,即使知道再也不能一直这么熟睡了,但不知为何动作却非常迟钝。

我感到太可怕了,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日本人长大成人的时期是不是会大大推迟呢?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健康地活到100岁左右,或者女性可以正常生儿育女的年龄能够延长到55岁左右,那么长大成人的时期就一定能够向后顺延。45岁成人说、50岁成人说都将不再是梦想吧。但是,只要医学技术还没有出现划时代的进步,以上设想都将难以实现。

另外,经济上的不景气也会对成人一说产生影响。在我读“30岁成人说”的80年代后期,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好景气,人们纷纷为之惊喜若狂。正是因为景气的一片大好,人们才得以悠闲地大喊“我不想长大成人啊”,而在泡沫经济时期度过青春时代的我,也把这种轻松情绪一直带到了泡沫经济崩溃后的今天。

与此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对泡沫经济时代完全没有任何感受。从他们孩提时代开始,日本经济就一直不景气,在他们心中,日本这个国家既不是一流国家也不是优秀国家,因此他们绝不会具有乐观的心态:“哎,总会有办法的。”他们完全不了解以前曾经存在过可以让人安心依赖的“日本”、“巨大会社”,只知道如果不尽快长大成人就有可能吃不上饭。

实际上35岁已经是长大成人的最高年龄,今后肯定会有所降低。如果是这样,像我这样到了35岁才终于长大成人的人,就会比其他人少了几年身为成年人的经历,极有可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掉队者。

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由于我们没有长期生活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所以我们得以保留落落大方的个性。

第二部分 出现“丧家犬”的原因第6节 “丧家犬”与少子化

实际上,我从2002年初开始就成为厚生劳动部组织的“思考少子化社会的恳谈会”的成员。他们为什么要听取像我这种人的意见呢,也许是因为以前我曾经写过一本名为《少子》的书吧。

这个恳谈会和它的名字一样,提供了一个让我们共同思考应该如何改善难以制止的日本少子化倾向的场合。厚生劳动部制作的恳谈会成员表显示,参加会议的专家分别来自人口学、家庭社会学、经济学、儿童福利等各个领域。

但是,我在这样的分类中应该属于哪一个领域呢?我在成员表的“抚养子女中、生育子女、独身”这一栏下面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而除我外,属于这一类的成员全都是已经生儿育女的人,她们中有的是NPO(非营利民间法人)的主要负责人,有的致力于推动生育改善活动,总之都是有孩子的人。

“噢„„”这样说来,就只有我是“独身”的代表了吧?我询问了成员中的其他学者们,才知道他们也都已经结婚、生有子女。也就是说,在这个恳谈会中,只有我一个人是真正的“丧家犬”。

我对于这样的成员构成,首先表示理解。日本的少子化是与晚婚化问题密切相连的,然而社会上却普遍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是女性自身的原因造成了晚婚化和少子化”,即“结婚和生育都是女性的工作。正是因为女性既不结婚也不想生育子女,才使得日本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恳谈会的成员中并不包括雄性的“丧家犬”„„

恳谈会的气氛总是很庄严肃静。大家都从不同的立场出发陈述了各自的意见,与这些意见相比,我几乎没有什么比较像样的发言。这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气氛完全不适合发表一些诸如“哇,生孩子太疼了,我可不想生啊”,“我认为如果一旦发生战争或恐怖事件等非常事态,日本的孩子也许会增多吧”等愚蠢意见。另外,在会议的中途我才意识到,就连我自己大概也对要“采取各种办法改善少子化!”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吧。 当然我很清楚少子化无论如何不是件好事情,而且孩子们也很可爱,我也想对要生孩子的人说声加油。但是我还不对这个状态感到那么担心,以至于必须考虑改善的方法。或者说,在自己的心中,是一种“慢慢推进„„”的看到了部分恐怖之处的心情。 因此,我虽然有一点觉得“我参加会议真是对不起主办方啊”,但也还是带着一种想要见识奇珍异宝的色鬼心态,参加了这个恳谈会。这个会议于2002年9月发表了《少子化对策一号文件》,提出了有关进一步充实少子化对策的提案,并由厚生劳动部部长向内阁总理进行了汇报。不过如果仔细阅读该文件,大家就会察觉,在如今的日本少子化对策中完全没有考虑到我们这些“丧家犬”们。

这个提案共有四个支柱:

重新评价包括男性在内的工作者们

各省份对儿童培育进行支援

在社会保障中支援下一代

提高儿童的社会性和促进他们的自立

也就是说,要采取各种措施,促使男性得以尽早下班回家、在各个省份对儿童培育进行支援、对正在养育子女的人提供援助、对女性提供帮助,使她们能够轻松地同时工作和抚养子女。进一步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给予儿童及其家庭适当的关怀,让人们不要对于生儿育女的行为“感到有所损失”。另外,通过对未来会成为父母的一代,也就是现在的孩子们进行教育,使他们在成人后能够自觉自愿地生儿育女„„

