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稚嫩心声尽情倾吐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1: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稚嫩心声尽情倾吐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提起作文,很多小学生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写,或者写出来的作文千篇1律,没有贴近生活。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上下功夫,养成勤于修改、善于修改的好习惯,让孩子爱上作文,做写作的有心人。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

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然而多年来困扰着老师和学生的恰恰是习作。提起作文,很多小学生就头疼,“写什么呀?”“怎么写呀?” ,或者就千篇1律,写“做好事的”的作文恨不得都是上公交车给老奶奶让座,作文缺乏新意。近几年,随着网络资源的普及,很多孩子甚至抄袭一些别人的文章,为己所用,作文缺乏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表达真情实感是培养小学生写作的根本目的,鉴于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

还记得几年前听过的孙双金老师的一节习作指导课,让我对如何在作文课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孙老师这节课,选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素材,一块用红绸布包裹的砖头。一开始,老师便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猜猜红绸布里包着什么东西”?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出来,有的猜是南京的特产、有的猜是老师的祖传宝物、有的猜是南京的雨花石„„真是五花八门。就是这样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砖头,在老师的引领下,由一开始猜是什么东西到砖头的亮相,再到研讨砖头的烧制过程、砖头的用途,同学们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想象着、猜测着„„整节课就在这样一个无拘无束地想象的氛围中进行着,孩子们情绪高涨,都在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当红绸布落下,砖

头亮出来的一刹那,同学们表现出失望、不可思议、奇怪、惊讶等五花八门的表情,甚至有人说“这一定不是一块普通的砖头”。于是老师引导学生看其形、观其色、称其重、闻其声,多角度地观察物体。在对这块砖头有着浓厚兴趣的前提下,猜、看、想、悟,一环紧扣一环,不经意间,就形成了一篇作文的脉络,这一块红绸包裹着的砖,竟然带给同学这么多的启迪,这么多的联想。接下来只要学生在写作时稍有所侧重,再选一个吸引人的题目即可。从这节课我们不难看出,在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文是比较生动的。

2、提供舞台、激励成功。

当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激励孩子不断走向成功。每次写完作文,教师都要挤出时间让同学们在班上读一读,评一评。写的好的,我一般都会向校刊投稿,将文章刊登在校刊的习作园地中对于孩子而言是莫大的荣誉。而对于平时惧怕写作文的同学,一旦发现其有进步,哪怕是习作中的一段或者几句话,我都会在班里大声宣读,展示他们的作品,力争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有听众,让孩子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励孩子乐于习作、练好习作。

二、采取有效形式教会学生积累材料。

1、学会观察、做好积累。

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材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小学生写作要靠平时的积累,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将发生这样那样的新鲜事,若把它们简要地记录下来,对今后的写作素材是很有帮助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积累写作材料呢?平时生活中,应鼓励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好习惯,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

教学中,针对我们班孩子的年级特点,每个孩子都配备了“素材积累本”。作业很简单,只要求写出主要内容和中心即可,每天一篇。短短的几句话,却简明扼要地记录了小作者那时那刻的心情和故事梗概,若哪一天成为了习作素材,只要按照要求往里填充内容即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万事开头难,

刚开始实行这一教学计划时,教师一定要勤于督促、勤于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要及时给予肯定,以便在班级中形成良好氛围。久而久之,在小小素材本的帮助下,孩子们成为了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也会愈发得仔细,提起作文,孩子们再也不会搔着脑门想写什么的问题了。更为主要的是亲身经历的内容,孩子们会写得比较具体,而从其它角度写出的文章则显得略有些单薄。其关键在于亲身经历过有真情实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因此,小小素材积累本真的是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积累写作材料的好方法。

2、加强课内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妙法。

记得张光缨老师曾讲过,阅读是习作的基础,阅读的基本功不好,想写出高水平的习作谈何容易?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将书中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整理在笔记本上,等到作文时充实到文章中去,使文章增添秀色。

叶圣陶说:“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也随之增长”,可见,在阅读中积累的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这才是学以致用。记得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她用阅读带习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前老师引导孩子回顾刚刚学过的三篇文章:《草地夜行》、《丰碑》、《白求恩与孩子》,三篇课文,三个角度,从《草地夜行》看结构,理清了写一件事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白求恩与孩子》这篇文章中去体会如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形象;从《丰碑》这篇文章中去感受环境描写以及对人物品质的衬托作用。三篇课文,三种写作方法,在老师的总结归纳下,孩子们将所学有所侧重地融入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位老师的课实实在在地用阅读教学解决了学生不会写作文、不知道怎么写作文的问题,我认为非常值得借鉴。

三、采用多种方式加强习作后的修改评价工作。

1、指导学生加强习作后的修改工作。

课程标准在对小学

五、六年级习作目标中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给学生修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定了。”又说:“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可见,作文教学中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修改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提高作文水平不可忽视的环节。文章不厌百回改,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给学生写作的修改提供指导,并且要让学生自己修改。学生的习作完成以后,教师要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一边阅读,一边进行修改,要检查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句子的意思是否明了,所要表达的感情是否与文章内容符合,通过阅读之后,可进行简单修改。

2、教师要做好学生作文的批改工作

我们知道,每一位语文教师感到负担最重的恐怕是对作文的批改了。往往要静下心来,消磨掉二至三天的课余时间,而且多数教师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负责。那么一学期这么多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如何能精耕细作过来呢?况且,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一眼望去只见“红”,不见“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写好作文的信心。因此,批改学生的作文,保持其写作的积极性是前提。在作文讲评课上,老师可以采用小组调换、圈划别人的好词好句推荐的方式进行讲评式修改。这样既积累了好词佳句,提高了写作的兴趣,又学会了欣赏别人、赞美别人,使情感目标得以自然而然地渗透。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不能一蹴而就。小学生有着丰富的表达潜力,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挖掘、日积月累,就会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让孩子们爱上作文。

参考文献:

1、《小学作文教学论》

2、张玉香《怎样引导小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倾吐心声

倾吐心声

倾吐心声教案

《写作倾吐心声》优秀

42.素材 倾吐心声

倾吐心声作文500字

倾吐心声(1000字)作文

倾吐心声 教学设计

倾吐心声作文教案(材料)

“倾吐心声”作文指导教案

让稚嫩心声尽情倾吐
《让稚嫩心声尽情倾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倾吐心声 稚嫩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