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0-03-02 06:06: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

高邑县第三中学柏桂云

2009年10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讲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抓课程改革,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提出20年了,新课程提出来也有10年了,这是教育部首次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关系做出明确的定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师生不仅要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变革,同时也必须以综合素质评价取代以往的片面的终结性的评价方式。

一、综合素质评价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学习成绩,成绩决定一切。这种评价忽视学生具备的发展性和多元性,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评价内容,这有利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必须。

二、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应当是多元的。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素质 1

综合评价正如潘永庆在《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中所表达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各种潜能的辨认,开发和激励。各种潜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对学生的评价不应是关注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评价内容应当是多元的;评价方式应当说多维的。要通过评价,发现促进学生强势智慧,借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只用单一的,用纸和笔可以测出的解答习题的个体。”即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从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劳动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教育性进行判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有机整体,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反应,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在爱的世界,在平等、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人格。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说得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圣洁的、真诚的、无私的,是我们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教师应置身于学生中间,去体会他们广阔、丰富的内心世界,同他们一起成长。

对初中学生进行素质综合评价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措施。这一评价方法对中学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课程改革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综

合素质评价,能全面反映初中生的身心、能力发展状况,其评价结果还能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中学教育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课程改革的进程,促进了学生成长方式的转变,但是,就目前部分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评价者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不透彻、评价目的的迷失、评价方法不成熟、评价体制不完善、专业引领缺失,支持性环境欠缺等。这些原因导致学生综合评价实践中出现形式主义倾向。因此,我们需要在认真研究《河北省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做好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工作,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看法

新课程背景下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

中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中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对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
《对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