总之,要通过以上各种方法来改善少子化,但是如果“丧家犬”读了这些对策,就会发现:“在这些对策中完全没有一个是对现在大量出现的‘丧家犬’提供帮助的。”

所谓的支援儿童培育和社会保障等等措施,对于那些现在已经结婚但还没有生育子女的人,或者已经生有一子但正在考虑是否再生一个的人而言,是非常有魅力的对策。而且着眼于未来,在孩提时代就对儿童进行教育,使他们不会对子女和家庭产生抗拒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对策却没有对现在已经成为“丧家犬”的人产生任何直接影响。

当然,也许这些措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例如通过对子女培育的支援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充实,使更多的人乐于结婚生子、抚育子女,那么“丧家犬”们看到这部分人时也会觉得,“哦,原来养育子女也并不是那么讨厌啊”。但是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等到出现效果的时候,这些现在已经成为“丧家犬”的人早就变成老太太了。

恳谈会期间,也有人建议国家应该对现在大量涌现的“丧家犬”现象采取必要的措施。我们甚至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可以在国内也仿照新加坡的做法,由国家出面主办集体的相亲聚会„„但是这些意见最后没有在《少子化对策一号文件》中得到体现。

因此,全日本的“丧家犬”们,你们即使怒气冲冲地叫嚷:“我们也想结婚啊,可是却找不到适合的对象,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呀。”国家也不会对你们提供任何帮助,甚至不会给予你们任何照顾。大家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想办法解决自己的事情了。

我深感对不住自己的“丧家犬”同伴们,像我这样的“丧家犬”既玷污了这个恳谈会的末席,也仍然没能为大家争取到任何利益。但是身为“丧家犬”的本人,却也很难作类似“嗯,国家能不能为我们这些‘丧家犬’们举办一个集体的相亲聚会呢„„”的发言,同时在我的内心也并不指望国家为我们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我也想不出除此之外国家还能为“丧家犬”们做些什么。因为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依靠法律或法规就能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现代社会出现了大量既不结婚又未生子的“丧家犬”呢?首先,通过以下的统计,大家或许就能够理解这一现象的产生了。这就是在现在的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高学历的女性和低学历的男性,并因此出现了大量高收入的女性和低收入的男性。

事实上大家如果关注一下自己身边的朋友同事,就会发现存在着众多高学历、高收入,而且看上去长得还不错的雌性“丧家犬”,而与此同时,却几乎找不到几个高学历、高收入,而且看上去长得还不错的雄性“丧家犬”。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归根结底是由于日本的男性传统上都喜欢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自己“差”的女性。这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所谓的“低就婚”,即男性们都喜欢在学历、收入、身高等条件中至少有一部分比自己“差”的女性,只有和这样的女性结合才会更感到放心。同样,毋庸置疑的是,所有的女性也都喜欢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男性。这种观念造成的结果就是各方面都“强”的女性和各方面都“差”的男性找不到结婚对象。

最终,越来越多的“强”女性作为穷极之策只好接受“低就婚”。当她们察觉到在这个世上已经不再存在比自己“强”的单身男性时,年龄也已经很高了,这些“强”女性同大部分中年男性都喜欢年轻女孩的心理一样,喜欢选择比自己年轻而且也没有什么经历的男性结婚。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但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适合“低就婚”。女性要进行“低就婚”,必须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胸襟度量,能够包容“差”的男性。如果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那么与其和“差”男性交往,还不如搞婚外恋与已婚的“强”男性交往,要不就嫁给与配偶离婚或配偶去世了的“二婚”男性,或者只好满腹牢骚地一个人过一辈子。

进一步说,出现了大量的未婚女性应该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的男性都希望‘低就婚’”。长久以来我都一直怀疑、甚至肯定有一个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基地,里面躲藏着大批尚未结婚的男性,有好几次我都感到自己就快找到那个地方了。

有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在父母家吃完晚饭后独自一人回家。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时,对面走来了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男性。一眼看去就能明白他是一个“御宅族” “御宅族”(OTAKU),OTAKU这个词是日文里用作第二人称的单词,相当于“您”、“阁下”或是“府上”的意思,写成日语汉字就是“御宅”。但后来被日本动漫迷们广泛使用,OTAKU也成了同好间爱用的称呼。甚至在当红动画《超时空要塞》第4话中,女主角林明美对男主角一条辉以“OTAKU”来称呼。到了现代因动漫画、电玩、模型风行,狂热者之间以此互称,外人就称这些家伙们为“御宅族”。 如今一般日本人观念中的OTAKU,是把“生活里除了动漫还是动漫”的过度狂热爱好者,跟“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爱好极端偏执,而且老把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人接触”画上等号的。——译者注,或许刚从秋叶原的集会回家吧,手里提着的纸袋里有一张卷起来的海报。

与他擦肩而过的瞬间我突然恍然大悟,“噢,现在日本还剩下的,就是我这种星期天晚上还一个人在大街上漫步的女性和他这种‘御宅族’的男性了吧!”所谓的“御宅族”的男性,就是指那些只对电脑游戏和动画片里的女子或小女孩子感兴趣的人,他们对现实的女性没有任何感觉。现在的日本存在着大量只在虚拟世界中和异性交往的“御宅族”男性,和拥有过多现实欲望的30岁女性。

“强”女性和“差”男性交往的过程中,只要女性方面不会对“低就婚”产生不和谐的感觉,就有可能相互结合。但是“强”女性与“御宅族”的男性之间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结合的。“御宅族”的男性只会痴迷于动画片中的美少女,即使大脑短路也不会愿意和30岁的女性约会吧。而30岁的女性也绝不会有想和“御宅族”的男性一起去意大利餐厅品味美酒佳肴的念头。

人们常常指责自己身边的女性“你的要求太高了”,而实际上女性方面充满着对爱情的憧憬。与此相对,许多男性却沉迷于虚拟世界,失去了与真实的女性相处的激情。尽管如此,他们却总是指责:“女人们既不想结婚又不想生孩子,真是不应该啊。”

即使女性有强烈的结婚生子的意愿,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在现在而言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如果日本人非常希望增加儿童的数量,或许应该从发明没有男性也可以生育的体系着手吧。

补记

近来,日本的少子化对策出现了改变的征兆。2003年,据一些报纸报道,在过去支援儿童培育的对策之外,政府还提出了促进不孕不育治疗,以及对“促进相亲”计划提供补助金等的计划。

过去,日本少子化对策的目标一直是以通过创造便于同时工作和培育子女的社会环境,来建立可以使生育子女更加便利的社会。但是面对毫无改善迹象的少子化倾向,各界人士普遍希望政治家和公务员们“必须采取更果断的措施”,鼓励国民结婚、生子。

当然,也有许多人对国家的这种做法持批判态度,认为“这不是国家应该介入的事情”。而我却认为:“虽然觉得这些措施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好吧。”不过,如何鼓励那些害羞的“丧家犬”们都来参加国家组织的相亲聚会,倒是个让人头痛的大问题„„ 因此,各位“丧家犬”们,当有一天,你们陷入困境一筹莫展时,不要忘记国家很可能会向你们提供帮助。希望你们在那个时候不要过分固执地坚持“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找到丈夫”,而是尝试依靠自己祖国的帮助找到自己的未来,“如果能让我结婚的话,就试试吧”,或许你们能够从中得到乐趣吧„„

第二部分 出现“丧家犬”的原因第7节 “丧家犬”与都市

“丧家犬”们都是都市的产物。从统计数据上来看,男女“丧家犬”比例都居压倒性第一位的仍然是东京,其次是京都、福冈、大阪以及其他都市。

从生活在都市中的“丧家犬”们的出生地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都市出生长大的本地“丧家犬”,另一种是从地方到都市的外来“丧家犬”。虽然这两种“丧家犬”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是因为她们都是“丧家犬”,所以大多能相处得很好。也可以说,正是这些不同种类的“丧家犬”们在都市中共同生存,才使得都市的“丧家犬”文化越来越繁荣。

从两者的特征来看,首先,本地“丧家犬”在都市里有父母的家庭、在都市里接受教育、在都市里工作,就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丧家犬”。对都市和地方进行比较就不难得出结论,都市确实是容易培养出本地“丧家犬”的土壤。为什么在都市会产生众多的本地“丧家犬”呢?我认为多半是由于本地意识稀薄这样的当地风气。

都市里到处弥漫着这样的意识:“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我既不知道隔壁住着什么样的邻居,也根本不在乎他(她)是什么人。”因此,也很难让人产生“朋友们都结婚了,我也想结婚了”的想法。由于没有外界压力来刺激自己步入结婚礼堂,因此在都市里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本地“丧家犬”。

本地“丧家犬”的特征就是:“每天晃来晃去,过着悠闲的生活。”虽然对于自己还未结婚生子也曾蒙蒙眬眬地感到有些不安:“将来,没有关系吧。”但是父母就住在附近(或者住在一起),周围也有很多孩提时代就认识的朋友、熟人和亲戚。因为父母有房子和土地,所以自己总认为,“即使有什么万一,自己也总能想办法生存下去吧”。

或许本地“丧家犬”失败的原因正是她们这种悠闲的心情吧。女性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就越能不依靠他人而独立生存,因而也就越容易成为“丧家犬”。尤其是本地“丧家犬”的身边又有父母、娘家,所以她们更加难以找到要依靠他人的理由。

她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对啊,我是没有结婚,可是我有工作、房子和金钱。而且我的朋友和家庭都住在附近,所以我也不会感到寂寞。再说,我的朋友们也都没有结婚,连父母也没有催我结婚。我总觉得就这样生活下去也挺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些“丧家犬”们已经身处万般无奈的境地了,但是因为本人丝毫没有注意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她们至今维持着独身。

而外来“丧家犬”又拥有怎样的特质呢?所谓外来“丧家犬”就是指那些以读大学或找工作为契机来到都市,一直没有结婚,成为了“丧家犬”的女性。可以说,在她们做出从故乡前往都市这一决定的时刻,就拥有了“丧家犬”的特质。离开家乡来到都市上大学或找工作,就说明与“稳定”、“牢靠”、“一般”相比,她们更喜欢“自由”、“个性”、“可能性”。这些在18岁左右就离开了故乡、家庭来到都市的女性们,根本不可能再走上成为“优胜犬”的道路。

她们在离开月台的同时,也就选择了一条在异乡生存的道路,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谈恋爱都绝不会感到轻松。她们必须具备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的勇气。但是日本的男性却非常害怕那些具有勇气和毅力的女性,也正是推动她们成为“丧家犬”的一个重要原因。

外来“丧家犬”们经常会自言自语:“老家的女孩子中只有我一个人没有结婚了”,“老家高中的女同学中现在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当小学老师的女同学还在继续工作了„„”尽管日本社会的晚婚化和少子化不断发展,但是在保守的地方观念中,女性到了适当的年龄就理所当然地应该结婚生子。

对这些女孩而言,回自己的娘家是一种艰苦的考验。对于她们常常抱怨“我们老家那儿,如果女孩子过了30岁仍然继续工作没有结婚,就会被当地人看成是异型,即使回娘家,父母也会对我们说,‘你太丢人了,千万别出门啊’”,和我一样的本地“丧家犬”们是完全无法理解她们的这种艰辛的。

都市里到处都是适合蚂蚁生存的土壤,造成了当地“丧家犬”的大量产生。再加上“老家高中班级里只剩下最后一人”的“丧家犬”们也都从日本各地蜂拥而至,都市已然成为盛满“丧家犬”们的坩埚。

都市对于这些“丧家犬”们是极为友善的。与国外不同,在日本的都市,女人们一起走进无论多么高级的西餐厅,也不会遭受别人的白眼;在一些信息杂志上也都刊登过特辑,专门介绍“即使女性一个人用餐也不会感到拘束”(当然是否能够毫不拘束地用餐,就要依据每个人的个性而定了)的餐厅;无论是日本餐厅,还是中国餐厅、印度餐厅,都有专供外卖的熟食;不管多晚,女性一个人乘地铁或出租车也都不会感到害怕。

你如果觉得寂寞了,那就去一直开到深夜的书店、电影院或咖啡厅去坐坐吧。如果感到累了,就去可以用香料、薰衣草、气功进行按摩的地方轻松一下吧。如果实在无聊了,就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到各种学习教室学点东西、去体育场馆做点运动,实在不行就学唐吉坷德做个不切实际的美梦。在硬件方面,都市可以给“丧家犬”们提供完美的对策。

在软件方面,都市也非常适合“丧家犬”。首先,都市对“丧家犬”们是放任自由的。事实上在都市里,不仅没有人会限制“丧家犬”们的自由,甚至人们也不会对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失业者、“御宅族”以及隐居者,也就是所有的弱者和异端者横加干涉,大家只是感叹一句,“噢,原来也有这样的人啊”,而让他们自由地生存。

另外,对于“丧家犬”(对其他弱者也是如此)而言非常值得庆幸的是,都市中还有许多他们的同类。即使老家的朋友们全都已经结婚,但只要生活在都市,就会遇见大量的同类。即使和高中时代的朋友们都疏远了,但是在都市就会遇到新的“丧家犬”朋友,在都市生活的“丧家犬”们都非常清楚,“我并不孤独,这里还有许多和我一样的人”。

就像同性恋者们经常聚集在新宿街三条一样,都市里也存在着“丧家犬”们聚集的场所。在一些例如媒体之类的女性非常活跃的工作地点,扔出一块石头或许可以打倒无数只“丧家犬”。由于从上司到下属都是清一色的“丧家犬”,这种地方的女性完全不必为自己是“丧家犬”而感到自卑。虽然有时也会感到不安:“在这个全是‘丧家犬’的工作地点,我的未来不会出现问题吧。”但是她们丝毫不必担心在这里有人会对“丧家犬”采取歧视的态度。在工作结束后这些女性们会结伴到高级的意大利餐厅吃饭,而那里早就聚满了穿着流行服装、与朋友们亲热聊天的“丧家犬”们。

让人备倍感意外的是,都市里存在着众多只有同性或同类人士相处的场所。在白天的法国餐厅,放眼望去全是正在品味美食的主妇们。晚上的新桥,到处都是下班后来这里喝酒的工薪阶层。很明显,日本人只会利用人生中极小部分时间去大张旗鼓地谈恋爱和约会,如果对他们放任自流,这个民族的人更具有只与自己的同性交往的倾向。对那些坐满了女性的西餐厅和坐满了男性的酒馆放眼望去,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这样下去,日本会走向毁灭吧”的感觉。

都市不仅在日本成为了滋生“丧家犬”的温床。正如后面《“丧家犬“故事》一章所描述的那样,《布里奇特·琼斯日记》(中国译为《BJ单身日记》)以英国伦敦、《阿莉,我的爱》以美国波士顿、《性欲都市》以美国纽约为舞台,上演了一幕幕“丧家犬”们的悲喜剧。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丧家犬”病是存在于世界各地的都市病。

但是深处日本都市之中的“丧家犬”与身处欧美社会之中的“丧家犬”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就是日本的都市里没有情侣文化。布里奇特、阿莉、凯丽等人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在伦敦、波士顿、纽约等地被搬上电视荧屏,就是因为这几个都市里确实存在着情侣文化。成年男女对性生活有要求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正是以这一常识为背景,欧美的“丧家犬”们过上了悲喜交加的愉快生活。

而与国外不同,日本并不存在情侣文化。只有少数人认为一对情侣能够共同生活是最愉快的事情,而更多的人则认为,“还是与自己的同性或同类人在一起最轻松快乐了”。日本人的意识里也没有性生活是人类最基本需求的观念。

在《布里奇特·琼斯日记》中有一幕是布里奇特回到位于伦敦郊外的父母家时,家人们纷纷追问她,“你怎么还不结婚呢?”布里奇特在父母家里深切感受到了“丧家犬”挫败感,这种感觉也是日本的“丧家犬”们常有的。但是即使布里奇特回到都市,由于周围朋友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性爱,因此她内心“丧家犬”的挫败感得不到丝毫减轻。而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丧家犬”就幸运多了,她们只要逃回都市,就能够获得庇护。都市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认为“还是同性或同类人容易相互理解”的带有轻微同性恋倾向的男女们。当然我并不是说“丧家犬”们没有对恋爱、性爱和结婚的欲望,而是我认为与这些欲望相比,有时“啊,真是太麻烦了”的想法更占了上风。由于她们不会产生没有情侣就会遭受他人非议的思想,所以也不会对性爱有着过多的要求。

应该可以说东京是世界上“丧家犬”数量之冠的都市吧。尽管不大容易诞生描述布里奇特和阿莉这样的“丧家犬”的电视剧,但是在东京这个“丧家犬”的保护区内,我们可以轻松地为所欲为。

或许也有人认为,正是由于都市对“丧家犬”的娇惯和放纵,才导致了日本少子化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糜烂。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正是“丧家犬”们担负起了推动都市文化向前发展的重任。

“丧家犬”们是那种不会每天为柴米油盐担心的人。与获取明天的食物或掌握孩子的教育方法相比,她们更有兴趣了解从哪里可以买到高级质地的亚麻台布、怎么样才能学会自由泳的优美泳姿,她们常常会说:“只要告诉我这些东西,让我去死都可以啊!”

正是有“丧家犬”在苦苦维持着都市文化,日本的民众才能够在寿司店吃到青森县渔港特产的只能在某一极短时期内捕获的珍奇鱼肉,看到由欧洲小国制作的虽然不是最成功却非常有特色的电影,喝到深夜里茶馆特制的香浓的香草茶„„

不仅如此,“丧家犬”们还非常热衷于慈善事业。也许是想要掩盖自己心中因为没有生育子女而产生的罪恶吧,抑或是因为闲暇时间比较多吧,她们常常会去充当志愿者,或是组建NPO。“丧家犬”们并且只知道享受高品位的文化或边缘文化,她们做了大量实事,而这些事情是那些整日为柴米油盐发愁的人们所关注不到或是难以做到的。

某些机构曾预测,如果日本经济继续不景气下去,那么“单身贵族”们可能会产生惶恐的心情,纷纷步入婚姻殿堂,那么日本的少子化现象是不是也因此能够紧急刹车了呢?然而,虽然直到今天日本的经济依然很不景气,但是晚婚化和少子化现象却没有出现任何减少的迹象。也有人说景气下降的时期就是文化鼎盛的时期,而这种鼎盛的氛围正好符合了“丧家犬”们的感觉,使她们丝毫不会对经济的不景气感到任何不快。

在东京这个“丧家犬”们的都市里,身为雄性“丧家犬”的“御宅族”们制作了众多的动漫作品,这些作品现在已经成为代表日本的文化,甚至被出口到国外。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这些“丧家犬”们与其在岁数增长后勉强嫁人生子,不如干脆投身于促进“丧家犬”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事业中,也许可以对国家作出一些贡献吧。

第二部分 出现“丧家犬”的原因第8节 “丧家犬”与住所

我在自己快满30岁时,开始打算搬出父母家独自居住。但是,一个男性朋友曾对我说:“女孩子搬出父母家独自居住,这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如果你真的很想一个人生活,可以借那种按周出租的公寓,等满足心愿后就回到父母家去住,不也挺好吗?”

那时的我把他的劝告当作耳边风,心想“说什么呢”,仍然一意孤行地开始了一个人的独居生活,但到了今天,我却完全了解了他话中的真心实意。他是一个天生的雄性“优胜犬”,以“人生,胜者为王”作为自己的信条,我猜他是想告诉我:“单身女性如果过上了独居生活,就会变成‘丧家犬’哦。”

我不禁感慨,“优胜犬”们的想法真是很正确的啊,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我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一个出色的“丧家犬”。

但如果说我是因为一个人居住才最终变成了“丧家犬”,倒也似乎不完全是那样。我是在自己28岁时才下定决心独自生活的。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我在那个年龄作出了要开始独居生活的决定,这本身就表明我身上带有浓郁的“丧家犬”气质。

只要身上带有一丁点儿“优胜犬”的素养,那么在我到了28岁还没结婚时,自己多少就该感到有些焦急了吧。但当时的我就好像18岁的少女一样对独居生活感到欣喜若狂,“一个人过日子,哇,太高兴了!买什么样的家具、窗帘、餐具呢?”

像我这种在二十八九岁才开始独自居住的女人,对我身边的“丧家犬”朋友来说,已经是比较晚了。从年轻时就对自己的“丧家犬”素质有所醒悟的女孩,即使父母就住在东京,她们也在考入大学或步入社会之初,就决定开始独立生活了。

在我开始独居生活时,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对我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她是一个有着多年独立生活经历的比我年长的单身女性,“我觉得只有这样,你才真正成为我的伙伴,恭喜啊”。现在回想起她当时的言谈,我完全明白了她的意思:“欢迎你来到‘丧家犬’的世界!”因此,对我来说,独居生活的开始就意味着自己彻底告别了“优胜犬”的世界,从而全身心融入了“丧家犬”的世界。

但是,并不是只有独立生活的人才会变为“丧家犬”。从“丧家犬”的历史来看,这种一个人生活的独立意识很强的“丧家犬”属于古典派。而近年来,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长期居住在父母家的“丧家犬”,可以称她们为单身食客。所以,类似“如果你想成为‘优胜犬’,最好不要一个人生活”这样的建议,现在也不再管用了。即使住在父母家里,一家人过着轻松愉快的生活,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丧家犬”。

我们可以把“丧家犬”区分为独居“丧家犬”和食客“丧家犬”两类。尽管同为“丧家犬”,但是其居住条件的差别,也体现了她们作为“丧家犬”的立场会有所不同。让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她们向“丧家犬”演变的过程和前景吧。

首先,从独居“丧家犬”来看,她们成为“丧家犬”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太自由了,所以无法和男性保持长久的关系”。独立生活的女性可以非常自由地尽情享受与男性交往的乐趣。男性如果想留宿,那就让他住下来吧,然后他们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发展为半同居→直到同居。但是既然能够这么简单地发展到这种程度,也就能够简单地结束一切。当某一方感到“唉,我对这种关系感到厌倦了”时,两个人可以立刻分手。而且独居“丧家犬”的公寓为已婚男性来家里过夜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场所,因此很容易成为婚外恋的温床。 无论如何,这样的房子可以允许一个男性立刻搬进来住下,同时也可以让他自由地离开,而这正是独居“丧家犬”们越来越远离婚姻殿堂的最大原因。在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中,她们越来越确信,“我可不能和一个男人粘在一块儿生活一辈子”。她们会在某个周日的下午,一边替换床单,一边突然屈指计算:“一共有多少个男人在这个房间住过呢?”

独居“丧家犬”的住所收拾得非常整洁。因为收入也不算低,所以她们不会去住那种简陋的公寓。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不会整理房间,不过独居“丧家犬”则有所觉悟,“连房间都不会收拾的‘丧家犬’也太不像样了吧”,所以她们常常会收拾房间。而且还有挺不错的室内装潢的品位。她们认为,“既然自己已经是‘丧家犬’了,那么如果连房间都不会收拾整理,就太凄惨了”。当然她们也绝不敢怠慢各种安全措施。 也有的“丧家犬”事业非常成功,住进了豪华公寓。但是这些住在豪华公寓里的“丧家犬”们有时也会感到担心,这样下去岂不是更加寂寞孤独吗。家里配备的是清一色的欧式整体厨房和家具,卧室里放着水床,浴室里装有蒸气浴,这样的生活确实非常舒适,但是独自一人住在如此完美的房子里,反而更凸显了某种缺陷。

能够让独居的“丧家犬”舒适生活的住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整洁、安全和中庸。即使下班回家时看到家里一片漆黑也没有关系,因为正是这片漆黑能让“丧家犬”感到松了一口气。即使此前刚参加了一个愉快的聚会,但是在打开门进入自己房间的瞬间,她们可以大声称快:“啊,终于只有我一个人了!”

独居“丧家犬”们下了许多工夫,使自己一个人的独居生活可以过得更愉快。为了把米饭煮得更加香甜,她们喜欢使用刚好可以装下一人份米饭的饭锅。她们给自己养的观赏植物取了名字,每日不忘浇水施肥。她们还在装饰柜上并排摆放着从在父母家就开始饲养的宠物和已经去世了的祖父母的照片。她们的家就像是一个由许多细小的幸福拼凑在一起形成的拼图。

而这个拼图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猫。一向只考虑自己的“丧家犬”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产生了“想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欲望,但是她们又不愿意因此去结婚或当单亲妈妈。这个时候能够轻松满足“丧家犬”欲望的就是猫了。她们细心照顾自己的小猫,为了小猫而早早回家,在这一过程中,“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欲望得到了适当的满足。

社会上有一种定论,即“‘丧家犬’如果养了猫就彻底没戏了”。如果单身女性开始养猫了,她也就不大可能结婚了。但是,在35岁前一直相信这个定论而忍耐着的“丧家犬”们,过了35岁后也就不在乎了,她们坚持,“如果这个男人不能同时接受小猫和我,就别想和我交往!”

除了猫之外,还有狗、猴子、小猪及热带鱼等等宠物,“丧家犬”的动物伙伴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几乎放弃了去理解男性这种生物的“丧家犬”而言,更适合把不会说话的动物当作自己的伴侣。

想养只猫,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居住„„一旦考虑到这样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购买公寓的问题了。与养猫的问题一样,社会上还存在着一种定论,认为“‘丧家犬’如果买了公寓那就彻底没戏了”,不过对于已经成为“丧家犬”的女人而言,有没有这些定论都无所谓了。她们会更加坚守自己的阵地,“请在接受了我的猫和房子后,再说爱我”。

独居“丧家犬”由于态度经常发生改变而越来越难找到对象,与她们相比,食客“丧家犬”由于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比较谨慎。但对于食客“丧家犬”而言,正是这种谨慎,成为了她们难以找到结婚对象的原因之一。

当异性向未满25岁的年轻女孩询问“你家住哪儿”时,她们会回答“住在世田谷。和父母住在一起”,而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对方所接受的回答。男性会认为:“哦,这是个非常规矩的女孩啊。”但是,如果从一个三十多岁女性口中听到的回答也是:“住在世田谷。和父母住在一起。”那么这对男性来说就稍微有点难以接受了。虽然规规矩矩并不是件坏事,但是到了某年龄段后,如果能表现出某些“并不规矩”的方面,这个人才能保持基本的平衡。自降生到人世以来已经三十多年了,“丧家犬”们在父母的珍惜守候中所一直保持的“规规矩矩”,也逐渐开始腐烂发臭了。

因此食客“丧家犬”们并不太适合一般的恋爱。男性如果想带着游戏的态度来追求她们,就会看到在她们身后隐藏着的父母。父母们会抓住这些男性不放,要求他们立刻与自己的女儿结婚,等等。由于这世上大部分交往都是从一半带有游戏的心情开始的,所以可以说食客“丧家犬”因此而遭受了巨大损失吧。

即使开始了和异性的交往,她们也经常会告诉男方:“这个周末我必须陪着妈妈去温泉。”而如果两个人想单独外出旅行,她们就不得不向父母撒谎。身后隐藏着父母身影的食客“丧家犬”很容易让男性对自己失去兴趣,她们只能在相亲——这个把“与父母同住的女孩”才是“规规矩矩的女孩”作为重要条件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活路吧。

独居“丧家犬”的轻率和食客“丧家犬”的沉重,从“优胜犬”的角度来看,这二者都处于“不太可靠”的状况。然而,对于这二者来说,这些却是人生过程中逐渐建立的愉快状况。她们那种“即使结婚了,也不见得会比现在过得更轻松愉快吧„„”的心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独居“丧家犬”和食客“丧家犬”都会担心的东西是自己年老后的住所。由自己生育的子女来养老送终这种事情,对她们而言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但是,在自己成为老年人、没有工作、父母也去世后,如果仍然一个人生活,岂不是会很寂寞吗?

到了那样的时候,集体福利院的构想将能成为“丧家犬”的心灵支柱。在这样的构想中,立场相同的人们共同居住在同一座建筑物内,这个地方比老人福利院更能保护个人隐私,同时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又不会感到寂寞。

我现在经常向自己的“丧家犬”朋友们传播集体福利院的构想。前几天,我还向同为“丧家犬”作者的朋友(对不起,失礼了)鷺泽萌建议:“在维也纳好像有一个专门的老年音乐者之家。我们也组建一个老年‘丧家犬’作者之家,怎么样?”她立刻响应:“把大家的藏书都收集到同一个房间,建立个书库吧。”“再有一个很大的浴室,也很好吧?”“不,浴室还是每个人有一间比较好。”“我还想有一个可以容纳所有人的院子。”“男性可以进来吗?”“这个嘛,可以!可以!”等等,我俩的点子一个接一个。这种乐趣就像是高中时代与朋友在上课时聊天的那种快乐,“等我们成年后有了工作,住在一起怎么样?”“周六上午就吃一顿,在露台吃薄煎饼吧。”“我们还可以相互穿对方的正装呢!”

集体福利院的计划就和高中时代的室友计划一样,不一定能够付诸实施。但是当我们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谈论着理想中的老女人之乡时,精神感到格外振奋,甚至会觉得“身为‘丧家犬’真好啊!”

事实上,现在就有正在发挥作用的设施。例如位于中伊豆的“朋友村”。一位名叫駒尺喜美的七十多岁的老妇人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同润会大冢女子公寓,经过重新改造,修建成了新的建筑物,召集了34名赞同她的主旨的高龄女性一起住在这里。位于绿树包围中的建筑就好像高级公寓一般,我觉得年老后能住到这样的地方真是太好了。

另外,有一次我一个人到东北山里的温泉疗养地去访问时,也遇到过这样的设施。在泡温泉的时候,几个从山脚下的村子来到这个温泉疗养的老奶奶邀请我:“一起去吃个午餐吧。”据介绍,她们一共有六个老奶奶,住在村里的一间福利设施里,每个月都有一次带着自己做的饭,来到温泉疗养。

A奶奶好像是她们中的领袖,一直陪着我聊天;B奶奶是个很腼腆的老人,总是很害羞地劝我喝茶;C奶奶对自己做饭的手艺很自豪,勤勤恳恳为我们做午饭„„几个老奶奶各自担当着不同的职责,共同生活在一起。午饭很丰盛,她们亲手做了许多菜肴和咸菜,吃完饭后我们换到了另一间铺有被褥的房间,马上又开始吃午后茶点。老奶奶们说:“我们就像这样,在温泉里泡一会儿,然后起来吃点东西,聊聊天,然后又进到温泉里,再起来吃东西聊天,这样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这些老年人将过去一切的罪孽、耻辱、悲哀、热情全都抛到了脑后,过上了一种相互帮助的共同生活。看到这几位东北老年女性的生活,我不禁感叹她们的生活是多么愉快啊。

但是不可否认,我自己也有在年老后希望从某处继续求得绝对的孤独的一面。也许将来的我会对共同生活所带来的难以避免的麻烦感到厌倦,在对寂寞做好了心理准备后,独自一人继续过我孤独的生活。

因为害怕自己会为某些东西所束缚,所以我既没有结婚也没有购买公寓,而是生活在一种随时可以脱逃的状态中。当我步入老年后,能否在逃无可逃的集体福利院里平静生活呢? 是为了建立集体福利院的理想而奋斗?还是继续一个人的生活,到死都生活在绝对的孤独和绝对的自由中呢?不管怎样,我认为“丧家犬”的一生中,最精彩的部分将从她们年老后开始。

日本是中国崛起绕不开的坎

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

信访制度存废绕不开的两个问题

余文森: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粤港合作是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从百安居到阿里巴巴卫哲离职都绕不开“欺诈”2则

郎咸平简介

读书笔记~郎咸平

郎咸平讲演稿子

郎咸平清华演讲稿

绕不开的郎咸平风暴
《绕不开的郎咸平风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